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

哼着小曲兒,回到了光祿勳衙門,陳惠立刻就去拜見韓說。

可是,在門口卻吃了閉門羹。

一個看上去似乎是韓說家臣的男子,攔住了他:“陳郎中……主上正在午休,有什麼事情,告知小人就好了……”

“可明明……”陳惠一楞,正要反駁,就看到在不遠處,光祿勳韓說正領着一個身穿儒袍的士大夫,走向官邸的後院,他馬上就將要說出口的話吞回肚子裡。

事到如今,他豈能不知,韓說也在害怕?

怕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萬一被那張子重反擊!

但他卻是沒有辦法,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留候家族要是崛起了,還能有他曲逆候子孫逍遙快活的地方?

這可不是一兩代人的恩仇。

延綿三四代,從張良、陳平糾纏至今的世仇!

嘆了口氣,陳惠只能低頭道:“請閣下轉告光祿勳,便說魚已入甕!”

“好的!”對方微微恭身,道:“小人一定轉告!”

………………………………

韓說畢恭畢敬的,引領着他身旁的儒生,走進了官邸之中。

“請!”韓說低聲笑着道:“子國兄一別經年,風采依舊,實令愚弟敬佩!”

對方年紀大約比韓說大一些,穿着很隨意,臉色更是隨和不已,神情散漫,若非是頭上戴着的儒冠,都能讓人誤以爲他是黃老學派的人。

“君候言重了……”他微微笑着道:“在下離京十餘載,此番歸京,君候卻已是國家九卿,爲天子重臣,在下實爲君候賀也!”

“豈敢!豈敢!”韓說連忙道:“兄長素王之後,天下敬仰之名士,愚弟豈敢在兄長面前居大?”

對方正是韓說等待了許久許久的盟友。

他的好兄弟,好哥們,好基友。

故侍中孔安國孔子國!

孔子的第十世庶孫!

當世有名的大儒,古文學派之中的後起之秀。

天漢二年,這位故侍中向天子報告,自己從老家的牆垣裡發現了孔子時代所留的《尚書》《孝經》、《論語》,因爲這些古文都是以蝌蚪類的文字寫成的,所以除了他這個孔子後人沒有人能讀懂。

他以今文方式,將之翻譯出來。

由是出現了古文學派的《尚書》《論語》《孝經》系統。

令天下古文學派聲勢爲之一振,哪怕是今文學派的鴻儒們,也不好說什麼。

畢竟,他是孔子的嫡系後人。

雖然是庶出,但在今文一系看來,這也是素王子孫啊!

捧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攻擊?

再則,孔安國的師承,也是令人畏懼!

他先從濟南伏生之孫伏生學《尚書》,後從魯申公受《詩經》,乃是根正苗紅的大儒衣鉢傳人。

今文學派根本悍不動他在尚書與詩經領域的地位。

由是,其在曲阜一帶,一下子就聲名鵲起。

曲阜孔氏的文名,更是首次超越了同爲魯儒派系的顏氏,成爲了曲阜當之無愧的第一家。

兩人寒暄一陣,便到了內室之中。

“兄長請上座……”韓說非常親熱的領着孔安國,恭敬的將他請到上首。

原本,韓說其實是有些看不起士大夫的,特別是在野的士大夫的。

總覺得,他們再牛逼,也不過是一刀放倒的事情。

對於孔安國,這些年來也疏於聯繫,只是偶爾書信問候。

直到那個張子重崛起,他才發現。

原來士大夫也能有力量,輿論也可以發揮出遠比刀槍劍戟更強大的作用!

刀劍只能殺人,但士大夫卻可以誅心!

孔安國卻被韓說的熱情與親切有些嚇壞,他笑着道:“君候太擡愛了!太擡愛了!”

“在下只是鄉野村夫,於曲阜教書授業而已,真是有些當不起君候厚愛……”但屁股卻是毫不客氣的坐了下來。

現在的曲阜孔家,可還不是後世那個牛氣哄哄的衍聖公家族。

如今,曲阜孔氏,說得好聽一點,是孔子素王之後,聖賢苗裔。

說的難聽點,不過是一個爵位在左庶長之下的尋常地主人家!

哪怕是在曲阜,孔家也不是一呼百應的。

魯儒內部,互相傾軋,相互看不起,也非是一日之功。

現在天下儒生們,也沒有將孔家看成什麼精神領袖、共主。

這與戰國以來,儒門內部的紛爭有關。

自孔子後,儒家一分爲八,各自都覺得自己纔是孔子嫡傳,其他是異端,豬腦子都快打出來了。

在這個過程中,身爲孔子後人的子思也參與其中,積極爲自己正名。

等到了漢季,儒家各個派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然後各自罵了一句:異端,去死吧!

就拿現在的穀梁學派與公羊學派來說吧。

想要他們承認孔安國這一系,那不是打先師子夏先生的臉嗎?子夏先生當年可是被人氣的出走河西,在魏國開館授徒,纔有了穀梁、公羊、易經諸派與法家的道統!

且也正是因此,子夏先生纔會喪子失明,晚景淒涼!

所以,倘若承認孔安國這一系曾經參與逼走子夏的渣渣,就是欺師滅祖啊!

董仲舒活着的時候,就閉口不提曲阜孔家的事情。

孔安國自己也心裡明白,不然也不會等到董仲舒死了,纔敢‘從家裡的牆垣中挖出先人的藏書’。

也只敢在古文學派裡玩玩,根本不敢玩更有前途的今文學派。

“子國兄此番入京,所爲何事?”韓說將孔安國請着坐下來後問道。

“不敢瞞君候,此番入京,乃是受瑕丘江公之邀,進京求請天子寬宏,復我從兄孔臧之家!”孔安國也是有求於韓說,故此也不隱瞞,直接告知:“我從兄臧,一生清廉,且爲高帝功臣之後,坐法失候,令其宗族、神靈無有祭祀,在下是看在眼裡,傷於心肺!”

韓說聽着就笑了起來,江升邀請?

那老貨也和自己打着一樣的算盤嗎?

不過這個藉口倒是不錯!

孔安國所說的孔臧是高帝功臣,繆候孔藂之孫,曾爲漢太常。

史記之中,亥下之戰的記述中所謂‘孔將軍在左,費將軍在右’指的就是孔藂。

不過,元朔中坐法失候,丟掉了孔藂的侯國,也使得曲阜孔氏變得極爲尷尬。

孔家當然做夢都想恢復繆候侯國。

只是……

這事情很難!

不過,不要緊,先忽悠着再說!

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八百三十二節 選才(2)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六章 瑾瑜木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兩百二十四節 劉進的內疚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三百六十三節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七百一十九節 諸子齊聚(4)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弊第兩百一十三節 打臉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七百九十七節 霍光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四十七章 珠算(2)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兩百二十三節 上任(3)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八百九十七節 秣兵歷馬(2)第四十九章 氪金(2)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六百四十四節 定策(4)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一百八十二章 豪強、商賈(2)【感冒復發了】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六百六十七節 超級工程(2)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八百三十四節 馬仔(2)第八百一十一節 權衡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三十章 秀才(1)第四十八章 氪金(1)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四百一十八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2)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五百零九節 諸夏(1)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八十一章 面聖(2)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兩百零一章 美食【求月票】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六十八章 朋友!第兩百節 假民贖買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一百五十章 針鋒相對(1)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