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

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

將鑄幣司從戶部獨立出來,成立一個新的部門,自然是爲了讓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脫鉤,儘量減少官府對於貨幣政策的影響,從而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貨幣政策。

近現代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財政,而隨着近現代化的加快,隨着市場越來越複雜,官方能夠直接介入的經濟事務反而是變少了。

這很容易理解,比如一個村子原本只有一家店鋪和一家工坊,那麼這個村子的經濟活動就很容易控制。

只要規定這個店鋪販賣的商品價格,規定這家工坊的生產的東西就行了。

可如果這個村子有一百家店鋪,一百個工坊,那麼只靠着官吏,就沒辦法直接控制市場。

經濟也同樣如此。

一個國家的經濟品類越豐富,經濟活動越頻繁,那官府對於具體經濟事務的控制力就越低。

這時候需要調控經濟,就只能依靠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了。

所謂的經濟政策,就稅收、法律、港口政策這一類的調解工具,其中還包含了官府主導的投資等一系列能對經濟產生影響的舉措。

這個時代最明顯的經濟政策工具就是市舶稅了。

對不希望出口的商品加徵出口的稅收,對於鼓勵進口的商品減免稅收。

對鼓勵發展的工業門類減稅,對不鼓勵發展的工業類別加稅,起到對工業品類宏觀調節的作用。

如今東南的戶部,就是這樣的一個部門。

除了經濟政策之外,能影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的,就是貨幣政策了。

貨幣政策所控制的唯一變量,就是錢。

市場上的錢多,那麼物價就要漲,市場上的錢少,物價就要跌,這是最經濟最直接的控制手段。

當然現代國家還可以通過利率來控制整個經濟市場。

通過加息,讓居民儲蓄增加,減少過熱的消費需求。

通過降息,減少用錢的成本,促進消費,減少經濟通縮的風險。

只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的東南銀行體系還處於萌芽階段,各家銀行票號的利息還都是獨立的,並沒有指導銀行票號利息的部門。

所以在貴金屬貨幣時代,鑄幣就是影響整個經濟市場的貨幣政策。

將鑄幣司獨立出來,減少整個官僚系統對於鑄幣事務的干預,則能夠強化民衆對於貨幣的信任。

實際上後世各種標榜獨立的央行,都免不了被官府影響,所謂的獨立性也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了。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掩耳盜鈴,或者缺乏一個基本的制約,那和明廷一樣濫發貨幣的事情就很難杜絕。

這幾乎是一定的,只要鑄幣印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就是聖人也沒辦法控制啊。

明初寶鈔的崩潰,就驗證了這個定律。

朱元璋的寶鈔原本已經通過國家強制力推行到全國了,雖然寶鈔和現代意義的紙幣不是一種東西,比如寶鈔不能隨意兌換成其他貨幣,但是已然算是信用貨幣的雛形了。

但是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時候,花錢就開始大手大腳起來。 朱棣南征北戰,又修建紫禁城,又派遣鄭和下西洋,明廷能夠支撐下來,靠的就是不斷髮行寶鈔。

結果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寶鈔信用,就被朱棣一個人用光了。

後面的皇帝發起了多種救寶鈔的運動,最後都因爲濫發無度而救不回來了。

而這場流毒甚至到了今日,如今東南也不敢推出信用貨幣,因爲老百姓實在是被寶鈔弄怕了。

蘇澤認爲在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可能不會發生貨幣濫發的問題。

但是誰又能保證以後就不會濫發?

能保持一定獨立性的鑄幣司,以後就可以升級央行,負責制定長期的貨幣政策。

蘇澤對着方望海說道:

“鑄幣司還是要從戶部獨立出去,以後鑄幣的事情要和加稅一樣,在制憲會議上做報告通過,這也算是有一個制約。”

衆人都是一驚,本以爲蘇澤要將鑄幣司掛到內閣下,成爲一個直接向內閣負責的部門。

沒想到蘇澤竟然直接要將鑄幣司掛到了制憲會議下,成爲和內閣並列的獨立部門。

不過想想似乎也是理所當然,戶部已經整個東南的第一大部了,戶部的影響力甚至在超越吏部。

畢竟在東南,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負責經濟事務的戶部,就是財政的“源頭活水”,只要戶部對某個地方稍微傾斜一些,一個產業就能起來。

說完了鑄幣的事情,方望海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大都督,上一次上海特種鋼材市場的事情。”

“大理寺這邊已經有了公論,買賣期貨合同沒有違法的地方,任福和林安的收益都是合法的。”

蘇澤點點頭,何心隱帶領的刑部非常繁忙,東南的事務千頭萬緒,每一天都會出現新的事務。

大量新領域需要法律來規範,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專門的裁決。

何心隱乾脆將大理寺改組,選了一批精通律法和法理的官員,又吸收了一部分研究刑名司法的學者作爲顧問,修改了大理寺的職能。

除了要對死刑案件進行復核之外,各種地方上有爭議的司法問題也會送到大理寺進行公議。

大理寺則會選擇九名官員,分別對這件事書寫自己的意見,並且要將自己的處理思路寫出來。

九名官員的意見形成的公議會發給提起公議的部門,作爲遵照執行的臨時法律依據。

不過東南並不是採用判例規則的法系,大理寺會蒐集公議的問題,然後在制憲會議上提出制定成文法。

“不過大理寺認爲,這是買賣合同而獲得的收益,應該按照印花稅來收。”

因爲怕同僚不瞭解稅收問題,方望海解釋道:“印花稅,就是在港口市舶司收取的,官方對合同進行公證的稅,如今也是市舶司一項重要稅收。”

“任福和林安已經按照印花稅認繳了。”

“不過戶部認爲,民間買賣訂單有失控的風險,涉及預售的問題牽涉多方,一旦有人捲款就會發生類似於保險的金融問題,所以暫時叫停了鋼材期貨交易。”

(本章完)

第262章 明亡於開中法廢第523章 無序政績競爭第209章 收穫滿滿第559章 沐家請降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040章 藍色被動(晚上還有)第409章 廣築城?第460章 離天堂太遠,距中原太近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328章 九邊,救俞第163章 吃絕戶第666章 棄遼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490章 駁速勝論第231章 當家難第674章 夜航船第023章 蘆田第629章 法律變革第241章 朕的錢!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443章 “固若金湯”第423章 凝聚“共識”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訂)第111章 衛所事忙,科舉升級第88章 火器製造技能到手第632章 富者恆富,弱者恆貧第388章 印花稅第188章 大明形勢大好!第458章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032章 精鹽第274章 送技能的陸二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117章 辦報打擂臺第228章 長壽內閣第047章 官學和私學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446章 萬國博覽會第93章 農事忙,技能漲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208章 瘋狂的龍涎香第436章 道魔增長第150章 敏捷屬性的用處(加更求票)第392章 授時千年第621章 世界是個草臺班子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163章 吃絕戶第243章 水淹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240章 緝私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321章 譚綸欺天了!第638章 籌碼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318章 兩頭下注第056章 脫毒難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297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374章 “與民同樂”的鰲山燈會第431章 蒸汽機第027章 鴛鴦陣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474章 蒸汽車頭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407章 夸父號昇天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566章 睢陽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618章 捨不得第061章 淨海王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330章 大都督讓我給您帶句話第408章 駱駝祥子第567章 論資排輩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055章 算卦第035章 謹慎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539章 觀政進士考試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034章 精製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028章 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