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

新豐城中,此時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城東靠近護城河的地方,一個巨大的怪物,正在拔地而起。

假如從空中俯瞰的話,你會發現,這裡已經完完全全的變成了一個有組織有血肉的工廠!

是的!

工廠!

雖然,技術粗糙,幾乎所有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

但是,卻已經是一個符合工廠定義的基地了。

一個個作坊之中,無數人揮汗如雨,將一個個木製、鐵製的零件製作成型,然後再由人檢驗,裝車送往下一個作坊繼續下一道工序。

分工合作與緊密配合,使得此地,變成了一個源源不斷生產着各種器物的工廠。

更重要的是,在覈心區域,那個龐大的工坊之中,上千名這個時代最好的工匠,運用着自己的智慧與經驗和技術,將生鐵液化,幾臺改良自‘七輪扇’的器械,在人力的推動下,將風吹進坩爐之下,使得火焰熊熊燃燒,冶煉溫度不斷升高。

由是,本來只能小規模手工生產的炒鋼,現在可以成批煉成了。

雖然這個規模還很小,五個坩爐,每日只能產出不到千斤(漢斤,約合240-250KG)的精鐵與鋼。

但卻已經可以供應上曲轅犁的需求了。

張越行走在其中,心裡也是充滿了自豪與驕傲。

雖然現在這個工坊園,其實還遠未成形。

就連作爲主體的少府工坊,也只完工了三分之一,將將能讓少府考工室和東園署裡調來的熟練‘炒鋼法’的大匠能有地方炒鋼。

所謂炒鋼術,應該是漢室發明的一種新型的手工冶煉技巧。

後世就曾出土過,約是漢太宗在位時期的炒鋼術製成的寶劍,那些寶劍出土後,雖然在地下歷經兩千多年,但依舊鋒利無比,輕輕一揮就能刺破十幾層的紙皮。

而炒鋼術的原理,對於後人來說,簡單到能算作常識了。

其主要辦法,就是將生鐵在坩爐之中高溫液化,不斷攪拌,並加入精礦粉,使得生鐵中的雜質氧化,從而得到鋼。

當然,爲了保密,這些工匠,就將配方與技術神秘化,稱之曰‘藥’。

但在穿越者面前,一切遮掩和障眼法,都失去了作用。

現在,炒鋼術的所有技術要求和操作程序,都已經變成了文字,被貼在工坊的牆壁上,連學徒也能學習並且實地操作。

這些經過張越提煉和完善的程序,自然比起那些工匠爲了藏私而神秘化的程序更簡單明瞭。

這也使得鋼鐵與熟鐵、精鐵產量大增。

原先,一個熟練大匠一天最多能練幾十斤。

現在,是成百上千的練。

唯一的限制是坩爐不足與原料。

坩爐好辦,已經有十幾座全新的冶煉坩爐在建設中了。

就是生鐵原料的問題,讓張越有些頭疼。

新豐本身沒有鐵礦,所有原料都需要從長安轉運。

這導致成本大增。

好在,現在的少府卿是公孫遺,管着調撥資源的是成源,倒不用擔心被人掐脖子。

只是終究有些難受。

“現在每日可產曲轅犁多少具?耬車多少?水車多少?”張越問着陪同他視察的丁緩。

這些日子來,丁緩在工坊園內,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若非是他坐鎮,此地的生產秩序與生產速度,斷然不可能這麼好,這麼快。

無數匠人,聽說是丁緩坐鎮後,立刻就心服口服,甘願聽令。

而工坊之中,無論出了什麼問題和困難,丁緩總能想到辦法解決。

這些天,僅僅是張越所知,丁緩就已經爲各個工坊,解決了數十個生產上遇到的技術問題。

“回稟侍中公,如今工坊之中,每日能作曲轅犁七具,耬車十三具,水車五輛……”丁緩笑着道:“此外,還有其他鋤頭、鐮刀、耙等工具各數百……”

張越聽着點點頭,現在這個工坊園之中,來自少府的匠人,已經達到了三百多人,還在陸陸續續的不斷增加中。

其他商賈派來的匠人、學徒、奴婢工,幾近八九百人。

而產量卻只有這麼點,張越有些尷尬。

更尷尬的是成本。

現在一具曲轅犁,在這裡被生產出來,其成本已經接近五千錢了。

耬車成本也逼近了三千錢。

更誇張的是水車。

現在,一架水車帶磨坊的製造成本已經幾乎達到兩萬錢!若算上組裝費用,起碼是兩萬三千錢。

如此昂貴的器具,根本不是農民能用的起的。

但沒有水車,百姓的生產用水問題,特別是旱季用水就無法解決。

所以,張越乾脆就將水車建設納入了新豐的基礎建設開支中。

反正對穿越者來說,國家承擔重大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責任,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不然百姓憑什麼給你交稅服役?

而這個決定,也讓他一下子成爲了新豐百姓眼裡‘有史以來最好的縣尊’。

只是,水車的產量限制,使得安裝速度很慢。

到現在,各鄉都開始補種冬小麥了。

但全縣卻只安裝了不到十臺——絕大部分都被他裝在了新豐的外圍鄉亭。

目的呢,也很簡單,做宣傳用的。

讓其他人看看,特別是鄰縣的人好好看,好好學。

最好倒逼着鄰近幾個縣的官僚,不得不來新豐考察、取經和學習。

張越就可以趁這個機會,將爪子伸到周邊。

而曲轅犁和耬車的事情,就比較爲難了。

成本五千的曲轅犁,起碼也要賣個一萬錢,纔能有收益,至於成本三千的耬車,換成商人賣的話,至少六千錢。

但別說一萬錢、六千錢了。

大部分平民百姓,連一千錢也未必拿得出手。

倒是各鄉的地主豪強貴族們紛紛表示,這個價錢很公道。

若是能優先供給他們,他們甚至可以加點價錢。

但,若這些曲轅犁與耬車,只賣給地主豪強貴族的話……

張越敢保證,不用三年,新豐的貧富差距就會大到令人畏懼。

好在,他是穿越者。

農民沒有錢?

不要緊!

縣衙買下來,再租給你好了。

一具曲轅犁,每天給一百錢租金,一具耬車每日給六十錢租金,若是客戶還需要租賃耕牛挽馬,那便只需要再加五十錢就可以打包帶走。

由是,哪怕是再窮的百姓,也能用得起這些昂貴的新農具了。

唯一的問題是——產量太少,供應不上。

現在新豐全縣的曲轅犁加起來才二十來套,耬車也僅得三十具。

沒有辦法,張越只好想方設法的進行調度、分配,同時,督促工坊全力生產。

第四十章 曾經的屈辱第三百六十七節 gdp狂魔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四十六章 珠算(1)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五百七十九節 來自海洋的珍饈第八十章 面聖(1)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四百三十七節 奈何張越有高達 【除夕快樂】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六百八十三節 貿易第三百四十四節 坑爹第六百二十節 大殺器孫子兵法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四百三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六百一十節 矯詔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一千三百二十節 使團(3)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兩百二十七節 大棒(2)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家永不爲奴!(1)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三百八十四節 徵辟丁緩(2)第五百九十四節 火龍燒倉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七百一十節 郡兵(2)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兩百九十八節 爾虞我詐(1)第三十六章 來自網遊的經驗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五百九十四節 火龍燒倉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六百五十六節 共識(2)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三百六十三節 夏侯始昌的驚訝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五百六十五節 對韓說有些想法了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兩百五十四節 豈曰無衣第五百五十八節 王氏外戚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三百七十節 重賞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四百一十二節 各自的抉擇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八十九章 侍中領新豐令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七十六章 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