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亡於洪武

第79章 亡於洪武

防禦倭寇自然是一方面,但是另外一方面的原因蘇澤卻沒有說。

越是瞭解這個世道,蘇澤越是覺得大明真的該亡!

總有人說,明亡於崇禎,明亡於萬曆,明亡於嘉靖。

但是在蘇澤看來,明亡於洪武!

穿越前,蘇澤也讀過一些穿越到洪武年的網絡小說,總有人認爲朱元璋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在蘇澤看來,狗屁!

朱元璋是殺貪官,是多次三令五申不讓貪官害民,可是他對待“民”的態度,那是把“民”當做自家地裡的莊稼,不允許官員來禍害,只允許他老朱家來禍害。

這可不是什麼愛民如子,相反明清是對百姓禁錮最嚴重的朝代,比如朱元璋自豪的不用錢養兵的軍戶制度,不就是將軍戶當做世世代代的奴隸,連基本的國防開支都要節省嗎?

“胡惟庸謀反案”後,就是這位愛民如子的朱元璋,下令上元江寧二縣爲胡惟庸同黨,“男婦長幼悉屠之”。

而只要是老朱家的種,無論這些藩王如何殘害百姓,做出何等堪稱“行爲藝術”的殘暴行爲,朱元璋的態度也只是命令官員不疼不癢的訓斥兩句。

朱元璋將孟子排位從孔廟請出來,不尊孟子卻以四書五經爲綱。

朱明不焚《詩》《書》以愚黔首,以《詩》《書》愚黔首,大明朝的讀書人學了四書五經,以助紂爲虐名爲忠義,大明朝的皇帝學了,以尊君卑臣愚黔首,放縱貪暴禁錮天下人之心。

如今在位的這位嘉靖皇帝,還被後人推崇權術第一,實際上卻是極度自私的小人,將一生聰明才智,全部用在了挑動大臣內鬥,抽血天下以肥自身,貪婪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所謂“重馭民而輕治世”,這大明朝從根子上就已經爛掉了。

是以從朱元璋開始,纔有朱明皇室前仆後繼的敗家子,以一國之肥而私一家,最終吃不上飯的李自成在振臂一呼,將那些把百姓視爲豬狗的朱明皇室屠戮乾淨。

熟悉明史的他明白,想要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拯救大明朝,已經是行不通的辦法了。

張居正走了這條路,不僅僅沒有拯救大明朝,反而是給本就已經快要死的病人,打了一針強心劑,看起來是中興,實際上建立了一套更加方便大明朝抽血的統治機器。

等張居正一死,積攢的家業很快就敗壞乾淨,又開始更加吸骨敲髓的瘋狂橫徵暴斂。

想要讓中華不在轟轟烈烈的近代發展浪潮中落後,就必須要一場徹徹底底的變革!

蘇澤隱隱約約有些想法,也許這一次御史清軍對於自己和長寧衛來說,並不“全是壞事”。

長寧衛的位置相當的不錯,隔着海就是著名的寶島澎湖!

這一點確實讓人難以置信,雖然澎湖從南宋開始就在中原手裡,但是從來沒有進行過像樣的開發,如今島上除了澎湖巡檢司之外,大明朝廷連個民政管理機構都沒有。

也難怪五十年後,西班牙人不費吹灰之力的佔領了澎湖。

等到明末清初的時候,鄭成功才重新從西班牙人手裡奪回了澎湖。

此後鄭家靠着澎湖和清廷對峙了幾十年,足以可見澎湖的戰略價值。

而這樣的寶島,如今還是一座無人問津的荒島!

若是真的大明朝廷逼迫的緊了,蘇澤倒是想要借這個機會乾脆登陸澎湖,反了他孃的!

不過這倒不是蘇澤的上策,澎湖如今還是荒島,鄭成功當年也是靠着反清的旗幟,收攏了很多東南移民,才能和清廷對峙的。

現在長寧衛就算是登陸澎湖,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來開發。

蘇澤之所以想要參加科舉,就是想要想辦法混入官場,暗中的招兵買馬,慢慢佔領澎湖。

手上有了槍桿子,衛所纔有退路,購買槍炮就是給衛所謀一個退路。

當然這些話是不能對家老阿公說的,長寧衛如今對於朝廷還是充滿了愚忠和畏懼的。

蘇澤將這些思緒埋進心裡,只是提出了要購買鳥銃和佛郎機炮。

林顯揚滿臉的茫然,蘇澤還準備解釋什麼是鳥銃和佛郎機炮的時候,家老阿公說道:

“鳥銃老朽知道,老百戶在的時候就稱讚這西洋火器能射中飛鳥,威力無雙,是要比大明火器更好用的武器。”

“這佛郎機炮也是佛郎機的火炮嗎?”

蘇澤也沒想到,長寧衛這個偏遠衛所,竟然也已經知道了火器的重要性了。

看來長寧衛這位老百戶,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只不過這樣的人物卻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能留下來,而延平衛於家這樣搶劫百姓的酷吏,卻能世代佔據高位魚肉百姓。

聯想後面平定倭亂立下平定倭亂這樣功勞的俞大猷和戚繼光,依然需要攀附權貴自污名聲才能自保,這大明朝廷真的是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

簡單向家老阿公解釋了一下佛郎機炮的威力,他感慨說道:“這西洋蠻夷竟然能製造如此神兵,真是不可思議啊!”

家老阿公又露出回憶的表情說道:“想當年我們長寧衛也是能造將軍炮的,只可惜隨着衛所衰敗,鑄炮所也只能荒廢了。”

蘇澤聽到鑄炮所,連忙問道:“阿公,咱們長寧衛還有鑄炮所?”

家老阿公點頭說道:“在我小時候,長寧衛還有一門將軍炮呢,就安在百戶所前的炮樓上,後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衛所衰落這炮就被融了鑄錢,鑄炮所也廢棄不用了。”

“這鑄炮所還在嗎?”

家老阿公點頭說道:“就在船塢邊上,以前長寧衛可是緊要的衛所,那時候倭寇還叫海匪,只要聽到長寧衛的名字都嚇得屁滾尿流的。”

家老阿公的話蘇澤後面都沒聽進去,長寧衛有鑄炮所,就意味着蘇澤有可能從這裡學習到“火器製造”技能!

在《百景圖》這個“垃圾”手遊中,製造武器是最暴利的生活技能,鑄出來的炮除了賣錢之外,也可以用來加強領地的防禦。

如果真的學會火器製造的技能,那可要比賣鹽賣糖賺錢多了,而且有了炮可以裝備衛所,更好的推進自己佔領澎湖的計劃。

匆忙結束和家老阿公的交談,蘇澤飛奔到了船務邊上。

果然他在靠近船塢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廢棄的建築。

推門走進這座破敗的建築,蘇澤看到了熔鍊鋼鐵的熔爐,以及製造炮彈的石範。

這應該是鑄炮所製造炮彈的地方,蘇澤繼續探索,發現一座只剩下半邊牆壁的建築,能夠看到一些殘留在橫樑上的殘破鐵鉤,蘇澤還看到了用來鑄造炮身的石範。

這裡應該就是鑄炮車間了,可是爲什麼沒有能夠獲得“火器製造”技能?

是因爲這個鑄炮所廢棄太久了嗎?

還是因爲建築已經不完整了,工具都不能用了?

雖然學習了這麼多的技能,但是蘇澤依然對自己這個金手指不瞭解,也不知道如何觸發學習新技能。

要儘快修復這個鑄炮所,還要趕緊購買鳥銃和佛郎機炮,這個時代的火器結構並不複雜,實在不能學習到“火器製造”技能,就想辦法拆解仿製。

打定了主意之後,接下來就是在旬末的鬼市上,派人和海猴兒接觸,向他打聽購買佛郎機炮和鳥銃的渠道。

這邊蘇澤還在策劃自己的謀反大業,南平縣城內蘇澤智破白縣令題目的事情已經傳開了。

剛上任的方知府作爲延平府的知府,白知縣巡視縣學的事情他已經得到了詳細的消息,聽說了白知縣在縣學也被海瑞頂了,這位方知府心情愉悅的返回家中。

方知府今天是巡視水利去了,如今他到任不久,還不方便在外留宴,所以結束了巡視就拒絕了鄉紳的邀請,返回家中用餐。

可沒想到方知府剛剛回府,就聽說自己老婆李氏着急打馬吊去了,竟然沒等他這位一家之主回來就開了飯。

幸好還是女兒心疼老爹,讓下人熱好了飯菜給方知府送上來,要不然這位知府老爺剛上任就要在家吃冷飯了。

“爹爹,看您今天回來心情不錯,可是府裡有什麼喜事?”

清冷的方家小姐是大家閨秀,深知“食不言”的道理,忍到方知府吃完了纔好奇發問。

方知府將白縣令在縣學的遭遇詳細的說了一遍,然後捧腹說道:“這海瑞當真是山筆架啊!又臭又硬,本官定要找個機會整治他!”

沒想到方家小姐卻正色說道:“爹,萬萬不可,海瑞是縣教諭,懲辦他自然有南平縣來做,要我說爹爹應該向朝廷表彰海教諭的清廉盡職。”

方知府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說道:“妙啊!蘭兒你這個辦法好!”

這位白知縣手段了得,在知府空缺的時候竟然能壓住府衙。

方知府到任之後,也總覺得施展不開,隱約被白知縣爲首的幾個屬下壓制。

女兒的話倒是點醒了方知府,可以用海瑞做文章來牽制白知縣。

方知府忍不住說道:“可惜蘭兒你是女兒身,要不然定是宰輔之材啊!”

方蘭芷微微一笑說道:“爹爹,這些都是權謀小術,只要您能恪盡職守仁德愛民,這延平府定會教化大治的。”

方知府嘆了口氣搖頭說道:“難,難啊!過幾日清軍御史就要來福建了,也不知道這次會鬧出什麼幺蛾子來。不談這些糟心事了,蘭兒還是早點回房休息吧。”

方蘭芷款款的對方知府行了一個萬福,這才領着侍女返回閨房。

“以一國僭竊之主,冠七篇仁義之書。南平縣竟然還有這樣有趣的讀書人。”

明日上架,求首訂

(本章完)

第250章 胡宗憲來訪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667章 政治仗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169章 過年,縣試報名開始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566章 睢陽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547章 破蜀道第78章 銃炮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600章 三三制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84章 射擊技能第85章 縣衙情況(求訂閱)第237章 水戰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612章 恭順如狗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680章 電報和鐵路帶來的改變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來第009章 寒菜粥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026章 武穆遺書第052章 海瑞的縣學新制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429章 填報志願第353章 內鬥不止第566章 睢陽第237章 水戰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340章 目標,南京!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055章 算卦第237章 水戰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243章 水淹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489章 登陸,仁川第258章 藥,種子第585章 彈幕徐行戰術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170章 縣試前第611章 如司馬懿故事第234章 簞食壺漿第466章 爭湖廣第462章 戚虎下山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674章 夜航船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140章 用人之道第409章 廣築城?第334章 鑽膛炮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672章 最終還是練兵第90章 貪上史書第671章 新農牧模式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214章 成聖的路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574章 歐陸來信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241章 朕的錢!第322章 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