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節 學閥之路從今起

董越的誇張,讓張越都有些驚訝不已,連忙拜道:“豈敢受先生大禮?”

開玩笑,眼前這位雖然素未蒙面,但一聽名字就知道他是誰了?

董仲舒之子,公羊學派當代領袖,太學祭酒、博士領光祿大夫董越!

在整個漢室天下來說,他都是有數的大學閥!

這樣的大學閥,擺出這樣的陣仗來見自己,張越知道,對方肯定是有求於己的。

就像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光着腳丫子出去迎接許攸,爲的就是奇襲烏巢。

董越卻是滿臉欣慰的看着自己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猶記得三個月前,這個年輕人還是一介布衣,那日站在太學門口,形單影隻,如今卻已經是國家侍中,地位堪比兩千石了!

“侍中大駕光臨,太學上下不勝榮幸之至……”董越笑着道:“還請侍中移步,往壅堂一敘……”

張越聽了,臉色一楞,連忙拜道:“小子才疏學淺,豈敢臨壅堂?”

去壅堂?開什麼玩笑?!

張越很清楚,也早就被張安世提醒過了,來太學千萬別去壅堂!

爲什麼?因爲去了壅堂有麻煩!

至於爲什麼?

答案是一個字:錢!

因爲壅堂是太學最重要的建築,乃是董仲舒生前,仿照宗周癢校的辟雍而建。

不過,由於直接仿造辟雍的工程量實在太大了,太常卿也不肯給那麼多錢,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建了一個小型的辟雍,稱爲壅堂,作爲太學最重要的禮儀之所。

不過,自建成之後,壅堂的啓用次數卻並不多。

一般都是在三公九卿或者宮廷貴人乃至於皇帝親臨時,纔會帶着他們去壅堂坐一坐,看一看。

然後給他們講一講這辟雍的意義。

其實潛臺詞就是一句話:不建辟雍,太學就不是一個完全體。

諸位明公,難道能忍心眼睜睜看着太學無辟雍,爲天下笑?

可惜,事實卻是,打這太學建立以後,來過太學的三公九卿乃至於皇室成員,每一個都狠得下心!

沒辦法,這太學自建立以來,每屆太學生最多不超過五十人。

爲了五十個太學生和五個在京博士官,就花費幾千萬甚至數萬萬建一個辟雍?

那不是瘋了嗎?!

但太學的歷任博士祭酒們卻依然我行我故,不管不顧。

反正來了高級官吏就帶他們去壅堂坐一坐,看一看。

在最初,公羊學思潮剛剛興起,還沒有被人研究透的時候,上當的人真不少。

許多公卿甚至是丞相都被忽悠着進去過。

但等到後來,大家都清楚了公羊學派的思想理論和主張後,所有去過壅堂的大臣貴族都是臉一黑,尷尬不已。

因爲,按照公羊學派的理論,這國家立學,乃天子教化之所,更是宣揚天子王化之原。

所以無比重要!

但如此重要的國家教化之地,卻沒有辟雍。

作爲天子重臣,倘若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卻不上書請求建立辟雍,那就一定是心裡面沒有將教育事業和教化之道放在重要位置。

所以,這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逼迫所有來過太學的人,將‘請立辟雍’的事情放在心裡,還要拿出行動來支持。

支持力度的大小與‘良心’成正比。

搞到現在,每一個來太學的公卿大臣,都是聞壅堂之名而色變。

蓋因爲每一個人都知道,國家不可能拿出那麼多錢來給太學建辟雍,而若去了壅堂,卻不得不上書請建辟雍,而天子和其他大臣都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於是,爲了顯示自己確實關心太學,關心教育事業,只能花錢消災——在建議被駁回後,派子侄或者自己親自送錢來太學表示:在下人微言輕,雖然很希望馬上建立辟雍,奈何……唯奉錢XX萬,以助太學教化之業。

這個錢明面上沒有任何規定,但問題就在於,都到了三公九卿這個級別了,你好意思拿個幾萬十幾萬打發人咩?

從元封后,去了壅堂的大臣,捐錢助學的起步價就已經是二十萬錢起了。

像張越這種侍中官,日夜侍奉天子,卒思近對的年輕人,則是百萬錢起步——這是當年孔安國擾亂市場後的定下來的價格。

張越現在自己都窮的響叮噹,那裡敢去壅堂?

董越聽着,卻也不勉強。

壅堂就在那裡,今天不去,遲早有一天也得去。

難道不是嗎?

自這太學建起來開始,歷代三公九卿和侍中官們,誰沒有捱過這一刀?

現在不去,未來恐怕會主動請求去的。

原因很簡單——作爲國家重臣,難道不需要刷一下在教育領域的名望嗎?

那還有比‘請立辟雍’更簡單直白粗暴,顯示自己支持教育事業和王化事業的決心的地方嗎?

沒有了!

所以,沒有人能例外!

“侍中言重了……”董越笑眯眯的道:“以侍中賢能,列席壅堂,自是完全當得起的……”

嗯,都是侍中了,你好意思連一百萬錢也捨不得?

“不過,若侍中今日不便,那改日下官再掃榻以迎……”

年輕人,你還想逃?可能嗎?!

看着董越的神情,張越也是搖搖頭。

這位太學祭酒不去做買賣,簡直是漢室商業界的損失啊!

“不敢勞先生……”張越無可奈何的拱手道:“前次蒙先生信重,不以小子猖狂,反而不吝點撥,本當早日來太學拜會先生,以謝先生寬宏,奈何公務繁忙,拖延至今,今日有幸能蒙先生相見,竟至赤腳出迎,小子惶恐,唯敬拜之!”

“先生明德,天下爲師!”說着張越就長身而拜,以弟子禮,恭恭敬敬的頓首。

雖然看上去,將董越捧得很高。

甚至有些貶低自己了。

但實則,這是一種雙贏的事情。

蓋因爲,將董越捧的越高,就越能反證他自己的逼格。

你想啊,若董越‘天下爲師’了,那麼當初被他賞識的張子重,又該是怎樣的驚才絕豔呢?

作爲一個前公務員,做這種事情,張越不需要人教。

董越聽着,卻是沒有想這麼多,滿心都是歡喜,連忙扶起張越道:“侍中謙虛了,前次蒙侍中授書,太學上下皆震撼莫名,侍中才學天下無雙!”

說到這裡,董越悄悄的看了一下張越的神色,然後試探的問道:“鄙人讀侍中之書(春秋二十八義),觀侍中之行,無不合春秋之道,仲尼之義,不知侍中可願爲公羊之士?”

這是他早就想做的事情了!

將一個天子近臣,國家侍中,變成公羊士子!

徹底斷絕黃老學派和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學派NTR的可能性!

若能成功,董越相信,以此子現在的地位和學術成就,公羊學派至少還能再興盛一甲子!

而一甲子的興盛時間,足夠公羊學派統合整個儒門內部的各種雜音,將《公羊春秋》的地位,提高到諸經之首,從而確定萬世霸業!

張越聞言,有些匪夷所思。

但,董越的要求,正和他的心意。

在如今的漢室朝堂上,身爲大臣,他怎麼着也得想辦法給自己披一層儒皮。

就像張湯、主父偃等人一般一樣。

也唯有如此,纔能有機會獲得儒家的經典的解釋權力!

而公羊學派是儒家現在的霸主,若能混進其中,混到一個比較高的地位……

那將來,當個學閥還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嗎?

正要答應下來,俯首喊一聲‘老師在上,請受弟子一拜’,就聽着董越道:“鄙人固知侍中足下乃天子重臣,社稷棟樑,且學究天人,當世恐無能教侍中者,故鄙人再三思索,決定焚香禱告先父,代父收徒,以侍中爲先父仲舒公再傳弟子!”

“萬望侍中應允……”說着董越就深深一拜。

這是他和公羊學派現在所能開出來的最大條件了。

畢竟,公羊學派只是一個思想學派,又窮又沒錢,唯一能拿到的出手的,也就是這個名分了。

張越聽着卻是目瞪口呆:還有這種操作?!!!!

董仲舒的再傳弟子????

張越知道,這個名頭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這麼說吧,若他果真成了董仲舒董江都的再傳弟子,那麼整個天下輩分能比他高的儒生,也就沒有幾個了。

譬如說,他之前一直擔心可能會給他搗亂和添麻煩的夏侯始昌老先生一下子就變成師兄了。

夏侯始昌老先生,最初拜魯申公爲師學《詩》,後來又從歐陽生學《尚書》,最後才轉的《公羊春秋》。

在輩分上來說,他和褚大、蘭陵生以及吾丘壽王是同輩。

所以,張越喊他一聲師兄不過分。

而後來開創了尚書系大夏侯學派的夏侯勝小朋友,得叫張越師叔了。

更恐怖的是,在當今天下,輩分能比張越高的儒生,恐怕只有尚書系的歐陽學派當代領袖歐陽高和毛詩學派的精神領袖毛亨先生了。

只要熬死這兩人,再熬死其他的師兄們。

他就可以成爲當今天下輩分最高的儒家學閥!

根本不需要費什麼心機,只要混吃等死,好好活着,就可以在十幾二十年後接班,成爲儒家各派共尊的精神領袖。

就像當年的浮丘伯、伏生、魯申公。

活得久,熬死了其他人,自動成爲領袖。

即使不能,也至少能掌握公羊學派經義的解釋權!

一時間,張越的心臟砰砰砰的跳個不停。

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就跟你隨便拿了兩塊錢買了張彩票,結果卻中了一千萬一樣。

立刻就是血脈僨張,難以自抑。

沒有任何人能拒絕得了這種好處!

更別提,張越早已經立志要做大學閥!

內心雖然狂喜不已,但張越知道,這種事情,必要的謙虛場面還是要做的。

於是,便長身頓首道:“小子才疏學淺,德薄如翼,安敢望爲仲舒公弟子?願先生收回成命!”

董越一聽這個話,就知道這個事情成了!

對方真要拒絕,就不會這麼說了。

於是立刻就按照劇本說道:“侍中公才思敏捷,博學百家,先父生前曾有訓:果有能傳《春秋》之義者,汝等可爲吾收之,爲再傳門徒!今遇侍中,果如先父之言,私以爲,能代先父傳《春秋者,獨侍中而已!萬望侍中以天下爲念,以春秋大義爲念……”

董仲舒生前確實是說過這樣的話,不然董越也不敢做這種事情。

只是呢,當時董仲舒說這個話的時候,瞄準的目標是天子的長孫甚至是未來新君的太子。

如今,董越以權變之,將這個政策用在了這個侍中官身上。

雖然看上去有些違背乃父當年之意,但他認爲這是最好的選擇!

再也找不到比這個侍中官更合適的人選了!

他是天子的寵臣,長孫的輔佐大臣。

將這個政策用在他身上,跟用在長孫身上有區別嗎?

沒有!

張越聽着,也明白了,對方是來真的!

但,還是不能就這樣答應。

依舊要謙虛一番,於是,他拜道:“小子聞之仲尼曰:君子當以功受祿!仲舒公天下鴻儒,教化蒼生,萬人敬仰,爲當世先賢,小子於治學之道,無寸之成,豈敢爲仲舒公弟子?”

董越聽了,馬上就道:“侍中公此言差矣,前時侍中賜我《春秋二十八義》,我傳諸生閱,皆雲:義之善也,縱子夏在世,恐不能削一字!以侍中治學之能,博學之深,吾不能教,不敢教!獨先父可教之矣!”

這也是他想代父收徒的最大緣故。

若自己收了,卻教不了,那不是打臉嗎?

說不定,還要鬧出笑話。

代父收之就不一樣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公羊學派並非鐵板一塊。

事實上,董系的力量,在現在已經很衰弱了。

乃父董仲舒生前,最得意的門徒們,紛紛老的老,死的死。

尤其是吾丘壽王之死,給了董系沉重一擊。

若不搞出這個花樣,引入這個侍中官爲奧援,等他一死,董系恐怕就撐不了多久了!

這纔是他想代父收徒的出發點。

至於天下人的意見和看法?會不會說他董越阿諛權貴?

若在以前,董越還會擔心。

但現在……

卻是不必了!

因爲,這個年輕人已經用實際戰績,告訴了世人,他很強!

張越聽完董越的話,終於拜道:“先生拳拳盛意,小子不敢推卻,惟以此身,尊《春秋》之義,行先賢之道!”

董越聽了,臉都要笑開花了,立刻道:“師弟請起,待爲兄擇良辰吉日,沐浴更衣,以奏先父與陛下,求的龜甲之卜,定吉日,具禮儀,設宴席以告天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聖 (1)第兩百二十八節 大棒(3)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八百五十九節 有良心的歷史發明家(1)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五百零四節 矯正(3)第三十五章 讀書有方法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五百一十三節 貪婪的工商署(1)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三百四十二節 震動(1)第三十四章 有朋自遠方來(2)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第三百九十七節 嬰兒保衛戰(2)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四十八章 氪金(1)第六百八十八節 喝熱水運動(1)第兩百零九章 風暴(1)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四章 神奇的空間(1)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三百二十三節 延年公子(2)第六百八十六節 黃金的魔力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五百三十七節 金日磾(1)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五百九十五節 快刀斬亂麻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兩百二十五節 畫餅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家永不爲奴!(1)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五百一十九節 父子(1)第八百六十四節 強勢(1)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兩百零四章 鉤弋夫人(1)第兩百四十一節 刺張(2)第一百八十七章 官僚(2)第四百四十四節 廣陵王(2)後記(1)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七百三十六節 泥靡歸國第一百一十三章 法家永不爲奴!(1)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進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六百零九節 阻攔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四百六十五節 迎戰(4)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三百五十一節 長樂宮宴(2)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八百八十九節 塞下的變遷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三百二十節 影響第兩百二十九節 聲威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五百八十四節 小人(2/3)第八百七十七節 鎮壓(3)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