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三節 張郎妙計安西域(2)

其實,要不是李廣利來訪,談起西域的事情,說到樓蘭,張越幾乎都忘記了,就在今年,漢與匈奴在西域的爭奪戰將發生驚天逆轉!

因爲漢室切掉了在長安爲質的樓蘭王子的小勾勾,直接導致匈奴人如願以償,將自己培養的樓蘭王子送回樓蘭,扶持上位。

漢匈在西域的力量對比和格局立刻發生劇變。

雖然那位新王即位後,依舊採用舊的‘兩屬’政策,分別向漢與匈奴稱臣。

但是,他拒絕了按照傳統和慣例,向長安送質子。

這一舉動,幾乎等同於後世的霓虹派人告訴米帝爸爸:囡囡不想給爸比暖牀了……

可當時,長安巫蠱之禍已起,帝國無力西顧,只能聽之任之。

等到徵和三年後,李廣利兵敗郅居水。

漢軍最大也是最精銳的野戰軍團覆滅。

樓蘭人徹底撕破了臉皮,全面倒向匈奴。

甚至開始再次遮蔽絲路,襲殺漢使——不僅如此,樓蘭人甚至連大宛和烏孫派去長安的使團也予以阻殺。

這直接導致了,本來已經受漢控制的大宛王國從此脫離了漢室的鉗制。

大宛國內的親漢派在隨後十餘年遭到清洗,但他們卻無法向長安傳遞求援信號,更無法得到中國援救。

這一局面持續了大約十餘年,直至一個英雄橫空出世!

在聶政刺俠累之後三百餘年,白虹再次貫日;在荊軻刺秦王之後一百五十年,利劍再次出鞘!

漢元鳳四年,傅介子刺樓蘭王於宴席之中。

諸夏民族的史書上再添一位刺王殺賊,撥亂反正的大刺客大英雄!

從此,名爲樓蘭的國家徹底成爲了漢臣。

並在次年更名鄯善。

在傅介子之後百年,東漢班超再次讓人們見識到了諸夏大丈夫的英武與果決。

班定遠於鄯善火燒匈奴使館,次而在於闐國當着于闐人的面,把親匈奴派系殺的乾乾淨淨。

自班定遠後,再無如此英雄人物。

張越每每讀史,常常嘆息於此。

直到他穿越至此世才明白了爲何如此?

因爲,漢室尤其是西漢士大夫之中風行的公羊思潮,主導他們的行爲。

對漢室士大夫而言,國恥等於己恥。

若國恥不復,則自己要蒙春秋之誅,爲萬世鞭笞,甚至不可以入宗祀,死了也要以發覆面,無顏見祖宗先賢於九泉之下。

正是在這種強烈而明顯的羞恥心的驅使下傅介子可以冒奇險,刺王殺賊,常惠能爲了一個十三年前被龜茲人殺死的漢校尉,而不顧宣帝的反對,毅然矯詔,發車師、樓蘭、烏孫兵,圍困龜茲國,逼迫龜茲人交出殺人兇手,並謝罪道歉;班定遠只帶三十多人就能縱橫開闔,爲東漢王朝重新在西域建立起霸權。

後世的儒生說什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嚷嚷着什麼‘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但他們卻連給漢儒提鞋的資格也沒有!

因爲,他們已經丟掉了儒生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精神——羞恥心!

國仇家恨都可以不管,還能指望他們的脊樑骨直起來嗎?

感慨着這些事情,張越就對李廣利道:“下官有兩個愚見,願請君候與諸位將軍斧正……”

“其一曰:李代桃僵……”張越笑着道:“今樓蘭老王將死,而其質於漢之子已明顯不能奉樓蘭宗廟,爲免樓蘭國祚斷絕,吾漢家或許可以擇一與其質子面貌年紀相仿者遣送回國,繼承樓蘭王位……”

在後世的電視劇裡,不就有着許多類似橋段嗎?

一個農家子,因爲和某某名門望族的男子長的像,就被選爲對方的替身,然後上演無數悲喜劇。

李廣利聽着,卻是審思起來。

初初一聽,他就覺得似乎可行!

只是……

這個計劃很難說服朝野,尤其是當今天子。

且,一旦敗露……咳咳,敗露了也沒什麼……在事實上來說,以現在漢家對樓蘭王國的控制程度和影響力,便是樓蘭羣臣都知道了他們的大王不是先王真正的骨血,他們也會裝聾作啞。

甚至說不定,還會歡欣鼓舞呢!

但,就是很難說服天子啊。

當今天子,或者任何一個諸夏君王,恐怕都很難接受一個這樣的方案。

因爲……

今天漢家可以這樣對待樓蘭,萬一以後有賊子有樣學樣,用到老劉家身上如何是好?

就聽着那位侍中官接着說道:“其二,則爲……請天子詔遣一位漢家重臣爲樓蘭王太傅,教導、督促新王,務必忠於天子……”

此話一出,不止是李廣利,劉進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個主意好!”李廣利立刻笑起來,諸將的心情更是立刻開朗起來。

樓蘭王國對於漢室,對於西域,對於絲路的重要性可謂毋庸置疑。

若有可能,漢室是決不允許樓蘭王國脫離自己的掌握的。

因爲樓蘭一失,不止可能影響整個漢室的西域政策和對西域各勢力的影響,更可怕的是,樓蘭倘若倒戈,那麼輪臺城就岌岌可危了!

輪臺與渠犁的屯田,可是漢家在西域的立足之本。

更是漢室將來一統天下的關鍵依憑。

若能遣一位大臣,持節爲樓蘭王太傅,駐謁樓蘭國內,統一指揮和協調樓蘭的親漢派,並鎮壓反漢派。

那麼就算匈奴人再牛逼,也休想ntr了他李廣利了!

更關鍵的是,這樣做無論是誰也挑不了錯。

漢天子派遣一位自己的重臣來教育和教導自己的藩臣,作爲藩臣還不趕快叩謝天恩,感激淋涕,上表答謝天子,難道還敢拒絕不成?

而對於天下,尤其是輿論而言,這更是教化之功,乃是大漢天子仁德澤被四海,恩及鳥獸的大仁政、大善政。

應該讚美歌頌一萬年!

只是……

派誰去呢?

這卻是一個問題了。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

李廣利現在心裡癢癢得很,只想趕快飛回長安,去向天子獻上這個策略,以此穩固樓蘭,順便奠定好他的車師攻略的基礎。

李廣利擡起頭深深的認真的再次看了眼張越。

“此子的武功暫且未知,但單就這份韜略和機智與狠辣,恐怕未來就足以成爲吾最強有力的對手了!”他在心裡感慨着嘆道。

但那是以後的事情了。

且現在因爲這個事情,他還欠上了對方的一個人情。

注:公羊學派有一個核心思想很有意思其曰:君弒賊討,則善而書其誅;若莫之討,則君不書葬,而賊不復見矣。不書葬,以爲無臣子也;賊不復見,以其宜絕滅也。意思就是,亂臣賊子弒君,則‘君’的所有臣子都身負討賊的義務,一日不除弒君者,人人都是弒君者,其君王在九泉之下也不會瞑目,會永世盯着他們,所以人人都必須討賊,不討賊的就是賊子。引申到其他領域,就變成了父仇,每一個子女都有義務去報,國仇每一個臣民都有責任去討。國家受辱受恥,父母受辱受恥,不能復仇者,全部都是‘非臣’‘非人子’

第四百四十九節 劉胥請罪第七百五十六節 官商(2)第四百六十八節 正確的拍馬姿勢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八十二章 面聖(3)第四百三十八節 千萬別給朕面子【新春快樂】第四百九十六節 奇蹟(2)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八百七十二節 十面埋伏(4)第八百五十五節 糜爛的雁門(1)第八百零五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七百七十六節 湟河都尉第五百三十二節 高山仰止第七十二章 風雲(1)第一百九十一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1)第四百四十二節 恐怖的少府(3)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兩百六十二節 從神秘走向科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七百三十節 義無反顧的長孫第七百一十五節 諸子齊聚(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一百九十一章 先王之制(2)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五百六十三節 引導輿論(2)第七百六十七節 劉進的轉變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五百六十二節 引導輿論(1)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八百五十二節 宏圖大志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七百四十五節 公主駕到(1)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四百一十一節 崩壞的世界(2)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三百五十三節 延年公子(3)第三百九十五節 勃勃野心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八百四十八節 蚩尤化胡(1)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六百一十四節 中央集權第兩百一十七節 張蚩尤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三百六十七節 gdp狂魔第兩百八十五節 深水(1)第八百二十三節 尷尬的韓說第三百六十一節 粉碎巫蠱(3)第三百四十三節 震動(2)第六百六十節 雕版印刷第五百六十八節 貿易(1)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六百零三節 門閥之惡勝於桀紂(補更1/3)第五百八十三節 演技派(1/3)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八百三十一節 選才(1)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兩百六十八節 明主(1)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五百二十四節 開導(1)第八百八十一節 合流第七百五十九節 聰明的女人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一百五十一章 針鋒相對(2)第五百一十四節 貪婪的工商署(2)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七百零九節 郡兵(1)第八百一十四節 衛皇后的驚喜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一百八十四章 匯合(1)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子的決斷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