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

張越走到那位樓蘭王子麪前,斟酌了一下用詞,道:“吾乃漢侍中張子重,奉陛下之命,特來曉瑜王子:前日樓蘭王上書天子,言其病重,欲求天子歸王子回國以繼宗廟……”

安循聽着,瞳孔立刻放大,臉上甚至露出了喜色。

回國即位?這是他曾日思夜想之事。

然而……

旋即他又落寞了起來。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在那裡,沒有小勾勾的男人,都是不可能得到別人尊重的。

更別提即位爲一國國王了……

而他的神色變化,自然瞞不過就站在他身前的張越。

甚至連王莽、戴仁,乃至於天子都看得仔細。

終於見此,都紛紛在心裡暗自點頭。

這個樓蘭王子聞其父病重將死,先喜後憂,說明他是一個徹頭徹尾、自私自利之人。

這樣的人,色厲內荏,最好控制和擺佈。

“樓蘭王特使,現在已經越過玉門關,正在來長安的路上……”張越輕聲說着:“王子歸國即位可期矣……故陛下命我,來與王子說一些事情……”

“歸國即位?”安循聽到這四個字,就拼命的吞嚥口水,望着張越和戴仁還有上首的天子,滿眼的不可思議。

在這一刻之前,他早已經死了回樓蘭的心了。

漢朝和他的祖國,都不可能接受一個廢人回國即位。

但……

若是真的可以回國即位……

他想起了故國的風光。

孔雀河蜿蜒着,流淌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

那裡綠草青青,那裡流水潺潺。

戴着氈帽的少女,揮舞着鞭子,在河灣中唱着歌謠。

絡繹往來的商旅,趕着橐他、馬匹,走在古老的小道中,風鈴聲在山谷之中迴盪。

當然……

最重要的是——樓蘭王宮之中,堆積如山的黃金、寶玉、絲綢與珠寶。

樓蘭雖然只是小國,男丁不過五萬。

但是,因爲控扼絲路要害,近白龍堆,與蒲昌海相望。

故樓蘭很富裕很富裕。

富到完全有財力,同時向漢匈朝貢,交保護費。

富到樓蘭人可以在蒲昌海沿岸地區,建立起一個個城邦,成爲西域諸國中城邦數量僅次於大宛、烏孫的國家。

富到以樓蘭這樣的小國,都能在主要城邦之間,修建起一條條運河,連通各城。

若能歸國,掌握一個這樣富裕的國家。

有了錢,那不是想怎麼享受,就怎麼享受嗎?

沒有小勾勾,不一定就意味着不能享樂。

對嗎?

除了女人,還可以……

帶着這個念頭,安循立刻就將腦袋趴在地上,恭身道:“若漢能立我,我必誓死效忠,爲漢藩屏!”

即位纔是最重要的!

獲得漢人的支持,纔是最重要的!

安循很清楚,也很明白這個事實。

像樓蘭這樣的小國,最悲哀的,不是離天堂太遠,而是與漢朝太近。

而更悲劇的是,離匈奴人也很近。

夾在漢匈這兩個超級強權、巨無霸之間,無論樓蘭也好,車師也罷,都只是棋子,都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禍福。

樓蘭之所以臣服漢室,受漢室節制,僅僅只是因爲樓蘭與漢朝更近罷了。

就如車師,因爲離匈奴人更近,所以只能臣服匈奴人,給匈奴人當狗。

這也是西域諸國的困境與悲哀所在。

漢與匈奴,總要選一個來當主人,或者同時認兩個爹,享受雙倍的父愛與關懷。

在西域,能真正自主自己的命運國家並不存在——哪怕是看上去強大,可以遊走在漢匈之間的烏孫,也得做出選擇。

而站錯了隊,下場可是很慘的。

漢屠滅了輪臺、扶樂、姑師,匈奴人也幹掉了好幾個反骨仔。

而西域各國,在這樣的國際局勢面前,雖然心裡mmp,但身體卻只能服從現實,選一個慈父來保護自己。

若安循的身體正常,恐怕他心裡面還會有猶豫,還會想着學他爹那樣,同時喊匈奴單于與大漢天子‘親爹’。

但現在嘛……

既然沒了小勾勾,那就意味着他不可能有子孫後代。

既然沒有子孫後代,那他也懶得去關心樓蘭的未來與存續這種事情——難道要辛辛苦苦的操勞一生,然後給他人做嫁衣?

安循可沒有傻到這個地步。

這個時代的西域各國貴族們,也還沒有這麼高尚的道德情操。

正常而言,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纔是正理。

張越聽着,卻是微微笑道:“王子請放心……漢天子受命於天,監於天下四海,澤及鳥獸,樓蘭雖夷狄域外之國,但終究也是漢藩國,天子當然會立王子……”

“不止如此……”

“天子還將尚公主與王子爲妻,以漢公主之尊,而助王子協和六宮……”

至於安循會不會答應?

這就由不得他了。

後世米帝問過南美人民,他們到底需不需要燈塔之光的照耀嗎?

沒有!

現在的漢室,同樣也根本不會去問西域諸國:是否需要大漢天子的雨露滋潤,是否需要諸夏文明的教化。

在漢室以及中國大部分王朝的思維中,就不存在有什麼夷狄能不接受天子雨露滋潤與諸夏文明教化的。

若有人敢拒絕……

那他的良心一定是壞掉了!

王化(民豬)、禮法(自由)、天子的愛(人民的呼聲),你特麼都敢拒絕!?

昏君啊(毒菜啊),去死吧!

在這個諸夏民族執掌天下話語權和推行‘普世價值’的時代,也真沒有什麼國家或者民族,能拒絕得了這種要求。

在事實上來說,兩漢對西域的經營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文化方面軟實力的影響。

班定遠帶了幾十個人,就能團結西域各國,讓各國軍隊聽從命令與指揮,出人又出錢。

比霓虹和棒子還要乖。

爲什麼?

因爲匈奴人帶去的只有死亡、壓迫、剝削與奴役。

而漢室帶來的是文明、秩序與制度。

西域各國就算是傻子,也知道選誰啊!

當然,在現在來說,西域諸國,對於漢室文明和漢天子的仁德,還是缺乏瞭解和認知的。

所以呢,張越決定,得好好的教育教育。

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一百一十一章 統一戰線(1)第三百六十七節 gdp狂魔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三百三十五節 學閥之路第七百四十一節 膨脹的長孫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六百六十一節 張布斯(1)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九百節 異變(1)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一百三十章 拐帶太學生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六百六十九節 交易(2)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三百零四節 ‘君子’之怒第九十五章 上船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八百八十二節 天子之怒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五百零五節 烽火逐塞(1)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四百五十九節 韓說的應對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六十六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1)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五百五十四節 告狀的藝術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三百二十八節 大學閥的第一步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一百六十章 衆生百態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七十八章 公孫遺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兩百九十五節 面聖(2)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七百五十二節 說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八百一十九節 莫欺少年窮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節 天下誰屬(4)第一百八十五章 匯合(2)第三百二十五節 學閥之路從今起第七百七十五節 老將軍的託付第三百零七節 祖傳絕技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三百五十二節 長樂宮宴(3)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一百零三章 桑弘羊(2)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