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

於是,衆人立刻浩浩蕩蕩的組隊前往建章宮。

足足二三十位鴻儒,僅僅是博士就有十幾人!

至於尾隨其後,跟在後面的士大夫公卿,更是有數百人之多。

沒有辦法,這種大事,人人都想露個臉,佔個坑。

不然,日後別人問起來:“當初張侍中發現《鄭武夫人規勸孺子書》君何以不在?”

怎麼回答?

等大家走到建章宮門下時,在京兩千石以上大臣,也紛至沓來。

就連那些很久不露面的列侯勳臣們,現在也火急火燎的聞訊趕來。

等大家走到鳳凰闕下,守門的衛尉候司馬看到這個陣仗,被嚇了一大跳。

他甚至嚇得趕緊命人將宮門關閉,幾乎就要敲響代表着警戒的銅鐘。

還好,他的理智還在。

他微微探出頭,看着在宮闕下,密密麻麻的人羣。

其中帶着博士冠帽的人,有十幾個。

身穿兩千石衣冠的人,數以十計!

至於列侯冠冕,更是不知道多少了。

“怎麼回事?整個長安的公卿士大夫都來了?”他撓撓頭,一邊連忙派人去通知執金吾領衛尉事王莽,一邊問道:“諸君何來?”

張越走上前去,舉起自己手裡的宮籍,大聲喊道:“吾乃侍中張子重……”

他轉身看向其他人,道:“至於諸公,皆在京博士、士大夫、兩千石公卿列侯……”

“吾等來此,乃是欲要入宮,向天子請旨,請入蘭臺,借閱蘭臺殘簡……”

那司馬狐疑片刻,開口道:“侍中請稍候,茲事體大,請容末將通稟天子……”

………………………………

而此時此刻,天子正站在玉堂的高臺上,遠望着對面的神仙台。

他心情很不錯。

因爲,他已經得到了報告——小留候在尚冠裡大道,將左傳學派,錘成了豬頭!

這讓他很得意。

叫爾等古文諸生,跑去諸侯王那裡?

叫爾等私底下和朕唱對臺戲!

這就是下場!

至於,左傳楊宣所說的那些諂媚的話?

若他現在只是二十歲的時候,大約還會信……

但現在嘛……

被魯儒和董仲舒忽悠了以後,他已經學會對儒生的諂媚和迎合進行分析。

就左傳那些渣渣,天天嚷嚷着‘莫如和親便’,死都不肯支持他對匈奴的復仇戰爭。

更緊要的是,他們還反對鹽鐵官營,不許自己幹這幹哪。

就算扶持了起來,除了搗亂和添亂外,大約也沒有別的用處了。

所以呢,他就算聽了,也是無動於衷。

甚至,他還感覺有些作嘔。

“左傳楊宣,連士人的原則和立場也能拋棄……”天子在心裡冷笑不已:“朕安能指望他們?”

當了四十七年皇帝,他早已經明白,除了少數人外,大部分的芸芸衆生,都是嘴上嚷嚷着忠君,實則私底下打着自己的小算盤。

中飽私囊、貪贓枉法、陽奉陰違者數之不盡。

身爲君王,他與這些渣渣周旋已經夠辛苦的了。

再來一幫,除了嘴上喊着‘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實則幫不了他半點忙,只會給他添亂,和在朝中爭權奪利的腐儒。

他又沒病!

事實上,最近十餘年來,他的統治策略,已經從儒法並用,轉爲儒爲外衣,內爲法政。

所用大臣,現在更是清一色的法家臣子。

執金吾王莽、御史中丞暴勝之、尚書令張安世,身上都帶着濃厚的法家色彩。

就連現在的這個小留候,別看表面上是公羊學派的人。

但觀其在新豐的施政,卻是法家和黃老雜治!

最多隻是披了一層儒皮而已!

所以呢,左傳的獻媚,等於獻給了空氣。

WWW● Tтka n● C○

“陛下……侍中張子重與大量博士、公卿、列侯,在宮闕之下,請求陛下許其等入蘭臺借閱蘭臺所藏殘簡……”一個侍從輕輕走過來稟報着。

“朕知道了……”天子微微笑着,臉上洋溢着得色。

蘭臺和石渠閣所藏簡牘,自蕭相國外,迄今百年沒有幾個人關心。

北平文侯張蒼曾一度決心,將其整理清楚。

可惜,每次想要動手,不是遇到匈奴入侵,就是國家發生災害。

自先帝迄今,除了司馬談父子外,其他人都毫不關心。

至於他?

即位之初,確實雄心勃勃,想要整理好這些秦代簡牘。

然而……

沒幾年就發生了建元新政被廢的事情,等竇太后去世,他開始親政,就開始對匈奴用兵。

久而久之,這事情就擱置下來。

卻沒有想到,在這晚年,小留候開始了整理。

其實最初,他以爲,小留候是不可能做出什麼成績的。

畢竟,蘭臺和石渠閣所藏的簡牘,是蕭何從秦宮廢墟里挖出來的。

能夠被整理和可以被整理的部分,在蕭何手裡都已經完成了。

剩下的,都是東一支,西一支,散亂無序,前後不搭的簡書。

很多簡書都被戰火燒過,字跡模糊。

更麻煩的是,當初將它們挖出來的時候,很多簡書都沒有得到保護,通常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丟到一個籮筐裡。

於是,可能這一支簡書還在講齊宣王,下一支就在講越王勾踐。

天子曾經也以爲,它們已經不可能被整理了。

但在昨天,小留候卻報告自己——他在蘭臺,經過與尚書令張安世、御史中丞暴勝之的通力合作,同心協力,整理出了數千支竹簡,並將它們編列成書。

得到了數十篇涵蓋經、史、法律以及祭祀、占卜等十餘個內容。

成果斐然!

這令天子真是欣喜若狂。

自董仲舒開始,他就處心積慮,想要統一思想。

做到像秦始皇那樣的言出法隨,號令天下。

奈何,儒生們根本不聽他的。

甚至有很多人,不屑於出仕,就想窩在老家搞學術。

這讓他的面子很受傷。

但偏偏,他沒有辦法,他總不能將他們綁來長安吧?

現在好了!

有了小留候整理出來的這些東西,攻守之勢,立刻轉換!

現在,輪到那些窩在老家的老頑固來長安求他了!

只要想到這個,他就笑的幾乎都要肚子疼了。

於是,他微笑着道:“傳朕的命令:諸生要觀蘭臺殘簡可以……只是,人數要限制……只能選派二十人入宮……”

現在……

你們都得來求朕!

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兩百九十四節 面聖(1)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兩百一十八節 新豐隧營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六百七十一節 抉擇(2)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商賈、豪強(3)第七百二十四節 最終……卻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六百一十二節 無雙割草趙充國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兩百二十節 以武一切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三百零三節 煽風點火(2)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八百三十三節 馬仔(1)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七百一十一節 全民大練兵(1)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三百五十六節 巫蠱之禍?(3)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一百四十二章 官僚【六更完畢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三百四十八節 羌人問題(1)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八百四十四節 知恥之士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三百三十一節 信武君(1)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五百五十五節 巫蠱之禍?(2)第八百六十五節 強勢(2)第八百七十九節 各方反應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九章 神秘老人 (2)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