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

經過這麼一個插曲,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兩聲。

誰都知道,這個張子重,曾經是黃老學派的學子。

可惜啊……

那驪山黃氏,真的是瞎了眼睛!

硬生生的將這樣一個可能帶領家族富貴的門徒給踹出門了。

踹出門也就罷了。

黃老棄徒,但也是弟子。

然而,黃冉和公孫柔勾結起來後,使得一切都變了。

如今,公孫柔、黃冉皆死。

驪山‘隱士’黃公,再也做不得隱士了。

都不需要這位侍中招呼,廷尉卿就已然出手,給黃氏安上了一個‘妄議國政,非議君上,心懷怨懟’的罪名。

如今,黃氏闔府,都已經發配樂浪,戍邊屯田。

這個事情,廷尉處置的非常果斷。

更沒有任何人能挑錯。

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甚至知道,經辦此事的是當時的廷尉刑曹法吏王安,而這位王令吏曾受董越大恩……

所以,是誰指使的,已經不用多說了。

董越的臉色,勉強緩和過來,然後裝作無事一般,繼續介紹着來賓。

不過,下一位,卻是不需要介紹了。

當他出現的一刻,劉進就立刻上前,執弟子禮拜道:“先生怎麼來了?”

此人,正是江升!

見着劉進的態度,江升心裡面還是很高興的。

這說明,這位長孫殿下心裡面還是尊重和禮敬自己的。

但表面上,他卻是惶恐萬分,連忙上前,扶起劉進,道:“老臣何敢當殿下之禮?”

“殿下折煞老臣了!”

然後,他略顯得意的看向了張越,就見張越也在笑眯眯的看着他,頓時心裡面一驚,不敢拿大了,連忙對劉進拜道:“老臣《詩經》博士江升恭問殿下安!”

又對張越拱手作揖:“侍中安好……”

到現在,江升已經差不多明白了。

這個年輕的侍中官,在學術上,已經是很難打倒了!

倒不是沒有辦法。

講真,就是當初董仲舒活着的時候,穀梁學派雖然在辯論上屢遭敗績,但什麼時候服過輸?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如是而已。

實在不行,還可以學孟子,用人身攻擊和地圖炮來取勝。

但,眼前這個侍中,卻不僅僅是學術水平過硬!

政治地位和能力也相當硬扎啊!

當學術遇到權勢,自然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當初董仲舒何等才華?何等名聲?

不也被公孫弘按在了江都?

江升現在就怕這個侍中官學起公孫弘的手段,讓他去朝鮮恭城,去輔佐那位朝鮮王劉胥。

那不是一輩子都沒希望回長安了嗎?

所以,在張越面前,他不得不低下頭來,尋求一個緩和的機會。

至少,不要讓自己成爲靶子。

張越卻是不動聲色的上前拱手拜道:“晚輩見過先生!”

無論如何,江升都已經是博士!

而博士在漢室的地位,非常崇高!

是代表文人士大夫的臉面和體統所在。

更是國家的招牌!

相當於後世的院士!

別說張越和江升,其實並無直接衝突,就算有,這表面的體統也該維繫住!

江升見着這個情況,也是心裡長出了一口氣。

他最害怕的,就是這個侍中官連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了。

那樣的話,固然對方會有些麻煩。

但穀梁學派的麻煩,肯定會更大!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江升在心裡想着:“這張子重,最多也就鎮壓一個時代……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無非是再被一個董仲舒鎮壓三十年嘛。

更何況……

江升眼中,神采連連。

自古少年得志,幾人能長久?

甘羅十二歲拜相,卻是早夭。

國朝的賈誼賈長沙,何等天資?

照耀了幾乎整個世界。

他的文章、他的策論,他的思想,迄今依然深深的影響着人們。

但賈長沙三十而夭!

過秦論後再無論秦!

當代,更是文有終軍,二十餘歲,就文壓天下,但卻死於南越。

武將方面,霍去病何等英雄?

十六歲從軍,十八歲功冠全軍,二十歲就是大司馬驃騎將軍,一個人就生生的製造了一個軍功利益集團!

然而,二十四歲,病逝大漠。

其子哀候霍羶,同樣的天縱奇才!

年八歲就已經是侍中領奉車都尉,在軍事上的才華,據說讓無數乃父舊將見而心潮澎湃,皆許下願再爲驃騎附驥尾後的誓言。

但結果呢?

霍羶終於泰山之下!

冠軍侯自此絕嗣!

這就是天數啊!

才華早顯,必如流星,不能長久,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故此,江升覺得,甚至很可能要不了十年,就能結束此人的統治。

到那個時候……

是故,江升是想的很仔細了。

忍個十年,算不得什麼。

特別是對於一個思想學派來說,十年?不過彈指一揮罷了。

說不定,十年後自己還活着呢!

江升正在想着這些事情的時候,卻看着董越,領着長孫和那張子重,走到了自己一側的那位宿老面前。

然後,就聽着徐襄用着純正的關中雅語,上前就是一拜:“老臣徐襄恭問殿下安……”

“見過侍中……”

這不算什麼。

但下句話,卻讓在場所有人都是側目以對,驚駭莫名。

“老臣久聞漢有賢長孫,社稷之福,國家之幸也!”

“今日有幸能覲見殿下,老臣真是……”在在場諸多博士們的見證下,這位鴻儒,名振天下的大儒,居然紅着眼睛,深情的拜道:“死也無憾了!”

“蓋殿下之姿,幾有太宗之風!”

轟!

江升甚至腳步都有些踉蹌。

“徐襄!你也太不要臉了吧?”

“這是在摘桃子啊!”

“諂媚之姿讓人作嘔!”

包括董越在內的博士們,此刻心裡面,就像被人ntr了一樣難受。

因爲,大家發現,徐襄這個從魯郡入京,看上去似乎隨時可能要去見孔子的博士,一見面就摘走了大家覬覦已久的一塊肥肉!

這個世界上,文臣,特別是博士官們最大的功績,只有一個——安社稷。

而安社稷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定策立儲。

徐襄現在的這個作態,雖然沒有直接明說……

但以他的身份地位,這個事情,只要傳進天子耳中,不就是‘長孫爲天下所愛戴’的最好證據了嗎?

所以,未來,假如長孫真的被冊立爲太孫。

徐襄就是定策的第一人,首倡之功!

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八百二十八節 書呆子外戚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兩百九十三節 狐鹿姑與範明友第八百九十六節 秣兵歷馬(1)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三百三十一節 信武君(1)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兩百三十八節 江充之死(1)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六百八十五節 同志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兩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五百五十八節 王氏外戚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一百八十五章 匯合(2)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七百九十六節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兩百三十二節 公務員考試(3)第四百一十七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一百八十四章 匯合(1)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兩百八十二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1)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三百零九節 碾壓(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六百四十三節 定策(3)第一百零一章 所謂奸佞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三十一章 秀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