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冬獵

大朝會,大而長。

一般情況下,當知道要參加大朝會,官員們都會提前做準備,少喝水,多吃耐餓的食物,和之前的冬獵一樣,除非不想混了同時也活膩了,不然就不要喊什麼人權,忍得了忍,忍不了也要忍。

之前的冬獵,湯和身體出了大問題,可實際上出問題的遠不及湯和一人,有小道消息說,冬獵結束沒多久,臘月的喪事比往昔多開了十來場,死得是誰可不就是跟着老朱出去打獵的嗎?

大朝會的情況其實也是差不多,反正沒點準備的,輕則回家養病,重則全村等着開席。

更別說眼下洪武朝進入末期,朱元璋從起義到如今已經待機了三十多年,熬死了多了,但熬上來的也是不少。

微微的朝着傅友德點了點頭。

伴隨着接觸,他慢慢發現歷史上的人物形象和現實中的人物性格整體大差不差,但細節上還是有些差別。

歷史上的傅友德,性格火爆,爲人耿直。

藍玉案之後沒多久,朱元璋擺下夜宴邀請勳貴吃飯,上桌後不知發生了什麼,傅友德就拍桌子說道,不就是想讓他們死嗎,好啊,與其窩囊的死,不如我親自動手,說着便將自己的兒子砍了,那可是當着老朱的面且是在皇宮內砍了。

砍完,回家直接安排後事,老朱也沒辜負他的希望,回頭就下聖旨賜死。

讀到這一段的時候,多少會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傅友德爲人憨憨且認死理。

可實際上,傅友德算得上是一位智將。

現實接觸的不多,但也有三四回,冬獵的一旬中,朱允熥更是對這位老將有所瞭解,真實的傅友德不是如此的,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長者,他的一雙眼睛或許沒有朱元璋那麼深邃,卻也足以可以看穿很多的事。

聯繫到最終的記錄,不難看出傅友德的行爲不是在尋死,而是純粹的表現不滿,反正都要死了爲什麼不狂一把?

好在,一切都已經改變的。

亂七八糟的想了一波有得沒得,突然之間朱允熥感受到衣服被人拉扯,反應過來的朱允熥直接跪了下來,跟着便聽到宣讀聖旨的聲音。

一波打賞,給得不少,但還扯不上好大喜功,簡單就是加倍,同時也施以威嚴,聖旨最後中的一段,針對瓊海國的,算是將未來三年招收流民的事情,以明文聖旨的方式下發,宣告大明各地。

“看來,老朱還是很地道嘛。”

招收百姓以來都是瓊海國工作的重點,只不過之前多數默許,並無半點文字記錄,如今明文確定三年時間,點明瞭招收難民的地址,這對於瓊海國接下來的工作將有大好處。

去歲汶河百姓。

如今還在路上已經不多,就算還在路上,那也是入了韶關,算是進入朱允熥勢力範圍,根據常向東的彙報,這一波合計三萬八千多人,其中青壯一萬八千人,婦女一萬三千人,剩下不到一萬七千人中,一萬爲兒童七千不到纔是老人。

根據年前的內閣做出的安排,這三萬八千人,將先後分成十二批流入瓊海各地,補充各縣人口比例,配合瓊海國本身的利益,分成三十六個千人隊,負責在各地開荒,通過一年半的時間習慣培養,然後給予教育,用三年的時間徹底完成對人心的吸附。

但這還是不夠。

根據審計的預算,洪武三十一年前,瓊海最少需要吸收十萬高質量的勞動力,算上家屬要遷移十五萬人。

僅通過對虹吸效應,不斷吸附來自廣西,廣東,福建,山西的百姓自發前來,何年才能完成。

現在好了!

陝西秦地的可以動了,浙江沿海的可以招了,只要能夠吃下,瓊海國未來三年便可以敞開了肚皮吸收人力資源。

並且有明文通告,做事也可以高調一些。

一想到庫存有五十萬石糧食,每季度還會按照二十萬石上漲,在這個寒冷的奉先殿內,朱允熥的血一下子熱了不少。

朱允熥是熱血了,可那些跪在中央接受賞賜的藩屬國代表,以及文官羣體看向朱允熥眼神卻變了。

老朱這是想要幹什麼?

過去瓊海國移民,老朱是以一種默認態度,集合了勳貴,商賈的力量,加上沒有根本性的利益衝突,滿朝選擇了無視。

可如今明文頒佈,而且還圈出的幾個地方?

這如何解讀?

看重朱允熥,那沒必要支持瓊海國,儲君還沒立了。

不看重,又爲什麼敞開了人口輸送?

士族的確有些不將百姓當成人看了,但不代表士族不知道人口的重要性。

三年的時間,朱允熥遷移了多少人?

去年是四萬,接下來豈不是要有十幾萬?

做事越來越沒章法,真得是讓人難辦。

而最酸的則是各國的代表,這差距也是太大了,優質的人口他們也要啊,哪怕帶回國種地也是好的,可惜也就想想……不然他們敢提,老朱就敢屠!

對於移民問題,朱允熥從未沒想過讓朱元璋明文聖旨的發出來。

大明,瓊海國的關係,雖是一家人但並非一戶,簡單的說分家了,而且分得非常乾淨利索。

藩王看似也有領地,可藩王的權勢需依附大明中央,沒有大明中央在法理上的背書,根本無權對於治下進行行政。

用後世的比喻,大明爲一個大型集團公司,下屬藩王就是全資子公司,中央對這些藩王擁有着生殺大權,想要造反無論什麼原因都說不過去。

而開國瓊海國的朱允熥,則像是衍生出來一家新公司,這新公司的股權全部在朱允熥一個手中,想怎麼使用怎麼使用,情感上,業務上需要和大明綁定,但那最多算是戰略合作伙伴,等到老朱死了之後,下代大明皇帝,想要插手瓊海國的一切,除非動兵,經濟封鎖,打壓之外,再無別的辦法。

經濟古代羸弱也沒這方面念想,所以留給朱允炆對付朱允熥手段只有動兵。

可瓊海遠離中土,大明想要跨海動兵,不說找死吧,只要會算賬的都知道,這筆支出收不回來風險極大。

過去各方面默認瓊海國招攬難民,有方方面面的因素,有主動的,有被動的,有當做沒看到,畢竟誰也擋不住朱元璋意志。

可如今這般光明正大的補貼瓊海國,用人口這種最重要的資源去補貼,意義完全不同的,說白了就是再分一次家產,而且還是沒定額!

第109章 精細改造第449章 成員第32章 職責第106章 腦子靈活第401章 有心無力第186章 重要經典之一第208章 八百里加急第259章 添丁第515章 公告牌第393章心悸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290章 上升趨勢第14章行商方式第46章 有所用處第366章 待宰的感覺第396章 敗點第268章 反噬第535章 東西方接觸第189章 背鍋俠第233章 無底洞第498章 疲憊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552章 屬性第202章 透徹第73章 訓練第537章 藥材種植第157章 怠慢第516章 一場考驗第486章 放鬆之地第121章 好事第48章 撕破臉面第230章 勞有所得第518章 號令第117章 不避諱第193章浩浩蕩蕩第71章 額定的物資第440章 出言附和第342章 生存技巧第425章 基礎第454章 分配第39章 天壇第564章 鄙視第46章 有所用處第570章 蹩腳樣子第205章 榮譽感第390章收成第317章 老不死第113章 匯合第358章 一筆餉銀第14章行商方式第469章 優秀嫡子第61章 碼頭第521章 集訓名單第466章 支持第479章 算術科?第430章 解釋第239章 完美的時代第88章 這是要發財啊第500章 高齡第509章 理所應當第454章 分配第299章 榮耀第545章 認可的含義第376章 有效第105章 堅固第29章 說服第121章 好事第345章 華麗馬車第143章 有何用處第353章 訴求不同第437章 提議第472章 罕見第548章 發展的成果第437章 平層第204章 太急躁了第492章 不可控第374章 擴張第555章 再度加碼第324章 厭惡第334章 忠心耿耿第63章 執行第156章 避免皇權旁落第330章 泥腿子第568章 支持第81章 覺悟第98章 驛站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385章產業第98章 驛站第138章 意見彙總第412章 大建第487章 掀起起義第439章 賞銀第368章 教訓第559章 猜測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397章 差別第86章 名聲太小第210章 賞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