六十一章 捐一百套房,我的心好傷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康飛搖着摺扇,張二扣跟在後面,兩人一邊走一邊說話。

“康飛哥哥,你說,我大哥他……”二狗子清俊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擔憂之色,上月月末倭寇入侵揚州,他大哥張大郎被拉去守城門,守的是利津門,按說,東關古渡這兒也是倭寇攻擊的重點,可由於康飛領着西商驍勇出城抗倭,倭寇根本連攻城的機會都沒有,故此張大郎一點戰事都沒有經歷,可俗話說,福兮禍之所伏……

那倭首林成逃竄,南京兵部主事唐荊川執意追擊,點了揚州衛五百精壯果敢,張大郎就在這五百人當中。

本來,大明的祖制是絕對不允許部隊跨境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後來的戚爺爺在薊鎮做總兵,他的恩主張居正掛了,然後,包括山海關總兵在內的一堆武將擅自離開防區,到了薊鎮,這些武將們到了薊鎮和戚繼光到底談了什麼,沒人知道,但是,當時的皇帝萬曆因此大怒。

萬曆原本對於到底要不要清算戚繼光,態度是搖擺的,戚繼光能打,這個天下人都知道,戚繼光的恩主是張居正,這個天下人也知道……可出了這麼一出後,萬曆終於忍不住,把戚繼光給一腳踹到廣東去了。

戚爺爺冤枉不冤枉且先不說,如果這種事情放在五百年後,******在中央不知道的情況下去了濟南軍區,那麼,中央怎麼想?

擅離轄區,按照大明的律法,那是要【杖八十,流三千里】的。戚爺爺還能繼續去廣東做總兵,講真話,萬曆算是夠寬宏大量了。

此外,大明祖制,出兵一百以上,需要報兵部批准。

不過,唐荊川本身就是兵部主事,自己批准自己的事情,那還用說麼?何況,他被嚴嵩嚴閣老的乾兒子趙梅村保舉,趙梅村舉薦他,一來二人是同年,二來,唐荊川的確是文官裡面數得着的【知兵事】,這種人才,本來就不多,不用他用誰?

這就像是後來的楊鎬,明明打仗稀爛,朝廷爲什麼還是用他?沒辦法,矮個子裡面拔將軍,不用他用誰呢?知兵事的文臣有幾個?

這也是大明讀書人【好言兵事,好以邊材自詡】的緣故,說白了,都是想【倖進】,走一走這一條終南捷徑。

唐荊川自己給自己蓋章,糾集了儀徵衛,揚州衛,泰州衛三千多兵丁,又在幾個巡檢司各自調一百弓手,加上在此次倭寇犯揚州中餘生的鹽漕丁壯,以及招募的西商、徽商的驍勇,足足六千餘,而且都是見過血的,士氣十分可觀。

當然了,康飛是很不高興的,因爲,唐荊川把瑞恩斯坦和他手下三百佛郎機兵也給借調走了。

這次倭寇犯揚州的大戰落下帷幕,幾乎所有人都撈着了好處,除了康飛。

像是揚州通判唐懋經,因功升揚州同知,原來的同知,因功去了別的地方做知府去了,吳桂芳,雖然沒升官,實際上在朝廷大佬心裡面也留下了好印象,說不準以後就要高升到兵部做個侍郎之類,吳堯山,更是因禍得福,因爲誤打誤撞破壞了副千戶朱祺準備打開城門讓倭寇進城,功績直達天聽,受嘉獎詔賜金帛,作爲一個去年剛中的進士,眼看着就是前途輝煌。

此外,吳堯山的同年汪道昆還專門寫了一首詩褒揚他,詩曰:使君寶劍七星明,截海揚帆斷巨鯨。開幕定傳書記檄,飛符先召伏波兵。大堤煙火連隋苑,高壘風雲擁漢旌。六月三師愁汗馬,孤城桴鼓仗宏平。

可以說,吳堯山這一次是名利雙收,賺大了。

甚至,連揚州府的百姓們也撈着了一定的實惠,雖然這次死了不少百姓,說撈實惠似乎不大好聽,可是,朝廷的確下旨,【免揚州府及所屬州縣夏稅有差】,免夏稅免徭役,這的確是朝廷優容百姓了。

此外,扶桑貢使因爲被朱紈朱都堂驅逐,又被倭寇挾持,引得輿論大譁,一些官員很是藉着這個機會彈劾朱紈。

尤其那周良和尚,嘉靖還記得對方,說,朕記得這和尚十年前來過,這句話就徹底肯定了上杉蚜子一行作爲貢使的身份。

於是,蚜子一行首先要入京,雖然走的是水路,速度很慢,但這時候應該已經在京城了。

只有康飛,那真是虧大了,四萬兩的大福船差一點都沒保住。

那吳堯山一口咬定,這繳獲應該算朝廷的,算法很簡單,你一個人,難道能打敗倭寇麼?可康飛就不服氣了,這明明是我繳獲的福船,你說是朝廷的就是朝廷的?這可是四萬兩銀子造價的大福船,爲了這個,老子真會造反的。

他真不怕,真把造反這兩個字嚷嚷在嘴邊,弄的兩邊很是難堪,最後,還是唐荊川和張石洲各自使力,唐荊川說,我是徵借,有借有還下借不難,張石洲說,我們鹽商總局補貼你一筆銀子……好說歹說,才把康飛的順毛驢脾氣給擼順了。

然後,鹽商總局還真的就補貼了他一筆銀子,兩萬兩。

這筆錢看起來多,但分攤到每個鹽商身上,卻也算不得什麼,哪怕是徽商萬雪齋這種人,其實也樂意掏這筆銀子,原因很簡單,康飛太能打了,誰敢保證,倭寇這次被打退了,下次就不來了?

我討厭這個人是一回事,可是,我要借重這個人,那是另外一回事。

那萬雪齋作爲徽商首領,這點眼光還是有的。

康飛一肚子的不甘心,嘀嘀咕咕拿了這兩萬兩,又給真圓和尚捐了一筆銀子,五千兩。

之前他請求真圓給戰死的驍勇丁壯們唸經,而且真圓這個和尚很是不壞,入得康飛的眼,這時候有了銀子,就捐了一筆,說是給真圓和尚建一座寺廟,這樣一來,心裡面也舒坦。

真圓和尚拿了這麼一大筆銀子,當即大喜,【做希有想,發大宏願】,要建造一座七級浮屠,他這麼一說,康飛一想,得了,我這銀子當沒有的,乾脆全給了真圓和尚,說,你何不以工帶賑?

這次倭寇犯揚州,死傷着實不少,被燒燬被拆毀的人家也比比皆是,揚州府一大幫老爺們上奏摺,朝廷也沒說出賑災銀子,只說免夏稅和徭役……雖然,這不是冬天,不至於凍死人,可大把無家可歸的人遊蕩總歸不是個事兒。

真圓和尚拿了銀子做事情,頓時很是救濟了一批無家可歸的百姓,張石洲等人聽說了,便也捐了一筆,但是他們這種財主捐錢,人家未必多麼感謝,尤其康飛捐錢,真圓和尚是拼了命的給他宣傳,念他的好。

康飛倒也沒覺得不好意思,他又不是楊過,專門捐學校還不吭聲……

四爺爲人四海,知道兒子把銀子給捐光了,不怒反笑,說兒子【類我】,嘴都笑歪了,四娘娘雖然作爲婦道人家很心疼銀子,心說這敗家崽,簡直和他老子一個樣,但是,這終究是個好事,做好事麼,睡覺都香,加之那些知道的街坊鄰居,更是赤果果拍四娘娘的馬屁,讓四娘娘心情愉悅,便也不說什麼了。

只有康飛,雖然捐了錢,其實骨子裡面心疼的要死,嘀嘀咕咕的,後悔死了。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把錢捐掉,並非沒有原因,一來,出城抗倭,很多人的確是死了,雖說揚州城是大家的揚州城,誰都有資格去死,但是,人家死了,你卻大發其財,別人背後難道就不念叨?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二來,康飛總覺得,那幫官老爺和鹽商們其實沒安好心。

這三麼,主要是因爲,上杉蚜子還有大把大把的銀子藏在他這兒。

但不管怎麼說,一下把兩萬兩白銀全部捐出去,康飛是很心疼的。

話說,那西門大官人在山東臨清買一棟臨街兩層的房子,花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山東臨清那也是靠着漕運吃飯的城市,人口百萬衆,當然,論底蘊,肯定差揚州老大一截,那兒一百二十兩銀子的房子,在揚州起碼二百兩……這麼一算的話,康飛就是捐出去兩百套房子,還是帶門面的好市口房子。

一想到這個,康飛覺得心口都疼啊!

我在五百年後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現在居然捐一百套房子……我的心,好痛啊!

誰說我不在乎的,我特麼太在乎了。

康飛搖着扇子,惋惜着自己的銀子,對二狗子問他大哥張大郎的安危未免就沒多少心思,只是含含糊糊說,“哎!大郎哥哥槍棒厲害,想必無事。”

二狗子聽他敷衍,也沒奈何,那是自己的大哥又不是康飛哥哥的大哥,康飛哥哥跟自己好,至於跟大哥的關係……他想到此處,就搖了搖頭,又想起出門的時候,嫂嫂對他說的話,未免臉上難堪。

康飛一邊搖扇子一邊就嘀咕,“這天兒真熱,知了叫個不停,燥死了。”

走到打銅巷巷子口,他聽後面不吭聲,忍不住回頭,看二狗子低頭咬脣,當下伸手過去給二狗子一個大嘴巴子。

二狗子委屈得不行,“康飛哥哥你打我作甚麼?”康飛就瞪了他一眼,“別咬着下脣跟個大姑娘似的,你再這樣下去,保不齊哪個大老爺看上你,把你弄過去做門子,天天走你的後門,疼死你個龜孫……”

二狗子哦了一聲,康飛看他依然彎着個腰可憐兮兮的,忍不住就上去夾住他的脖子,“算了算了,放心好了,有哥哥我罩着你。”

兩人往前走了數步,二狗子就說:“哪個,康飛哥哥,我嫂嫂說,晚上請你來家坐坐。”康飛眼睛瞄着旁邊的店鋪,也沒太在意,隨口就答應了一聲。

二狗子看他答應得快,一時間,未免又咬脣,心裡頭糾結得很。

這時候康飛瞧見一家鐵匠鋪子門口的鐵鍋敲得亮,當下就走了過去,“老闆,你這口鍋怎麼賣?”

那老闆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看見康飛後眼神頓時一亮,“原來是戴小相公,小相公樂善好施……”康飛趕緊揮手,“得了得了,我每天聽這句話八百遍,耳朵裡面都長繭子了,不就是捐了點銀子麼,多大點的事情,你再提這事兒,我到別人家去做這個生意了……”

他嘴上這麼說,心裡面其實得意得很呢!

老闆也是買賣人,未必知道裝逼這個詞,但是,那意思誰不懂?就好像當頭一刀在大明叫做迎門大劈,在扶桑叫唐竹,在佛郎機那邊叫晴空霹靂,說不準,在什麼別的地方又叫打蛤蟆之類名字,可意思,總歸是那個意思。

所以,老闆依然奉承了康飛幾句,康飛被人奉承,也算是痛並快樂着吧!

“小相公,今兒個你準備買點什麼?”老闆就問康飛。

康飛左右看了看,然後就問老闆,“我瞧你這鍋敲得雪亮的,那麼,你可能敲個……”他說着,就在胸前比劃了一下,老闆頓時大驚,探首左右瞧瞧,然後低聲就抱怨,“我滴個小老爺呀!難不成你不知道,私造甲冑,是要杖一百,流三千里的……”

十五章 殺五賊第五章 秀才,你也不看看自己的顏值一百九十三章 千金之子,不死於市一百三十八章 吾非相,乃攝也二百二十七章 你們這是抱着金娃娃要飯二百五十二章 法后王一百三十六章 堂屋教子,房裡教妻第一章 咦?我成了少東家六十八章 雲在青天水在瓶四十一章 你家祖墳葬得好,中了個三甲第十章 神仙皆梵名也三十六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三百零七章 老衙兵口角生禍,黃天蕩一逢倭寇一百四十四章 大夥兒併肩子上六十九章 原來你叫線娘一百一十七章 正經人誰寫日記一百九十章 官場現形記二百一十八章 高調做人,低調做事一百九十二章 學生有話要說二百八十三章 新箍馬桶三日香六十一章 捐一百套房,我的心好傷二百五十三章 再走仙霞二百三十章 屠龍的少年一百七十六章 雞價一錢三百一十二章 柿蒂妝花大蟒袍,御馬太監逞兇頑八十九章 青蔥無敵徐線娘二百九十九章 懷柔遠人和以理服人一百二十二章 上來啊一百八十章 隔壁街上小寡婦怎麼辦七十六章 黃鬚兒二百一十八章 高調做人,低調做事七十七章 香糯濃醇,肥而不膩一百四十七章 二斤八兩和東晉遺風一百三十八章 吾非相,乃攝也一百七十三章 殺倭寇爲何不文雅些二百零九章 神仙奶奶二百六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八十九章 青蔥無敵徐線娘五十二章 小東門的藏兵洞(必看)三百零六章 鳳大舅揚州退婚,戴春林南京赴考六十二章 嫂嫂,有話好好說二百六十二章 毛半仙的隆中對一百七十章 我與綠珠,情投意合二百七十九章 徐線娘扮莽張飛一百一十四章 寫書關鍵要接地氣三百一十五章 禮部尚書駁嘉靖,經廠太監懟康飛一百零三章 你品,你細品二百三十八章 先富帶動後富一百二十六章 你當仰天長嘯二十章 奴幫叔叔煎個茶一百六十七章 這人要造反二百零五章 你總是心太軟二百六十八章 我朝自有國情在此七十二章 應該,大概,彷彿二百八十九章 爺青回五十九章 丑時,醜事,醜運道三百二十五章 永壽宮綵衣娛親,吳侯府四柱清冊三百一十五章 禮部尚書駁嘉靖,經廠太監懟康飛一百七十四章 千戶老爺你放心二百章 大郎喝了這碗藥一百四十七章 二斤八兩和東晉遺風八十四章 你是哪個大官人還是總商的小馬馬二百二十六章 俏媚眼做給瞎子看二百零六章 女人的銀子最好賺三百零九章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一百零七章 孩兒們,操練起來六十三章 古來史書多相似,緣何總是賣花人二百一十三章 你有胖迪你也行二百四十一章 武官做久了,腰子就軟了二百一十二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一百三十三章 預謀一醉三百二十四章 徐侍郎入閣參機,戴康飛進獻仙禮六十六章 肅靜,迴避一百四十七章 二斤八兩和東晉遺風三百二十一章 幹殿下走馬上任,孔方兄慧眼識人一百六十三章 晚上吃魚一百一十章 非手殺人,他皆不坐一百七十三章 殺倭寇爲何不文雅些三百一十八章 祝太監笑飲梅花酒,唐太宗二子吳蜀王二百二十七章 你們這是抱着金娃娃要飯六十五章 我的電腦我做主五十二章 小東門的藏兵洞(必看)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八十三章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二百三十八章 先富帶動後富一百零五章 微微一笑很清純六十一章 捐一百套房,我的心好傷一百一十六章 徽州朝奉錫夜壺三百二十五章 永壽宮綵衣娛親,吳侯府四柱清冊二百一十二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三百零四章 奧萊河邊的大雙子三百零三章 不要憐惜我三百一十一章 呂太監拽人背鍋,張本兵格局不大八十章 我可是要拔宅飛昇的男人一百九十章 官場現形記一百四十八章 沙包大的拳頭瞧見沒有四十六章 倭寇都是紙老虎三十七章 刀斬戰馬,八百真倭二百三十二章 大和尚此爲何來一百二十四章 吃肉的就是騎士老爺(明天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