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

“陛下,不得了了!”劉徹正在感慨時,忽然一個宦官急匆匆的跑來稟報:“少府卿與衛尉打起來了!”

“怎麼回事?”劉徹愕然問道。

少府劉舍,是劉徹的狗腿子,四大金剛之首。

但現任衛尉也不是善茬啊!

是武疆候莊嬰!

說莊嬰,可能很多人陌生。

但他兒子莊青翟卻是大名鼎鼎。

就是那個歷史上坑死了張湯也坑死了自己的笨蛋丞相。

武疆候家族能在未來將一個後代推上丞相位置,能量自然是少不了的。

初代武疆候莊不識是漢初名相瓚候蕭何的小弟。

而且本事也不錯,在楚漢爭霸中,刷了許多戰功。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跟隨高帝劉邦,擊破了九江王英布的謀反。

這成了他被封侯的原因。

老莊家一直以來,在漢軍中一直不顯山不漏水。

但勢力卻慢慢的增長起來。

尤其是隨着瓚候、留候、曲逆候等巨頭消亡,他家就順理成章的繼承了一部分的老勳臣的人脈和關係。

等到李廣被劉徹送到隴右去擔任輕車將軍,實則是新兵營營長後。

莊嬰就順理成章的,毫無疑問的成爲了衛尉。

資歷有了,地位也足夠,本事也有些。

衛尉不是他的,難道還是那些剛剛冒頭的小年輕的?

“奴婢聽說,是因爲衛尉搶走了少府卿的五位考舉士子,衛尉大怒,帶人堵住了少府卿的大門……”那宦官喘着氣說道:“少府卿於是帶着家臣與衛尉打起來了……”

“麻蛋!”劉徹在心裡罵了一句。

那宦官不說,劉徹還忘記了。

今年考舉結束後,墨家中了頭等獎。

他們派出的五十七位士子,全部被錄取!

然後,就被九卿衙門一陣搶奪。

少府首先獅子大開口,想要全部吞了,理由是:墨家士子當然是少府最合適了。

但丞相、內史、衛尉、執金吾還有太常統統都不答應。

最後,這些傢伙扯皮扯了個沒完,將官司都打到了劉徹面前。

最終還是劉徹做的主,讓墨家的士子自由選擇崗位。

但現在這是個什麼情況?

“仔細說說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劉徹問道。

“回稟陛下,事情是這樣的……”那宦官跪在地上,稟報:“據說是本來,衛尉已經招攬了那五人,許以校弩校尉之職位……但,少府卿卻私下說動了墨苑,將那五個士子截走了……”

劉徹聽完,頓時就哭笑不得。

這也是現在考舉士子們面臨的尷尬了。

數量最龐大的自然是儒家各個派系出身的士子。

這些人佔據了總數的七成以上。

只是……

良莠不齊,而且,讀死書,腦筋僵化或者天真幼稚的小白太多。

九卿各衙門紛紛表示:調、教小白,俺們可不樂意。

他們只想要更成熟,思想更健康,同時看問題更客觀的法家士子。

或者能跟他們有共同語言的黃老派士子。

至於儒家的士子,除非個人能力爆表了,能在面試時給面試官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或者關係硬扎,不然,九卿衙門的意見都是:您還是先去基層磨鍊幾年,等到成才了,俺們再來收割。

這很正常。

後世的公司,不也寧願花大價錢去挖別人培養好的人才,卻很少願意自己費心費力的手把手的教新人嗎?

但,到了墨家士子這裡。

情況就反轉了。

九卿各衙門不管是出於拍馬屁的考慮也好,還是實際需要也罷。

都紛紛表示:哥!哥!來我這裡吧,職位任您挑!政策範圍內可以允許的,您想幹嘛幹嘛。

甚至,連大鴻臚都跑出來湊熱鬧,表示:俺們衙門也很適合各位墨家士子發展呢!

當然,這種惡意賣萌和赤裸裸的拍馬屁的行爲,被人無視掉了。

對於那五十六位考舉士子的競爭,真正激烈的,就是軍隊和少府了。

軍方的想法很簡單。

墨家的士子善於製造和維修器械,同時,腦子機靈,總能出現許多腦洞,幫助他們解決許多許多在裝備實踐上遇到的問題。

而且,一個軍隊裡要是有一個墨家士子,那對於這支軍隊打探墨家情報,探尋墨家的新發明,新裝備,無疑很有利。

更別提,一個墨家士子的出現,等於這支軍隊從此基本不用爲裝備器械故障發愁了。

所以,軍方各頭,紛紛是張開了血盤大口。

劉徹和墨家也支持墨家的年輕人去軍隊實踐。

畢竟,只有親自和軍隊一起生活,一起訓練,親眼看到各種武器裝備的實際使用情況,才能更好的做出針對性的改進和改良,才能真正的根據軍隊的實際需要,製造各種武器和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實則對軍隊極爲有用的小玩意。

所以,虎賁衛、羽林衛,加上細柳營等各個主力野戰軍,你三個我四個,眨眨眼,就將墨家士子瓜分的乾乾淨淨,就留下七八個人,算是安慰獎,給少府和衛尉爭奪。

這下子,衛尉和墨家都急眼了。

講道理的話,衛尉控制的南北兩軍,也是很需要墨家士子的雖然他們在長安,可以就近去墨苑延請墨家的墨者來南北兩軍考察,甚至還可以落下臉皮,靠着職務便利,跟墨家打好關係。

但問題是,南北兩軍也都在摩拳擦掌,想着下次出征時,自己依然能上陣撈軍功。

這樣,軍隊裡有幾個墨家士子和一批太醫署的隨軍醫官就很有必要了。

太醫署培養的醫官和醫生,是劉徹在作戰之前纔會分配的。

這個他們無法控制。

但墨家士子,對於南北兩軍的重要性,就好比後世的機械化部隊對於各種後勤技師的需求一樣強烈。

不會有人希望自己的弩機在關鍵時刻卡殼。

更不會有人願意看到,友軍在瘋狂收割首級,而己方卻因爲一些小問題,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友軍的行動。

特別是衛尉莊嬰剛剛上任不久,正是要收買人心的時候。

在這個關頭,劉舍這個傢伙使出下三濫的手段,截胡別人。

莊嬰要是不爆炸,那才奇怪了!

但劉舍的理由也很充沛。

他少府就缺墨家的高質量的人才。

要是墨家的士子不夠,萬一影響了武器裝備的生產速度,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劉徹揉了揉太陽穴,對那個宦官道:“你去傳朕的命令,讓衛尉和少府卿馬上滾來見朕!”

劉氏大臣一言不合就械鬥,這個傳統,可謂是臭名昭著。

但這不能怪別人。

要怪就怪老劉家自己。

因爲當初帶頭帶着家臣跟大臣幹架的不是別個,正是太上皇劉太公他老人家。

但到了現在,三公九卿之間,這樣暴躁的互懟,劉徹總覺得有些害臊。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其實是劉徹希望看到的。

墨家,現在太孱弱了。

人丁單薄,而且傳續困難。

假如就靠着現在墨家自己玩做自己的那一套,劉徹估計再過十年,漢室的墨者數量,也破不了千。

工程師和科學家不破千,好多東西就沒法子搞。

而還有比九卿各衙門哄搶墨家士子,兩位巨頭求賢若渴,爲了人才互懟這個八卦更強的宣傳嗎?

沒有了!

想當初,歷史上宋真宗一首《勸學詩》讓多少地主多少勳貴,眼巴巴的將自己的子侄送去讀書?

對普羅大衆來說,他們纔不關心,到底是儒家的學問好,還是墨家的思想更贊呢!

這種事情,是學閥們纔會去思考的。

大多數的普通人,送自己的子侄讀書學習,不就是爲了讓他們出人頭地嗎?

在這個問題上,儒法墨黃老,地位都是一樣的。

儒家更強,更好當官,大家就都會去學儒。

法家更受重視,那大家就都去學法了。

同樣的道理,墨家要是受寵,而且搶手。

劉徹毫不懷疑,整個天下的地主商賈,都會瘋狂的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子弟塞進墨家。

這都是曾經的歷史發生過的事情。

武帝罷黷百家獨尊儒術。

天下法家、黃老派、縱橫家,不知道多少人悄悄的將自己的派系改成了儒家。

…………

現在月票榜告急,請大家給與火力支援!謝謝!(~^~)

第359節 微服(2)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1215節 對墨家的疑慮第521節 條件(2)第1188節 明主(1)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572節 戰和(1)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964節 省親(1)第1208節 諷刺第1532節 金本位的思考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635節 新學派(4)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1219節 墨家的忽悠策略(2)第517節 給他們主人第202節 周陽由的末日(1)第825節 腹黑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226節 掃把星第638節 轉折第1236節 開萬世之太平(1)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896節 風起南國(3)第932節 廣關(1)第599節 無題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372節 警告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1267節 悲劇的樓煩貴族第1571節 匈奴的第三條道路(1)第325節 易手第856節 撫卹(1)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55節 收買第1377節 任務第802節 入關第353節 太子之怒(2)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346節 射術的較量(1)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753節 遠航(2)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70節 早朝(3)第636節 新學派?(5)第57節 證據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852節 影響(2)第585節 新世界(1)第1583節 戰前(1)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581節 爲難第50節 五銖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906節 洗牌第350節 諸王議政(3)第281節 迷霧第1583節 敲竹槓第1591節 統治(1)第439節 收買(4)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101節 挑撥第916節 哭廟(2)第425節 冬小麥(2)第599節 無題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204節 章德的新使命第1122節 影響(2)第1175節 羞恥第446節 博弈(2)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589節 新世界(5)第120節 過繼(1)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300節 調校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