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節 孤竹之遺

河圖洛書,自文王之後,虛無縹緲,無人窺見過其真面目。

然而,這並不妨礙大家腦補。

哪怕是在薄世心裡,也有一個河圖洛書的形象。

因爲,大家雖然沒有見過真正的河圖洛書。

但對其衍生出來的八卦與易經,卻是耳熟能詳,甚至閉着眼睛都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五來。

“古者包棲氏,仰則觀像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薄世在心裡感慨着。

所謂包棲氏,既伏羲氏也。

這是諸夏民族最古老的文化源頭,也是最古老的始祖。

而且,真正古籍之中,河圖洛書,有着完整的傳續世譜。

包棲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軒轅氏作。

軒轅氏之後,堯舜禹相繼接棒。

河圖洛書最後一次明確出現在史書中,是周文王演八卦而作《易經》。

對於鮮卑人跟陳須兄弟所說的‘可能有河圖洛書’這麼一個說法。

薄世是不信的。

河圖洛書怎麼可能出現在這極北荒無人煙之地?

然而,最近,在饒樂水附近的一些山林之中,卻發現了許多先民的遺蹟。

從遺蹟中,發現了十幾件銘刻了銘文的青銅器。

經過在新化城鑑定後,初步測定,它們是來自古老的諸夏王國——孤竹國。

那個誕生了伯夷叔齊的孤竹國。

那個齊恆公北伐山戎,孤竹的孤竹國。

那個殷商王朝的遺孤,傳續多達千年,跨越三代之治,見證了夏開、湯武和周文、周武、周公統治的孤竹國。

爲什麼能證明這些青銅器來自那個古老的孤竹國?

答案就是,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中,有着許多的‘墨’字。

而孤竹國的先君,正是子姓墨氏。

古老的史書之中,對此有着明確記載。

而青銅器上銘刻的那些墨字,雖然與現在小簒有了明顯區別。

但字體結構和所象徵的意義,卻都沒有改變。

而從齊恆公的北伐進軍路線上,也能證明,當初的齊軍,可能曾經深入到今天的懷化郡內,討伐孤竹和山戎。

在返程路上,甚至出現了老馬識途的典故。

而老馬識途這個故事發生在無終山之中。

這個無終山,就在如今漢室右北平郡的漁陽縣內。

而,恆公之時的孤竹國,其實已經衰落,甚至墮落到了與戎狄爲伍的地步。

全盛時期,受命於湯武的孤竹國,曾經橫跨了整個今天的燕國,一直將邊疆向前延伸到了現在的朝鮮國。(注1)

最起碼,薄世就從韓王萁準所藏的其家族記載上知道。

殷商滅亡,微子建立朝鮮。

靠的就是孤竹國的殷商遺民和貴族。

這樣一個古老而光榮的王國,爲什麼會出現在那鮮卑人所居住的饒樂水附近?

他們去那裡幹什麼?

從發掘出的青銅器上判斷。

薄世覺得,他們是去祭祖的。

因爲,這些青銅器,都是明顯的冥器,是供奉祖先和神明的器皿。

正因爲發現了這些深埋在山陵中的青銅器。

薄世決定在回京述職前,去一趟饒樂水,實地查看。

若真能發現傳說的所謂‘河圖洛書’哪怕只是一個仿製品。

於他來說,都是賺大了。

想做就做,夏四月初三,也就是長安城開始玩冊封的時候,薄世率領一千護濊軍騎兵北上,越過陳須的崇化城,用了大約十天時間,抵達了饒樂水。

薄世抵達饒樂水時,此地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農耕基地了。

陳嬌麾下的士兵,正在忙着指揮倭奴和鮮卑人開墾土地和建立渠道。

而陳須也沒有閒着。

他帶着麾下的士兵和僱傭來的真番、韓國以及沃沮僱工,在另外一側也忙着種田。

此地水土富饒,土地肥沃。

實在是安東全境都少有的最適合農耕的地方。

雖然粟米是種不活,但冬小麥和大豆以及水稻,卻都可以栽種。

漢人的耕作技術和工具,自然是鮮卑人無法企及。

積雪消融後的半個月內,陳家兄弟就在這方圓百里的饒樂水之地,開墾出了數千畝的農田,加上鮮卑人自己開墾的土地,差不多已經形成了一個兩萬畝的農耕基地。

這熱火朝天的建設情況,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圍觀。

烏恆、沃沮和野鮮卑等各個部族都覺得很稀奇。

幾百年了,這片土地上,還從未出現過這樣熱火朝天的景象。

大家都覺得很稀奇。

同時也都是帶着學習的精神來的。

假如漢人能在這裡屯墾成功,並且獲得豐收。

那麼,大家當然也可以有樣學樣了。

至少,有着農耕傳統的沃沮人,是很願意學習的。

薄世對這個情況也很滿意。

“農,天下之本也!”薄世在視察了一番開墾出來的土地和渠道後,對陳須、陳嬌兄弟的行爲點了個贊:“都尉能積極開墾,吾回京後,一定在陛下面前,爲兩位都尉請功!”

現在,陳嬌並不在此地。

他現在迷上了前往倭奴之國打秋風和在海里捕鯨,賺錢賺到手筋疼。

所以,他將此地的事務交給了他的家令。

但陳須也沒敢在薄世面前告狀。

陳須知道,不管怎麼樣,他們兩兄弟哪怕已經水火不容了,但在外人面前,也要表現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哥哥告弟弟,傳出去,不僅僅不會佔理,更會被人笑話甚至攻仵。

所以,陳須聞言,也只是微微躬身,道:“不敢,此乃爲人臣之本分……”

而跟在陳須屁股後面的曾經的鮮卑王丘可具則是一臉的媚笑,就彷彿一條搖着尾巴,希望主人賞點骨頭的哈巴狗一般。

實際上,現在,陳嬌陳須兄弟能在這饒樂水之地搞出這麼大動靜,至少有一半要歸公這位鮮卑族的大人。

正是他,巧言令色,說服了鮮卑各部族,一起給漢朝兩位貴人服務。

也是他,幫着勘探土地,組織牧民和奴隸,挖掘渠道。

更是他,幫忙疏通道路,建立橋樑,讓來自懷化郡的商隊和物資,能源源不斷的抵達這裡。

正因爲這樣,陳嬌纔有空在不久前出海前往那倭奴之國,不然,陳嬌又怎麼敢放心呢?(。)

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1275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2)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671節 磨礪表弟第375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1)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36節 張湯第597節 爾虞我詐第1462節 人心第406節 詔書與三老第1425節 使團(2)第64節 試驗第650節 嘗試(2)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179節 姊弟第345節 兄弟們(1)第68節 早朝(1)第605節 戰略第1187節 鼓舞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490節 競賽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408節 考舉(1)第1388節 聯盟(2)第60節 微服(2)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976節 陌刀威武(4)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883節 賣國者與愛國者第1513節 戰略(1)第364節 劇變(2)第1577節 流血的單于庭(5)第334節 滅亡(2)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889節 聯姻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390節 展示肌肉(3)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41節 主父偃的決心第9節 蝴蝶效應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697節 天坑裡的人們(1)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1390節 權貴下場第1158節 合縱(4)第190節 皇帝的新衣第45節 鑄幣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1029節 狂歡(3)第1602節 僵持(1)第64節 試驗第570節 人心(2)第577節 漢匈必有一戰!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1583節 戰前(1)第272節 新思維(1)第1351節 決戰(3)第1517節 煩擾第675節 神蹟第921節 齊魯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1138節 紈絝子的蛻變第1277節 戰前(1)第1191節 權勢、學術、錢(2)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71節 投名狀第1章 復活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694節 制度(3)第1028節 狂歡(2)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425節 使團(2)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167節 明君?第501節 驚喜第329節 安排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08節 調查(2)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1314節 震動第1059節 諸胡的暢想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621 節 錯誤第650節 嘗試(2)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289節 劉啓教子第192節 寶鼎真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