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

第329章 秩序的邊疆

俞大猷沒有回答陸二的問題。

他看着蔓延雜亂的秋草,和遠處的邊際線糾纏在一起。

馳馬奔騰在廣袤的草原上,會有一種行走在文明邊界的感覺。

在河中堡待的久了,俞大猷有了不少思考。

“陸壯士,這是你第一次來草原吧?”

陸二愣了一下,接着點點頭。

他成年以後就在京師做錦衣衛,就算是出京辦差,也基本上都是去的大城市,這也是他第一次來邊疆。

“當年在京師,蘇相公來牢獄中見我,那時候朝廷還沒有定罪,蘇相公告訴我朝廷十之八九要將我發配邊疆。”

“蘇相公洞見千里,果然如他所料我來了大同,見到了這河套的草原。”

陸二疑惑的看着俞大猷,不知道他爲何要說起這件事。

俞大猷說道:“在獄中離別的時候,蘇相公曾經和我說過邊疆。”

陸二如今非常崇拜蘇澤,俞大猷談到了蘇澤,他忍不住問道:“蘇相公怎麼說。”

俞大猷說道:“蘇相公說,邊疆是文明和秩序的邊界,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秩序纔是少數那一方。”

陸二愣了一下。

俞大猷指着南面說道:

“長城、朝廷、律法、典章,先王們和聖賢們構建的秩序世界看起來很大。”

俞大猷又指了北方草原的天際線說道:

“但秩序的疆域就在這裡。”

俞大猷出身於福建,世襲軍戶,其實年少生活還算是不錯的。

後來中了武舉人,仕途也都是順暢的。

他雖然愛護士兵,但那是一種出於兵法學習的本能行爲,這只是他作爲一個合格將領的“表演”。

但是這一次的發配河中堡,俞大猷見到了戍卒的生活狀態,他對於基層士卒的想法完全變了。

他見到了殘酷的邊疆戰爭,蒙古騎手們能爲了一車糧食截殺河中堡士卒。

漢人的士兵們也可能爲了一批羊殺死牧民。

殺良冒功,在這邊疆是常見的事情。

而一座軍屯或者塢堡從地圖上消失,也不過是過往商人嘴中無關緊要的傳聞。

這就是邊疆,與其說是秩序的疆界,不如說是野蠻的戰線。

俞大猷突然問道:“我兒子在蘇相公麾下效力吧?”

陸二連忙說道:“少將軍如今是第三旅的旅長,指揮戚家軍在廣東作戰。”

“戚將軍?戚元敬也投了大都督了?”

陸二說道:“戚將軍只是在大都督那邊養病。”

俞大猷咧嘴一笑說道:“那是早晚的事情,有戚兄弟在,還有我那林家侄兒,再算上我那不成器的犬子,大都督麾下不缺人了。”

俞大猷說道:“我想要留在這裡。”

“留在這裡?”

俞大猷點頭說道:“我聽往來的客商說,其實河套地區還有不少漢人的軍屯塢堡,他們都是當年大同鎮內撤後,依然不願意離開故土的漢人。”

“有的塢堡中的家譜能追溯到漢代,有些則是唐鎮朔方兵的後代。”

“除了漢人,還有不少早就已經漢化的蒙人、羌人,他們說漢話,習漢俗,和我們漢人無異了。”

“俞將軍是想要招募這些人?”

俞大猷說道:“是的,我讀過蘇相公不少文章,其中蠻夷華夏論,是俞某最喜歡的文章。”

“重新高舉諸夏精神,開拓文明邊疆,這是俞某願意做的事情。”

“我在河套地區有些名氣,應該可以拉起一支隊伍來。”

陸二想了想,突然說道:“那陸某也想和俞將軍一起!”

“你不用回去給蘇相公效力嗎?”

陸二笑着說道:“蘇相公麾下能人如雲,又怎麼缺我一個人,我也想在草原看看,到底文明的疆界是什麼樣的。”

“好!”

俞大猷調轉馬頭說道:“前面就有個漢人的塢堡,我曾經在那裡換過糧食,我們就先去那邊坐坐。”

福州,大都督府中。

蘇澤盤弄着兒子,低聲說道:

“文明和秩序,在文明世界中彷彿是太陽升起一樣理所當然的存在,只不過是我們人類世界小小的方舟罷了。”

“你爹我,就是爲了不讓這艘方舟撞進混沌。”

方若蘭突然出現,破壞了蘇澤難得的親子時光。

“譚子理來了。”

蘇澤將兒子遞給妻子,方若蘭問道:“剛剛你們父子在說什麼呢?”

蘇澤笑着說道:“童話。”

“童話?”

“開蒙的故事。”

方若蘭微微點頭,臉上掛着笑容,只看到兒子眼珠轉着,也不知道在看着什麼。

面對一身風塵僕僕的譚綸,蘇澤用最高規格接待了他。

“譚公!”

譚綸連忙說道:“大都督在!不敢稱公。”

蘇澤拉着譚綸進入正堂依然說道:“那日放歸譚公的時候,徐文長就勸我,說譚公是文武全才,放您回去就是縱虎歸山,日後必成大患。”

“我當時就和徐文長說了,想要留在閩浙的,想通了自然就會回來,不想要留的,留下來也不會真的爲百姓做事。”

“譚公這樣心中有百姓的,很快就會知道怎麼選。”

“果不其然啊!”

譚綸用袖子掩面說道:

“喪家之犬,幸得大都督收留。”

蘇澤立刻正色說道:“譚公何必要自賤!這是皇帝昏庸,明廷不知道用人才,又怎麼是公之過錯呢!”

譚綸心中一暖。

蘇澤又說道:“譚公給明廷所上的《平賊七策》,真是句句切中明廷關結要害,只可惜那幫昏君奸臣不用,如今譚公可有何策教我?”

譚綸的臉突然紅了,平賊七策,所平的賊不就是在眼前嗎?

譚綸覺得這個世界有些荒誕,自己一腔熱血,大明朝廷要抓他。

處心積慮要對付蘇澤,蘇澤卻如此禮遇自己。

譚綸嘆息一聲說道:“所謂的平,七策,也是譚某根據大都督施政,所總結的朝廷變法對策,大都督已經做到最好了,譚某再說什麼都班門弄斧了。”

蘇澤說道:“還請譚公不要藏拙了。”

譚綸停頓了一下說道:

“要我說,大都督治下欣欣向榮,產業興旺,但是依然有幾點隱憂。”

“請講!”

譚綸這段時間一直在總結思考,他也去過很多地方,從南直隸到蘇鬆,又在福建浙江做過官,還帶兵打過仗。

譚綸說道:“一曰吏治,明廷之所以屢戰屢敗,根源上就是吏治不清,空有地利,卻沒有人心。”

“如今大都督治下吏治清明,可時風時易也,譚某觀蘇鬆二府,一稅吏所經手的商稅都能達到千兩銀子,而就算是大都督對官吏待遇遠甚明廷,一稅吏的月俸祿也不過一兩銀子罷了。”

“如今不出問題,是因爲大都督的事業在發展,就算是小吏也顧惜名聲不敢動貪念,可是日後呢?”

蘇澤再次高看譚綸了一眼,沒想到這個史書上留名的抗倭英雄,在政治上竟然也有這樣的敏銳度!

如今的大明朝果然是不缺乏能臣武將,只不過他們都在大明這個體制下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

“以譚公而言,應該如何?”

譚綸說道:“自然是要立法度,懲治貪官污吏,大都督厚養官吏,還伸手的人天理民心都難容,應該按律審判,明正視聽!”

蘇澤大喜說道:“譚公和我想到一塊去了!我也正有此意,只是缺乏人手,又無法親爲!”

蘇澤點頭說道:“譚公,我準備按照大明舊制度,設置巡案,巡查閩浙,處理冤獄,處置不法官吏!”

“譚公還有嗎?”

譚綸繼續說道:“剩下是一道軍策。”

“軍策?來人,拿地圖來!”

看到精密的地圖,譚綸暗暗心驚。

這樣精細的地圖,怕是大明朝廷都沒有,果然蘇澤造反是早有預謀。

不過譚綸也沒有心理負擔了,他如今也已經光明正大的投了蘇澤,也算是從“賊”了。

譚綸看着地圖,回憶路上從報紙上得到的消息說道:

“大都督已經下九江府,佔領江西四府,不知道大都督下一步的打算如何?”

蘇澤沉默,他並不是不信任譚綸,而是目前整個浙閩聯軍內部,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攻擊安慶,圍困南京,全取南直隸的是一派。

先佔領江西,再攻湖廣也是一派。

還有南下廣州,北上登州,甚至還有攻倭國取南洋,攻打朝鮮的說法。

蘇澤在軍事上也做過不少推演,他雖然也有些計劃,但是還是遲遲下不了決定。

譚綸說道:“以譚某以爲,此時不應該攻打南直隸。”

蘇澤擡起頭問道:

“譚公請講。”

譚綸說道:“南直隸是明廷二都,譚某在南直隸很長一段時間,南直隸百姓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對明廷還沒死心。”

蘇澤點點頭,南京是二都之一,享受衆多的優待。

更不要說南京城內還有大量的勳貴,朝廷大臣,這些人好不容易在大明朝廷中爬到了這個地位,是不可能輕易投降蘇澤的。

譚綸繼續說道:“大都督若是真的佔了南直隸,定然要投入大量的兵力控制消解南直隸,得不償失。”

“而明廷丟了南京,丟了祖陵所在,肯定要拼命奪回的。”

蘇澤連連點頭,這也是蘇澤在進攻揚州不暢之後,就讓林默珺撤回上海的原因。

現在入南京城,反而是捧了一個燙手山芋。

“既然如此,譚公以爲我軍應該去哪裡?”

譚綸立刻說道:“廣東!”

“這又是爲何?”

譚綸說道:“譚某南下的時候,時常在想,火炮和鳥銃的到來,時代不同!”

“往日作戰,需要攻城拔寨,保障兵糧要道通暢,需要攻佔關隘和戰略重鎮。”

“可如今不同了,大都督在九江所用的武器,瞬間就可破九江城牆,再堅硬的防禦也擋不住進攻了。”

“此時作戰,不在於兵多,而在於兵精,在於兵貴神速。”

“除了長江水道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海了。”

“廣東有良港,能產糧,特別是廣州府,是海上貿易重鎮,商貿繁榮,大都督爲何還要猶豫。”

蘇澤連忙說道:“譚公所言,讓蘇某茅塞頓開!”

譚綸又說道:

“大都督,廣東巡案潘季馴,是我同科同榜的好友。聽說廣州白知府也是大都督的故交。”

“我當時在南直隸的時候,潘巡案是浙江出身的官員,如今在官場上頗被排擠,白知府也因爲是大都督的故交,被六科十三道彈劾。”

“大都督若是信我,譚某願意去廣東,勸降此二人。”

蘇澤說道:“白知府曾任南平知縣,我縣試案首就是他點的,對我也算是有師生之誼。沒想到譚公和潘巡案也有這樣的交情,如此甚好,我寫一封給白知府的信。”

“另外我還有一句話,等譚公見潘巡案的時候可以帶給他。”

譚綸聽完這句話後,疑惑的看着蘇澤,他立刻點頭說道:“那就請大都督準備一艘快船,我現在就南下廣州城。”

蘇澤欣賞譚綸雷厲風行的作風,次日就安排譚綸南下。

十月五日,圍攻潮州府的俞諮皋傳來消息,他帶領戚家軍從海上登陸,藉助炮艦攻入潮州城,攻克廣東潮州府。

自此,蘇澤的南下戰略再也沒有任何動搖,蘇澤給俞諮皋下令,讓他在潮州整編擴兵,等待機會南下。

廣東省的求援信不斷的發往朝廷,但是此刻整個朝堂已經無暇顧及廣東,整個朝堂都在籌備九邊南下的事情。

九邊之中,以遼陽鎮最積極,總兵官李成樑上書朝廷,自請南下平叛。

李成樑還向朝廷建議,可以從女真三部中募騎兵三千,只需要朝廷提供他們軍馬糧餉冬衣,這些女真就願意給朝廷賣命。

對於這個請求,兵部表示強烈反對。

兵部的反對意見是三千女真騎兵的沿途耗費太大,如今朝廷根本負擔不起。

更大的問題是若是戰事平定,朝廷又要如何安置這些女真士兵,若是放歸女真部落,這些弓馬騎射嫺熟,又上過戰場的女真人恐怕要成大患。

不過皇帝依然對這三千女真騎兵念念不忘,因爲李成樑提出,雖然鳥銃殺傷力,但是隻要能用騎兵衝進作戰,鳥銃陣型一潰,敵軍自然就能破了。

這是明代將領中明確提出能夠破敵的辦法,很是戳到了皇帝的心上。

十月十日,兵部奏議被駁回,皇帝命令內閣再議遼陽鐵騎南下的事情。

內閣如議,同意遼陽募女真騎兵南下。

壓力又來到了籌備運輸冬衣的兵部這邊了。

(本章完)

第455章 將軍和參謀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658章 少爺第571章 蘭州肅王第072章 巧破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010章 趕海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465章 輔政和垂簾第273章 天工開物第304章 聖質如初第570章 黑船來襲第401章 於二公子的天使投資(一)(5k5,求第650章 無煙火藥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場會第175章 府試求策,靖海七策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247章 講學泰州第260章 高拱張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114章 頭號二號冤種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088章屏蔽了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224章 徐渭第551章 李春芳倒臺第119章 拍案驚奇第434章 鐵路公債第266章 文筆如刀第497章 老殖民主義了第659章 碾碎第351章 《治安疏》第337章 風起於福州之濱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527章 賺錢的都寫在禁令中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291章 戚家軍,伏子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473章 財政仙術第640章 仿孝文帝故事第278章 爭在未來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279章 紫色講學被動第116章 數學查賬,降維打擊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342章 汝最類父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036章 售鹽第388章 印花稅第289章 水師新軍和火器坊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爲倭第356章 北歸和南歸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637章 西安諜戰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025章 急救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220章 走哪條道?第630章 女王朝貢第587章 物價再漲第554章 李成樑的手段第199章 登榜送貼第232章 倭寇再臨(卷末,求票!)第263章 解決方法(三更,求票)第235章 鄉人鄉黨第156章 “倭”亂未平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19章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惡第029章 凱旋第92章 殺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訂閱)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99章 講學技能,表字第054章 抵捐第646章 蘭州第203章 圍三缺一第454章 戰爭史的新一頁第453章 這是好事啊!第132章 誰試手,補天頃?(卷末,求票)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267章 要不要造反?第287章 放棄勸諫情結,尊重大明命運(卷末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176章 青雲之策(求月票!)第348章 嘉靖西狩第81章 肝技能忙(上架求首訂)第616章 李如柏打老虎第301章 無間道,何心隱倒嚴第95章 中華茶道,醫局第424章 人事任命第152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35章 兵法升級,三紫!第476章 東海貿易公司第226章 抵達南京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251章 發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