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

延和元年夏七月丁酉(十一),張越再次回到了南陵縣。

距離上次闊別嫂嫂與柔娘,已有一個多月。

心裡面還真是有些思念。

驅車進了甲亭,張越就發現,整個甲亭似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許多民居,似乎都翻修過了。

許多原本簡陋的茅草房,現在都已經被磚瓦砌成的兩進小居室所取代。

這種兩進的磚瓦宅院,是西漢時代的標誌。

其由一個堂屋和兩個居室組成,外有門,內有戶,這是從秦代開始流行的居民住宅。

更是小農小戶家庭經濟社會的代表。

當然,這種小居室造價不菲,至少需要一萬錢以上的建築成本。

一般的小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只有中產以上的自耕農和小地主家庭纔有那個經濟建造這樣的宅院。

但在現在的甲亭,卻幾乎家家戶戶都住上了這樣的宅院。

這讓張越看的嘖嘖稱奇。

“侍中公回來了……”

張越的歸來,立刻就引發了甲亭鄉鄰的歡呼,很快,這個小小的村亭就熱鬧的和過年一樣。

對於這個質樸的小山村來說,張越已然是他們的驕傲和自豪所在。

於是,張越進村不久,立刻就被鄉鄰們簇擁了起來。

更有許多在甲亭借閱書籍抄錄的年輕人,也聞風而來,見着張越一個個拱手作揖,像遇到了偶像的粉絲般,滿是崇拜。

沒辦法,如今在整個南陵縣範圍內,張越的名字,都是與英雄掛鉤的。

許多人家現在教育孩子,都是將模板從賈誼、終軍換成了張越。

甚至就算在整個關中範圍內,張越都已經被人視爲了某種驕傲。

沒辦法,漢興百年,天下英雄豪傑輩出,大文豪更是如雨後春筍一般的不斷冒出來。

但是,在關中來說,卻只是出了一堆酷吏。

至於什麼賈誼、嚴助、司馬相如、兒寬,統統都是關東人士。

關中人民很尷尬,也很難堪。

如今冒出了一個張子重,終於滿足了關中人民自我的幻想。

張越卻是有些受寵若驚,連忙下車,與父老們回禮。

在漢代,鄉黨關係是僅次於家庭關係的重要倫理。

哪怕再牛逼的人,也不敢在自己的鄉黨面前裝X,要是在鄉黨裡壞了名聲,那天下都將沒有容身之所。

畢竟,天下人也不傻,你居然連自己的鄉黨都不能取容,還會對我們好?搞笑吧!?

人民羣衆的判斷標準,直接而簡單。

鄉親們立刻紛紛避身,以示不敢受。

人羣中,兩個老人在兩個年輕人的攙扶下,走到張越面前,正是老張家世代的佃農田常和李三。

“主公歸來,下僕等未及恭迎還望恕罪……”這兩個老人,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了,他們現在穿着的是嶄新的深衣,面色也紅潤有光,顯然這兩個月來吃的很不錯。

“兩位長者多禮了……”張越連忙上前,攙扶住這兩位張家的老佃農,道:“往後切莫如此,折煞晚輩了……”

“主公自是當得起……”田常高興無比的道:“若非主公,小老兒和鄉親們,安能有今天?”

左右鄉鄰也都點頭,紛紛道:“侍中官澤被鄉鄰,吾等感恩不盡……”

對於甲亭百姓來說,這個侍中公可不僅僅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優越,更給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旁的不說,甲亭出了這麼一個大人物。

南陵縣裡那個不開眼還敢把爪子伸進甲亭來?

於是,一夜之間,甲亭的苛捐雜稅消失的乾乾淨淨。

甚至還有縣裡的衙役,帶着錢糧,來到甲亭表示:舊日罪官薄容等倒行逆施、多設苛政,盤剝百姓,如今新縣尊就任,盤查舊弊,清理往案,知其虐民已久,將舊日罪官等濫收錢糧,退還原主!

雖然退的不多,但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更別提,從那些官吏的暗示中以後啊這甲亭的賦稅負擔和國家標準是一樣的。

這就是沒有攤派和盤剝了。

一個沒有攤派和盤剝的世界?

對於農民來說就是天堂啊!

毫不客氣的說,只要去掉攤派和盤剝的苛捐雜稅,整個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大大的喘一口氣!

而甲亭受益的還不止是這些。

自從張越在這甲亭搞起了共享書籍,又玩了珠算教授後,四方士子絡繹不絕而來。

如今,在主業之外,甲亭百姓家家戶戶都能額外得到一筆不菲的食宿費用。

這筆錢,或許在士子們眼中,只是小錢。

但對於農民來說,卻是及時雨。

正是靠着這些士子的‘慷慨解囊’,甲亭百姓現在已經跑步進入三代之治了。

家裡的糧食、山上的野物和地裡的蔬菜,都能直接變成錢,而且是沒有人能剝削和壓榨的收益。

於是,甲亭立刻就成爲了這附近十里八鄉羨慕的所在。

如今,甲亭的小夥子再也不用爲娶媳婦發愁了。

有的是嬌滴滴的小姑娘願意帶着嫁妝嫁過來。

而像田常和李三的兒子們,更是成了香餑餑,被人爭相哄搶。

甲亭的百姓,自然知道,這一切到底是爲什麼?幾乎每一個人都發自內心的希望和祈禱,張越能越走越高。

長命百歲,公侯萬代。

如此,他們也能跟着沾光,跟着受益。

“鄉親之恩,父老之情,小子銘記於心……”張越也很享受這種感覺,這讓他的內心無比滿足,也總算明白了爲什麼當初楚漢爭霸的雙方,都特別喜歡衣錦還鄉。

富貴不歸鄉裝一波,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與鄉親們寒暄一番,張越便對李三和田常問道:“嫂嫂和柔娘如何何在,怎麼沒有見到?”

李三笑着答道:“回稟主公,主母和小主母,如今都在莊園裡忙活着呢……”

田常也笑道:“這一個多月來,在主母的打點和照料下,張氏莊園,已經是百廢俱興,煥然一新,主公還是快去看看吧!”

張越聽着,點點頭,道:“小子尚要去給長嫂請安,就暫別諸位父老,今夜,小子設宴村中,與父老不醉不歸!”

第兩百四十九節 開疆拓土漁政局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兩百四十三節 兵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兩百三十七節 公孫敬聲的陽謀第八百零二節 處置第兩百九十四節 面聖(1)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兩百零一章 美食【求月票】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八百九十八節 南池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安世(3)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五百零八節 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三百八十節 狐鹿姑的選擇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三百一十九節 新生(2)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六百八十二節 折服(1)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八十章 面聖(1)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五百五十節 宮廷秘聞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八百二十二節 捨我其誰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三百一十六節 ‘正義’無敵(2)第三百八十六節 邀請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兩百九十八節 爾虞我詐(1)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七百二十五節 保安軍第二章 變色龍第四百七十四節 不堪一擊(1)第四百一十節 崩壞的世界(1)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四百零五節 危機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六百七十八節 調(教(3)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六百七十節 抉擇(1)第八百三十五節 覺悟(1)第五百零六節 烽火逐塞(2)第四百六十節 任務 【當爹了~】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五百一十二節 希望之地(2)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六百六十三節 張布斯(3)第五百九十四節 火龍燒倉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七百九十一節 閒聊(2)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五百零七節 嚴禁公款吃喝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六百三十節 烏孫來使(2)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三十七章 有人搞鬼?第兩百二十八節 大棒(3)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