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

越過太原,就進入了真正的諸夏民族精華地區。

巍峨的太行山,延綿向前,鋪就了中國的脊樑。

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星羅密佈的佈滿了山巒兩側。

提着寶劍的士大夫們,結伴出遊,他們高唱着古老的詩歌,走在道路上。

來往的商人,驅趕着牛馬,將大批物資,運往遠方。

運輸軍糧的民夫,在道路上揮汗如雨。

而所有人身上,都帶着武器!

從精良的弓弩,到鋒利的寶劍。

甚至,就連村亭外嬉戲的孩子,也是拿着小弓,在樹下爭相比試着箭術。

使團一行,越看越心驚。

年輕人更是已經沉默了好幾天了。

這個陌生的國度,太大了,也太強了!

他也總算明白了,爲何當初,第一批烏孫來漢的使團,回國後就立刻鼓吹與漢交好,甚至可以說服先昆莫,迎娶漢朝公主!

這樣的超級強國,只能接觸!

不然,一旦被祂認爲是威脅,就可能亡國滅種!

西域的輪臺、扶樂等國,就是貿然招惹了這個巨人,而被從地圖上抹去。

“使者,蕭關已到,還請下車……”一個聲音,從車簾外傳來。

年輕人掀開車簾,就看到了一個穿着漢朝博冠寬袍的官員,持着一卷文書,在車外躬立。

“蕭關?”年輕人眼皮子微微一跳。

這個名字,他早有耳聞。

據說,只有進入蕭關纔算進入漢朝真正的精華富庶之地。

“回稟使者——前方正是蕭關,天子已命欽使在蕭關做好了迎接貴使的準備……”那官員輕聲用着匈奴語道:“還請使者下車……”

“天子?”年輕人玩味着這個尊稱,微微一笑。

當今之世,列強的君王,其實都是以天子自稱的。

譬如匈奴單于,正式的稱謂應當是撐犁孤塗單于。

在匈奴語境之中,撐犁是天,孤塗是子,所以其全稱的真實意思就是天神之子,所有引弓之民的王。

至於烏孫,也是如此。

與匈奴人信奉薩滿教,以爲萬物有靈,萬事皆可以爲神不同。

在烏孫的傳統之中,狼與烏鴉,纔是神靈的化身。

一般來說,烏孫人以爲,狼是守護天神,而烏鴉是養育萬物的大地母神。

故而,狼爲天神,烏鴉爲大地母神。

故而,烏孫君王,名曰昆莫,又曰昆彌,意思就是狼神之子,所有烏孫人的守護者,也可以翻譯爲‘天神之子,所有烏孫人的保護者’。

故而,烏孫王族的男性成員,都會在成年後,在自己的胸口,文一個狼頭紋身,以此作爲自己身份的證明與驕傲!

低下頭,看着那個被隱藏在狐裘之中,胸口上的狼頭紋身,年輕人終於有了些氣概,也恢復了傲氣。

“無論如何,我都是偉大的獵驕靡的子孫,烏孫的昆莫繼承人!”

“不管怎樣,烏孫都是已知世界的三強之一,是可與匈奴、漢朝,相提並論的強大國家!”

在心中念着這些話,年輕人就提起自己身邊的一把小刀,走下馬車。

所有使團成員,見到他下車,紛紛翻身下馬,匍匐上前。

甚至有貴族,趴到他腳下,親吻他的靴子:“偉大的昆莫,願狼永遠徘徊在您的周圍,願烏鴉落在您的肩上!”

年輕人坦然接受着臣屬們的膜拜。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是獵驕靡的子孫,軍須靡的嫡子。

傳說中狼神與烏鴉之神的後代,所有烏孫人的下一代君王——泥靡!

從他的名字,就能看出他的高貴!

泥,是水和土的混合。

是大地母神的傑作,是烏鴉垂青的男人。

可惜,泥靡的驕傲,沒能持續太久。

因爲,他看到了一個奇觀。

一個恐怖的景象!

шшш●tt kan●C 〇

遠方的城塞下,寬敞的道路中,一支騎兵悄然列隊,沉默的排成四個縱隊,分列於道路兩側。

他們的數量並不多,每一縱隊,最多不過五十人。

但是,他們的裝備,讓泥靡根本挪不開眼睛。

這些騎兵,身上穿着鐵甲。

整齊的鐵甲,被打磨的非常光滑,以至於,在冬日的太陽下,形成了一個個反射源。

雖然反射的陽光不多,也不是很刺眼,但泥靡依然感覺眼睛有些疼!

更恐怖的是,這些騎兵手裡,持有的那些巨大的兵器!

長長刀刃、鋒利的槍頭,無不寒光閃爍,讓人看的毛骨悚然,心驚肉跳。

“這是……下馬威嗎?”泥靡輕聲呢喃一聲,整個人的內心,都被重錘擊中,瞬間四分五裂,內心剛剛燃起來的傲氣,不知不覺就又沉寂了下來。

自漢朝出現在西域諸國視線之中後,整個世界秩序就已經被這個超級強權的出現而徹底改寫!

首先引發的影響就是——列國不得不爭相進行軍備競賽。

但,現在要維持一支軍隊的費用,比從前貴了不知道多少。

主要原因,就是漢朝軍隊大規模使用鐵製甚至是鋼製兵器!

在漢軍的鐵刀、鐵劍面前,曾經舊有的一切武器,瞬間淘汰。

而可惜的是,西域列國,大部分連青銅鑄造技術,也未能掌握。

過去,列國之間的紛爭主要是以石器,木弓,了不起有人能湊一支全青銅騎兵出來。

但,就連列國最好的青銅兵器,在漢朝的鐵器面前,也不比木頭強多少!

這逼迫列國,不得不裝備鐵器。

然而,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能夠大規模生產和鑄造鐵製兵器——漢朝!

列國能夠獲得鐵器的途徑,也只有一個——與漢貿易。

連匈奴也是如此!

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匈奴武器,是從漢朝邊塞和烏恆、小月氏這樣的漢朝附庸部落裡,高價走私回去的。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則是通過戰爭繳獲等途徑得到。

匈奴本身,並不具備冶煉、製造鐵兵器的能力!

這就很尷尬了。

這意味着,在全新的時代,很多西域王國,很可能連一千可以上臺面的騎兵都養不起了!

沒辦法,西域很多國家本來就很小,人口也不多。

像烏孫,連奴隸帶婦孺,加起來一百萬不到,就已經是超級強權。

而類似樓蘭、車師這樣,有個十萬人口的國家,就已經是地區一霸。

很多國家,人口只有三萬、五萬,其生存也依託於本身存在的綠洲。

綠洲不在,國家滅亡,人民離散。

而漢朝的鐵兵器,動輒就價值幾頭羊,甚至需要拿一匹馬或者數塊品行極好的皮毛來換。

一般的小國,根本就負擔不起。

哪怕窮兵黷武,以舉國之力,也最多能裝備幾百的鐵器騎兵。

縱然是烏孫,因爲與漢交好,通過馬匹貿易和絲綢貿易,從漢朝可以得到廉價、高質量的鐵器。

也不過是將一萬騎兵,換裝了鐵器而已。

而很遺憾,這一萬騎兵,是屬於他的叔叔,當今昆莫翁歸靡的直屬嫡系。

這就使得,西域列國,在新的戰爭局勢面前,面對強權,甚至連抵抗的能力也已經喪失!

譬如,輪臺王國,被李廣利屠滅,其王都五萬人口,不是被殺,就是被俘,帶回了漢朝,整個戰爭過程中,據說漢兵只死了不過一百人……

更恐怖的還是扶樂王國的滅亡。

漢朝的一個低階軍官,帶着五十個士兵,騎了一百匹馬過去,就將全國上下,連國王帶貴族、人民、奴隸全部俘虜!

而在現在……

就在他眼前!

漢朝列出了兩百騎,全身着甲,手持巨刃的騎兵!

泥靡瞪大了眼睛,仔細的觀察着,他咬着牙齒,大口大口的喘氣。

“漢!已經強大到這個地步了嗎?”泥靡無法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恐懼之色:“這樣的國家,該如何對抗?”

他知道,假如漢朝的這些騎兵沒有弄虛作假。

那麼,僅僅是他們裝備的鐵甲和巨大的武器,就已經超過了樓蘭、車師這樣的西域中型國家的全國鐵器保有量了!

更讓泥靡忌憚的,還是這些騎兵,能夠運動!

“漢朝人,到底是使了什麼魔法?”泥靡在心裡問着自己:“居然可以讓戰馬駝動這樣重的士兵!”

烏孫,本就善於養馬,自身更是培育出了馳名世界的名馬——烏孫馬!

烏孫馬,體態強壯,耐力十足,對水和草料的需求,遠低於其他馬種,奔跑速度也在諸多馬種之中有着明顯優勢。

故而,泥靡很清楚,大部分戰馬,對於騎手的重量,都有着嚴苛的限制。

若是負擔過重,馬匹就很容易受傷。

特別是馬匹脆弱的馬蹄!

故而,不管是匈奴還是烏孫,都不會讓自己的騎兵穿甲。

在所有人的常識中,騎兵就是一種不應該有一絲防禦,而將所有的力量用於奔襲和突襲的軍隊!

但現在,漢朝人卻打破了這個常識!

他們的騎兵,正在全副武裝,身披重甲,手持巨刃。

這樣的騎兵,在戰場上能有用嗎?

泥靡甚至都不需要去想,就能給出答案——何止有用!簡直是太有用了!

騎兵行軍,在多數時候,都是步行。

像烏孫和匈奴這樣的民族,因爲騎兵規模巨大,所以,還必須在騎兵的後面,安排一個龐大的牲畜羣。

幹什麼呢?

當然是吃啊!

所以,烏孫和匈奴的戰爭,通常都會帶上全族。

作戰的騎兵在前方開路,婦孺老弱帶着牲畜,緊隨其後。

所以,軍隊經常會在開闊的草原上,拉成一條長龍,延綿數十里。

而這樣的戰爭方法,很容易被敵人抓到漏洞,打擊脆弱的牲畜後勤。

只需要截掉尾隨在主力後面的牲畜和婦孺,整支軍隊立刻就喪失了作戰能力。

故而,草原戰爭,發展出了多種保護和護衛脆弱的後勤的戰術。

無論匈奴還是烏孫,都發展出了專門的斥候騎兵,用於清掃戰場,遮蔽敵人的斥候。

很多時候,戰爭的勝負甚至就在於,我方斥候能否驅逐敵方斥候,甚至消滅敵方斥候。

就像數年前的漢匈餘吾水會戰,匈奴能擊退強大的漢軍的騎兵的關鍵就在於,在斥候發現漢軍主力後,立刻將匈奴的輜重與老弱,撤退到安全的餘吾水南岸隱蔽起來,而同時將單于庭主力置於漢軍前進路線的正面。

正是這一決策,令匈奴有了與漢朝大兵團消耗的底氣。

不然,要是和很多年前,漢朝的霍去病衛青活着的時候那樣,戰爭還沒打,漢朝騎兵就繞後端了後面的老弱婦孺看守的牲畜羣。

那這仗就不用打了,趕緊跑吧!

作爲匈奴單于的外甥,泥靡聽匈奴的貴族們說起過,他們是如何保護和隱蔽自己脆弱的牲畜羣和婦孺部族的辦法。

總之是想盡了辦法,甚至,用起了漢朝人的計謀。

什麼狡兔三窟,什麼虛虛實實。

所有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出來。

縱然如此,還是有一個囤積十萬頭牛羊的部族,被漢朝騎兵繞後端了……

而,假如匈奴能有一支這樣的重甲騎兵,可以跟隨大軍行動。

那麼,一切都將改變。

匈奴人甚至不需要將這支騎兵放到正面,僅僅只需要將之配屬給後方的輜重婦孺,用於看守牲畜。

這樣,一旦遇襲,這支重甲騎兵就可以配合本身的防禦力量,在牲畜和婦孺前方築造一道防線,抵充敵人的突襲,同時傳訊給主力。

而騎兵偷襲一旦變成強攻,對於偷襲者來說,就意味着災難!

因爲,戰馬的耐力,是有限的。

長途奔襲後,再次投入進攻的戰馬,最多能有三次衝鋒機會。

而在事實上,一次不成功,就等於全軍覆沒!

長途奔襲而來的騎兵,不可能跑的過,養精蓄銳的守方。

一旦偷襲不成功,就意味着會被防禦方在廣闊的草原上追逐至死!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凝視着那支正在緩緩而來,充滿了壓迫感的騎兵。

泥靡回過頭來,用烏孫話問着左右:“若在戰場上,我們遇到這樣的一支騎兵,需要多少人才能抵抗?”

“起碼一千吧?”有人不太肯定的答道。

“大概四五百吧……”有人很樂觀的說道:“畢竟,這些人不多,應該也跑不快……”

“倘若,他們是跟隨着大軍運動呢?”泥靡冷冷的問道:“假設,對方的騎兵數量與我方相差不大呢?需要多少騎兵才能抵消這支騎兵的力量?”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因爲,他們給不出答案。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烏孫人都未遇到過這樣的對手!

但作爲大國的高層,他們很清楚,當今世界的戰爭,已經從過去的小打小鬧和不要慫就是衝,變得越發的複雜、多樣。

戰爭,已經在漢匈兩國數十年的爭霸之中,演變成爲藝術。

奔襲、突襲、反突襲,側翼包抄,大縱深包抄、穿插包抄、反包抄。

斥候偵查,反斥候偵查。

甚至戰鬥的戰術,也從一開始的騎兵白刃衝鋒,變成了今日的追逐與反追逐、埋伏與反埋伏,天山會戰的時候,漢匈雙方,甚至第一次集中大量的步兵,進行對射,甚至出現了漢朝的步兵,舉着長戟,衝向匈奴的大陣,而匈奴騎兵則下馬,拿着各種武器,與漢朝人白刃交戰。

不管是匈奴人,還是漢朝人,他們的戰爭,已經變成了一個系統,一個體系的交鋒。

在狼居胥山,在浚稽山,在車師,匈奴人開始在學着漢朝人,耕作土地,播種粟米,收穫糧食。

傳說,匈奴人甚至在其腹地,縱深深處,修建了城市,聚集着工匠,學着漢朝人冶鐵鑄造,鍛打兵器。

而很遺憾,烏孫在這次變革浪潮之中落伍了。

烏孫人,甚至至今不知,何爲大規模的軍團級作戰!

泥靡看着自己的臣子們,使團的成員們,壓低了聲音,輕聲道:“這一次,我之所以答應昆莫和右夫人來漢朝,就是希望我與大家,都親眼看看這個超級強國的模樣,親眼瞧一瞧現在世界最先進的國家和祂的軍隊!”

“烏孫要生存,就要學習!”泥靡意味深長的道:“只要學習,才能生存,才能獨立!”

“先昆莫獵驕靡,就是向匈奴的冒頓大單于和老上大單于學習,才建立的烏孫!”

“現在,我欲和先昆莫一樣,以漢朝爲師!”

“但……”泥靡低聲道:“我要告誡你們!漢朝人的武器和戰術以及想法,可以學,但漢朝人的文化和習俗以及語言,不要學!”

“正如先昆莫,就只將匈奴的戰術和戰法,教導給烏孫的人民!”

他撕開自己的胸襟,露出狐裘下的胸膛,將狼頭紋身坦露出來,驕傲的道:“狼神保佑,烏鴉之神眷顧,偉大的烏孫,從前沒有屈服於匈奴,現在也不該屈服漢朝!”

所有使團成員,都屈膝下跪,左手撫胸:“狼神保佑,烏鴉之神眷顧!”

………………………………

遠方的蕭關下,張越騎乘在戰馬上,聽着一個官員的報告。

“這烏孫小昆莫有點意思啊,知道獨立自主……”張越輕笑了起來:“只是……”

現在不是後世,沒有那個地表最強八零後的生存空間。

現在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所以……

“年輕人,你的思想很危險,需要諸夏先師的矯正啊!”張越輕聲在心裡想着。

對於教(洗)育(腦)一個西元前的西域王國的太子,張越毫無壓力。

要知道,後世的西方,甚至曾經教育好了卡大佐的兒子。

讓他甘爲馬前卒!

而張越更曾經受了無數公知的洗禮,對於‘定體思’和‘你國怎’的套路,無比熟稔!

就連他,一個曾經接受過了‘接班人’培養,並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當初也被公知們忽悠的找不着北,差點就背祖忘宗了!

一個西元前的年輕貴族,還能翻得出花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三十二章 共享書籍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五百八十八節 橫掃宵小(2)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八百七十二節 十面埋伏(4)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三百節 天樑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兩百九十四節 面聖(1)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節 天下誰屬(2)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學閥的第一步第一百一十九章 黨同伐異(2)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信公主(2)【求訂閱】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五百三十八節 金日磾(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七百節 入我甕中(1)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三百一十二節 公無渡河(1)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四百五十節 悲劇的李禹(1)第四百二十七節 風暴(2)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三百六十七節 gdp狂魔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六百四十四節 定策(4)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三百五十一節 長樂宮宴(2)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三百零四節 ‘君子’之怒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九百節 異變(1)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五百七十六節 新的培育方法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