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

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

蘇澤和李贄的交談被李夫人打斷,引着蘇澤在家中用膳之後,李夫人又回贈了蘇澤一大堆的禮物,讓他帶給九姑婆和家中長輩。

蘇澤再三推辭,還是收下了回禮,不得不說李夫人出手也是相當的大方,其中還包含了好幾個精緻的女兒家的物件,不用說是貼補給女兒的。

“汝霖,等年後讓蘭兒的舅父和你一起去南京國子監,這樣一路上也有個照應。”

從福建前往南京只能走陸路,從福建北上需要經過倭亂中的浙江,如今南京附近也有倭寇滋擾,這一次李贄從南京回來就帶了好幾個忠勇的家丁護衛,靠着他們才逢凶化吉。

兩人一起北上自然是更安全,蘇澤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李贄雖然不情願返回南京國子監,但是想到可以和蘇澤同行,沿途向他請教學問,心情也高興了起來。

一番賓主盡歡,李夫人也暗示讓蘇澤順路去一下滸關,探望一下方望海,儘快將婚事定下來。

蘇澤明白了李夫人的意思,也表示回去沿途去一下蘇州。

蘇澤畢竟沒有正式成親,被李夫人安排到了李家在泉州城中的別院休息。

第二天辭別了李夫人,蘇澤帶着一車子的回禮返航,等到他返回長寧衛後,又遇到了陶公公的通報,請他回來之後去趟礦監。

蘇澤只能匆忙的放下東西,趕到了礦監工坊,就看到笑容滿面的陶公公一把拉住了蘇澤說道:

“解元公!雜家有要事和您商議。”

等到了陶公公新建造的屋子裡,他這才說道:

“解元公!朝廷下旨,要恢復琉球朝貢貿易,任命我爲福州市舶司提舉!”

蘇澤聽到這個消息自然也是一喜,以他對嘉靖皇帝的瞭解,琉球手裡有龍涎香,這個籌碼足以讓嘉靖皇帝同意重開琉球朝貢了。

可是蘇澤還是沒想到到,竟然任命陶公公爲市舶司提舉!

本來蘇澤還想着怎麼打通關係,將福州市舶司拉下水!

這下子不需要了,這陶公公早就和自己捆綁在一起了。

蘇澤連忙拱手說道:“恭喜陶公公!這市舶司提舉可是個好差事啊!”

陶公公摸着自己的下巴笑了出來。

比起甘於在礦監的胡太監和小尤太監,陶公公自然是不甘心窩在山溝中的。

但是來之前的時候李芳叮囑過陶公公,不要滋擾地方,而且皇帝的旨意也讓他不要進城居住,滋擾地方。

陶公公自然也想要進城享福,可是福建上下都盯着他呢,一定他有什麼劣跡肯定會被加倍彈劾。

福州市舶司本就有官署和宅邸,就在福州城內,只是這些年斷了朝貢貿易荒廢了,只需要重新修葺一下就能住,朝廷也下發了修葺市舶司的費用。

這樣陶公公就能搬到熱鬧的福州城去,而不用窩在這破爛的山溝溝中了。

而且市舶司提舉太監是肥缺中的肥缺,朝貢貿易中夾帶的私貨可以通過市舶司洗白,貢物也是市舶司上貢皇帝,最重要的是市舶司提舉太監還有上密揭的權利。

提舉太監有風聞言事的權利,等於是皇帝派在地方上的欽差,這項權利纔是最重要的。

有了這項權利,福建上下官員就是再不待見陶公公,以後見面了也要恭恭順順的。

比起鑄幣來,市舶司提舉是超級肥差了,陶公公也知道,這是皇帝對於他鑄幣差事的獎勵。

想到蘇澤的功勞,陶公公更是倚重他,一個不居功又有本事的參謀,誰不喜歡呢?

陶公公問道:“雜家聽說,建議重開琉球朝貢的是福建巡撫汪大人,汪大人是解元郎的房師,可有什麼內幕消息能告予雜家?”

陶公公是個很擅長抓關鍵的人,他能夠在鑄幣這件事上對蘇澤言聽計從,就是因爲他知道鑄幣的關鍵是撈錢,而蘇澤是能夠幫她撈錢的人。

而這一次市舶司的工作,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那些龍涎香了。

皇帝重開琉球朝貢,就是因爲這些琉球人手裡有龍涎香,能夠拿到這批龍涎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蘇澤裝作不知情的說道:“我和恩師來信中,確實提到了琉球朝貢的事情,恩師說過這些琉球人手裡真的有龍涎香。”

陶公公眼睛亮了起來,他立刻說道:“若是真的有龍涎香,那可要儘快給皇爺送去啊!”

陶公公不停的踱步,他一邊走一邊說道:

“現在已經十二月了,年底是絕對趕不上了,元宵能來得及嗎?”

“若是能在元宵節前將龍涎香獻上,皇爺肯定要大喜的!”

“可福建和京師相距千里,元宵節怎麼來得及啊?”

“也不知道那琉球使者手裡的龍涎香,什麼時候能送到福州?”

看到陶公公如此着急的樣子,蘇澤就知道皇權的力量。

爲了皇帝能得到龍涎香,一切重要的事情都要爲了這件事讓路。

可以爲了龍涎香重開琉球朝貢,爲了龍涎香也可以一騎紅塵妃子笑,正是皇帝無限膨脹的個人私慾的體現。

陶公公已經想着用傳遞軍情的渠道來進貢龍涎香了,依然覺得這個速度不夠。

他想了想說道:“算了,看來元宵節前是等不到了,等到了福州還請解元公幫着引薦汪巡撫,讓雜家儘快和琉球使者接觸上。”

蘇澤心道那些龍涎香就在長寧衛呢,琉球使者也在東奧島等着呢。

陶公公急着重開琉球朝貢,蘇澤自然是求之不得,如今市舶司衙門已經開工修葺了,約定年後陪同曹公公去一趟福州。

蘇澤又拿出準備好的禮物說道:

“陶公公,年節將至,這是送您的禮物。”

除了陶公公之外,胡公公和小尤太監,蘇澤也都送了禮物。

普通百姓年關難關,對蘇澤這種有功名的人來說,年關也是相當麻煩的。

一年下來,蘇澤要向熟人送上各種年節禮物,今年是蘇澤又考上了舉人,和全年過節完全不一樣了。

縣裡的孫知縣要送,於家也要稍待送上,縣學的同學,今科的同年也都要送禮。

武夷山的熊母也要帶上一份禮物,惠民藥局的黃提舉,印刷坊和幾家鋪子的掌櫃夥計也各有紅包送上。

蘇澤第一次覺得,自己需要一位女主人來操辦這些事了。

腦海中浮現兩個人影,蘇澤連忙搖頭,再次投入到年關諸事中。

今年長寧衛也熱鬧的不得了,這次福建鄉試的同年錄總算是在年前編纂完畢,今科第二名的黃懋衝親自來長寧衛送上了印好的《同年錄》。

蘇澤熱情的招待了黃懋衝,看到長寧衛繁華的景象,黃懋衝也是大爲驚歎,蘇澤又讓人送上紅薯和土豆招待黃懋衝,吃了甘甜的烤紅薯後,黃懋衝驚訝的說道:

“這是番薯嗎?我家的山田中也有種植,可沒有汝霖兄家的這般好吃啊。”

黃懋衝是福建興化府人,距離月港更近,果然福建沿海的地區早就有紅薯傳入了。

因爲是從外國人的船上傳入的,所以當地人都稱之爲番薯。

不過番薯剛剛傳入國內的時候,品種小口味也差,福建人一開始種植的時候都是用來餵動物或者是窮人充飢。

因爲番薯種植技術不發達,也只是在山田中隨便種植,產量也不大。

蘇澤乘機推銷道:“這是我改良的品種,目前只在長寧衛山中種植,若是象謙兄喜歡,我送一些糧種給你回去種。”

黃懋衝連忙說道:“多謝汝霖兄了。”

蘇澤一直在積極推廣紅薯和土豆的種植,這兩種農作物雖然不當飽,但是在動亂時期能夠保住不少人的性命。

就在蘇澤和黃懋衝兩人聊天喝茶的時候,突然地面晃動了一下。

蘇澤心中咯噔一聲,黃懋衝也驚訝的站起來,茫然的看着四周。

長寧衛衆人從屋子裡跑出來,地面再次晃動一下,九姑婆喊道:

“地動了!快出屋子!”

衆人紛紛衝出屋子,地面沒有繼續搖晃,黃懋衝鬆了一口氣。

可是蘇澤卻看向北方,他竟然忘記了這件事!

十二月十二日,陝西發生特大地震。

這場地震中,已致仕的南京兵部尚書韓邦奇、南京光祿寺卿馬理等多名歸家的高官及其家屬,同日被壓身亡。

陝西、山西是日午夜,聲如轟雷,勢如簸盪,大樹如帚掃地。

整個陝西大地震中,就連這些官員都無法倖免,死於大地震的百姓更是無計其數。

根據史料記載,這場大地震中,京師、山東、南直隸、湖廣、漢南等五省也都有受災,福建廣東都有地動的記錄。

黃懋衝看些蘇澤問道:“汝霖,可是地動了?”

蘇澤點頭說道:“震自西北方,我們只是餘震,不過今日還請象謙搭棚子在室外住一晚,以免夜裡再震。”

黃懋衝憂心忡忡的說道:“今年北有俺達犯邊,南方倭亂稍平,也不知道這次地動到底大不大,若是再受災朝廷可就撐不住了。”

黃懋衝堅持要連夜返回家鄉,蘇澤勸說不得,只能讓長寧衛軍戶護送他返回興化府。

送走了黃懋衝,蘇澤的心情也低落了下來,陝西大地震中,連那麼多高級官員都死於震中,史料上說這一次地震死亡人數是八十三萬人,實際上根據各地方誌記載遠超過這個人數,官府根本沒有能力統計死亡人數了。

震中一些地方的基層官府完全被摧毀,整個陝西、山西全面遭災,流民從兩省涌入京師,嘉靖皇帝命令大臣將流民堵在京師外。

史料中這些流民因爲沒糧食賑災,竟然在流民中開設人市,易子而食。

史料中“大災,人相食”,背後是無數家庭的人倫慘劇,固然地震是自然災害,但是明廷的救災不利也是釀成巨大災害的重要原因。

而這一場地震,再次讓朝堂黨爭白熱化。

在張經和李天寵被處死的時候,還有一名大臣也隨之被處死,這名大臣名叫楊繼盛,時任武選司員外郎。

楊繼盛算是徐階的弟子,他在嘉靖三十二年上書《請誅賊臣疏》,直言嚴嵩的五大罪狀,被嚴嵩誣陷下獄。

在張經和李天寵論罪的時候,嚴嵩在趙文華奏疏中附列上了楊繼盛的名字,楊繼盛也被嘉靖皇帝勾決,和張經李天寵一起被斬於市。

楊繼盛死前將自己在獄中所作的書交給妻子,寫下絕命詩後慷慨赴死,其妻張氏也殉情自殺,這件事引起了京師輿論的風暴,清流和嚴黨更加對立。

而這一次的陝西大地震,清流以國家有奸佞爲理由,再次上書進攻嚴嵩。

作爲內閣首輔,發生這樣巨大的災難,嚴嵩自然是要上書請罪的,可這一次一向迷信的嘉靖皇帝,沒有理睬清流引經據典的說法,反而是下了一道罪己詔。

罪己詔中,偉大的嘉靖皇帝直言:

“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職業,以致陰陽不和,災異示儆。”

翻譯一下就是:這一次地震是因爲朕的罪過,朕的罪過是因爲朕是皇帝,你們大臣的罪過就是朕的罪過,誰讓朕是皇帝呢?

朕祈求上天降罪於朕,不要降罪於大明的子民,誰讓朕是大明的皇帝呢?

主要內容就是拋開事實不論,你們羣臣就沒有問題嗎?

這道罪己詔發佈之後,嚴嵩立刻上書辭職。

看到嘉靖和嚴嵩如此配合,清流也知道大勢已去,紛紛上書表示自己有罪,恭頌皇帝聖明。

就在滿朝的大臣斗的不開交的時候,派往陝西賑災的人選還是遲遲沒定下來,整個十二月份,朝堂都在圍繞這場地震進行激烈的鬥爭。

等到過年之前,福建陸續得到消息,陝西大震,整個關中地區淪爲廢墟。

年後各地衙門得到朝廷詔令,讓地方督撫大臣上書直言朝政得失,又命令各地“內外臣工其痛加修省,各盡職業毋事虛文”。

朝堂在一番紛亂中,到了二月份才定下了賑災大臣的人選,戶部左侍郎鄒守愚。

就在這樣忙亂的朝局中,剛剛過完年陶公公就接到宮裡的急件,要求他儘快和琉球使臣交涉,進貢龍涎香入京祈求國泰民安。

蘇澤也是無語了,都這樣了嘉靖皇帝還惦記着他那破鯨魚便便結石呢。

在長寧衛過完元宵,蘇澤終於待不住了,在陶公公的多次催促下,蘇澤終於要啓程前往福州。

這一次前往福州府後,蘇澤就要和李贄以及同年一起,前往南京國子監。

蘇澤拉着林默珺交代長寧衛的各種事項。

(本章完)

第452章 兩個世界第182章 數學技能升級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420章 張居正變法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533章 活該第647章 宮廷開支第045章 知府之女第485章 道德批判和批判道德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572章 湯顯祖的詛咒第504章 政治的妥協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219章 關中大地震第016章 被動技能屬性點第255章 婚後二三事第249章 回老家結婚,罷市第324章 轉進如風第031章 大明特色:陽奉陰違第129章 葡萄牙船長第115章 真傳一句話第282章 使用國策改稻爲桑第91章 追回旌表(晚上大章,卷末了求訂閱)第363章 從君權天授到主權在民第181章 定親(求月票!)第398章 你的方案還是太保守了!第581章 貨幣和財政政策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631章 以史爲鑑第345章 無能狂怒第561章 崇明島度假村第025章 急救第162章 染布,天文,書法第127章 文學技能升級第98章 大明文壇(求月票啊!)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019章 科舉技能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592章 曼陀羅花第511章 進攻學說第470章 唯有一爭第144章 編寫蒙學教材的打算第681章 人心所向第005章 破浪第685章 蘇澤之問(大結局上)(全書完)第151章 數學,機械和航海第268章 文學技能Lv10第448章 後發趕超之法第229章 稅收契約論第635章 軍功章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285章 好巧啊,陸二爺第547章 破蜀道第525章 分產令第227章 收稅要靠兵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343章 驕兵和悍將第394章 當其無,有器之用第583章 九州討伐第194章 大撒幣工程第379章 上皇迴鑾第059章 新兵構想(加更)第413章 新務救不了大明朝第405章 李舜臣聚義梁山泊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258章 藥,種子第142章 採生折割第299章 減租減息第332章 南京錢逛第654章 朝鮮的變化第306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406章 祖宗之法的迴旋鏢第676章 和談人選第478章 比封建更腐朽的買辦第636章 西安戰雲第396章 龍虎山張家第508章 公辦和私人書院第614章 投降主義謀士第366章 新務運動第137章 分基地,寶山第534章 猴子回倭國第472章 都是人精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014章 種田要用腦第600章 三三制第657章 拼命第633章 你的想法有些極端了第351章 《治安疏》第122章 鞋帶定理,買文第252章 淳安海瑞第548章 城市與鄉村第449章 威權主義第578章 惡性通脹第223章 沖天大將軍第130章 佛郎機炮第015章 朝堂一紙風第200章 治河之志第599章 土豆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