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節 撫卹(1)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封賞之後,當然是撫卹。

撫卹孤寡,賑濟和存問忠臣。

這是劉氏政權,在吸取了秦亡教訓後發展出來的統治手段。

每年派人慰問和犒勞那些孤兒寡母,成本不高,但效果非常拔羣。

很輕鬆就能收割大批的民衆身心。

劉徹即位後,更是進一步的強化了這整個撫卹體系。

所有因公殉職和殉國的士卒、軍官、官吏甚至百姓的未成年孤兒,全部都由國家撫養。

劉徹在上林苑,收養了總數多達三千的孤兒。

而此次馬邑大戰,漢軍的損失,雖然相較戰前的預估,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單單是軍隊的戰死者,就已經有兩三千人之多!

漢軍在馬邑城外的十幾個哨卡和作爲預警的烽燧臺的守軍,幾乎全軍覆沒。

至少有七百人,在馬邑會戰開始前,就已經死於匈奴馬蹄之下。

另外,馬邑城外的漢室村寨的平民死難者人數,也根本無法估計。

戰前,漢家在馬邑之外的兩百多裡的國土上,有着十幾個村寨,將近兩三千的居民。

另外,爲了給馬邑預警,漢家還在馬邑之外的曠野上,安置了兩個小型遊牧部族,大抵也有個千人左右。

但,在匈奴人入侵後,能撤到馬邑城裡的百姓總數不超過千人。

雖然,馬邑之戰結束後。漢軍從馬邑周圍的山谷和山陵中,尋找到了數百避難的難民。

而且,未來。還會不斷的發現避入山谷和山陵,躲避戰亂的百姓。

然而。依然有大批的平民,慘死在匈奴入侵的過程中。

戰死的軍人與遇難平民,兩者相加,此次馬邑之戰,漢室可能要損失四千人以上。

這將製造無數個戰爭孤兒。

劉徹自己內心也是很內疚的。

原因很簡單,這些孤兒,起碼有一半,原本不用成爲孤兒。

若劉徹能在戰前就下令疏散。馬邑城外百分之八十的死難者,將能安全的撤退到馬邑城。

但代價卻可能是,匈奴人立刻遠遁。

這其中的取捨與抉擇,只能說是見仁見智。

反正,劉徹現在是很內疚的。

但對皇帝來說,個人的情感什麼的,從來都是微不足道的。

皇帝以天下爲棋盤,國家做棋子。

動輒之間,就可能幹繫上百萬,甚至千萬人的生活。乃至於可能決定整個世界的文明發展進程。

這要求,皇帝必須鐵石心腸,冷血無情。

所有個人情感太過豐富的皇帝。最終都沒有好下場。

而且更可悲的是,不僅僅他自己沒有好下場,他的國家,他的家族,他所愛的女人,也都沒有好下場。

最典型的就是李煜。

歷史告訴劉徹,皇帝的無情,其實就是最大的有情。

所以,做有情君王容易。無情帝王困難。

三世爲人後,見過了無數的血的例子和教訓。並且在皇帝位子上鍛鍊和磨礪了四年後,劉徹已經深深明白了這個道理。

就像他對袁盎。對竇嬰。

看似無情,實則是對他們最好的維護。

否則,若是一時心軟。

不僅僅袁盎、竇嬰都要沒有好下場。

受他們的牽連,他們的家族和門人,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國家和民族,更是要首創嚴重。

而現在,無論是袁盎還是竇嬰,都已經不太可能再跟劉徹的前世那樣,重蹈他們的悲劇命運了。

想着這些事情,劉徹站起身來,他的心裡的內疚感,全部飛去爪窪國。

“馬邑之戰,我軍固然大獲全勝,但戰死之忠臣義士,無辜遇難之百姓士民,數以千計,朕哀忠臣義士之遺孤或匱於衣食,傷無辜士民之後代或離於寒暑,甚憫憨之!”劉徹面露傷感的對着羣臣說道。

今天是大朝議。

所有在長安的列侯貴族外戚大臣,千石以上的各級主管官員,全部都聚集在一起。

這也是漢室一年之中少有的能將所有部門和全部列侯貴族外戚,聚集在一起的機會。

劉徹的視線,掃過那一位位大名鼎鼎的列侯,一個個天下知名的博學之士,一尊尊富可敵國的外戚大臣。

心裡面,卻是有着恨鐵不成鋼的不滿和憤怒。

他這個皇帝,在兩年前就帶頭在上林苑,自掏腰包,撫養孤兒和失去勞動能力的傷殘士卒、官吏,或者失去了兒子,無依無靠的軍屬。

但這些傢伙幹了什麼?

也就四大金剛,意思意思,收養了幾個孤兒。

其他列侯貴族,大都都是彷彿沒看見劉徹的態度一樣。

他們根本就不關心撫卹孤寡的事情。

即使是有良心的,譬如周亞夫,也只會撫卹和照顧他的部下。

至於其他人,真沒有這麼博愛。

至於那些整天一口一個天下的鴻儒飽學之士。

更是連做個樣子的動作也沒有。

不分儒法黃老,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根本就看不見民間的疾苦。

所謂天下,所謂蒼生,在他們眼裡,或許只是個需要的時候,纔會拿來嚷嚷幾聲,疾呼幾聲的形容詞。

只有寥寥幾人,能時不時的嘴炮呼籲一下,關注一下。

至於實際行動?

一個也沒有!

還有那些外戚。

姓薄的,姓竇的……

他們彷彿在這個問題上成了瞎子。

好吧,雖然說在封建時代,貴族大臣和士大夫們,向來如此。

他們是世界上最強的鐵公雞,一毛不拔!

想要讓他們吐點東西出來。千難萬難。

別說是現在了。

哪怕再過兩千年。

你看看二代們官老爺們,是不是也依然是一個德行?

想從他們嘴裡弄錢出來。

口水都說幹了,恐怕也就捐個三五百。意思意思。

甚至可能還不及他們去ktv瀟灑一次所付賬單的零頭。

但劉徹卻無法容忍這樣的情況。

貴族、大臣、外戚。

吃朕的,用朕的。還不跟上朕的節奏?

你們要幹嘛?

難道是想反抗朕的統治?質疑朕的神聖性?

若在以前,劉徹還沒辦法制裁這些渣渣。

但現在嘛……

馬邑之戰,一個全新的軍功貴族集團已然崛起。

這些新興的貴族們年輕,沒有底蘊,而且理想抱負志向都比老舊貴族大臣們要高。

所以,劉徹現在有了足夠的籌碼了。

“不願意跟朕走,朕只好讓爾等去跟先帝了……”劉徹在心裡冷笑着。

劉徹始終相信,這個世界。三條腿的蛤蟆或許很難找,但兩條腿的貴族和大臣,難道很難找嗎?

什麼國家培養一個兩千石不容易,社稷栽培一個列侯很困難。

那都是騙人的。

事實是劉徹記得很清楚:在南北朝的某個時期,某個政權的某個皇帝曾經下令:要想當官,必先自宮。

然後,自宮的士大夫,數都數不清楚……

還有,朱元璋對官僚和貴族們夠狠了吧。

殺的官僚和貴族,加起來估計都能鋪滿整個南京城。

然而。踊躍參加科舉,給八八舔臭腳的人,依然可繞地球三圈。

所以。劉徹知道,對貴族,對官僚。

皇帝只要強勢,那就可以隨便**。

當然,劉家自古就是靠演技來統治天下的。

哪怕是要殺人,也要粉飾一番。

對此,劉徹是很熟練的。

所以,他頓了頓,然後繼續道:“公卿大夫。所使總方略,壹統類。廣教化,美風俗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祿賢,勸善刑暴,撫卹孤寡,三王五帝所繇昌也。朕夙興夜寐,嘉與天下士大夫臻於斯路!士大夫公卿列侯,天下之表率,萬民之楷模,當率民更始,爲天下先!”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再聽不懂的渣渣,就可以去死了。

但,爲了避免有些傢伙日後叫屈。

劉徹索性將話說的更仔細一些,他看向周亞夫,道:“丞相爲朕肱骨,朕之所重,其爲朕率天下列侯士大夫先,爲國撫卹陣亡將士,死難孤寡之表率!”

話都說到這個地步。

所有人都明白了。

皇帝這是明擺着要敲詐大家的錢包了。

皇帝的態度很明確。

你們,要嘛出錢,要嘛就收養戰爭孤兒。

兩者之中,必須選擇一個選項。

表面上看上去,收養養子似乎很划算。

但任何一個貴族大臣,都不會這麼做。

養子?那也是兒子啊!

也享有權利和地位,甚至是繼承權。

基本上,不會有貴族願意隨意收養孤兒。

即使是民間,也很少有人願意撫養那些失去了父親,母親改嫁的孤兒。

這就是爲什麼,上林苑的孤兒越來越多的原因了。

被劉徹點名後,周亞夫當即就出列,拜道:“陛下仁善,臣甚感佩,敢不爲陛下效命?”

“臣願獻錢五百萬,爲撫卹孤寡之費!”周亞夫也是被逼到沒辦法了,咬咬牙,道:“此外,臣願領養孤兒十人,爲天下列侯表率!”

劉徹看了,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丞相高義,朕爲天下謝之!”

然後,他就看向了晁錯,還有晁錯身後的那幾位九卿,以及兩千石跟列侯外戚們。

這些人被劉徹盯得有些發毛,不得不出列,滴着血,說道:“臣等謹奉詔!”

沒有辦法,丞相帶頭,即使是再不情願的人,也必須比照丞相的捐獻數額和領養人數,根據自己的地位,出錢出力,還要領養孤兒。

劉徹看着,笑起來,說道:“善!”

然後他就拍板了。

對他身旁的汲黯吩咐道:“尚書令,還不快去與諸位愛卿覈對和登記捐獻數額和領養人數?”

羣臣頓時就嗶了狗了!

見過不要臉的,但這麼不要臉的天子,翻遍史書,大抵也就只有今上這麼一個奇葩了吧?

而他們話都放出口了,即使是再不願意,也只能跟個待宰羔羊般,等待汲黯帶人來覈對和登記了。

劉徹坐在御座之上,看着這些大臣和貴族。

“其實,朕也是爲了你們好啊……”劉徹在心裡說道。

收養的養子,肯定不會有親生兒子的待遇。

大抵會是成爲這些傢伙的兒子跟子侄的親兵或者心腹。

講道理的話,其實,養子的作用是很bug的。

像是五代十國,那就是一個養子們稱雄的世界啊。

後唐,後周,都是養子在打天下。

什麼十三太保,威震世界。

甚至,後唐還曾經吊打了整個天下。

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等養子們長大了,只要出一個人才,他們現在的付出,就全部將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

漢人重恩義,講的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可以想象,未來的漢家,將會出現許多是養子的大將甚至名將。

他們肯定會回饋和反哺收養自己的家族。

當然,劉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那就是通過逼着列侯大臣外戚,收養戰爭孤兒,從而人爲的製造一批精英。

如今的時代。

就是食客和門人與恩主之間,也存在了相互的契約關係。

養子與養父之間的關係,一旦確認,就是終生不變的。

不僅僅養子需要對養父盡孝,對收養的家庭盡責,承擔自己的義務。

同樣,養父也有對養子的義務和權力。

其中就包括了讓他跟自己的兒子們一樣受教育的權力和接受家族培養的權力。

當然,也可能會出現****,將養子當奴隸用。

不過這樣的****和弱智,劉徹相信,數量不會太多,而且,他們會在未來被高速發展和變化的朝局淘汰掉。

這樣一來,十年之後,劉徹就能收穫至少一千個合格的精英青年。

他們是成長在列侯勳貴和大臣家族中的戰爭遺孤。

他們將得到列侯大臣家族的最基本的教育和培養。

他們將成爲國家的希望和未來。

而且,劉徹相信,當列侯和大臣們收養了戰爭孤兒的事情傳出去後。

漢軍將士的士氣將大大提升,他們將更加勇敢,更加無畏的與敵人戰鬥!

因爲他們會知道,哪怕自己戰死,他的子孫後代,也將被國家妥善照顧和撫養,甚至可能被貴人收養,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

這很重要!

匈奴人爲何能用簡單的武器和原始的戰術,稱霸整個東北亞?

除了野蠻和他們是純騎兵外。

最重要的是,冒頓給他們定下了一條鐵律:作戰得勝,斬首賜酒,所得戰利品和人口,全部歸個人所有,除此之外,在戰爭中,搶回戰死者屍體者,可以得到他的全部財產,包括妻子、牲畜和奴隸。

這樣,就讓匈奴人在作戰之時,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

哪怕是戰事不利,也不會輕易潰散。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

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943節 微行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098節 分蛋糕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423節 狗腿子(3)第281節 迷霧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182節 狗咬狗第550節 無題第793節 廟算(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1019節 好奴才第238節 喪母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26節 官商勾結第392節 忐忑第1334節 戰場第347節 兄弟們(3)第921節 齊魯第154節 霍仲孺的野望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1208節 新法家(1)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27節 定策第657節 南巡(2)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440節 設計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1070節 血戰(1)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738節 王者歸來-墨家(3)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970節 戰爭的腳步(1)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506節 陷阱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506節 陷阱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1185節 丟臉第1014節 切割第591節 新世界(7)第798節 戰前(2)第835節 軍臣的想法第1492節 深海(2)第568節 災難!第1208節 新法家(1)第93節 尷尬第131節 思慮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1398節 失望第1563節 猛虎出籠第7節 推恩(下)第424節 冬小麥(1)第115節 高廟事變(2)第621 節 錯誤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214節 拍馬屁第459節 一箭N雕第541節 酷吏(1)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1069節 反撲(1)第1375節 寶藏第654節 梟雄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524節 護濊別部司馬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466節 大朝儀(6)第76節 黑心第1537節 居延(2)第1227節 明道第1525節 北匈奴的反應第14節 表演第428節 戰爭!第1545節 不對稱的戰鬥(2)第778節 鮮卑人的野望第569節 人心(1)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203節 命運第908節 換俘(1)第269節 要保持神秘第363節 劇變(1)第1035節 大戰之前(2)第1478節 京兆尹第1300節 戰略判斷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88節 扁鵲傳人!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246節 太子劉德(2)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