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節 關中富商

傻兮兮的看着手裡拿着的那匹天子欽賜的布帛。

袁廣國眯着眼睛,盤膝坐着。

良久,他纔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兒子袁常問道:“常啊……你知道,陛下爲何要賜這匹布帛給爲父嗎?”

袁常低着頭,搖了搖頭。

“仔細想想,一匹布能做什麼?”袁廣國輕聲說着。

袁常依舊茫然。

袁廣國看着,有些無奈。

一位矗立在袁廣國身邊的文士見着,連忙低聲向袁常解釋:“少主,漢制布帛,幅廣二尺五寸,懋八尺,重二十兩……”

“官府平賈每匹三百五十錢至四百錢……”

“恰好可制使男常服一件……”

袁常聽着,還是不明白,疑惑着看向自己的父親。

袁廣國見着,搖頭道:“癡兒!汝還不明白嗎?”

“此陛下賜衣也!”

“衣者,所以禦寒暑,所以遮肌膚,所以進禮儀……”

袁常聽到這裡,若還不明白,那就是個笨蛋了。

他頓時就興奮的手舞足蹈,對袁廣國拜道:“恭喜大人,多年夙願,一朝得逞!”

從此袁家就算半個劉氏的白手套了。

只要聽話、懂事,就不必擔心哪天會有緹騎撞門而入,抄沒全家。

袁廣國卻是擺了擺手,沒有想象中的高興。

因爲他知道,天子賜的這塊布帛,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這是他想了很久纔想明白的事情。

這是獎賞,也是警告!

這是勉勵,更是敲打!

不聽話,那麼賞賜就可以變成催命的刀劍、毒藥。

不懂事,勉勵就會成爲索命的白綾!

不然,天子爲何單單就給賜一匹布帛,沒有其他任何表示?

爲何不賜其他的東西?

譬如劉家最愛派送的御劍。

在商場征戰二十年,又混跡官場十餘年,袁廣國自然懂的這些暗喻。

只是不能說,哪怕是對兒子也不能說。

因爲,只要有半個字傳到外面。

袁家就死期將至!

天王老子也救不得。

這叫誹謗君父,乃是大不敬的死罪!

微微擡眼,看着依然一無所知的愛子,袁廣國也不知道是該愁還是該笑。

愁的是,自己百年之後,這個糊塗兒子,恐怕無法再維繫袁氏今天的財富了。

笑的卻是,他可能不會和自己一般有錢。

但恐怕會比自己有權!

旁的不說,張蚩尤的大弟子的身份,便是最好的裝飾。

足以令他可以安全、無憂的生活下去。

“罷了!”袁廣國輕嘆一聲:“兒孫自有兒孫福!”

心中想着,袁廣國就對袁常道:“常啊,你也有些時日,未去給張侍中問安了吧……”

“一日爲師,終身爲父!”

“吾爲汝,已經備好了禮品和車隊,早些去新豐給侍中問安吧……”

“以後,你便留在新豐,聽候汝師差遣!明白了嗎?”

袁常聽着,喜不自勝,立刻恭身拜道:“兒子謹遵大人之命!”

………………………………

帶着老爹安排好的車隊,袁常喜滋滋的乘上馬車,踏上前往新豐的路途。

車隊很龐大,禮品更是多的嚇死人。

但這些袁常都懶得去管。

帝國的首富之子,從來就沒有什麼金錢觀念。

他只想飛去新豐,親眼看一看那老師打造出來的價值千萬的馬車的模樣。

袁家的老巢,是在茂陵城的。

茂陵同時也是關中多數富豪、豪強的老巢。

沒辦法,劉氏的國策,便是強本弱末。

而強本弱末的關鍵,在於遷陵制度。

歷代天子不厭其煩的從關中、關東甚至整個天下,遷徙大批豪強、富商、貴族、士大夫到關中自己的帝陵,爲他們建立城市、屋舍,打着讓他們自己守陵的旗號,來再次分配財富,緩解社會矛盾。

袁家的上一代,便是從江都遷來的富戶。

說起來,袁家也是因爲被遷徙,纔能有的今天。

不然,窩在南方的江都,如何能有今天的財富?

剛剛出門,沒有多久,袁常的車隊便迎頭撞上了另外一個車隊。

“少主是田家的人……”許恢拍馬上前稟報道。

“田家?”袁常眉頭一皺,紈絝子脾氣就要發作。

可惜,他還未來得及發作,對面車隊裡,便有一個年輕人騎着馬,湊上前來,跟袁常笑嘻嘻的拱手:“袁兄可是要去新豐?”

袁常一聽這人的聲音,眉毛就擰了起來。

因爲來者,是他曾經最討厭的人。

甚至沒有之一!

關中豪強田氏當代家主田文遠的嫡子田明。

此人可是袁常曾經的噩夢。

倒不是,袁常在他手底下吃過什麼虧,或者曾經被其打壓過。

而是……

此人是整個關中赫赫有名的年輕俊傑,才二十餘歲便已經獨立的開始主掌田家的很多生意,還打點的井井有條。

在過去,袁廣國就經常拿着田明來教訓袁常。

“汝爲何便不能和田家的二郎學學……”

“汝要有田家二郎半分的能耐,爲父也能安心不少……”

“汝爲何就不能懂事一些呢?看看田家二郎,與汝相差無幾,便已經能爲父分憂,做的許多事情……”

這叫袁常如何會喜歡對方?

只是聽着他的聲音,便覺作嘔。

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現在,兩者的角色,已然調換。

袁常記得,兩個月前,乃父大壽,整個茂陵的達官貴人都來道賀。

其中便有着田文遠父子。

當時……

父親驕傲的拉着自己的手,向着在座來賓鄭重介紹:“犬子袁常,頑劣不堪,還望諸位兄長叔伯,多多關照……”

然後,全場的注意力都投射了過來。

曾經不可一世的田明,也是恭恭敬敬的來到自己面前,拱手作揖,熱情結交。

那一日,他成爲了所有人都關注的焦點。

無數過去瞧不起他,看輕他的人。

都是戰戰兢兢,都是眼含忌憚。

因爲……

他有一個好老師。

權傾天下,冠絕關中!

只是,對於田明,依舊多少有些芥蒂。

或許是出於炫耀的心理,也可能是出於少年人張狂的心思。

袁常讓人停住馬車,掀開車簾,走了下來。

“兄長此行,可是要往新豐?”田明騎着馬,來到袁常身邊,翻身下馬,拱手作揖笑着問道。

袁常回了一禮,略帶矜持的點點頭。

“不知道兄長可願稍小弟一路?”田明上前作揖。

“還有小弟……”一個看上去十六七的年輕男子,從田明身後探出頭來。

袁常看着,認了出來。

正是關中的另一個大豪強楊氏之子楊暉。

關中有雙楊。

一在華陰,乃高帝功臣赤泉候楊喜之後,赤泉候失國後便居於華陰,世代以詩書耕讀傳家,在整個關中都是很有名的清流文人家族。

華陰楊氏,就有着子弟,現在就在自家老師麾下任職,據說還做的不錯。

另外一個,便是茂陵楊家了。

茂陵楊氏和田氏一般,都是從關中別處,遷來茂陵的豪強。

只是歷史不如田氏悠久,不過五十餘年而已。

但楊家出名匠啊!

楊氏最初是木匠出生,靠着給人制造傢俱,編織柳條而起家。

隨後便進軍當時利潤最豐厚的鑄幣業。

靠着鑄錢,積累了千萬家訾。

隨後便被當今天子,遷來茂陵。

接着天子又下令,禁止私錢,楊氏頓時一落千丈,幾乎被打回原形。

但……

在上一代的楊氏家主楊宣的努力下,楊氏成功走出泥潭,開闢出了新的財路。

而楊宣能成功,靠的就是自己有一手獨步天下的泥範鑄件法。

這種楊家先祖當年拿來鑄錢的技術,在楊宣手裡,幾乎出神入化。

大到軍械,小至鐮刀、鋤頭、釘錘,楊家所造種種鐵器,一度在關中暢銷無比。

直至最近半年,因爲新豐工坊園異軍突起,大量搶佔市場,才告終結。

不過……

楊家也是工坊園最初的投資者之一。

如今,更是已經成爲工坊園裡,僱工數量和工坊規模,僅次於少府作坊與袁家作坊的大型作坊主。

所得之利,甚至比過去還多!

而且,因爲楊氏作坊的能工巧匠,遠超其他作坊。

各種創新和發明,冠絕工坊園,甚至比少府作坊還要多。

所以……

袁常知道,自己的老師是很喜歡和欣賞楊家的。

甚至曾在私底下告訴自己:關中豪強,數以百計,能入我眼中者,不過二三之數,茂陵楊氏便是其一。

所以,看着那個年輕人,袁常立刻換上一副笑臉,道:“原來是玄之賢弟……”

“賢弟即來,愚兄豈敢不應?”

袁常上前扶起那個年輕人,親切的道:“請賢弟回府後,代我向貴家主母問好……”

年輕人聽着,卻是立刻紅了臉,趕忙拜道:“不敢!大兄問候,小弟必定帶到!”

此話落在田明耳中,卻是讓後者的臉色立刻精彩了起來。

因爲……

楊家當代家主,乃是一個女子。

不僅僅是一個女子,還是一個絕色!

在關中,聞名遐邇,甚至有人將其與秦代的寡婦清相提並論。

更關鍵的是——她還非常年輕!

今年滿打滿算,也就是二十七八歲!

她是楊家已故家主楊宣的續絃,嫁給楊宣也就兩年,楊宣便撒手人寰。

只留下了亡妻的二子三女。

其中,年紀最大的就是現在的這個楊敘楊玄之,當時也就十歲而已!

最小的女兒,甚至還在襁褓中。

楊家偌大的家業,頃刻之間,就面臨風雨飄搖的危機邊緣。

正是這個當時,纔不過二十來歲的弱女子,毅然決然,扛起了楊氏的旗幟。

她首先在下葬了亡夫後,當着賓客的面,在楊宣陵前發誓:此生絕不再嫁,誓必撫養楊宣子女長大成人。

然後,又果斷的出手,懲治了楊家內部的背主家奴與陰謀奪產的外人。

接着,又將楊家在長安城裡的豪宅、店鋪以及長安城外的莊園,全部拿出來,賣與他人。

既讓楊家得以安全,又結好了許多長安貴戚。

關鍵還是她的這些行爲、舉止,迎合了很多士大夫的三觀。

所以,被人稱頌,有了士人的稱頌,楊家終於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

若只是這樣,這位楊氏的女主人,大約也就這樣了。

不值得被人稱頌!

關鍵是之後的數年,這位姓孫的楊氏家主,靠着自己的長袖善舞,遊走於長安的女性貴戚圈子裡。

很多很多的朝堂大人物的夫人,都是她的閨蜜。

特別是奉車都尉霍光的夫人霍顯,與她是以姊妹相稱,近乎無話不談。

很多人都說,其實是霍光看上了那位楊氏婦,便叫自己的妻子去籠絡。

霍光與其的桃色新聞,在關中的商賈圈裡,傳的人盡皆知。

也正是因此,整個關中,無數人達官貴族,都覬覦着那個美貌動人,能力不俗,而且有着士林稱頌的美人兒。

與霍都尉做連襟,可是很多人的夢!

所以,田明顯然是以爲袁常也有那麼個心思。

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哪個男子,沒有這樣的夢想呢?

而楊孫氏很顯然就是一個代表男性權力和地位象徵的女子。

只要可以一親芳澤,便代表着自身地位和階級,與奉車都尉霍光平起平坐。

田明便也產生過這樣的念頭。

甚至,曾經濃郁無比。

滿腦子都縈繞着那位一身素白孝衣,身姿婀娜,體態豐腴的美人兒。

爲她日思夜想,徹夜難眠。

可惜……

田家只是商賈之家,五銖錢再多,也比不過奉車都尉霍光的權勢滔天。

更別提,那楊家如今也是關中有數的大賈。

論起財富,不遜田氏。

所以,這個夢想註定只能是夢想。

倒是袁常……

田明很樂意看到,自己多一個可以傾訴悲傷和情思的同伴!

想到這裡,田明就有些按捺不住,想要高歌一曲,吟誦一番宋玉的《神女賦》。

那佳人在前,卻不能擁入懷中,思之難寐,求之不得的心情,田明很希望多一個人可以分享。

可惜……

袁常卻壓根沒往哪個方向去想。

因爲他沒有見過那位在關中芳名遠播的當代寡婦清。

只是想起了自家老師的長嫂的遭遇。

覺得,或許可以將楊氏婦引薦給老師長嫂,讓她們做個朋友,彼此能夠談心。

畢竟,袁常知道,自家老師其實很不喜歡現在與老師長嫂走的很近的那個女人。

總覺得對方別有用心。

而老師的煩憂,自然是弟子的努力方向。

爲老師解除生活方面的不便,更是弟子必須孜孜以求的方向。

袁常知道,自己讀書不行,做事無能,只能混吃等死。

若要繼續保持自己在老師面前的地位,便只能發揮自己有錢的優勢。

孔子門徒三千,有七十二賢。

其中就有端木賜。

而袁常給自己設定的角色,便是老師身邊的端木賜。

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七百五十六節 官商(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六百零四節 爭取民心 (補更2/3)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1)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三百八十六節 邀請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五百九十節 橫掃宵小(4)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七百六十五節 拍馬大策(2)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兩百六十一節 天子的要求第八百零六節 帝王唯心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八百八十四節 天下需要你的腎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兩百七十節 餘波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三百一十四節 尊尊親親第七百九十六節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一百零二章 桑弘羊(1)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七百八十九節 蚩尤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六百一十七節 陷阱?誰坑誰還不一定呢!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六百三十八節 東南問題(1)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三百一十七節 富民第五百六十七節 白手套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六百八十節 普世價值(2)第六百二十三節 快去抱大腿!(補更2/4)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七百一十五節 劣根性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安世(3)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