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返京

諸事既畢,張越就準備返回長安。

臨走前,他召集了田禾兄弟和李苗兄弟,開了個會。

交代了他走以後家裡的事情。

首先就是,莊園那邊,田、李兄弟要派人去輪流看守。

然後就是家裡的藏書,要繼續對外開放。

張越拿了十塊金餅出來,交給田苗,命他在甲亭之中,找個空地,修建一個藏書閣。

將他的那些藏書全部搬過去,從此,士子們就可以去藏書閣借閱。

至於剩下的錢,可以用來添置坐席和筆墨。

並讓田苗等人,在藏書閣之中,裝幾個箱子。

並在藏書閣內貼些標語,鼓勵前來借閱書簡抄錄的士子們,捐助錢物。

所捐錢物,用來維繫藏書閣的運營。

主要就是用於購置竹簡、筆墨,免費提供給往來的士子抄錄使用。

其實說白了,張越還是想刷名聲。

若,未來來藏書閣借閱書簡的士子所捐的錢物,完全可以滿足往來士子們的竹簡、筆墨之費用。

這傳揚出去,該有多轟動?

所以,其實哪怕士子們捐的錢物很少,張越也會自己補貼,假裝‘士子所捐錢款,完全夠藏書閣之用’。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對嗎?

而張越得到的,不止是名聲,還有影響力。

來此抄錄的士子越多,他的影響力就越大。

日積月累之後,說不定,就有了足可與當世的那些超級學閥較量的資本。

他又找到袁常,命他以大弟子的身份,主持藏書閣的事宜,並帶着許恢等人,在甲亭開展‘珠算普及教育’,所有來甲亭的士子,只要願意,都可以傳授他們珠算口訣。

當然,作爲報酬,張越准許袁常,將《人口論》的內容,傳授給許恢等人。

而許恢、伍垣等人,只是看了袁常給他們看的一小段人口論的內容,立刻就挪不開眼睛了,恨不得抱着張越大腿,請求拜師!

自是一口答應。

有了許恢等人幫忙撐場子,這甲亭的藏書閣,也就有了根基,可以運轉正常了。

將這些事情都囑託下去後,甲亭的事情,差不多就安排好了。

於是辭別嫂嫂,告別柔娘,驅車重返長安。

從長水鄉到長安,二十五里路,其中二十里是便捷的直道。

所以只花了不過一個時辰多點的時間,長安城就出現在了眼前。

擡頭望着這座雄偉的帝都,張越知道,從現在開始,自己就進入戰場了。

政治的戰場!

回首遙望南陵,巍巍灞上原的田園,依舊安寧祥和。

張越又想起了自己昨日所見的那個衛律的莊園。

青山綠水依舊在,但昔日風光無限的衛氏家族,現在除了衛律之外,已經盡數化爲枯骨。

他知道,要守護家人,要保護家人。

他就不能輸,只能贏!

帶着這樣的念頭,他策馬直入長安城。

……………………………………………………

劉進走在建章宮外的官署走廊中。

左右的侍從,緊隨其後。

“長孫殿下……”桑鈞迎上前來,說道:“臣等已經遵照張侍中離去之前的命令,將新豐縣五鄉一城的水文資料和河流資料都備齊了……請長孫殿下過目……”

說着,桑鈞就讓人呈上一疊厚厚的圖錄。

劉進接過來看了看,很滿意,道:“辛苦桑卿了……”

“爲殿下效死,不敢言苦……”桑鈞微微俯身恭拜道:“殿下可有什麼訓示?”

“沒有……”劉進想了想,道:“一切等張侍中回來再說吧……”

新豐縣怎麼治理?

講老實話,劉進其實到現在都摸不着頭腦。

在過去,在劉進的意識裡,統治天下,似乎特別簡單。

就像他們的老師們所說的那樣,垂拱而治就好了。

只要自己持身立正,然後任用賢臣,上下同德,百姓自然安居樂業。

天下也自然大治。

但現在,親臨了一線後,特別是在看到了張越給諸吏佈置的任務和規劃的目標後。

他才知道,沒有這麼簡單。

新豐一縣,雖然地不過百里,口不過六萬,田畝不過數千頃。

但已是一團亂麻。

每次只要想起,這數萬百姓,數千頃土地,和數百名官吏的安排,他就有些頭大了。

而下面報告的有關新豐各鄉亭之間的矛盾與問題,也讓他觸目驚心。

在過去十年,新豐縣各鄉因械鬥而死者,竟多達百人!

傷殘者數百!

而百姓抗稅和逃役的情況更是時有發生。

根據太學生們從京兆尹有司調閱來的新豐財稅詳情顯示,這個人口數萬的大縣,現在官衙的賬面上,居然只有不過五萬錢和三十多匹絹布的結餘。

連官吏的俸祿都快要發不下去了!

劉進雖然沒有接觸過基層,一直生活在深宮之中,但他也明白一個道理。

沒有錢,還想要讓人給你做事?

沒門!

他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連服侍他的宦官,也需要賞賜,才能激發忠心。

想到這裡,劉進就望向南陵的方向,在心裡想着:“張侍中什麼時候回來呢?”

他現在亟需這位好友兼大臣,給他制定一個方案,讓他心裡有個底。

不然,新豐縣若在他手中得不到改善。

丟人就丟大了!

正想着這個事情,忽然,劉進聽到了一個侍從的聲音:“張侍中回來了……”

劉進聞言,露出笑容,立刻小跑過去,問道:“張侍中到那裡了?”

整個官署上下的人,也都紛紛走出房門。

貢禹和王吉拿着一堆文牘,陳萬年與胡建,則從堆積如山的故紙堆中擡起頭,就連趙過也放下了手裡拿着的新豐戶籍簿冊。

所有人都看向官署外。

桑鈞看着這個情況,驚訝萬分。

“張侍中與諸吏接觸不過區區數日,卻已經如此得人擁戴了嗎?”他在心裡想着。

然後,他不得不承認,確實如此。

因爲,整個官署上下,所有官吏的工作和工作方向,全部都是這個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侍中安排下去的。

所有人,包括他在內,對於接下來要做什麼,要怎麼做,都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他的歸來,才如此受人矚目!

第一百五十章 針鋒相對(1)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節 天下誰屬(4)第七百二十七節 大漢軍人第四百一十八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2)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八百三十九節 浪潮(2)第四百九十二節 聽診器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1)第六十二章 災難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六把九十一節 教科書般的哄天子第兩百八十七節 運動與珠算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七百八十五節 誘之以利(1)第六百七十六節 調)教(1)第四百二十五節 驚天大案(2)第兩百四十六節 江充末路(1)第四章 神奇的空間(1)第兩百零八節 學潮 (2)第九十三節 建立班底(2)第一百四十八章 國家利益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兩百九十五節 面聖(2)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兩百七十二節 軍訓(2)第四百五十一節 悲劇的李禹(2)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五百七十三節 天子的態度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三百五十三節 長樂宮宴(4)第兩百二十一節 上任(1)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五百七十四節 搶婿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1)第七百三十九節 請殿下爲天下犧牲第一百二十八章 證僞(2)第五百五十七節 馬政與小弟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六百四十六節 靈感第六百九十六節 繁榮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三百五十九節 粉碎巫蠱(1)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四百七十三節 影響第九十六章 一起去當伯樂吧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八十九章 侍中領新豐令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四百四十六節 掀桌子(2)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 使團(4)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七百九十六節第五百一十一節 希望之地(1)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第兩百五十六節 開源(1)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五百零二節 矯正(1)第四百節 富商雲集第七百三十三節 搶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同僚(1)第三百六十三節 儒墨合一第四十五章 教育(3)第兩百三十六節 遊俠(2)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五百二十六節 開導(3)第七百八十一節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1)第兩百二十六節 大棒(1)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八百四十五節 膨脹的烏恆第五百二十二節 難題(1)第一百六十九章 團結【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六百二十六節 匈奴人眼裡的張蚩尤(1)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七百五十八節 新豐城的擴建問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厚顏無恥【中秋快樂】第兩百零二節 帝王心術(1)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六百四十八節 敲打(1)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八百二十九節 火眼金睛張子重(1)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六百七十五節 驕傲的小昆莫第九十九章 蒐羅人才(1)第六百八十一節 普世價值(3)第七百三十六節 泥靡歸國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六百零七節 神秘的壽宮第八百五十四節 離京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