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節 天子的難題(2)

張越撓了撓頭,對這個問題自然感到棘手無比。

現在天子的態度,分明是想魚與熊掌兼得。

又要當婊子,還想立牌坊,這簡直是……

一副醜惡的帝國主義嘴臉啊!

不過……

張越喜歡!

諸夏的帝國主義與歐陸的帝國主義是兩碼事。

歐陸帝國主義者,外殘內暴,既對殖民地敲骨吸髓,又將本國人民視爲豬狗牲畜。

但諸夏的帝國主義,卻非如此。

哪怕是現在被批倒鬥臭,都快與桀紂相提並論的秦政,其實對於底層人民,也充滿了脈脈溫情。

而秦之亡,與其說亡於暴政,倒不如說因爲秦的基本盤——老秦人拋棄了秦庭。

劉邦能得天下,除了山東老兄弟們給力,不離不棄外,最大的物質保證,就是關中的老秦人們提供的。

至於如今的漢室,在未來的史書上,雖然被批評爲‘窮兵黷武’。

然而在事實上,戰爭的人民的影響,甚至還沒有腳下這座建章宮修建之時來的大。

相反,戰爭甚至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正是通過戰爭,漢室的冶鐵技術和冶鐵規模不斷擴大。

隨之在中原地區和北方,大規模的鐵器農具開始被應用。

未來趙過推行二牛擡槓技術,也是因爲漢室通過戰爭,得到了大量耕牛的緣故。

是故,中國的帝國主義,還真幹不出外殘內暴,對外欺凌,對內鎮壓的事情來。

歷史上所有開疆拓土的帝王,在其赫赫武功的同時,其文治水平也不差。

商湯、周武、周公、成康、周宣、齊恆晉文,以及之後的魏文侯、魏武侯、齊威王、秦孝公等先王先君們,皆是內撫百姓,外徵敵國(夷狄)。

哪怕是秦始皇和當今這位,其實在文治方面,也是鮮有人能及。

旁的不說,書同文、車同軌的秦始皇和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實行鹽鐵官營,將郡縣制貫徹到底的當今。

於諸夏的人民和士大夫們,對於君王和國家,有着異常苛刻的要求。

失道者,就會滅亡。

而生活在這片土地和成長在這個社會裡的君王,哪怕再怎麼殘暴、昏庸、無能,有一個事情他們清清楚楚——四海窮困,天祿永終。

國家失道,神器易主。

夏桀自稱自己是太陽神,結果,他的人民高呼着‘時日皆喪,吾與汝懼亡’,不惜與之同歸於盡,也要幹掉這個太陽神。

周厲王覺得自己很牛逼,不顧他的人民的意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又橫徵暴斂,虐待百姓,於是他就只能去彘地養老了。

是故,諸夏的帝國主義者的信條,從來都是內王外霸,內諸夏外夷狄。

就像詩經所言: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羣黎百姓,遍爲爾德。

君王天子的責任,就是要餵飽自己的子民,讓他們吃飽肚子,不受飢寒。

對於這樣的帝國主義,張越如何不喜歡?

只是,天子的要求,確實是有些爲難。

但倒也不是太難解決。

“陛下……”張越擡頭,看着天子,輕聲問道:“陛下可曾聽說掩耳盜鈴這個典故?”

“嗯?”天子聽着,有些疑惑,問道:“卿此言何意?”

“樓蘭君臣可知其質子爲廷尉加以蠶室之刑?”張越輕聲問道。

“不曾……”天子搖搖頭。

樓蘭與漢長安相距數千裡,別說樓蘭人,哪怕是漢家大將李廣利不也沒有聽說過這個事情嗎?

“那,陛下命大臣護送質子回國,樓蘭人安能知王已爲蠶室之人?”張越說道:“而質子既已爲蠶室之人,其必懼他人知曉,尤其是必懼其國人民知曉此事!”

天子聽着眼睛一亮,這倒是一個辦法。

樓蘭質子自己沒了小勾勾,這是事實。

但樓蘭人不知道啊。

只要漢室能捂住樓蘭人的耳朵,不讓他們知道,那麼樓蘭人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新國王是個太監?

更妙的是,這個質子肯定不敢將這個事情告訴其他人。

他只要敢說出去,那他這個國王也就別想當了!

出於人性的自私,他恐怕會比漢家更渴望保守秘密。

爲了王位,他恐怕什麼事情都敢做!

唯一的問題在於……

這麼做似乎有些不地道。

將來青史之上,他恐怕少不得要被人評頭論足一番。

這卻是有些麻煩啊!

張越也知道,他看着眼前的天子,心裡頭太明白他的想法了——與他曾經伺候過的幾位領導一樣,上位者們啊,只要不到火燒眉毛之時,面對問題他們的想法,總是既想要面子,又想要好處。

但婊子易當,牌坊難立。

這是千古難題。

好在這個難題在後世已經被攻克了。

張越俯身拜道:“陛下不妨再爲樓蘭質子覓一賢妻,以爲賢內助,古者姜齊氏爲武王后妃,綏德六宮,天下稱善……”

“臣聞之,諸邑公主如今守寡在家,陛下不妨特詔加恩,以諸邑主尚樓蘭質子……”

“如此,樓蘭質子之世子,亦可得立……”

這實際是騰籠換鳥了。

用一個諸夏貴族置換掉樓蘭王族的血統。

還沒有任何人能找出毛病來。

但天子卻是看着張越,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心裡面他很明白,張越恐怕是在報答衛皇后了。

衛皇后一生共有一子三女。

長女衛長公主先嫁給了平陽侯曹襄,繼續劉氏與平陽侯家族的聯姻傳統。

曹襄死後,被他下詔嫁給了五利那個大騙子,在天下人面前蒙羞,最終鬱鬱而終。

次女宣陽公主的婚宴也十分不幸,先是嫁給了昌武侯單德,但這位君候是一個二貨,生平最愛就是與人決鬥。

結果,元朔四年,他在長安與人決鬥,誤傷了一個圍觀的吃瓜羣衆。

更可怕的是那位吃瓜羣衆還死了……

這就是大罪了!

所以,單德被處死。

其後宣陽又尚了好幾個列侯,但最終結局不是合離就是寡亡。

其一生無子,淒涼無比的死在了戚里的公主府。

於是,衛皇后就剩下一個女兒——三女諸邑公主在世。

但……

這個女兒卻自小叛逆,與陽時公主一般,養了無數面首。

更可怕的是——她也捲入了這次巫蠱之案中,有證據顯示:諸邑公主知道陽石公主在家養了巫師,行詛咒之事。

這就太尷尬了。

若按照漢法,哪怕是公主,縱然其母是皇后,兄長是太子,也難逃一死!

沒有人能救得下!

甚至可能將是族誅!

第五百九十一節 反應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八百二十七節 組建班底(2)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兩百二十二節 上任(2)第四百一十節 崩壞的世界(1)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八百四十七節 別離(2)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三百六十五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2)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四百六十九節 合縱連橫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六百節 砍瓜切菜(5)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三百七十節 重賞第三百五十節 長樂宮宴(1)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六百一十五節 任務第八百節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六百八十七節 喜事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求訂閱】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二十四章 餘波(2)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第三百七十節 重賞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七百三十六節 泥靡歸國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七百一十三節 烏孫的野望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六百七十四節 恐怖的漢朝(2)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七百二十一節 紈絝逞兇第五百八十五節 蚩尤吐哺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四十一章 嘴炮無雙第七百零七節 縣學(1)第三百三十五節 學閥之路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兩百一十四節 招商引資(1)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四百四十三節 廣陵王(1)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七百二十四節 最終……卻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五百二十五節 開導(2)第四百三十節 義不容辭孔安國第兩百九十一節 小麥豐收第六百五十二節 協商(1)第八百一十二節 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拐帶太學生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