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明馬嵬坡

成國公朱希忠,在勳貴中也算是靠譜的了,這一路上都是他在帶領京營士兵。

京營中不少人也認識他,原本看到朱希忠高頭大馬,銀甲紅氅,士兵們還有些畏懼。

但是這位成國公朱希忠上來卻不是懷柔,而是恐嚇的說道:

“爾等犯上作亂!不怕族誅嗎?”

這位成國公長相威儀,一時之間倒是震懾住了士兵。

可歷史就是,在必然性下又存在許多巧合。

誰也沒想到,成國公的馬突然受驚,一下子將成國公摔落在馬下。

之前打死陳洪的一個士卒立刻喊道:

“死則死矣!殺了這些狗官再死!”

說完這些,士卒們紛紛上前,成國公朱希忠已經六十多歲了,被摔落馬下已經丟了半條命。

那些已經豁出去的士卒一擁而上,將他直接砍死在地!

“殺狗官!”

新仇舊恨,加上一路上被這些權貴驅使,京營士兵立刻衝向了晉王府附近的宅邸,將那些在路上欺壓他們的權貴從屋子裡拖出來!

這些平日裡頤指氣使,在逃亡路上都對士卒動輒打罵的權貴們,終於明白了在亂世中什麼最值錢。

他們開口求饒,可是已經殺紅眼的京營士卒根本不理會他們的求饒,整個晉王府前的大街被殺的血流成河!

權貴攜帶的財物被掠奪,女眷也被姦污。

靠着晉王府比較近的徐閣老等幾個朝廷重臣,立刻躲入晉王府避難。

晉王府中駐守的紅盔禁軍立刻封鎖住王府,接着向城內軍營中的禁軍求援。

嘉靖皇帝聽到了府外的喊殺聲,驚恐的喊來黃錦問話。

當他看到官帽都丟了的徐階,連忙問道:“悔不該不聽閣老之言,如今且爲之奈何?”

徐階也是身心俱疲,這一路上他殫精竭慮,可是局勢還是變成了這個樣子。

徐階只能強打精神說道:

“陛下,士卒是因爲待遇不公,被人欺壓才造反,和蘇賊不是一夥的。”

首先定性,接着徐閣老說道:

“臣已經打聽清楚了,是因爲陛下派人捉拿海瑞,才激發了事態。”

嘉靖看着徐階慌亂的問道:“那要如何才能平息兵亂?”

徐階立刻說道:“請陛下下罪己詔。”

徐階怕皇帝再弄個之前那樣的罪己詔糊弄人,立刻說道:

“請陛下以《治安疏》爲原本,逐條下罪己詔。”

皇帝自然是不願意,但是徐階接着說道:“陛下!紅盔禁軍人數比京營士兵少,而且晉王府被京營圍住,陛下若是再不下詔,賊兵攻破晉王府可就無法挽回了!”

一想到自己的小命,皇帝終於急了,他立刻說道:

“徐閣老擬詔吧,朕全部接受!”

徐階心中暗罵,現在讓自己擬詔,以這位的性格日後必定要清算自己。

可是徐階也顧不得太多了,他立刻說道:“臣就這擬詔。”

“另外請陛下赦免京營士兵的罪過,將那些被殺勳貴大臣的家產賜給京營士兵。”

皇帝立刻說道:“這個自然!”

徐階又說道:“還有海瑞。”

聽到海瑞這個名字,嘉靖皇帝是新仇舊恨涌上心頭,他遲遲不鬆口,徐階又說道:

“陛下可以讓海瑞留在太原,負責遣散京營。”

徐階已經說到了這一步了,皇帝只能點頭說道:

“徐閣老擬旨吧!”

一個時辰之後,徐階和大太監黃錦一同登上了晉王府的城牆。

由徐階對着京營士兵唸了皇帝的《罪己詔》,接着由黃錦宣讀了聖旨。

赦免所有京營士兵的罪過,朝廷既往不咎。

宣佈將那些欺壓京營士兵最厲害的幾家權貴的家產賞賜給京營士兵,在太原就地遣散京營。

寬恕海瑞的罪過,任命他在太原負責遣散京營士兵。

事情到了這一步,京營士兵不再鬧了,而是帶着搶來的財物和女子出城,紅盔禁軍再次接管了太原城。

可是現在皇帝已經被嚇破了膽子,第二天就在紅盔禁軍的護衛下,丟下京營士兵立刻離開太原,就連一部分大臣勳貴都沒有來得及帶走。

皇帝那座用來煉丹的丹爐也被留在了太原,連同這一路上搜刮的煉丹藥材,最後都成了京營士兵的戰利品。

在太原經常欺壓百姓的晉王朱新,也害怕被太原百姓報復,也隨着皇帝一同奔向平陽府。

而紅盔禁軍在離開太原之後,也有不少士卒思鄉,暗自離開,等到汾水邊上的時候,護送皇帝的士兵只剩下兩千人,能夠活着到這裡的京師大臣和權貴只剩下幾十人。

與此同時,裕王親自前往宣府,在高拱的運作下得到了宣府效忠,大同衛也派出使者,宣佈效忠儲君。

帝國北邊的局勢風雲突變,一直到了五月十五日,抵達徐州的楊博才得知了一些消息。

隨着更多的消息傳來,京師陷落,陛下西狩,裕王北進,這些消息真真假假,楊博等到五月二十日纔算是確定了這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東南主力北上!攻破京師!

楊博連忙組織軍議。

副將李成樑,兵部侍郎副總兵張居正,以及九邊將領出席會議。

從楊博口中得到確切的消息,衆將士都倒吸一口氣。

楊博首先問道:“如今局勢,衆將士以爲如何?”

李成樑是最不想要繼續南下的,隨着南方氣溫升高,北方士卒明顯不適應。

而明廷的準備工作又很糟糕,不少士卒患病都沒辦法醫治。

如今東南新軍的主力不在南方,那繼續南下就要攻城啃硬骨頭了。

騎兵又不擅長攻城,李成樑根本不想要將寶貴的兵力浪費在這裡。

李成樑立刻說道:“末將以爲應該大軍立刻北上京師奪回京師!”

李成樑的想法,立刻得到了其他九邊騎兵將領的支持。

他們也不願意繼續南下了,江淮地區水網密集,本來就不是適合騎兵作戰的地方。

敵軍又不在徐州,繼續留在徐州根本沒有意義。

而一些靠近京師的軍鎮,也擔心蘇澤進攻他們的地盤,更是想要北上。

張居正立刻說道:“不可!” “京師已經陷落,現在北上我軍疲敝,正中了蘇賊的奸計!”

“我們來回折騰勞師遠征,到時候蘇賊在京師以逸待勞,豈不是犯了兵家大忌!”

從進入徐州開始,李成樑就和張居正不對付。

他敏銳的感覺到了張居正和楊博不同,是一個很難纏的文官。

他立刻說道:“張侍郎以爲要如何?”

張居正立刻說道:“立刻進攻蘇鬆!蘇鬆二府是東南財源,也是蘇賊產業最發達的地區,若是攻破,那不僅僅我軍可以獲得大量的財物,還能重創蘇賊!”

“蘇澤養兵,以養精兵,耗費錢糧衆多,所依靠的就是蘇鬆的工商業,和福州的航運!”

“斷其財源!則蘇澤必定要回援,那時候以北面留守九邊精銳,必定能夠收復京師!”

楊博有些意動,但是李成樑立刻斥責道:

“張侍郎這話就是紙上談兵,蘇鬆二府要過長江天塹,我軍都是騎兵,長江上蘇賊優勢巨大,又要如何渡江?”

“蘇鬆水網密集,根本不利於騎兵作戰,讓我們去蘇鬆不是送死!?”

李成樑立刻又說道:“楊尚書,我們手上是朝廷最精銳的部隊,現在京師陷落若是不北上,豈不是不忠不義!?”

楊博此時的腦子亂糟糟的,也沒辦法做任何的決斷。

他只好說道:“陛下西狩,但是朝廷還在,過幾日定然有朝廷命令傳過來,到時候再議吧!”

“京師陷落的事情要在軍營中保密,切不可擾亂軍心!”

楊博的保密命令根本執行不下去,京師陷落的消息很快就在徐州傳開了。

這下子不僅僅是普通士兵,就連基層軍官都開始茫然,朝廷都沒了,自己到底爲了誰在打仗呢?

京師,王錫爵將工部的匠人名單遞交給蘇澤。

“京師有這麼多匠戶?”

王錫爵說道:“京師有西山的煤工,鐵坊的鐵匠,王恭廠的藥戶,還有運河的縴夫,這些都屬於匠戶,更不要說京師還有各類官辦工坊了。”

“此外爲了重修三大殿,那昏君又強徵了北直隸的工匠三千人。”

按照王錫爵的名單,京師匠戶足足有上萬人。

果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龐大的城市。

蘇澤又問道:“這些匠戶的生活如何?”

王錫爵說道:“很慘,官辦工坊本來三個月一役的,但是逃戶太多,所以基本上都要半年一役,在服役期間明廷只給一人的口糧,剩餘的都發寶鈔?”

蘇澤氣笑了,寶鈔這東西已經和廢紙一樣了,京師的官辦工坊竟然還拿着洪武年的舊制,用寶鈔給匠人結算薪水。

“那這些匠人要如何過活?”

“不服役的時候,這些匠人就會在京師做點雜活,靠着這個養活家人。”

蘇澤說道:“京師有名的匠人,全部都送回東南,那些普通匠戶若是願意去東南的,也可以免費送他們南下,以我個人的名義發佈公告吧。”

蘇澤這麼搬空京師,衆人都知道他不準備長期佔領京師了。

王錫爵這段時間治理京師治安,對京師也有了一些感情,他忍不住問道:

“大都督,真的要放棄京師嗎?京師這段時間總算有了點起色,還要讓給明廷嗎?”

蘇澤說道:“京師倒不是守不住,而是讓出去更划算。”

王錫爵疑惑的看着蘇澤。

蘇澤嘆息一聲說道:“明廷在北方任然有人心,若是佔着京師,就算是守住京師也要在這裡交戰,到時候京師百姓還能存活多少?”

王錫爵沉默了,再差的秩序也是秩序,明廷控制下的京師雖然糟透了,但是要比打仗好多了。

王錫爵雖然現在治理住了京師,但是他也不敢保證在打仗的時候還能維持現狀。

蘇澤繼續說道:“而且讓出京師,能讓明廷分裂。”

“嘉靖已失人心,若是裕王能‘收復’京師,你說明廷的局勢會發生什麼變化?”

王錫爵立刻說道:“大都督說的是唐肅宗故事?”

蘇澤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當年李隆基也和嘉靖一樣,在位那麼多年,還有開元盛世的加成,可是在丟了長安之後,兒子在靈武登基之後,也只能乖乖的在蜀中退位。

這可不是李隆基顧全大局,而是當時的局勢不得不退位,如果李隆基堅持不退位,那自然有大臣和武將讓他體面。

蘇澤還不知道嘉靖已經遇到“馬嵬坡”的消息,但是以他對大明局勢的瞭解,若是裕王真的能“反攻”京師,那就擁有比“西狩”的皇帝擁有更強的正統性。

而以嘉靖的性格,肯定不可能安心退位做個太上皇。

而且還有就蕃在湖廣的景王在,到時候明廷的局勢將要多麼精彩,蘇澤都不敢想。

蘇澤說道:“再等上一段時間,北邊那位裕王就要忍不住了。”

五月二十五日,當蘇澤接到了嘉靖遭遇“太原兵變”的消息。

比起現實的荒誕,蘇澤對明廷局勢的判斷都顯得有些保守了。

歷史強大的慣性,還是讓《治安疏》出現了,沒想到自己的老師海瑞,會在這種情況上這道奏疏。

京師情報站的人也曾經勸過海瑞返回東南,但是海瑞全部都拒絕了。

蘇澤很清楚,海瑞是大明的忠臣,或者說他真的視君如父,將皇帝當做自己的父親。

海瑞上《治安疏》的時候,也是真的想要勸諫皇帝,想要讓皇帝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變回那個繼位初期,曾經短暫勵精圖治的皇帝。

即使是海瑞,在這種情況依然選擇了明廷。

徐階、高拱和張居正他們,也都還在爲明廷效力。

這更說明了蘇澤的判斷,明廷確實還是氣數未盡。

而宣府的裕王接到了太原兵變的消息,立刻招來了正在整編軍隊的高拱。

高拱聽完了太原兵變的全過程,又看完了海瑞的《治安疏》之後,對着裕王說道:“殿下,陛下已失天下人之心,臣請您登基。”

議事廳中,還有延平總兵,宣府總兵和大同總兵的副將,以及負責宣大民政的官員,他們聽到了高拱的話之後,先是一驚,緊接着立刻跪拜下來,齊聲說道:

“臣請殿下登基!”

“請殿下登基!”

第393章 超品提拔之弊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128章 海上來船第670章 另一個戰場第277章 一書驚起千層浪第584章 備戰睢陽第300章 成立農會第503章 弄不完的權第657章 拼命第87章 民心即是天命第048章 岳陽樓記第619章 自治社區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10章 遭了,我成反賊了(三更,一萬二!第351章 《治安疏》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07章 航行澳門第447章 琉球內附第326章 鐵瘋子和鋼瘋子第238章 合龍門(加更)第487章 道德窪地優勢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235章 鄉人鄉黨推一本朋友的書第594章 如南北朝故事第521章 破壞聖像運動第648章 李如彘隱忍第536章 特別都察院第359章 敵軍氣衰第471章 蠻夷也,不辯經第382章 船運和保險第556章 內閣議事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566章 睢陽推一本朋友的書第622章 果然草臺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039章 肝技能(今日加更,九點還有)第四卷總結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28章 鐵路大計劃第112章 太菜了,出金了第068章 再入縣城第074章 打探消息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597章 播州叛亂第017章 衛學第370章 親愛的朋友啊第138章 大戰獎勵,人才難得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003章 占卜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610章 女真崛起第233章 門庭若市第544章 有線電報第075章 治本經第549章 拆遷問題第510章 列強的時代第055章 算卦第538章 大都督已經決定就是你了第222章 雙金色被動第179章 來了的,走了的第674章 夜航船第002章 家廟第397章 佛法入草原第399章 改道黃河之志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058章 練兵之要第055章 算卦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422章 制憲會議開幕第153章 何謂正義?天降正義第515章 大明1566年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043章 筆架第023章 蘆田第432章 蒸汽時代的初鳴推一本朋友的書第364章 三經新注第569章 算瘋子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483章 現代和前現代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113章 金色被動,六經注我第658章 少爺第43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84章 射擊技能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224章 徐渭第440章 交趾糖業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005章 破浪第四卷總結第021章 開蒙第323章 胡宗憲獻策鄭國渠第070章 典型的大明官第612章 恭順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