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爹的事

第494章 爹的事

其實就連熊況也沒有想到,張居正的父親會被留在荊州城內。

其實這件事也非常的巧合,張居正作爲中書丞相,本來應該將家人接到京師來的。

但是由於張居正在湖廣的老部下太多了,人人都想要離開前線,張居正爲了安定人心,又不能大張旗鼓的將家人撤去後方。

以往這麼做也就算了,現在無論是東南還是明廷地區,各種報紙也是滿天飛,湖廣開打之前,中書丞相就將自己的家人撤到了後方,讓將士們在前線送死,這樣的報道被爆出來,那湖廣不用打,明廷的士氣就能崩了。

所以張居正一直沒有將家人從荊州接到京師。

誰也沒想到湖廣竟然陷落的這麼快。

劉世延手上的,是當年張居正一路帶起來的精銳。

劉世延雖然算不上當世名將,但是也在水準之上,而且他爲將清正廉潔,深得士兵的擁護,又有整個湖廣的財政支援,張居正還指望他就算是不能收復武昌,也能守住漢陽。

可結果是東南新軍的騎兵再次衝上歷史舞臺,衝破了劉世延的側翼,打垮了劉世延的部隊,整個明廷湖廣新軍全軍覆沒。

等到漢陽陷落的時候,荊州知府徐學謨立刻宣佈荊州城戒嚴,任何人都不準進出。

且不說徐學謨和張居正的恩怨,他這麼做也是正常的操作。

荊州是一座大城,城內也是有一些權貴的。

在之前的幾次戰役中,就出現過城內的權貴要出城,給東南新軍找到機會接近城牆,炸開城門的案例。

所以在漢陽淪陷之後,荊州知府徐學謨立刻宣佈全城戒嚴,一個人都不允許出城。

而作爲中書丞相張居正的族人,張府自然是所有人都盯着的對象。

如果徐學謨送張居正的家人出城,那麼其他人也就可以跟着一起出城。

爲了穩定城中人心,徐學謨堅決下令看住張府,要讓張府給荊州上下做一個榜樣,死守荊州城。

現在徐學謨已經爲明廷自殺殉國,他大明忠臣的身份已經坐實了,他當時不讓張父出城,應該不是和張居正的私人恩怨,而是真的爲了守城着想。

接下來東南新軍入城太快,荊州城內的士兵也倒戈太快。

而看守張居正府邸的士兵又太想進步了,在東南新軍一進城的時候,立刻就控制了張府,將張家作爲功勞獻給了熊況。

熊況接到了這個燙手山芋也很頭疼,只能派兵看守住張府,然後派人向大都督府請示,要如何處理張居正的家人。

這一次大都督府的命令回的很快,不到半個月時間。

熊況接到命令之後,立刻對身邊的副官說道:

“大都督的命令來了,快隨我去見張家人!”

八月中旬,京師。

由於大明混亂的軍政系統,再加上明廷剛剛發生了王恭廠大爆炸,到了八月份,明廷纔得到了的確切的消息,荊州和襄陽陷落,整個湖廣落入東南之手。

隨之傳到京師的,則是中書丞相張居正的父親和家人被東南新軍俘虜的消息。

這給原本就很緊張的京師朝局,再次加了一把火。

甚至可以說,張居正的父親落入東南新軍之手,要比湖廣陷落造成的危機更大。

湖廣陷落,只要是稍微瞭解軍事的人,都很清楚在丟了武昌之後的湖廣,是肯定守不住的。

丟了武昌,東南的貨船可以從下游長驅直入將物資送到武昌。

而東南的軍隊可以隨時從武昌出城,進攻平坦的漢江平原。

武昌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丟了武昌,那丟了湖廣就是早晚的事情,這一點大明稍有點見識的人都很清楚。

但是張父落入到東南手裡,帶來的則是張居正執政的正統性危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事情還要從張居正在隆慶皇帝病重的時候,逼迫隆慶皇帝讓他攝政開始。

那時候張居正從高拱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虛君的執政框架。但是這一套在高拱手裡沒什麼問題,因爲隆慶皇帝很信任高拱,主動將君權授予高拱,並且非常支持高拱的所有的變法。

在那個時候,明廷的羣臣和百姓效忠的是皇帝,而皇帝將權利授權給高拱這些內閣大臣,從而官員向內閣效忠,百姓嚮明廷納稅。

這套邏輯在這片土地上實行了千年,大部分人也能接受,至少不會因此覺得思想混亂。

但是從隆慶皇帝駕崩開始,整個朝廷執政的邏輯就變了。

表面上,依然是皇室,也就是垂簾的太后授權給張居正,右中書省代行皇權來治理天下。

但是因爲隆慶駕崩的案子撲朔迷離,如今市面上有各種版本,甚至有說隆慶皇帝之死,是因爲張居正攔着不給他喝水,讓隆慶皇帝活活渴死的。

這個流言和另外一個流言,就是隆慶皇帝是李太后父兄進獻的紅丸毒死,這兩個流言是流傳最廣的兩個版本。

這兩個版本的流言同樣離譜。

如果皇帝真的是李太后的父兄毒死的,爲什麼李太后還能繼續做太后,皇帝遺詔還讓她垂簾聽政?

同樣適用於張居正渴死皇帝的流言,如果張居正真的做出這樣的事情,羣臣還能讓他繼續執政?

可偏偏這些流言有鼻子有眼,官府打擊流言,卻始終無法根絕。

這個流言同樣嚴重傷害了張居正執政的合法性。

雖然流言不知道真假,但是皇室和張居正的嫌隙,京師百姓都知道了。

而羣臣更是知道,在用輔政權力逼迫李太后撤去垂簾聽政的張居正,和李太后身邊的外戚勢力必然還有一戰。

在失去了皇帝這面旗幟,也失去了“忠君”這一層政治合法性後。

張居正只能從其他方面來尋找自己執政的合法性了。

東南的那一套“主權在民”他肯定用不了了。

君權神授也要少講一點,以後小皇帝長大,或者李太后想要重新垂簾,君權都是影響張居正執政的巨大障礙。

這時候張居正只能開始提倡別的東西,比如“仁”,比如“信”,又比如“孝”。

特別是“孝”,作爲家庭綱常的一部分,張居正提倡“孝道”和“父道”,這些作爲傳統道德的一部分,正好是用來對抗東南的“新道德”衝擊。

這也讓明廷成了保守士紳的旗幟,也有一些不滿於東南“禮崩樂壞”的士紳,想盡辦法逃到明廷這邊。

傳統的道德綱常中,“孝”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張居正也是最提倡孝道的,他連續寫了很多文章,就是號召弘揚這些傳統道德,抵制東南“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妻不妻”的現象。

現在張居正的父親落入東南之手,就是對他構建的這套傳統道德體系巨大的衝擊。

如果張居正這時候改口唱高調子,說自己爲了大明願意犧牲家人,那之前他構建的傳統道德就會立刻對他反撲,整個大明都會認爲他是僞君子,是不孝子,是爲了權位不惜犧牲父母的畜生。

那張居正不僅僅失去了執政的合法性,甚至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可是張居正要是和東南談判,花費巨大代價贖回父親,那整個朝野又會攻擊他“公器私用”,又會攻擊他爲了一己私慾賣國。

這下子張居正就陷入到了一個兩難的境地中。

歷史往往就是這麼神奇,有很多看起來轟轟烈烈的大事,發生了也就發生了,最後成爲教科書中的一個事件。

這些大事聽起來很重要,似乎影響了整個歷史進程,實際上在時人眼中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而一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影響天下的人心,最終以某些奇特的連鎖反應影響整個歷史走向。

就在張居正頭疼如何處理自己親爹的問題,他的兒子張敬修突然闖進了他的書房。

“爹!祖父要被放回來了!”

有點受涼了,頭疼

 

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308章 誣陷造反時,最好真的要反第060章 吃飽飯第563章 休沐和時間第509章 陸上絲路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384章 槍炮 病菌與玻璃第118章 長寧衛新貌第211章 沖繩第375章 左順門闕庭第205章 醫術被動,打颶風第599章 土豆粑粑第481章 秩序的角落第256章 掌家娘子第486章 王恭廠大爆炸第305章 禮樂征伐自何處?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022章 畝產第624章 大都督先例第354章 留在京師的釘子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183章 南平鄉野調查其一第241章 朕的錢!第241章 朕的錢!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579章 燃眉之急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076章 百姓日用即爲道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072章 巧破第675章 宣傳戰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311章 從“賊”第590章 夷夏首足論第659章 碾碎第141章 秋水仙素和水楊苷第224章 徐渭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601章 從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53章 解散國子監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125章 忙碌的文抄公第033章 曬鹽第682章 最後一戰第451章 僭主第668章 總需要一場決戰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036章 售鹽第421章 水晶宮制憲會議廳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666章 棄遼第514章 “皆大歡喜”第665章 海參崴第605章 這個辦法好第658章 少爺第482章 缺官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216章 方若蘭的舅父第336章 苦逼的大明宗室(求票)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173章 案首第281章 講武堂第529章 電磁第302章 重商主義第245章 李時珍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526章 橡膠種植園第362章 謠言,民心第441章 大人說的對!第163章 吃絕戶第280章 振武營兵變第580章 信心比白銀重要第038章 入編捷徑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224章 徐渭第050章 賬房技能第564章 怎麼交稅?第201章 衣錦還鄉第072章 巧破第236章 秘傳真傳第171章 縣試(求月票)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45章 入蜀通道(感覺中招了,今天請假欠第259章 船,倭奴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12章 “蘇汝霖!幹恁娘!”(加更)第661章 蘭州易幟第415章 潛伏的新階層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20章 新階層和新教第645章 教皇有幾個兵?第190章 不入宮可惜了!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325章 高拱獻策第177章 知府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