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節 廟算(1)

劉徹定下了對朝鮮的基本基調後,將軍們立刻就開始嗡嗡嗡的議論起來。

“陛下,朝鮮目無君上,行大逆,臣憤慨無比,願爲先鋒,爲陛下取朝鮮王首級,懸於北闕,以儆效尤!”劉徹剛剛收下的狗腿子韓頹當立刻就跳出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頓時,無數人捶胸頓足。

毫無疑問,誰都清楚,與強盛的漢朝相比,朝鮮就好比是一個羸弱無比的孩童。

漢室甚至都不需要動員禁軍,只需要燕國和遼東、漁陽等地的駐軍和郡兵動員起來,就能毫無壓力的碾壓朝鮮。

衛滿朝鮮政權,能存在到今天。

僅僅是因爲兩個原因。

其一:匈奴的存在,讓漢軍投鼠忌器,不敢在有匈奴在側的情況下脫離長城,出塞作戰——萬一要是被匈奴伏擊,那可就有去無回了。

其二,則是歷史的遺留問題。

衛滿朝鮮的建立在本質上來說,是因爲當年漢室力量不足的緣故。

現在,匈奴掣肘已去,剛剛確立的和親條約,再次確認了漢室對朝鮮的宗主權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室天子出大軍討伐不臣,匈奴人不可能插手。

最多隻能偷偷的給匈奴提供一點幫助,或者給匈奴人準備一條逃亡的通道。

而只要匈奴不插手,當今天下,誰能阻擋漢軍的鐵蹄?

在這樣的情況下,與匈奴的戰爭,等若是一場幾乎沒有風險。必勝的戰爭。

而戰爭,永遠是軍人最好的機會。

多少黔首。通過戰爭,一躍出頭。奠定家族的家業!

多少默默無聞的軍官,通過戰爭,一舉成名,封侯拜將,走上人生巔峰?

多少將軍借戰爭之機,趁勢崛起,步入朝堂?

去年剛剛發生的吳楚之亂,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戰前,現在的丞相周亞夫不過是中尉。兩千石而已。

戰事一起,立刻拜爲太尉,位列三公,凱旋之日,天子親迎,益封一萬戶,進位丞相,位列人臣巔峰!

其他如左將軍儷寄,前將軍韓頹當。大將軍竇嬰等等都是榜樣!

而從一介家臣,搖身一變,被拜爲將軍的灌夫,更是勵志無比的故事!

在這樣的情況下。聞到戰爭的血腥味的軍隊,就跟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樣,哪裡能安靜得下來?

尤其是。韓頹當這個恬不知恥的傢伙,居然跳出來想摘走先鋒這個能獲利最多的位置?

真是跟天子方纔所說的那句話一樣:是可忍。孰不可忍!

剛剛跟隨大將軍竇嬰,撈足了好處。坐火箭一樣的從一個小卒子,直接升成了將軍的灌夫,立刻就跳起來,道:“弓高候當世名將,聲名遠震,朝鮮撮爾小國,弓高候豈非是牛刀殺雞?某不才,願爲陛下取朝鮮王首級!”

韓頹當立刻就怒目圓瞪,怒視灌夫。

倘若別人被韓頹當這麼一瞪,恐怕立即就在氣勢上弱了三分。不由自主的就會退卻。

但灌夫是誰?

出了名的二愣子啊!

自從他升職爲將軍後,得罪的人的名單,圈起來能繞長安一圈。

甚至就連劉徹都聽說過這位莽夫將軍的大名!

甚至,前不久,他連樑王劉武的家奴,也暴打了一頓?

他又豈會害怕韓頹當這麼一個前朝遺老?

當下,立刻毫不客氣的反瞪回去,鼻子裡還哼哼有聲。

漢室的軍隊向來如此,爲了搶功,在皇帝面前上演全武行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像韓頹當與灌夫這樣的行爲,相對來說,還是很剋制的‘和平’舉動。

更重要的是,灌夫的靠山大將軍竇嬰和韓頹當的大哥曲周候儷寄以及老上司丞相周亞夫都保持了沉默。

因此,只要不笨,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兩個派系相互的試探。

看到這樣的情況,劉徹摸了摸下巴,感覺這場景有些諷刺。

他沒記錯的話,前世,竇嬰與周亞夫可是盟友啊!

甚至這兩人還爲了劉榮那個廢柴,跟先帝鬧的很不愉快!

可誰成想……

只能將此歸納爲蝴蝶效應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嘛!一山難容二虎,周亞夫與竇嬰在沒有共同利益和訴求的情況下,走向對立也是可以想象的!

不過這樣也好!

劉徹需要有人去平衡周亞夫的影響……

要是竇嬰真跟周亞夫好的穿同一條褲子,那劉徹就要考慮,扶持其他人去跟周亞夫、竇嬰集團唱對臺戲了。

只是……

劉徹猛然間想道:“萬一,周亞夫與竇嬰是在朕面前演戲呢?”

這麼一想,還真有點像!

不過沒關係,派系的對立一旦形成,就很難再走回頭路了。

尤其是,周亞夫代表的列侯勳臣勢力與竇嬰代表的東宮外戚勢力,天然就有着利益的分歧。

就算他們兩個願意和睦相處,互相扶持,恐怕下面的人也會忍不住製造矛盾。

劉徹忍不住看了一眼周亞夫和竇嬰,但很可惜,這兩人都面無表情,肅立在殿中。

“老狐狸!”劉徹在心中腹誹了一句。

不過沒有關係,不管他們是演戲也好,還是真的也罷,對劉徹都只有好處。

這麼想着,劉徹就站起身來,道:“兩位將軍還是先不要爭了!”

“還是先談談該怎樣進軍吧?”劉徹淡淡的道。

這時候,灌夫與韓頹當纔算冷靜了一下,相互看了對方一眼,狠狠的坐下來,不再言語。

劉徹繼續道:“夫戰,廟算也!朝鮮雖小,然,猛獸捕獵,尚盡全力,何況軍國大事,死生之地?”

“請諸位將軍談談看,朕當如何調軍,如何進軍,各部如何協作?”

這確是一個關鍵問題。

西漢的衛滿朝鮮的地理位置,與後世的主體帝國的地理位置差不多重合。

他的首都王險城也就是後世的平壤。

乍一看,好似只要拿着後世志願軍入朝的思路就行了。

但實際上,劉徹知道,這是大錯特錯的!

因爲,時隔兩千年,不僅僅時代不同,氣候不同,甚至就是地理情況也完全不同!

因爲,在此時的東北,尤其是從燕國到遼東郡的那一段路,大抵是後世的山海關外,現在是一片汪洋沼澤,大軍想通過哪裡,千難萬難!

這是劉徹在研究了遼東郡彙報給朝廷的奏疏後知道的事實。

因此,劉徹纔算明白,爲何後世小豬攻略朝鮮,起初再三受挫,最後調動楊僕的樓船艦隊,泛海攻擊,才取得成功——不是樓船部隊上的水兵戰鬥力比陸上的荀彘強,而是沼澤和東北的道路限制從遼東出發的漢軍的戰鬥力。

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漢室還沒有打造出那支後世小豬時爲了征服三越而打造的樓船艦隊。

這就意味着,泛海攻擊這個選項並不存在。(……)

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256節 怯懦的匈奴第1163節 雄心(1)第526節 匈奴的抉擇(1)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653節 伊稚斜的計劃第1481節 伍被的野望第1373節 破而後立(1)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516節 緣由第1208節 諷刺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426節 換皮第385節 殺使第813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1)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8節 家宴(下)第361節 微服(4)第1123節 赦與罰(1)第1508節 學術腐敗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375節 寶藏第821節 臣服第1294節 帝國的毀滅(3)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424節 冬小麥(1)第63節 修改第987節 動員(2)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1402節 朱買臣的辦法第786節 洗腦(2)第1228節 權力的走狗第1262節 激動的軍隊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521節 條件(2)第321節 馬耕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580節 張蒼去世第915節 哭廟第90節 田叔來了第959節 猛將第1160節 連橫(2)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282節 終結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227節 明道第657節 南巡(2)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587節 新世界(3)第685節 上帝貴平第773節 匈奴的試探(2)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282節 終結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373節 科技樹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686節 平律(1)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591節 新世界(7)第871節 覲見(2)第500節 法統第1317節 運動戰(1)第322節 研究第1066節 屠殺(完)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644節 懸賞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1475節 見聞(1)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415節 匈奴公主(2)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132節 殿問第1449節 爲民做主(1)第96節 趙胡第221節 教育之野望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52節 難題第486節 政體第28節 竇嬰第213節 宮變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1593節 統治(3)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64節 試驗第1605節 說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