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

想着李禹的轉變經歷,張越就笑的更濃郁了。

他輕身離開鼓簧宮,走回自己所住的小樓。

剛剛走到家門口,張越就看到了韓說帶着人,站在一個閣樓前,看樣子是在等他,而且等了好一會了。

“光祿勳……”張越擠出一個笑容,迎上前去,道:“久未相見,真是令下官想念啊……”

當然是很想念的啦!

張越記得,上次韓說帶着馬家兄弟,來自己面前耀武揚威,可謂威風凜凜。

話裡話外,更是一派高高在上的模樣,以爲自己是螻蟻。

但現在呢?

當初,韓說所依仗的左臂右膀們。

江充死在了自己眼前,那位不可一世的直指繡衣使者被執金吾的強弩射成了馬蜂窩,鮮血流了一地。

曾經威風八面的馬家兄弟,現在更是如喪家之犬。

張越可是聽說了,他們兄弟現在連進宮都得要人帶,不然就是私闖宮闈,要掉腦袋的。

當然了,張越知道,韓說看上去是損失慘重,但實則他本人依舊毫髮無損,他依舊是漢家九卿光祿勳,大權在握。

至少地位是比他這個侍中領新豐令要高的。

韓說看着張越,心裡面恨得牙咬咬的。

特別是想起了江充,就是死在此人之手,韓說就恨不得活吞了眼前的這個傢伙。

然而……

韓說明白,今時不同往日了。

一個多月前,他還可以在這個宮廷新人面前耀武揚威,指手畫腳,甚至視其爲螻蟻,發出威脅。

但在現在,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地位。

更用江充、馬家兄弟甚至一位婕妤的名位,作爲墊腳石,樹立了自身的權柄。

哪怕是長安城裡,張蚩尤之名如今也是如雷貫耳,威風八面。

這樣的一個新貴,不可力敵!

作爲老牌貴族,數代幸貴的真正名門之後。

韓說這一生,見過無數比眼前這個年輕人還要威風和風光的倖臣。

五利將軍欒大風光之時,尚衛長公主,身掛五個將軍印綬,在長安城中連大將軍長平侯衛青也要忌憚三分,退讓三分。

但結果呢?

一朝騙局揭露,就是屍首分離,連衛長公主也救不了他。

他還見過終軍。

那可是真正的大魔王,真正的學霸!

其才學無雙,其義氣沖霄。

沒有任何根基,也不需要任何人提拔和賞識。

只是靠着才學和義氣,一入長安便攪動八方風浪,衝擊着漢家學術界和思想界。

許多名士鴻儒,在他面前,猶如學生一樣諾諾而不敢言。

大儒徐偃,名比董仲舒,在《春秋》之上造詣無人可及。

御史大夫張湯想要致法于徐偃,百般詭計和詰難都用上了。

卻被徐偃用春秋大義一一化解。

但遇到終軍,一句‘王者無外’,一句‘枉尺直尋’,就甘願伏法,引頸就戮。

而那一年,終軍年不過十八。

經此一事,終軍聲名鵲起,震懾宇內。

他的言行,甚至可以影響軍國大事——當年天子改元元狩,就是因終軍之言。

更可怕的是,這個年輕人不止學問無雙,義氣無雙,膽略也是無雙。

出使匈奴,人人以爲是死路。

終軍卻迎難而上,上書說:“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警之事,臣宜被堅執銳,當矢石,啓前行!駑下不習金戈之事,今聞將遣匈奴使者,臣願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凶於單于之前!”

當時,韓說也在宣室殿之中,親耳聽到和看到了那個年輕侍中官的義氣與豪邁。只覺得頭皮發麻,熱血沸騰,恨不能爲其先鋒,做其門下走狗,驅策以成天下大事!

那一次終軍請纓爲使,被天子所婉拒。

然而,過了一年後,元鼎四年,南越有事。

終軍再次請纓宣室殿,俯身長拜,奏道:“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天子批准了,終軍帶上國書,拿上天子親手交給的長纓,持着節旄,帶上使團毅然南下。

他成功了——南越王趙胡在他的說服下,請爲漢臣,朝覲長安,宣佈內附。

但他也失敗了!

不願內附的南越王國呂嘉等貴族聯合軍隊,發動政變。

終軍死於亂軍之中。

終軍之死,讓韓說看清了這個世界。

學識不敵權勢,才能不敵力量,義氣不敵利益。

故大丈夫不可以無權!不可以無錢!更不可以無力!數十年來,韓說依循於此,步步高昇,而那些曾經風光的人,一個個下獄的下獄,死的死。

自元光以來,那些大人物,那些英雄,那些豪傑,那些大丈夫們現在在哪裡?

大司馬冠軍侯暴卒塞外,大將軍長平侯死於病榻。

御史大夫張湯,自殺於牢獄之中。

平津獻候公孫弘一生清廉,死後甚至連陪葬品裡都沒有黃金冥器,其子公孫度爲山陽太守,依舊清廉,結果卻爲人構陷身死國除!

汲黯汲長卿,心憂萬民,卻死在淮陰。

御史大夫兒寬,用政清平,心繫天下,日日夜夜忙碌不停,連休沐日都在官衙辦公。

結果不過九年就累死了!

而活下來的,卻都是這些英雄豪傑在世之時看不上、瞧不上、鄙夷的人物。

如丞相公孫賀父子。

如他韓說。

如當年終軍活着的時候,連終軍一根指頭都比不上的夏侯始昌!

所以……

這個世界,英雄豪傑早死,而營營苟且之人獨活。

而且活的很好,很舒服!

就像他,論軍功,不要說去和霍去病衛青相比,就連這兩位麾下任意一個大將都完爆自己。

但……

現在他是光祿勳,手握重權,家訾無算,家裡邯鄲歌姬,西南僰奴成羣,甚至還有從樂浪買來的朝鮮**可以褻玩。

而那些人呢?

譬如路博德,連回長安,得到一個名譽的榮退都不可得。

望着眼前這個看似風光,看似驕傲的年輕人。

韓說其實很想對他說一句:“年輕人,我見過比你優秀十倍的人,也見過比你得寵百倍的人,但他們都死了……”

但,韓說生生的將這個衝動抑制住,他走上前去,來到張越身前,微微拱手,笑道:“侍中足下,本候也是甚爲想念,故此聞之侍中歸京,特地在此等候,恭迎大駕!”

第四百八十九節 疫情(2)第一百四十六章 異端邪說(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三十八章 戰爭論(1)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八百零九節 風暴(1)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八百七十八節 風起雲涌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七百零一節 入我甕中(2)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七百一十二節 全民大練兵(2)第兩百九十四節 面聖(1)第三百八十六節 邀請第八百七十五節 鎮壓(1)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第三百九十六節 嬰兒保衛戰(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一百三十九章 鬱夷第五百八十八節 橫掃宵小(2)第七百九十四節 入甕(3)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四百一十四節 詔命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四百一十六節 敲骨吸髓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八十九節 蚩尤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五百七十節 世無背鍋俠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證僞(1)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後記(1)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五十章 收小弟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五百四十四節 對手(2)第七百零八節 縣學(2)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三百一十一節 碾壓(3)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六百三十九節 東南問題(2)【補更1/6】第三百節 天樑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八百八十八節 公審第五百五十八節 漣漪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七百九十三節 入甕(2)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八百三十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2)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八百一十三節 神棍之災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一百七十二章 考察(2)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五百節 張子重老師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六百九十三節 推銷(2)第四百五十六節 心軟的天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社互助自治制度(2)第八百七十節 十面埋伏(2)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四百八十四節 負荊請罪(2)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兩百六十九節 明主(2)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一百七十一章 考察(1)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三百八十七節 拒絕?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