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

建章宮,溫室殿。

剛剛下過小雨,天氣冷的有些讓人發抖。

幾個宮人,圍着一個爐火,勉力取暖。

趙充國快步走過帷幕之間的迴廊,眼角的餘光,瞥到了這些三三兩兩的聚攏在一起烤火的人,沒有作聲。

今年冬天,這些小巧的鐵皮爐子,就開始在長安內外,風行起來。

幾塊蜂窩煤,就能讓人烤上一整天,又暖和又安逸,還可以用來燒水熱飯。

更緊要的是廉價。

蜂窩煤兩個才賣一錢,長安城內,幾乎人人都消費得起!

不像往年,一家若是要取暖,木炭一項的花費,就是三百錢往上走。

而似那種小爐子,更是這股全新風潮裡的寵兒。

據說,最開始是新豐那邊推出來的產品。

體型很小,最多也就能放下兩塊蜂窩煤的樣子。

但,便宜、皮實!

市面上售價,也就二十錢到三十錢左右。

而且,輕便易用,甚至可以提着到處走。

所以,一下子就暢銷了起來。

然後,引來八方山寨,甚至有些無錢的窮漢,自己動手,打製一個,居然也可以提着到處跑。

“那位張侍中,還真是有些奇謀妙想……”趙充國在心裡想着,腳下的步子,卻是忍不住快了起來。

進了內殿,一位天子身邊的近臣,立刻迎上前來,說道:“趙侍中,您可來了……陛下,已在等候多時呢!”

趙充國認得這人,知道他是現在這宮中資歷最老,權勢最大的黃門侍郎領內廷謁者令郭穰。

數月前,一場風波,令這宮廷宦官勢力洗牌。

此人,成爲了那場風波中的倖存者,由之一飛沖天。

據說,那場風波的始作俑者,也是那位張子重……

“還真是那裡都有他……”趙充國心裡嘆着,不得不佩服那位同僚的能耐。

一個人能到處搞新聞,不是大事。

但若他能每次都搞一個大新聞,然後全身而退,這就是本事了。

嘴上,趙充國卻是笑着拱手行禮,問道:“郭令吏,卻是不知,陛下何故詔我?還望令吏提點……”

說着,便塞了一枚麟趾金到郭穰手裡。

郭穰摸着麟趾金,臉上露出笑容,輕聲道:“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新豐那邊長孫殿下急奏,向陛下稟報了一件事情……”

“陛下,有些拿不準,所以請侍中來詢問一二……”

“何事?”趙充國面色嚴肅起來。

他是現役軍人!

哪怕如今拜爲侍中,也依然兼着假玉門校尉的職務。

這等這次長安鍍金完成,就可以回到玉門關,然後成爲一個獨當一面的將軍。

所以,天子找他諮詢事務,肯定和軍事有關。

而西域那邊,最近可真是風起雲涌,好戲連連!

雖然,自冬十月後,居延方面的信使就漸漸稀疏。

但也保持了五日一報的密度。

所以,雖然在長安,趙充國也能及時掌握前方的情報(雖然大多數都是過時的情報,有些甚至是發生在秋天的事情)。

就聽着郭穰道:“張侍中和烏孫使者,談了一個新條件,陛下聞而甚喜,只是,因西域路遠,故而想諮詢侍中,西域之事……”

趙充國聽着,臉上難掩失望之色。

他還以爲……

有仗打了呢!

不過……

他還是勉強露出笑容,對郭穰拜道:“謝過令吏!”

…………………………

在郭穰引領下,趙充國來到了天子的寢殿中。

“臣充國恭問聖安……”和往常一般,規規矩矩的叩首頓拜,然後擡頭。

趙充國這才發現,原來,天子不止召見了他一人。

天子還同時召來了如今還未啓程動身南下的太子劉據,趙充國立刻明白,事情比想象的要大。

因爲……

太子劉據,素來和軍方尿不到一個壺裡。

特別是邊塞軍人,對這位儲君的觀感,真的是好的有限!

誰叫,這位殿下自成年以來,多次呼籲‘和親’,甚至力主推動漢匈和談!

關鍵是,差點被他真的談成功了!

漢軍自什長以上,可沒有一個人稀罕什麼勞什子‘和平’。

便是士兵們,大約也不喜歡。

沒了戰爭,這上上下下幾十萬人馬,做什麼?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若是如此,那大傢伙從小就刻苦磨礪武藝,打熬身體,甘冒奇險,背井離鄉,在居延一帶又是圖啥?

所以,邊塞軍人,真的很難對主和派的太子,有什麼好感。

甚至連忠誠心,也是淺薄的很。

越上層,越是如此。

到了將軍一級,平日喝酒喝醉了,對着長安方向大罵‘豎子’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

趙充國知道,貳師將軍李廣利對類似事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鼓勵、默許的。

整個邊塞都知道,只是沒人說破罷了。

在心裡微微想了想,趙充國忽然想起了方纔郭穰告訴自己的話。

“陛下聞而甚喜……”

在心裡微微琢磨了一會,他便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了。

而天子的聲音,也從上方傳來:“趙卿平身……賜座……”

“臣謝陛下隆恩……”趙充國爬起來,然後裝作剛剛看到劉據的樣子,趕忙上前拜道:“臣見過家上,家上千秋……”

“卿免禮……”劉據矜持的緊了緊衣領,然後就看向了自己的父親。

趙充國在一個宦官的帶領下,坐到下首的席位上。

立刻,就有着侍女,奉上一些零食。

主要是紅棗、杏仁一類的乾果,此外,還有着一小碟的魚醬。

這是最近纔出現在宮廷供應上的東西,據說是大司農一力推動的結果。

不過,趙充國之所以關注這些魚醬,卻是因爲,大司農在上個月正式開始在給居延的軍需物資裡,配備魚乾、魚膠。

數量雖然不多,但居延方面非常感興趣,貳師將軍據說已經派人回朝,想要大司農加大供應。

聽說,這是因爲這兩種物資,在野戰部隊廣受好評。

據說,魚乾的效果,不下於肉乾。

騎兵帶上一袋,足可堅持數日。

而那魚膠就更了不得了!

已經化身萬能產品,無論是戰車修補,還是弩機修復、粘黏鞋履,效果都好的出奇。

哪怕是在嚴冬季節,這些海魚煉的魚膠,效果也不打折扣,比過去用的鹿膠、牛膠、驢膠好多了。

更關鍵的是便宜!

而這些……

“似乎也是那位張侍中的手筆……”趙充國在心裡呢喃着。

海官船隊北上,便是那位在背後慫恿的。

卻想不到,這一北上,不僅僅發現了全新的超級漁場,有着近乎捕不完的魚羣。

更皆是大魚!

肉多、皮厚,吃起來味道也很棒!

想到這裡,趙充國就忍不住低下頭來。

坊間說,那位號稱張蚩尤。

但趙充國看來,哪裡是什麼張蚩尤?

這怕是張烏鰂吧……

這麼多手,什麼地方都能見到他的影子。

心裡面雖然吐槽着,趙充國卻忍不住拿着刀叉,叉起一塊魚醬,往嘴裡送。

仔細嚼了嚼,味道好像有些甜。

便聽着天子問道:“卿久在玉門,想必熟知西域之事……”

“朕聞西域諸國,有陋俗,惡婦人……不知道愛卿可有聽說?”天子輕笑着,笑容燦爛。

趙充國趕緊放下刀叉,嚥下嘴裡的魚醬,答道:“回稟陛下,臣略有所聞……”

“哦……”天子聽着,笑着點點頭。

一側的太子,看上去也是神色肅然。

趙充國心有疑惑,但也是不敢多問,只是低着頭,一副恭聽聖訓的樣子。

良久,他聽到天子道:“朕久聞胡人之俗,多惡、陋之習,奈何朕德薄,無以致遠方,不能教化六合,使王化遠播……”

趙充國立刻拜道:“臣死罪,未能盡力爲陛下驅逐匈奴,拯救萬民……”

“卿何罪之有?”天子道:“快快起來!”

“太子……”天子卻是扭頭看向一側的太子:“如今,太子還有何顧慮?”

“兒臣沒有了!”太子起身,對着天子恭身拜道:“救人於水火之中,乃是大德!”

“湯武網開三面,致有天下!”

“兒臣不才,請父皇準長孫之請,令父皇之德,亦可澤於四海之外,六合之中的夷狄,譬如湯武,澤被天下!”

趙充國在一旁看着,雖然依舊雲裡霧裡,但差不多摸到一些脈絡了。

………………………………

太子拜辭後,趙充國本來也想走,他實在是太好奇,新豐那位又玩了怎樣的花活?

打算去學習學習。

孔子不是說了嗎?

見賢思齊。

遇到君子,就要請教和學習。

這樣才能貼近君子的境界,提升自我。

而趙充國現在深感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特別是與那位‘張烏鰂’相比,大大不如,需要仔細學習,認真領會。

可惜,天子卻是留下了他。

“卿來長安,也有兩月了吧?”天子問着。

“託陛下洪福,如今已是七十二日……”趙充國低頭答道。

“卿在長安,住的如何?可還習慣?”天子又問。

“陛下厚愛,臣在長安,如在家宅,倍感親切!”趙充國立刻答道。

天子聽着非常滿意,起身上前,伸出手來,撘在趙充國身上,這讓趙充國真的是感動不已,就差當場淚奔。

對於大臣而言,能與天子如此近距離接觸,這說明了天子對自己的信任,已經達到了親信的地步。

毫無疑問,這是人臣的最高追求!

“卿久在玉門關,對西域諸國,應該是瞭解通透……”天子輕聲道:“便與朕仔細介紹一下西域各國的情況吧……”

趙充國聽着,更是陷入亢奮的情緒之中。

漢家經營西域,雖然始於博望侯張騫,但,數十年來國家對西域的關注,根本不夠!

旁的不說,長安的三公九卿,幾個知道西域有多大?有多少國家?

邊塞將領,屢屢發回各色情報,可惜,卻都不受重視。

國家的戰略目標,只有一個匈奴!

頂多,還能關注一下大宛、樓蘭、烏孫這樣的王國。

至於其他人?

抱歉……

即使是天子,其實也不關心除烏孫外的西域各國。

但現在,這是什麼情況?

但……

趙充國知道,這是好事。

意味着國家將會把資源向西域方向傾斜,而不是死死的盯着浚稽山方向。

作爲從前線回來的軍人,趙充國始終認爲,西域纔是破局的關鍵。

浚稽山……

實在不適合作爲突破方向。

因爲,當地山高林密,河谷衆多,大軍行進非常艱難,也不利展開。

西域就不一樣了。

突破蒲類海後,直趨天山,只要拿下天山,整個西域就敞開在漢軍兵鋒面前,予取予求。

………………………………

三個時辰後,趙充國才走出溫室殿。

此刻,他滿臉驚愕。

天子不僅僅聽了他仔細介紹的西域情況,還多次向他提問。

這讓趙充國,真的是興奮不已。

以爲國家,打算重啓天山會戰,將戰略重心重新傾斜。

可是……

在將要辭別的時候,趙充國卻從天子口中,聽到了一些訊息。

“張子重和烏孫人達成了一項協議……”

“以允許烏孫遣使來漢太學學習的條件,換取烏孫貢漢女子……”

這個事情,讓趙充國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形容了。

事情,肯定是好事!

作爲假玉門校尉,身處漢與西域貿易的最前線之一。

趙充國在玉門關見過各色胡姬。

邊塞漢軍將士,也有許多娶了胡姬爲妻爲妾者。

這些胡姬,在趙充國看來,都是勤勞、肯做,能吃苦,善於持家的女子。

雖然,不如諸夏女子血統尊貴,習俗相近。

但……

這些胡姬有一個優勢——好生養!

許多娶了胡姬的將士,基本沒有遇到過難產。

若能引進胡姬,賜給中國平民,趙充國知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但問題是……

“張烏鰂……”

“還真沒說錯呢……”趙充國砸吧了一下舌頭:“連這樣的辦法和主意都想的出來……”

“難怪,其年紀輕輕,便深得聖眷,更有長孫信重……”

他擡起頭,望向前方,輕聲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誠哉斯言……”

“俺是得找時間去新豐,當面請教了……”

“如何才能練得出這樣的本領和智慧……”

說到這裡,趙充國就舔了舔舌頭,內心充滿了期待。

事實證明,帶兵打仗的將軍,每一個能成功的,都是集瘋狂、冷靜、大膽、謹慎、貪婪、小心、殘暴、有義等無數矛盾於一體的人。

第三百一十二節 公無渡河(1)第五百八十節 嚇尿了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三百八十六節 邀請第六十三章 崩塌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一百五十八章 回家(1)第三百九十六節 嬰兒保衛戰(1)第八百八十六節 你居然用前朝的劍來斬本朝的官?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九十四節 胡建的疑慮(2)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四百九十四節 各方的反應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一百八十六章 官僚(1)第七百五十六節 官商(2)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八百三十六節 覺悟(2)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一百七十三章 鄉校(1)第七百七十八節 虎父犬子(2)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聖 (1)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學閥的第一步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聖(2)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三百八十三節 徵辟丁緩(1)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七百九十五節 節操喪失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六百六十七節 超級工程(2)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五百五十六節 一讓名爵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八百八十四節 天下需要你的腎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八百零二節 處置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