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

張越當然有異議了!

雖然,他自身有着穿越這種超自然的現象,甚至還有空間這種詭異的神話顯現。

讓他不再是一個純粹的唯物主義者。

對於冥冥中的存在,有了敬畏。

但是……

這又不是死亡筆記的位面,扎小人,詛咒他人這種事情,怎麼看都像是一個騙局。

況且,倘若冥冥之中果有大能。

那麼這位大能也必定是站在諸夏民族陣營的。

不然何以,他會出現於此?

是故,張越無所顧忌,上前拜道:“回稟陛下,臣聞之孔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故君子士大夫不言鬼神之事,如今有臣子,以巫蠱害人,臣以爲其心可誅,但其行愚昧……”

“哦……”天子聽着,眼皮微微一動,看着張越想起了他的另一層身份——神君指引之人,於是問道:“卿以爲,巫蠱之法沒有任何效果?”

這位陛下,在鬼神之事上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矛盾體。

在一方面,他深信鬼神、長生之說,大半輩子都在孜孜不倦以求長生不死藥。

甚至掉進了無數陷阱,被無數人誆騙,依然堅持己見。

就像現在,在建章宮裡依然有好幾個方士活躍,負責爲他尋仙求藥。

只是,自張越得幸,這些人就漸漸不受重視了——有神君指引之人,還需要那些滿嘴跑火車的傢伙嗎?

但在另一方面,身爲君王的他,極爲忌憚和提防任何可能的假借宗教、仙人、鬼神之說,意圖凌駕於君權之上的行爲。

董仲舒假天人感應,用災異說想要插手國政,對國家大政指手畫腳,就被他多次敲打,最後借呂步舒之手親自警告,使得董仲舒從此‘不復言災異’。

而其他所有企圖在假借災異之說,插手國政的人,則全部被打入另冊。

董仲舒生前,有弟子數百,門徒數千。

但在現在,活躍在政壇上的,只有一個董越。

其他人統統因爲‘妄言災異’而被罷官或者禁止入仕。

是故這位陛下的鬼神觀,大約與後世的國人沒有太多區別。

對我有利、有用的,那就接受。

對我有害、不利的,那就去死!

屬於標準的臨時抱佛腳……

至於信仰程度嘛……

大約相當於dnd之中的所謂泛信徒,基本上這位陛下啥神明都信,但也啥神明都不信。

想要他虔信某個神明,那是不可能的。

諸夏民族,也沒有虔信某個神明的傳統。

而這給了張越機會。

他微微一拜,道:“回稟陛下,確實如此!”

“所謂巫蠱者,越人所信奉之旁門左道,其以巫術、蠱術,號能以詛咒害人,實則不過是妄言誑語而已!”

“且陛下聖天子臨元元也,何謂天子?受命之君天命之所予也!昔者董子曰:德侔天地者,皇天右而子之,是謂天子也!故海內之心,天下之事,懸於天子!”

“古者倉頡造字,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也,三畫者,天地人,而連其中,貫其通者,王也!”

“故自古聖王在,鬼神辟易,破山伐廟,口含天憲,言出法隨,何也?”

“蓋其受命於天,天命之下,一切仙神鬼妖,皆爲灰灰!”

“古有聖王顓頊氏,身有大偉力,命羲、和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相離,謂之絕地天通也!”

“漢亦有高皇帝,受命於天,斬白蛇起事,口含天憲,撫慰天下,言出法隨,於雍縣五帝廟中立之於黑帝法統,更敕令大將紀信爲城隍神,守護上林苑,百年以降,城隍護佑上林苑,風調雨順,人傑地靈,可謂善矣!”

“今陛下順天應命,受命於天,自即位之後,巡遊天下,封禪三山五嶽,祭拜山神河伯,陰陛下故,不知多少山神應運而生!”

“陛下既受命於天,爲天子,垂三統、列三正,休說區區巫蠱之術,便是仙人之法,神明之術,遇陛下之身,也是崩解消散,無有神通之法,甚至遭遇天地反噬,隕落消散!”

論起忽悠這種仙神之說,當世誰能比的上看過無數網絡仙俠小說的穿越者?

況且,張越說的是事實!

在諸夏,在這片土地上,鬼神什麼的,從來都是服從於人道的。

兩千年封建史,諸夏人民不止換了N個王朝,連老天爺也都換了好幾個。

天子卻是聽得心曠神怡,難以自抑。

甚至感覺渾身上下,都通透萬分,酸爽無比。

作爲一個善於腦補的帝王,現在聽張越這麼一說,他自己就不可避免的在心裡面腦補了起來。

“原來如此啊……”他想着他這輩子尋仙問道,怎麼就沒有任何效果?

明明有無數方士報告,他們遇到了神仙,甚至還有公孫卿等人,拿出了遇仙的證據——當初他巡幸齊魯海濱,有人在東萊發現了一個巨人,身高數丈,行走在道路上,幾個須臾之間就消失於迷霧之中,只在道路上留下了一長串巨大的腳印,類似巨獸的腳掌一樣。

更有人遇到一個牽着巨犬的老人,口稱:吾欲見鉅公,然後就忽然消失。

以前他曾絞盡腦汁,卻怎麼都想不到,這到底是爲什麼?

但現在張越一解釋,他自己一腦補,瞬間就想通了。

原來,不是他們不想見朕。

而是因爲朕實在太牛逼了!

口含天憲,受命於天,是天王,是在世天帝!

御駕之所在,就是天帝之法域。

一切牛鬼蛇神,統統都要被這強大的天地偉力,碾成碎片!

哪個仙人不要命了?敢見他?

而欒大樂成等人的事情,也有了結果。

不是他們在騙朕,實在是朕太牛逼,所以他們的法術神通,統統在朕面前無效了。

“原來朕竟有如斯偉力?”他喃喃自語着,目光灼灼,神采奕奕。

對於張越的話,他連一絲懷疑也沒有。

不僅僅是因爲他信任張越。

更因爲,張越說的事情,在史書上都明明白白的記載着。

三王五帝,即使人皇也是天帝,有偉力加於身。

特別是大禹治水的時候,斬掉的各路神魔沒有一萬也有九千九百。

而他的祖宗,高帝劉邦,在雍縣立黑帝,在上林苑敕封城隍神的事情,更是發生在近代,現在還有着實物與證據。

祖宗這麼牛逼,他豈能不牛逼?

第七百九十五節 節操喪失第八百五十一節 呦呦鹿鳴(2)第六百六十二節 張布斯(2)第八百七十七節 鎮壓(3)第兩百六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六百六十五節 張布斯(5)第六百二十五節 匈奴的決斷(2)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六百一十九節 腦殘粉第六百三十二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1)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三百一十節 碾壓(2)第七百三十八節 動員(2)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四百四十節 恐怖的少府(1)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三百八十五節 墨家門徒?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五十九章 再臨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二十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四百五十八節 君心難測第五百四十八節 蚩尤之怒(3)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三百五十一節 長樂宮宴(2)第七百八十節 長孫訴苦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四百七十節 開除左傳儒籍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許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兩百四十五節 反應(2)第七百七十節 三年平羌第五百六十六節 王莽的心機第六百八十三節 折服(2)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三百九十四節 胡建的疑慮(2)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節 迎戰(2)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一百零四章 趙過!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五百九十九節 砍瓜切菜(4)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六百一十八節 貴族們眼裡的張越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八十四章 入覲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後記(1)第一百八十四章 匯合(1)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七百六十一節 穩打穩紮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五百九十六節 砍瓜切菜(1)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節 天下誰屬(1)第五百八十七節 橫掃宵小(1)第三百六十九節 獻寶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