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

爲了劉進,更爲了自己的小勾勾,張越只能盡力而爲。

“家上怎麼可以這樣說呢?”張越恭身拜道:“家上爲儲君,此事早付宗廟,得社稷神靈之信,家上仁厚,天下皆知,雖有小錯,但人誰無錯?孔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望家上明察之!”

劉據聽着,卻是隻是盯着地面,默不作聲。

這讓一旁的衛皇后和劉進,都急的有些頭疼。

也是直到現在,衛皇后和劉進,才發現原來他們根本不曾真正的熟悉自己的兒子(父親)。

劉據表面寬厚豁達,就連別人對他的陷害和構陷,也經常不以爲意。

當初,蘇文構陷劉據,沉迷美色,使得天子特地給太子加了兩百宮女。

黃門侍郎常融也多次陷害劉據,甚至在天子面前顛倒黑白。

讓衛皇后恨得牙咬咬,多次勸劉據乾脆殺了常融等人,以絕後患,結果劉據卻拒絕了衛皇后的要求,還說:第勿爲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奸邪!

意思就是,我沒有做錯,身正不怕影子斜,更何況天子那麼聰明,不會被小人矇蔽的!

然而,從未有人想到過,在劉據豁達仁厚的性格之下,還隱藏着一個如此極端的人格。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位太子殿下與他的父親是一樣的。

很容易就會偏執,而一旦偏執,十匹馬都拉不回來!

現在這個偏執的人格覺醒,令他自暴自棄,甚至自我懷疑。

仔細想想,這似乎也是老劉家的遺傳。

惠帝劉盈,樑王劉武,河間獻王劉德,都在理想破滅後,黯然神傷,鬱鬱而終。

想着這些人,衛皇后就忍不住道:“太子!莫要忘了當初,汝在長平烈候病榻前的誓言!”

劉據聞言,終於意動。

長平烈候衛青,不僅僅是漢家的戰神,國家的保護神。

更是他的舅父!

從小將他撫養大的舅舅!

甥舅感情,甚至形同父子!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性格,受到了衛青的莫大影響。

衛青爲人敦厚,平易近人,性格豁達,富有同情心。

他極爲重視家庭關係和故舊感情,有恩必報。

在世之時,天下受其恩惠者,如過江之鯽,數都不數不清楚!

哪怕是現在的朝堂上,很多大人物,也是其提拔起來的。

譬如,北軍護軍使任安、長安司直田仁、司隸校尉王安、御史中丞暴勝之,甚至連執金吾王莽,也都是衛青發現和舉薦的。

衛青的成功和偉大,讓劉據下意識的模仿和效仿。

他模仿着舅舅的寬厚、豁達,模仿着舅舅的仁愛與念舊,更模仿着舅舅的言行舉止。

他內心之中,一直渴望自己能夠像舅舅衛青一樣得到天下人的認可與承認。

甚至像舅舅衛青一樣成功!

當初,衛青病重,纏綿病榻,曾握着他的手,叮囑:“太子,國家社稷,全賴汝心,治亂成敗,繫於汝志!”

劉據於是哭着跪在衛青面前發誓:“舅父大人,但請安心,據兒必定不負舅父之望,懷仁心以行丈夫之志!”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努力,希望能做到誓言!

可惜,鬱夷之變與其後發生的種種變故,特別是李禹的事情,讓他幾乎沒有了再去實踐誓言信心。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讓他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原因之一。

對舅父和百姓的愧疚,讓他的內心無比惶恐。

他甚至不敢再去想,自己死後,該怎麼去見九泉之下的舅舅!

那個一生都在爲了他和他母親以及這個國家嘔心瀝血的男人!

此刻,聽到母親主動提起這事,他終於崩潰,掩面抽泣起來:“孤無顏見舅父於九泉之下,愧對父皇,愧對天下……”

“父親大人……”劉據這麼一哭,劉進也跟着哭了起來。

“家上……”張越連忙上前,道:“長平烈候若在,見家上做此小女兒狀,其心何安?”

他算是終於抓到重點了。

從衛皇后的話和劉據隨後的反應來看,張越知道,衛青恐怕就是這位太子殿下最大的軟肋和刺激點了。

既然如此,那就該用衛青來激發劉據的鬥志!

果然劉據一聽,就止住了哭聲。

他想起了自己的舅舅,那個哪怕晚年,深受病疼折磨,縱然身上的舊傷發作,疼的冷汗直冒,卻依舊如往常一樣,穿着甲冑,佩着長劍,走在宮闕之中的男人。

他有鋼鐵一樣的意志和泰山般的鎮靜能力!

舅舅生前,最常說的話就是:“這點小疼,臣視若蚊蟲叮咬而已!”

他最自豪的,也一直是自己的意志。

當年宮廷上下,所有人在這位被傷病折磨的奄奄一息,連走路都有些搖搖晃晃的男人面前,只能俯首低頭。

“舅舅若在,必不喜孤的這個樣子……”劉據在心裡想着。

可是……

他擡頭看着張越,道:“父皇對孤,已是失望至極……”

他很清楚,自己的父親這一次是真的發怒了。

這一次,老父親的反應,超出了他過去的所有反應。

那種對自己的失望和厭惡的神色,是直接寫在臉上的。

“陛下,怎麼可能對家上失望?”張越連忙拜道:“臣愚以爲,陛下對家上的愛與期望,從未改變!”

“嗯?”劉據的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對他來說,他現在最大的矛盾和問題,就來源於他父親對他的態度以及自身內心的愧疚與自責。

這兩種情緒,在他內心之中反覆糾結,讓他難以自安。

“臣聽說,當初,陛下曾親口對家上道:吾當其勞,以逸遺汝,不亦可乎?”

“陛下,勞苦一生,所求的不過是想將一個強大、富足、安康的天下,交給家上,令家上少些煩憂而已……”

“臣聞之,父者猶天,母者猶地,子猶萬物也!天地愛萬物,所以有陰陽四時,雨露之滋潤,天地之愛萬物,所以有風雨雷電,水旱蝗湯!何也,此天地以磨礪萬物之事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故諺曰:不歷風雨不可以見彩虹!”

“故而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

“今陛下所以遷怒家上,乃是希望家上,能夠遇挫逾勇,明爲政者之要,知天下事之艱難、複雜!此所謂書雲: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其望家上明察之!”張越說完深深俯首。

毋庸置疑,他在給天子和劉進推銷了自己的那一套心靈雞湯+多難興邦論後,對劉據也推銷了起來。

這也是一種思想或者說行爲方式在中國要獲得成功的最佳方式。

就像董仲舒當年做的一樣,只要上層接受了,下面的人就會跟着認同。

沒辦法,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在大一統的漢室帝國結構下,再沒有比皇室更好的推銷點了。

一般來說,只要說服了皇室,幾乎就說服了天下。

劉據聽着,望着張越的身子,終於有了些精神。

仔細想想,似乎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好像,張子重說的是這麼一回事!

回想這麼多年來,老父親與自己之間的事情。

劉據不得不去信張越的話。

他呢喃的看着張越,還是有些不太自信的問道:“卿說的是真的嗎?”

張越連忙拜道:“當然!臣所說的真假,家上心裡應該是清楚的!”

“這世上豈有不希望子女成才的父親?何況當今天子,一代雄主,胸懷三王之志,口銜五帝之仁,澤被四海,豈能無澤家上乎?”

“這些話……”劉據看着張越長聲嘆道:“恐怕只有愛卿肯和孤說,也唯有愛卿方能如此!”

“孤聽說,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自古忠臣義士,竭誠不畏斧鉞之誅以陳其言,志在匡扶社稷……”

“大約說的就是愛卿這樣的人……”

“臣惶恐……”張越連忙拜道:“臣不過是盡職守而已……”

劉據起身,走到張越面前,扶起張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張越拜道:“既如卿言,那敢問愛卿,孤當以何行,而致父皇之意,以合天下之望?”

隨着這句話出口,衛皇后的神色,終於轉泣爲笑,看着劉據滿意的點點頭。

這纔是她的兒子!

劉進也是長出一口氣,滿是感激的看着張越。

自聽說此事後,他就一直充滿了自責和內疚。

在他看來,這個事情,其實是他造成的。

要不是他心態急迫,去和皇祖父稟報,想要多拿些軍械,或許就不會導致這麼多事情了。

講道理,其實新豐的冬訓,所需要的軍械,完全可以從武庫裡,選那些報廢和捲刃的兵器。

若只是從武庫拿個數百件類似的軍械,以他的身份根本不需要向天子報告,只需要到丞相府報備一下就可以了。

甚至,都不需要這麼麻煩,下令給京兆尹,讓京兆尹去打報告就行了。

是他心態急切,想要讓人刮目相看,才搞出這個事情。

如今,父親終於能走出頹廢,重拾鬥志。

劉進終於放下心來。

只有張越知道,這一切纔剛剛開始。

今天女兒吐奶,從鼻子裡出來,然後就一直哭鬧,嚇死我了!趕緊抱去醫院檢查,因爲是在鄉下,我又沒有車,急的我都哭了!還好沒有什麼問題~不然~~~~~~~~~

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六百六十六節 超級工程(1)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八十二節 劉進的感激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七百九十五節 節操喪失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五百八十六節 大漢禁軍(2000月票加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四百四十一節 恐怖的少府(2)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七百三十六節 泥靡歸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三百三十四節 龍窯和造紙第三百六十七節 gdp狂魔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安世(3)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八百五十節 呦呦鹿鳴(1)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五百五十八節 王氏外戚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匯合(2)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三百一十二節 公無渡河(1)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三百九十四節 胡建的疑慮(2)第一百六十三章 朱安世(2)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八百二十一節 異變(2)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七百三十九節 請殿下爲天下犧牲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六百四十四節 定策(4)第三百五十七節 巫蠱之禍?(4)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三百一十三節 公無渡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