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

“啓奏陛下,要解決生鐵性脆的問題,臣以爲非得退火不可!”張越恭身拜道。

退火工藝,在中國有着漫長的發展歷史。

根據後世考古發現,在商代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退火工藝。

而鐵的退火工藝,在鐵被開始運用的戰國早期就已經出現了。

事實上,針對白口鑄鐵的脆性進行柔化退火處理的技術,在現在已經發展的很不錯了。

少府,已經在嘗試以鹽水和油脂來作爲退火介質。

但問題是,這種退火工藝,一來全靠工匠個人的經驗和技術,二則加工難度很高。

很難形成規模化,只能進行少量加工。

別說去處理那每年高達三百萬斤的生鐵了。

恐怕三萬斤都很難完成!

而漢家騎兵,粗略估計,僅僅是全面換裝馬蹄鐵,所需要的可煅鑄鐵,每年都在十萬斤以上!

故而,天子聽着,也是皺起了眉頭,問道:“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那就只能用鍛鐵了……”張越有些嫌棄的道:“只是,鍛鐵是死路,若以鍛鐵,則臣恐將來我漢家冶鐵技術,不能發展!”

在人類的冶鐵技術發展史上,東西方走了兩條科技樹。

東方的中國,以鑄鐵爲主。

西方的歐陸,以鍛鐵爲主。

鑄鐵是以高溫熔鍊鐵礦石,然後將得到液態的金屬進行加工成生鐵,然後鑄造成鐵鑄件。

而鍛鐵則是在相對低溫的情況下,熔鍊鐵礦石,因爲熔鍊溫度比較低,所以得到的不是金屬液,而是通過化學反應,將氧化鐵還原成金屬鐵。但這種金屬鐵含有較多雜質,所以需要趁熱進行鍛打,擠壓掉雜質,得到可鍛打和易加工的鍛鐵件。

中國走鑄鐵科技樹是因爲從夏商周三代就已經發展起來的青銅科技的緣故。

古代的先人,鑄銅爲鼎,爲後人指明瞭方向。

而西方歐陸的工匠們,則根本不會處理因爲高溫而液化的金屬液。

將之視爲廢物。

毫無疑問,鍛鐵科技樹是死路一條!

歐陸的鍛鐵,雖然有含碳量低,易於加工等優點。

但前路已絕!

事實上,後世西方歐陸的鍊鋼技術和鋼鐵工業的各種轉爐,是從中國的鑄鐵科技樹上重新發展出來的。

就連後來名爲鍛鐵的鍛件,也是以高溫熔鍊鐵礦石,得到生鐵再精煉而成。

低溫加工,死路一條!

沒有任何潛力可言。

而東方的鑄鐵件,看似太脆,實則,充滿未來。

就是現在,諸夏的工匠們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將鑄鐵再加工,以炒鋼術和灌鋼術將之加工成爲鋼鐵。

後世的鋼鐵廠中的各種鍊鋼爐,其實向上追溯,它們的祖先就是漢代發展起來的炒鋼術和炒鋼用的坩爐。

所以,假如現在爲了圖方便,走上低溫鍛鐵的道路。

那是遺禍千古!

而且,其實也沒什麼卵用!

在工業革命前,古代中國的生鐵產量,一直遙遙領先。

甚至,哪怕在現在,中國的生鐵產量,就已經相當於工業革命前夕英國的生鐵年產量。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而原因就是,鑄鐵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規模,無論在那個情況下,都遙遙領先鍛鐵工藝。

而且,鑄鐵科技,是先難後易。

白口鑄鐵,確實應用範圍比較少。

這也是在戰國時期,最初的鐵被稱爲‘惡金’的緣故。

但是,發展到現在,鑄鐵的性能已經遠超當時。

至於產量?

吊起全世界打都可以了。

在漫長的封建史中,獨有東方中國能生產出足夠滿足國家軍事、經濟使用的鐵。

而其他國家和文明的鐵產量?

連軍事需求都很難完全滿足,遑論應用於民用了。

再說……目前漢室的生鐵產量,算上質量最差的那部分,也纔將將三百萬漢斤上下。

大概相當於七萬噸的生鐵。

平攤到帝國每一個臣民身上,人均連五十克都不足!

再將寶貴的時間和資源,拿去玩鍛鐵。

何年何月才能達到每年人均消費一公斤生鐵的水平?

而人均生鐵年消費一公斤,意味着漢室的生鐵產量將達到五十萬噸左右。

當生鐵規模,達到這個地步,就有可能催生出第一次工業革命。

蒸汽機、鐵路和機械生產,就有了物質基礎。

畢竟,中國太大,人口太多了。

需要鋼鐵的地方也太多了。

僅僅是傳統的小農經濟,也可以輕鬆消耗數十萬噸的生鐵。

而生鐵也只有在滿足了農業的基本需求後,纔有富裕的產量,進入到工業。

畢竟,你不可能讓農民餓着肚子去工廠工作。

也不可能讓軍隊餓着肚子去守衛邊疆,保衛國家。

天子,當然是不懂什麼鍛鐵和鑄鐵的區別。

不過沒有關係,作爲君王,他不需要什麼都懂。

有人懂就行了。

有鑑於至今爲止,張越的表現,讓他很相信。

所以,他也就信服了張越的說辭,問道:“那卿的意思是?”

“臣愚鈍,以爲獨有堅持走退火這條道路,發展更好更先進的冶煉技術,用社稷的意志,持之以恆的推動下去!”張越恭身拜道:“每年,少府都必須劃出一筆資金用於此事,以期將來可以大規模的進行鑄鐵退火作業!”

在現在,退火、淬火之類的熱處理工藝,依然處於相當原始的階段。

沒有形成工藝流傳,靠的全是工匠自身的經驗。

鑄鐵件怎麼退火,保持在什麼溫度?

全憑個人直覺和經驗判斷。

而且冶煉技術和鍊鐵爐的技術,也很原始。

要形成規模化和流程化,甚至,出現技術類的書籍來指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前途是無比光明的!

因爲,白口鑄鐵經過退火熱處理後,將得到可煅鑄鐵。

這種可煅鑄鐵的加工性能和機械性能,將瞬秒鍛鐵工藝!

哪怕只是進行很初級的退火處理,鑄件的可塑性,都將提高數倍!

哪怕是現在,漢室也已經有很多工匠可以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完成這一工序。

若能將之規模化普及開來,立刻就能提升整個國家的技術水平,並帶動全社會的生產力,向前大大邁進一步。

旁的不說,單單就是曲轅犁的普及速度,也將呈幾何指數上升!

第一百七十七章 部署(2)第六百三十五節 新騎兵(2)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兩百零四章 鉤弋夫人(1)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八百零八節 天子教孫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三百七十九節 佈局樓蘭(2)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兩百一十六節 陽石公主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七百一十五節 劣根性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一百六十九章 團結【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七十四章 羅網(1)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兩百八十八節 工商署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四百九十五節 奇蹟(1)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三百七十節 重賞第六章 瑾瑜木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六百一十節 計謀不敵神通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四百一十三節 好大喜功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三百三十九節 三世發展理論(1)第一百二十六章 同氣連枝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八百零七節 五星紅旗,我爲你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