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治本經

明代南方多好黃酒,也都以黃酒作爲好酒款待客人。

黃酒這東西比白酒好入口,也比白酒醒酒快,等到於宗遠結賬離開後不久,陳朝源、熊嶽和林清材三人就慢慢醒了過來。

林清材摸着懷裡的拜帖,對着蘇澤說道:“蘇兄,這於二公子在延平府聲名狼藉,恐非良友啊。”

蘇澤不以爲意的說道:“這個我曉得,林兄放心,蘇某心中有數。”

林清材還是擔憂的嘆了一口氣,不過他和蘇澤也才相識兩天,也不好隨意指摘蘇澤怎麼交友,只好再次嘆息一聲,扶着另外兩名同學,和蘇澤一起返回了縣學。

因爲四人中除了陳朝源住在城內,熊嶽和林清材都住在城外,特別是熊岳家住在武夷山下,比蘇澤的長寧衛還遠。

所以他們今天都在校舍住一個晚上,等到明天清早再回家。

回去的路上涼風一吹,衆人的酒也醒了幾分,都是讀書人聚在一起,到了校舍反而睡不着了。

四個人當中除了蘇澤,其他三人都是從小讀書的,陳朝源更是已經讀了二十年的書了,四書和四書章句都已經通讀,他治的本經是《易經》,如今在攻讀易經的階段。

既然都是讀書人,科舉自然是第一話題了。

陳朝源參加過好幾次童子試,又是年紀最長的,自然是他先起話題。

“蘇兄,你還沒選本經吧?”

蘇澤點點頭,剛入學的時候海瑞考較過大家功課,蘇澤當時就坦言自己還沒有選修本經。

陳朝源說道:“我癡長几歲,就自稱兄長了,爲兄勸你千萬別選易經。”

“這是爲何?”

陳朝源感慨一聲說道:“酒宴上我聽那於二公子說你精通梅花術數,怕是你要鑽研《易經》,所以纔出言提醒你,爲兄幾次參加童子試,都折在了這《易經》的題目上。”

縣試的考試內容在明初比較隨意,到了成化年間格式才相對固定,不過基本上第一場都考經義。

一道《四書義》,一道《五經義》,這題目的答題格式就是八股,就是考察對四書五經的理解。

四書義是所有人通考的,因爲四書是所有讀書人都要學的。

五經義則是五道題目,考試的時候題目寫在木牌上,你選擇的本經是什麼就寫哪道題的答案,本經是科舉前就選好的,在考場上不得更改。

縣試第二道是考律和判,說白了就是司法考試和知名判決的判例。

第三道是考策,也就是史論,就是一篇小的策論,並不規定要八股文格式。

聽起來很複雜,實際上到了成化年以後,縣試基本上都是第一道刷人,第二道第三道考試基本上就不刷人了。

律判和策這種東西,反正在後面的考試也不重視,到了鄉試會試的時候,看中的也是第一場對考察經義的八股文,只要前面考試過關了,名次都不會太差。

所以在科舉考試這件事上,也有點像是高考選修,因爲選修物理化學的可能要和選修地理生物的一起比綜合比分,所以在選修本經這件事上需要非常慎重。

陳朝源嘆息說道:“咱們南平縣修《易經》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多了,延平書院的那位山長就是《易學》大儒,我當時貪圖《易經》的字數少,抄讀便宜些,如今悔之晚矣啊。”

衆人紛紛沉默了,大家都是寒門子弟,當然知道爲什麼這麼多人選擇《易經》。

朱熹爲《易經》、《尚書》和《詩經》都做了註疏,就是說這三經是有官方意識形態的標準答案的。

《春秋》用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禮記》用古註疏,這其中有和官方意識形態相悖的地方,沒有名師指導師沒辦法入門的,寒門弟子一般都不選。

而《易經》字數少,這年頭無論是買書還是抄書,對於寒門子弟都是一筆巨大的支出,所以像陳朝源這樣選修《易經》的寒門讀書人是最多的。

因爲選修的人多,所以《易經》在科舉考試中格外的卷,考的題目也越來越偏越來越難。

陳朝源四書學的已經不錯了,每次都是在這《易經》的考題上丟分。

“那以陳兄之見,應該治那本經?”

陳朝源說道:“《詩經》!”

看到其他二人也點頭,蘇澤問道:“這是爲何?”

“《詩經》有朱子集傳可以自學,治《詩經》的南平讀書人要比《易經》少一些,競爭也沒那麼激烈。”

蘇澤問道:“請問陳兄,這南平縣內治哪本經的人最少啊?”

陳朝源低着頭說道:“那自然是《春秋》了。”

“這《春秋》微言大義,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實在太多了,卷帙浩繁,普通讀書人根本讀不起,更不要說其中精妙之處,也不是沒有名師指導的人能學的。”

果然如此,這也和蘇澤想的差不多。

看起來公平的科舉考試,其中也藏着不公平。

就不說科舉作弊這種場外因素,名師指導的和自學的就差距極大。

選修五經的時候看起來寒門士子有選擇,實際上能自學的也就《易經》和《詩經》,這賽道都卷的不得了。

但是那些富家子弟,則可以延請名師,選修寒門士子不敢治的《春秋》《尚書》《禮記》,這就要比寒門子弟更容易考上。

蘇澤知道陳朝源是爲了自己好,不過他可是有系統的人,到底治什麼本經,蘇澤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他還是說道:“多謝陳兄指點,讓蘇某少走了彎路。”

陳朝源說道:“蘇兄天縱奇才,能破知縣老爺的精妙題目,只要好好治幾年經,必定能考上秀才。”

熊嶽和林清材也紛紛點頭。

他們也不是看不起蘇澤,要學通一門經義,怎麼也要幾年的功夫,蘇澤還沒有治本經,說他幾年能考上秀才已經是誇獎他了。

蘇澤看了看自己科舉Lv3,105/300,只要堅持這個進度讀書,明年縣試前肯定能肝到Lv5。

說完了科舉,四人又開始討論起當下流行的學術來。

第154章 大勝!何以酬功?第525章 分產令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516章 時代帷幕拉開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192章 鄉試臨近第303章 鄢懋卿!冒青煙!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404章 《請裁驛站疏》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265章 歸有光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01章 大數據練兵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358章 大沽血戰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131章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607章 投資鬼才於公子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004章 龍王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123章 打擂臺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37章 當世文宗的威力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05章 教育不公第066章 山雨欲來(三更)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613章 扮豬吃虎第173章 案首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499章 馬尼拉海戰第558章 沐家和女真第231章 當家難第380章 擲彈騎兵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178章 平步青雲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221章 五星連珠第174章 府試前的集市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357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069章 縣令第683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第060章 吃飽飯第618章 捨不得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20章 西禪寺培訓班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623章 教亂第215章 黃老爺竟是我?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493章 燙手山芋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498章 巴巴羅薩行動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83章 練銃兵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68章 東南局勢大“好”第501章 蘇澤的預測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032章 精鹽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034章 精製第439章 統一市場和國家第425章 兼併崩潰螺旋第663章 神聖感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646章 蘭州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276章 生產力爆炸!第275章 醫生會武術第005章 破浪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27章 張居正諫行一條鞭法第435章 髒東西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61章 人才“詛咒”第573章 三大法王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547章 破蜀道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155章 賞罰自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