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參考

接下來的訂婚,成婚,關注的人肯定更多,加上皇族婚禮上的規矩,勢必會有中原高官南下。

在這種情況,平安這個死人還是低調點好!

“這個藏在我個人理解看來,其實也是大將深度瞭解瓊海機會,在大將到瓊海之前,瞿通大將就到了。

瞿通大將的情況,對大將來說,極可能是一很好的參考!”

“說來聽聽!”

中原太大,圈子太小,同爲武勳二代,平安瞿通兩人這輩子不曾見過面,畢竟一人任職在東北邊地,一個任職在西南地帶,中間隔了幾千裡道路。

不過通過邸報等渠道,雙方還是瞭解。

平安縱自視甚高,也不敢說其本人就一定能在軍事上壓瞿落月一頭!

瞿通到了瓊海後的經歷,對平安的確是一很好的參考。

看到碼頭,距離最終靠岸存在一定的時間,平安想知道這些,張載行自然不會藏着掖着。

瓊海立國至今不過三年,很多東西和事都沒定下來。

可不同於中原,因洪武大帝個人形成的高壓範圍,瓊海很多事都可以拿出來探討和討論,沒有所謂的高壓紅線,禁忌可言。

加上新三屆鴻學生的年紀普遍在十五六歲,正是思維最活躍,對人生最爲憧憬的階段,鴻學生內部的討論最多。

相對於那些某些明顯不符合實際的暢想,有三大論點得到了鴻學生,新式官員,乃至內閣的普遍認可。

第一論點,學歷論。

在個人能力,個人經驗,無法具體衡量的大環境下,學歷,職業等級,就是個人敲開人生之路的敲門磚。

如今的天子門生是老六屆的夜校學員,在看得見的未來,老六屆的夜校畢業生的未來上限最高。

跟着就是張載行,陸榮所在新三屆鴻學生。

不過上限是模糊的,關鍵還是個人的基礎,目前夯實基礎辦法只有兩條,一條是不斷的提升自身職業等級,另外一條路從基層做起來,豐富個人履歷。

張載行原本選的是第二路,但顯然在其成爲平安副官後,想走基層路線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專精於本職。

第二論點,是逐鹿論。

大王,高層已在多重場合,明示或暗示對於中原百姓,名教的看法。

未來的瓊海勢必會以強勢的姿態,踏足中原,走上撥亂反正,復興炎黃輝煌文明的道路。

在這大趨勢下,有無數的功勳與個人機緣等待着他們。

投身軍機最爲直接,可這不代表不參軍就沒別的路子,工部營造,行政保障,民智開化等,都能體現個人價值。

第三論點,海外論。

這一論點與今年五六月份總結出來,先有大王編著的海權論,再有商部尚書沈秀和,內閣閣老林天麓對於海外財富的描繪。

加上工部的飛剪船,五月碼頭上的盛景,無不是在告訴衆人,海外有大世界,海外擁有大財富。

無論是爲了打破三百年的皇朝詛咒,還是重建以華族爲主體的東方文明,瓊海都必須要出海。

……

未來的機會很多,但張載行能抓住的就是平安。

不是張載行想趴在平安身上當寄生蟲,而是跟着平安,輔助好平安,張載行方有可能從一衆同期學員中超脫,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來施展自身的包袱。

沒辦法,不管是老六屆的夜校學員,還是現在新三屆的鴻學生,裡面的人才太多了,配合高層不斷下放的資源,他們的人生起點就是比後來者高。

而且隨着蒙學與瓊海各地鋪開,府一級的鴻學出現,勢必會分薄後來者的資源。

就目前空缺的各級官位,未來幾年勢必會被他們佔據,後來者想出頭那就真的難了!

因此平安好,就是張載行好。

在這種一榮俱榮的前提下,張載行對於平安不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吧,那是絕對上心。

藉着從家族獲得的信息,張載行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將瞿通進入瓊海後的事都研究一遍。

至於平安本人,面對張載行掏出的信息,亦是聽得仔細,快速構建一套新的認知觀。

“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平安擡手雙手,虛空比劃道,“對於人才這方面,大方向上,大王以及現有的內閣高層,主掌瓊海內部自我培養,唯在一些特殊領域方在中原招募,而我和瞿通就是屬於這類,我們到來就是爲了服務與你之前提到的逐鹿論及海外論,因爲只有兩點都需軍事上的保證!”

三大論點中的逐鹿論就這樣明晃晃的提出來,講真下了平安一大跳。

太直白!

太直接了!

什麼狗屁的撥亂反正,不就是造反的另類說法?

而且根本指向還是把控了中原文化傳承的儒門。

儒道釋三家的影響,與中原可謂是源遠流長,人從中原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至死亡的那一天,皆不可避免被三家思想影響。

相對於推翻帝王,掀翻王朝,歷史上的案例不少,可後者想從根本上剷除一種主流思想,則是不見任何成功的案例。

更別說是三教思想中最爲靈活,多變的是儒教。

如果說打下中原的難度是十,那瓊海心學想取儒教而代之的難度就是一千,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平安不知道瓊海上層是什麼想的?心學又是怎麼一回事?究竟是怎麼給張載行帶來的信心?

但到此他算是肯定了,朱允熥邀請他前來瓊海是目的?

軍事!

撥亂反正,逐鹿中原,爲朱允熥取來中原世界的無上權柄。

不過細細想來,這其實也不錯。

朱元璋開國雖正,得位雖穩,但因大明崛起的速度太快,爲儘快恢復民生,抵禦北方蒙元的殘餘力量,洪武初年大明是做了很多妥協,並沒有去深度清理士族的原罪。

當年的妥協和讓步,並沒有讓那些吃慣了人血饅頭的士族真正的收起爪牙,而是隨着洪武大帝的不斷老去,逐漸露出本來的面目。

要是平安沒有親生經歷,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畢竟與他無關,可經歷過的平安,方纔明白這裡面有多黑暗,落到個人身上會有多疼,多絕望!

第76章 溝通一番第321章 邏輯第274章 層次不同煩惱不同第480章 拍板第386章負責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184章 稀罕事第364章 引而不發第559章 猜測第442章 落實第184章 稀罕事第39章 天壇第396章 敗點第434章 質量,第536章 先扣爲敬第142章 一文不值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328章 小躁第307章 無力接待第296章 不爽很久了第474章 千歲之音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379章海外貿易的擴張第422章 新訓第61章 碼頭第269章 陰險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176章 萬蟻吞心的痛苦第19章飯菜第330章 泥腿子第349章 主體秩序第466章 支持第23章 轉轉第545章 認可的含義第124章 演習第464章 無法阻攔第511章 開荒第532章 西山發展第451章 失分點第91章 把握全局第439章 賞銀第376章 有效第189章 背鍋俠第138章 意見彙總第298章 喜笑顏開第17章 面聖效果很不錯第397章 差別第118章 獨屬第118章 獨屬第566章 南北勢力第437章 提議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580章 發矇第186章 重要經典之一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284章 無法分辨第123章 告知第30章 教訓第182章 能傾訴的對象太少第227章 抵達第267章 母老虎第151章 乖巧懂事第325章 武力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39章 天壇第380章學員第4章 考覈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347章 憑實力第313章 理智的判斷第368章 教訓第544章 體系第302章 驚恐的目光第501章 自家人第35章 太過危險第90章 不愁發展不起來第310章 維護第513章 千人有千樣第542章 交出答卷第51章 不可能浪費第551章 悲慘第45章 充分的經驗第380章學員第430章 解釋第311章 證據凌亂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32章 職責第220章 威懾第521章 集訓名單第314章 夙願第508章 繪製組第448章 颶風來襲第368章 教訓第554章 港口停靠第428章 細節第251章 族譜第211章 明正統第461章 彪悍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