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一文不值

“可!”

“龍涎香一斤,先生這送得倒是奢華,行了就這樣吧!”

一張禮單奢而不華,不懂的感覺價值千金誠意滿滿,懂得卻知道這些東西在瓊州那是一文不值。

沙子燒出來的寶瓶,鯨魚腸子裡挖出來的糞便,熬煉的糖霜,外加一套紅木打造的桌椅。

這些東西瓊海不能說到處都是,但工部工坊出來的能值幾個錢?

“禮單準備的這麼豐厚,那麼先生,你們這是打算要點什麼回來?”朱允熥一臉玩味看着黃子澄。

這位過去可是大明的太常寺卿,他要不是懂名教那一套打腫臉充胖子回禮制度,朱允熥直接將腦袋摘下來給對方當球踢。

等等,球?

怎麼忘了足球呢,這不僅是娛樂想法,更是競技項目,如今瓊海百姓的肚子豐富了可也要健壯身軀與精神。

數萬勞工俱是青壯,吃飽喝足一個個活力滿滿,總得找點發泄的方式,現在沒搞事是因爲工程不斷,但這種日子不會太長。

這點得先考慮起來!

“金銀珠寶什麼我覺得就算了,瓊海國以後不會缺這些,稻米鹽油也不會送,大王不如搞點書籍回來,四書五經放在明面上,多要一點雜書,什麼類型都可以,這一兩年伴隨施政,我們越發感覺雜書內的內容有用,但雜書太雜,爲民教所鄙夷,依靠商衆收集很難,若是能乘此機會,借大明的力量收攬一批當是最好!”

黃子澄不知道朱允熥腦子裡想什麼,一口氣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個提議不錯,我瓊海的確缺書,古人多有智慧,宋朝商貿發達,手工業鼎盛,出現了不少好書,可惜被人當成雜書,他們不用我們要!”

一想到隨着蒙古踏碎山河,中華文明斷絕,以及後續所引發的一些列歷史影響,朱允熥便感到扎心的疼。

崖山之後再無華夏,明亡之後再無中國,這真的不是說說的!

宋朝,一度被認爲是我古代最有希望從封建制走向資本的朝代。

其興盛的手工業,吸納了大量的失地百姓,大量產品輸出南洋換來了巨大的財富。

開眼見世界的商人,高層越來越多,江南地區更是出現了資本運作的例子。

若非如此,南宋一朝也養不活那麼多湘兵。

可惜這一切皆被蒙古的鐵騎踏碎,成爲一段泡影。

這一過程中失去了不僅僅是我華夏文明社會體制進一步衍化的可能,更讓我華夏文明的發展產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折點,失去了創新性,開拓性,逐漸走進了一個自我封閉且無限循環的怪圈。

此轉折,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明清兩朝的科舉制。

無數人認爲科舉源自於隋,一脈相承久經不變,可稍微瞭解一點歷史就知道,科舉真正來自南北朝,隋朝的科舉不過是漢朝察舉制變種版,隋文隋煬兩帝,通過科舉招錄的進士平均三年有一個就不錯了,縱有名額也多被世家高門把持,一個寒門子弟都沒有。

什麼拉攏寒門打擊門閥世家,統統都是狗屁,隋朝做的甚至還沒其老東家北周宣皇帝宇文贇做得好,至少人家真的提拔了寒門子弟。

不過在一羣洗白隋煬帝的歷史發明家,虛無家口中,將科舉制雛形扣在隋朝頭上,隋煬帝也成爲一代雄主。

跟着就是唐朝,唐朝的科舉更像是對抗世家門閥的政治手段,而不是真心提拔,讀書花費多,選拔沒有規律,加上名額有限,大量的寒門士子在唐朝科舉中失去了機會,就算得到機會也只是小官。

怎麼辦,朝堂不要轉投地方節度使,總得有個出處,人是要恰飯的!

安史之亂,五代十國初期,不知有多少唐朝科舉制的失意者登場。

真正穩定下來的科舉制還是要說宋朝,雖然出現了沉官的現象,可至少人家宋朝養得起,南北兩宋誕生了多少名家,出現了多少膾炙人口的詩賦,連帶着文化,經濟,手工業快速發展,思想無限碰撞。

不提拉胯的軍事力量,宋朝所誕生文化,智慧絕對爲歷朝最爲耀眼的。

只可惜這樣的輝煌文化,隨着八股文的出現,愣生生將後世文人變成了考試機器,這些考試機器人,不復漢朝的氣魄,不具唐人的風骨,再無宋人的爛漫,除了做題就是做題,腦子都鏽掉了。

儒林外史中有記,清代進士不知蘇軾是誰,這完全就是一個冷笑話!

“多虧先生提醒了我!”

如今有機會挽回這些雜書,將炎黃漢人的文化,智慧保留下來,朱允熥怎能不動心,“收,不僅要收,我們瓊海國還要派人大量的收,收了不算看了不行,還要在這些基礎上編修成如《太平廣記》《太平預覽》《文苑英華》《冊符元龜》一樣的宋四書!”

後世,一講到四書,腦子裡冒出來就是四書五經。

但實際上四書最早的代指是《太平廣記》《太平御覽》《文苑英華》《冊符元龜》,此四書的價值絲毫不亞於《永樂大典》!

《太平廣記》,是漢族文言小說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從漢朝至於宋初各類也使傳說,外加道經,釋藏等爲主的雜著。

《太平御覽》,全書以天,地,人,食,物爲序,分五十五部,包絡古今萬象,書中引用古書一千多部,保存了大量宋前文獻資料,可謂是真正的百科全書,可惜保存到後世的十不足一二。

《文苑英華》是大型詩文總集,上至南朝,下至五代,收集了2200人的詩文,作品近兩萬篇,唐代作品更是佔據九成,沒有這本書後世小學生也就沒必要背那麼多唐詩宋詞。

至於最後一本《冊符元龜》,則是一本政事歷史類百科全書性質的歷史學書籍,著名的《資治通鑑》受這本書影響而誕生。

此四書,涵蓋年數之長,包囊範圍之廣,記錄之詳細,絕對算是開了古今先河。

後面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多有其影子在其中。

……

第46章 有所用處第50章 信息泄密第306章 大明賦稅第470章 一海之隔第137章 前期安排第22章 重點培養第384章商賈的力量第42章 不得干預第138章 意見彙總第404章 巨大的合作空間第477章 好奇第408章 建築風格第161章 互生互存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77章 物資沒了第387章觀景臺第18章手段第171章 白紙越來越多第299章 榮耀第508章 繪製組第530章 優先採買權第137章 前期安排第444章 記上一筆第523章 開荒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第337章 爆發第533章 真龍論第482章 言語凌亂第240章 好奇第273章 民間勢力第549章 戌時登場第235章 琉璃易碎第206章 齊活第567章 含義第286章 身份崇高第553章 梯田澆灌第139章 別再有第二次第71章 額定的物資第106章 腦子靈活第575章 再度效忠第376章 有效第435章 彙報第198章 一臉陰鬱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218章 核心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49章 絕對不能慫第533章 真龍論第409章 凝固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74章 不缺冰第44章 承諾第437章 平層第447章 籠罩第538章 信件第380章學員第363章 稀奇物品第163章 公文第35章 太過危險第340章 賜婚聖旨第111章 財大氣粗第320章 科技產品第250章 面露艱難第461章 彪悍之氣第40章 倒大黴第183章 不需要過多猜測第408章 建築風格第93章 往死裡整第233章 無底洞第554章 港口停靠第192章 訓練兵卒第200章 安心的目光第208章 八百里加急第40章 倒大黴第113章 匯合第287章 權勢第522章 技能第518章 號令第370章 束手就擒第200章 安心的目光第32章 職責第209章 偏差第159章 無知之人第266章 碾壓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184章 稀罕事第228章 香火供奉第564章 鄙視第391章平安的心思第290章 上升趨勢第375章 重重迷霧第458章 明言第382章牴觸心理第10章 沈秀和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401章 有心無力第246章 金庫第462章 被榨乾了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413章 人工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