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乖巧懂事

其所聽,所聞,所見都被人欺瞞的!

淮西勳貴是刺,是長在朱家權杖上的刺,爲了不刺破後代稚嫩的手,這些刺肯定要拔除,但刺從哪來?

從權杖中而來,本身就是權杖的一部分。

可江南士族卻不一樣,他們只是權杖外的點綴,是外來者,他們隱藏這麼多年,不顯山不露水,遭遇勳貴刁難之時則步步後退,裝出一份弱勢無力的摸樣,可暗中他們在搞什麼?

他們在幫自己拔刺……當真是乖巧懂事的很啊!

都大膽到將手伸到了這裡,朱元璋便不得不考慮,這些人的初衷是什麼!

不思量不知道,一思量嚇一跳。

這些人是想要將朱允炆打造成宋朝的文君,拱垂而至的仁君!

這如何能忍?

不能大動,那就反制……

“瓊海國初建,允熥離開時間太長,恐不利允熥在瓊海的生活!”湯和抱拳說道。

文臣那一劫過去之後,籠罩在淮西勳貴幾天上陰雲散去了不少,但也只是散去了些許,不是徹底消散。

伴君如伴虎!

誰不想爲後人考慮,朱元璋要保朱允炆上位,他們何嘗不想保家族長存?

“老夥計,咱們接下來的日子扳着手指都可以數出來,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錯,但允熥和商賈之間聯繫過重,這孩子咱教的少,他不懂這裡面的東西,允炆我還有時間慢慢教,可允熥已是一國之主,我就算想要拉在身邊也沒機會,乾脆出張卷子試試他的長進!”

朱元璋看着越發蒼老的手搖頭笑道。

“可這考題有些難了!”湯和跟着說道。

“能用就留,不能用就去!”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份寒光,“行了,咱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可別忘了允熥是咱的孫子!”

聞言,湯和當即跪了下來。

……

驛站。

“消息準確嗎?”

年剛滿十六朱高熾穿着一份肥大衣袍坐在房間內,朝着身前的男子問道。

進京已有多月,因爲朱棣在京中沒有明面的宅子,加上藩王子弟是不能入住皇宮的,故而平日裡朱高熾和其他幾位世子,全都居住在京城最大的北通驛站。

說是驛站,但北通驛站的規格卻是一點都不小。

“準確!”

男子低着頭說道。

親王多有耳目,朱棣的野心被姚廣孝挑起,南京自有佈局,加上之前朱標死一系列的事,對於南京城內的事情自有洞察。

“我這弟弟運氣看來不怎麼樣嘛?”朱高熾笑道。

朱高熾,朱允熥同年生,前者八月十六,後者十一月甘九,差了也就三個月。

只是從未見過面!

可過去一年中,朱棣沒少提到朱允熥,誇獎的同時也多爲朱允熥感到遺憾。

“江北受災,祖陵水患,如今來到京城的難民多老弱,戶部無糧,工部無物!”

低着頭的男子沒有說任何評論,只是一五一十的將消息交代,標準的工具人。

“父王說過,若是機會我們兄弟當多多交流,盯着朱允熥的行動,不出意外我這手上沒糧的弟弟很快就會對外募糧,到時候去撐撐場面!”朱高熾吩咐道。

朝廷沒糧,那對外募糧就是唯一解,至於能募多少就看情況了。

涉及的對抗不少。

但他到場肯定對事情產生正面加持。

“是!”

……

“爺,找到了,乙字十一號卷!”

李漆快步走進書房,將一卷卷軸遞給朱允熥。

甲乙丙丁的分級,朱允熥不喜歡感覺彆扭,但當今社會卻非常吃這一套。

爲了區分層級和機密等級。

瓊海國先行的就是四級分配。

工部三大事業羣,側重不同,重點不同,但過去一兩年卻也搞出了不少好東西。

乙字十一號卷,所記錄就是珍妮紡紗機的圖紙,以及對應的簡化版本。

朱允熥帶着些圖紙來,一是因爲瓊海國的發展重點落在基礎設施上,遠沒轉型輕工業的階段,沒有輕工業的發展肯定是崴腳,但時機不對與大方向有駁,故而暫且放下,二就是爲了感謝江南一帶不斷支持自己的商賈,給他們提供技術,爲瓊州更好的提供布料。

粗布,麻布瓊海不缺,日子一點點過好,絲綢產量有限不可能人人都穿,棉布就成爲了最好的選擇。

寬鬆透氣質地柔軟的棉布,非常適合瓊海下一個階段百姓的穿着,瓊海不能自己搞,那就借中原商賈的力量搞,順帶發點小財!

只是沒想到會用到救災上。

“對,就是這個!”

打開卷軸掃了一眼,朱允熥點了點頭,“讓跟來的木匠開始製作,儘快給我弄出一架!”

“三爺是打算讓城外的難民織布?”李漆好奇的問道。

“不是!”

朱允熥搖了搖頭,“棉紡有很多步驟,這技術是來送禮的,但前期材料的處理卻沒問題,臨來南京之前,林東主已經向富江等人透露,收集棉花的事宜,不出意外已經有一到兩批棉花放在南京的碼頭,棉花的處理非常繁瑣,不需體力只需細心,這些事女眷都可以做,通過處理棉花換取口糧,至於這卷軸內的內容,就是快速將棉花轉變成棉布的手段,只要棉布一出,在這馬上進入寒冬的歲月,絕對會吸引無數人的注意力。

商人重利,他們會懂得怎麼和本王接觸,明白了嗎?”

李漆還是有些迷糊,好似摸到了什麼,但好似什麼都沒摸到,木納抓了抓下後腦勺看着朱允熥。

“這件事你跟着常向東做,多做多看少說,結束之後還有什麼不懂再來問我!”

李漆進步了,但根基還是太差了。

明初的太監可不是明中後期的太監,讀書識字者早被朱元璋砍了。

說真的,要不是朱允熥穿越過來,他們主僕兩個明面上得了東宮教育,實際上就是兩個文盲。

呂氏壓得實在是太狠,縱然有學堂在朱允熥對於知識也是牴觸,並沒有真真的學進去!

朱允熥魂穿了,匱乏不再是知識面而是處理政事的能力。

可對照着李漆的成長就慢了,成長是需要時間的!

第152章 嚴密第211章 明正統第47章 拿捏第42章 不得干預第550章 洋洋灑灑第568章 支持第80章 追求飛昇第374章 擴張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238章 情誼滿滿第102章 無法救濟第40章 倒大黴第108章 妨礙第154章 強勢勸解第232章 無限憧憬第531章 工部的野望第36章 萬畝良田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494章 掠奪第222章 逐漸衰落第121章 好事第48章 撕破臉面第475章 觀禮臺上第373章 和睦第559章 猜測第116章 不能忘本第6章 老人第569章 階梯型第354章 慌了第28章 傳旨第240章 好奇第311章 證據凌亂第541章 名單第396章 敗點第455章 後會無期第154章 強勢勸解第34章 目光灼灼第67章 全盤下注第312章 誓言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22章 重點培養第34章 目光灼灼第437章 提議第419章 佈局全球第202章 透徹第74章 不缺冰第572章 特例第286章 身份崇高第196章 狩獵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451章 失分點第415章 如此強烈第117章 不避諱第243章 無資格第46章 有所用處第323章 填補第212章 代我賠罪第548章 發展的成果第576章 自我培養第13章你着急了第77章 物資沒了第307章 不堪入耳第422章 新訓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505章 爵位不同第483章 建立功勳第278章 整理第566章 南北勢力第509章 理所應當第448章 颶風來襲第253章 約束第477章 好奇第443章 核心人物第178章 寶鈔貶值第281章 拜訪的帖子第24章 一言三變第251章 族譜第347章 憑實力第423章 對比參照第147章 自然交接第374章 擴張第275章 不能蠻幹!第72章 賠禮第88章 這是要發財啊第206章 齊活第277章 果腹第36章 後悔第434章 它是唯一的第246章 金庫第520章 比例不變第572章 特例第96章 誤會第81章 覺悟第3章 以退爲進第458章 明言第450章 死亡第124章 演習第292章 歡喜無比第48章 撕破臉面第374章 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