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

蘇澤看着衆人,清了清嗓子說道:“最後一個問題,貧富。”

“諸位可能要問,貧富問題自古就有之,又怎麼能說是先代所沒有遇到的問題呢?”

“但是我要說,我們這個時代的貧富問題,將是歷朝歷代都沒有遇見過的複雜問題,需要窮究所有人去想辦法平衡。”

蘇澤說道:“上古殷商之時,貧富在於人口,因爲耕種的土地對於當時的人口來說是無限的,耕種的奴隸是優先的,殷商以所蓄養奴隸爲貧富,這點在藏地依然如此。”

“秦漢以後,以土地爲貧富之基,富者阡陌連片,貧者無立錐之地,一直到前明,這依然是劃定貧富的基礎。”

能夠參加制憲會議的,自然是各方各階層代表都有,這其中也有佔據土地的地圖,甚至還有在大員島或者安南開設莊園的莊園主,他們很快就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蘇澤繼續說道:“可如今的貧富,難道就以土地論嗎?”

“這個時代,產生財富的東西變了,不僅僅是土地能夠產生財富,機器也能產生財富,商船和鐵路也能產生財富,甚至證券中心的數字都能產生財富。”

“產生財富的方式變了,但是財富本身是沒有變的,或者說擁有財富的人都是不會變的。”

“富者想要更富有,而貧者會因爲本身的貧窮而更加貧窮,前明的地主是如何兼併土地的,大家應該都是很清楚的,但是現在產生財富的方式更多了,兼併財富的速度也只能更快。”

“但是任何一個帝國,都不可能讓這樣兼併無限進行下去,歷朝歷代的土地兼併輪迴,先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但是我們的時代將會面對比先賢更多的問題,將會面對比先賢更難處理的天量財富問題,也會面臨比歷朝歷代更復雜的財富分化問題。”

蘇澤這一番的發言,如同一座洪鐘在所有心頭撞開,幾乎所有代表們都陷入到了思考中。

任何一個能夠坐在制憲會議水晶宮的代表,都參與這個新國度的建設,從廣義上算,他們都是這個新帝國的締造者,也都是這個新帝國的得利者。

無論他們的權力和財富能否傳下去,他們都是對帝國最忠誠的一批人。

蘇澤只是提出了五個問題,卻沒有給任何一個問題答案。

和前明的締造者朱元璋不同,朱元璋幾乎是一手創造了新時代的體系,並且認爲自己的體系無懈可擊,要求後世將這個體系當做是“萬世不易之”,也就是“祖宗之法”來看待。

蘇澤這位新帝國的締造者,以謙恭的態度發問,向所有國民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可是在場的很多人絕望的思考後發現,這些問題根本都是沒有答案的。

無論是前面兩個問題,那是歷史上都遇到過的問題,歷代先賢們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

後面三個問題,大部分人根本都提不出這樣的問題,他們都沒能意識到這個時代的不凡之處,這個時代將和舊時代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這些問題壓在所有人的心上,而任何一個問題處理不好,這些炸彈就會在帝國內部炸開。

這讓那些能夠參與開國慶典,制定整個國家典章的代表們都有些誠惶誠恐。

你這個新帝國怎麼和以前不一樣啊?

蘇澤接着說道:“另外一件事,這一次制憲會議之後,我將會辭去大都督的職位,帶領家人去大好河山看看。”

蘇澤這句話說出來,盡皆譁然。 本來蘇澤不稱帝只自號大都督,大家都認爲這是在帝國還沒有大一統後的謙遜。

可是如今蘇澤連大都督的職位都不要了,一時之間衆人有些搞不清狀況,不知道是蘇澤搞三辭三讓還是真的要辭職。

蘇澤也不解釋,辭職的事情他已經向內閣說明了,雖然徐渭等人依然堅決反對,但是也拗不過蘇澤。

蘇澤最後在徐渭的挽留下,只象徵性的保留了一個制憲會議總代表的職位,他已經將相關的政務全部交還內閣,大都督府下麾下的參謀部,也會在戰後交給陸軍部和海軍部,成爲部下屬的一個機構。

講完了這些,蘇澤也懶得再參加其他的會議,他乾脆直接離開水晶宮,見到早已經等待好的家人後,直接乘坐馬車離開了南京城。

大都督在制憲會議開幕第一天就辭職,然後掛冠而去的事情立刻通過報紙發往全國,這個消息讓整個中原都震驚了,甚至還有不少陰謀論的言論,說蘇澤是被內閣逼迫辭職的,搞得制憲會議不得不專門出來闢謠。

而蘇澤在制憲會議開幕的時候提出的五個問題,也被稱之爲“立國之問”,被刊發在南北東西的各大報紙上,引發了國民的深刻討論。

不過人們的注意力迅速的放在了制憲會議身上,如今所有人都明白了,蘇澤離開之後,這一次制憲會議就是立國者們的會議,他們商議的政策就是這個新國家的政策,他們確定的事情就是這個新國家的基石。

每一天制憲會議討論的內容,都被公佈在報紙上,都會引發輿論的密切關注,而這些制憲會議的代表們,也終於感覺到了“立國者”這個頭銜,給他們肩膀上沉甸甸的重量。

很多人都已經明顯覺得吃力,實在無法想象當年蘇澤這位大都督,扛着重壓下是如何締造這個國家的?

這時候在制憲會議內部,甚至出現了要求將蘇澤請回來當皇帝的風潮,要不是內閣緊急向代表說明蘇澤遺留的志向,這項動議險些就被通過了。

這一次制憲會議足足開了一個月,等到了八月二十日,制憲會議總算是商討出了基本的結果。

官府基本保留如今的格局,不過在七部基礎上,增設鐵路、外交、醫療、退役軍官士兵安置等新的部,並設置大臣進入內閣。

陸軍部和海軍部的大臣只保留一人輪流進入內閣,這是大都督蘇澤的留下來的命令,軍方儘量少在日常的國家治理事務上發言。

修建京師到南京的鐵路,暫時設置南北二京的二元政治中心制度,等下一次制憲會議討論是否遷都。

至於所有人最關心的一件事,新的國名依然難產,但是按照蘇澤留下來的歷法,制憲會議一致通過,對今年進行改元。

共和元年,這是所有報紙上的頭版頭條。 Wωω▪ttκǎ n▪co

全書完

終於完本,竟然沒被封!

寫到最後一個字,突然感覺沒什麼想多說的了,感謝所有讀完的讀者們,萬分感謝。

想要說的,肥鳥已經寫完了,這種近現代題材暫時不想要再寫了,因爲實在太敏感了,而如今的這個時代,分歧也太大了,不能讓所有讀者滿意,真的是萬分抱歉。

最後五個問題,也是肥鳥的五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只能讓所有人去思考解答了。

我準備寫一本古典主義歷史時期的作品,減少對意識形態的討論,更關注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情。

新書的時代是南北朝,書名暫定是《單機南北朝》,時代背景是六鎮之亂那個時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下肥鳥新書。

第108章 於家往事,貢茶劫第575章 太先進了第072章 巧破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532章 女真叛亂第381章 蘇大都督的倒模第136章 倒黴的礦監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18章 都是東南的錯!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107章 涼茶,傳奇戲第319章 豬突猛進第390章 天授乎?民予也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63章 吃絕戶第652章 女真起兵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147章 雙雙升級第58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80章 寫皇叔的督學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467章 騎兵再上歷史舞臺第124章 林默珺的請求第659章 碾碎第034章 精製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566章 睢陽第506章 發展不平衡矛盾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656章 分工體系第292章 合擊倭寇,兵法升級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430章 鐵路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17章 朱熹王陽明都錯了!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177章 知府家宴第606章 歐陸來信(續)第660章 大一統的曙光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161章 連環巴掌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657章 拼命第568章 炮兵理論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072章 巧破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163章 吃絕戶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657章 拼命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355章 國之命脈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79章 亡於洪武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02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二)第502章 張居正罷相第313章 從“賊”者們(三更)7月12日 早上這章中午十一點發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675章 宣傳戰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03章 於二公子的風險投資(三)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410章 李時珍醫學院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658章 少爺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346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368章 新思想,新學說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043章 筆架第555章 關稅第186章 大買賣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051章 邸報消息(加更,晚上還有)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42章 官辦與私營第322章 震驚!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197章 鄉試魁首第100章 父女,回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