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大鬧天宮(2)

太學門口,張越喝了口水,清了清嗓門,再次大聲念道:“餘本躬耕於南陵,旅魚蝦而友麋鹿……奈何儒生於長楊宮外,辱我所學……餘素嘗讀《春秋》曰: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願與諸儒世兄,切磋所得,相互印證,以齊詩書之道!”

總而言之,整篇文章,就緊扣了兩個主題:第一,你們儒生先辱我,我此次上門,是爲了復仇來的。

有種,你就用行政力量來打我啊!

但凡太學裡面的儒生們,要點臉面,必定不敢驅逐甚至攻擊他。

不然,就變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公羊學派,以後還有臉嚷嚷什麼大復仇嗎?

這第二個主題嘛,就是給對方一個臺階了。

所謂《春秋》中的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乃是公羊學派的核心思想,大復仇理論的兩個支撐點。

這第一個,就是襄公復九世之仇。

這是唯二的,公羊學派承認的‘春秋義戰’。

前者,是齊襄公爲了報他九世祖先的仇恨,滅亡紀國。

這後者,則指的是魯莊公爲了向齊恆公討還他老爹的仇恨而發動的戰爭。

後者慘敗。

春秋之上,孔子罕見的用‘我師敗績’來記錄。

對於公羊學派來說,這等於就是孔子在告訴他們——這次雖然戰敗,但敗的坦坦蕩蕩,敗的舒舒服服,敗的光明磊落。

是血性的戰敗,而非懦弱的屈服。

用了這個來作爲依託,公羊學派,基本上就被架住了。

左近的吃瓜羣衆,看的真是熱鬧非凡,圍觀羣衆越來越多。

但太學的衛兵和官吏,卻依然紋絲未動。

這讓張越放下了一直懸着的心。

大鬧天宮的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接下來,無論是跳進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裡大鬧一番,然後砸掉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還是殺人放火受招安,就看太學之中的儒生的反應了。

大約過了兩刻鐘,太學緊閉的大門終於打開。

一個風度翩翩,器宇軒昂的儒生,頭戴進賢冠,腳履絲質鞋,手持着一卷《春秋》,走到門口,對着張越拱手作揖,長身一拜,道:“公羊學博士弟子,廣川呂溫見過世兄……”

此人一開口,頓時全場都是議論紛紛。

“呂步舒的嫡子啊……”

“對,就是那位公羊學的翹楚!”

“傳說啊……此子在太常衙門受考覈時,就經常語出驚人,讓太常都甚爲震驚,以爲是大賢之種呢!”

張越對這些議論聲,充耳不聞。

因爲,在他眼裡,除非董仲舒、胡毋生復生,不然,整個公羊學派,一個能打的也沒有!

沒辦法!

因爲,現在的公羊學派在他眼裡,就是一個到處都是漏洞的破網!

隨隨便便就可以打垮他們。

不是張越聰明,而是消息太不對稱了!

見到此人上前,張越也是鄭重的上前作揖長身而拜,道:“區區鄙人張毅,見過世兄……”

互相稱世兄呢,也是有原因,當年孔子曾經問道於老子。

黃老學派與儒家在歷史上,也曾經相互借鑑或者說山寨過對方的一些東西。

“今日鄙人冒昧上門,既是爲了復仇雪恥,那鄙人,自有難於貴門!”張越起身,高聲道:“不知貴派可敢應戰?”

“怎麼個難法?”呂溫輕聲問道,不以爲意。

想他呂溫,自幼就在父親的教導下,熟讀了《公羊春秋》,還旁徵博引,閱讀和學習了《呂氏春秋》《道德經》《九章算術》等諸多經典。

可謂是集百家之長於一身。

爲了入讀太學,更是過五關站六將,多少同門英才,被他斬落下馬。

“吾所學,乃是《黃帝四經》……”張越輕聲道:“但吾於天文地理,歷史文學,也略有涉獵……然,吾現在,都不想與世兄談這些,吾現在只想問世兄一個問題……”

“張世兄請……”呂溫風度翩翩的作揖而拜,彷彿根本沒有將張越的問題放在眼裡。

在他看來,這可能又是一個東方朔式的逗逼。

但無所謂,陪他活動一下筋骨,最主要的是向南邊的博望苑那邊展示一下自身的才華。

“吾嘗讀《公羊春秋》,聞董子曰:春秋者,微言大義也!敢問世兄,貴派《公羊春秋》共有多少微言大義?分別是什麼?”

可惜,呂溫還沒來得及裝x,就被張越這句話噎住了。

對啊!

《公羊春秋》以夫子之微言大義而著稱,但到底有多少條?分別是什麼呢?

他一下子就急的撓頭了。

就連太學內部,原本歡快的氣氛也瞬間凝固了。

諸多儒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像似乎大概,董子和鬍子都沒有說過,究竟有多少條微言大義?

彷彿是讓大家自行揣摩吧?

而這正是如今公羊學派的最大軟肋!

一直被其強勢所掩蓋的最大弊端!

歷史上,公羊學派因此在東漢被穀梁學派和左傳打成了豬腦子。

直到一代公羊學大師何休出現,力挽狂瀾,寫了《公羊春秋解詁》,補全了這個漏洞!

然而,在現在,大家都忙着玩讖諱政治,玩的不亦樂乎。

至於經義?

抱歉,從董子開始,大家就抱定了‘誦讀春秋一萬遍,就可以接近孔子’的態度。

於是,被張越一個大,給撂倒在地。

呂溫甚至都有些手足無措,以至於連思維都開始混亂了。

“世兄,需要在下提示一下嗎?”張越好整以暇的問道。

呂溫一聽,心想,哥讀了二十年書,難道還不如你一個小年輕?當下便道:“世兄請賜教……”

張越微微一笑,上前道:“吾嘗讀《公羊春秋》,略做整理,稍作條例,共得所謂‘微言大義’凡二十八條……”

“需要鄙人念一念嗎?”

“大復讎第一!例見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又八月庚申,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

“攘夷第二!仲尼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袵!”

“尊王第三!仲尼曰: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

“貴死義第四……”

說到這裡,張越負手而道:“需要鄙人繼續說下去嗎?”

呂溫已是汗如雨下,兩股戰戰。

他的心情,此時倘若要用一句恰當的話來形容的話……

那就是……不是我軍不給力,奈何敵軍有高達!

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七百五十一節 超級豪車第四百八十五節 冥土追魂張子重第兩百二十七節 大棒(2)第四百二十五節 驚天大案(2)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四百七十一節 帝國主義第三百四十一節 皇后邀請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六百零二節 生當五鼎食第四百二十五節 驚天大案(2)第七百五十六節 官商(2)第五百四十九節 蚩尤之怒(4)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見第五百五十一節 大忠臣張子重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三十三章 有朋自遠方來(1)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四百九十九節 吃貨的狂想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三十章 秀才(1)第七百三十六節 泥靡歸國第七十一章 秉公執法?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九十八章 卑鄙與高尚第兩百六十六節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第九十八章 卑鄙與高尚第六章 瑾瑜木第二十六章 變異玉果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五百九十二節 陳惠的陷阱第兩百零三章 帝王心術(2)第七百四十二節 手持斧鉞,口銜仁義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六百五十一節 震撼(2)第八百七十七節 鎮壓(3)第兩百零五章 鉤弋夫人(2)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六百六十八節 交易(1)第四百四十五節 掀桌子(1)第一百零八章 宮廷險惡(2)第六百九十二節 推銷(1)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四百八十九節 疫情(2)第一百五十三章 捧殺第三百三十四節 餘波(2)第兩百六十七節 推薦信第五百五十二節 財政問題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五百二十八節 要有槍桿子!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五百六十節 鄂邑公主第四百七十七節 震撼(2)第五百零五節 烽火逐塞(1)第八百七十六節 鎮壓(2)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六十九章 黃老已死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八百四十一節 領袖(1)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八百五十三節 犯錯誤了第五百七十五節 再入空間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二十五章 再入空間第五百七十七節 收穫與決定第四百五十四節 危機第七百四十節 銀河帝國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七百三十一節 見賢思齊趙充國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七百四十三節 暴怒的太常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五百三十節 彈劾太子!(1)第一章 穿越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五十三章 狂妄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第六百二十二節 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