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節 神器(1)

出了寢殿,劉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他心裡很清楚,這一次,他算是把袁盎給傷透了。

只是,他是太子。

是這腳下萬里江山,億兆生民的未來主宰。

肩負着開萬世之太平,繼往聖之絕學的重任,有着打造一個千年不朽帝國,締造一個曠古爍今的盛世的野望。

這肩上的重責以及心中的野望驅使下。

一切個人的私情以及情感都被擱置到了次要的地位。

更何況,政治,本就是一個爾虞我詐的泥潭。

當年,劉徹的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翻臉無情,三下五除二就清理掉了阻礙他的元老大臣勢力。

至今,人們仍在稱頌他的偉大和神聖,便是被他清理掉的元老大臣,也是如此!

可見,冷酷與無情,本就是帝王的天賦。

反而,像惠帝那樣的老實人老好人,並不被輿論認可和稱頌。

而在皇族的立場上,尤其是太子的立場上。

劉徹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跟臣子解釋。

甚至於,假如袁盎不蠢的話,那他今天晚上就該星夜來到太子宮請罪,誠懇的檢討和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怨恨劉徹壞了他的好事!

在這個時代,正常的情況下,皇帝打了大臣右臉,那個大臣假如聰明的話,馬上就會把左臉也奉上。

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如此而已!

漸漸的,劉徹猛然發覺,隨着地位的變化。他的心,也漸漸的變得鐵石心腸了。

曾經,他還曾爲不能救申屠嘉而傷心。

現在的他,假如再遇到當初的抉擇。

他的心,告訴他,立刻馬上拋棄掉!

這,就是統治者的心態。

“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劉徹輕聲呢喃着,邁步向前。

即爲太子,身爲儲君。

我爸是皇帝!

“孤的行爲。不需要你們理解……”劉徹堅定的在心裡說:“你們只需要服從即可!”

當然,他非常清楚,身爲上位者,有這樣的覺悟是好事。但把它掛在臉上。擺在明面上那就是純213了。

任何一個上位者,想成功,首先都得是一個優秀的影帝,一位禮賢下士,不恥下問,善於納諫,平易近人的明君。

事實上,在很多時候。暴君與賢主,只是一線之隔而已!

當天晚上。袁盎果然不出所料,態度謙恭的來到劉徹的太子宮,自稱罪臣,口稱僕絲。

劉徹自然是哈哈大笑,完全將白天的事情當做沒有發生過。

於是,君臣相得,相談甚歡,劉徹甚至是親自送袁盎到的宮門。

無論樣子還是架勢,都做到了完美。

出了宮門,坐在馬車上,袁盎的心卻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

“家上果然有先帝遺風……”他喃喃的道。

像這樣毫不猶豫的賣了他,還能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一般,相談甚歡,甚至還掏心掏肺,這位太子,果然……沒有讓他看走眼!

或許,也只有這樣的儲君,纔是這天下之幸!

說起來,也奇怪,劉徹拉了晁錯一把,袁盎非但沒有怨恨,反而……老懷大慰。

因爲,歷史證明,只有這樣的天子,這樣的儲君,才能帶着這天下社稷,順利抵達那太平盛世的彼岸。

相反,歷史證明,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仁厚天子,卻能給天下帶來災難。

譬如惠帝!

對袁盎這樣追求理想甚於己身的政治家來說,劉徹這樣的表現,纔是真正讓他欣賞的地方。

只是……

在另一個方面來說,這樣的家上,對於未來的朝廷大臣而言,無疑是災難。

因爲,袁盎已經看得很明白了。

當今天子和太子,都是那種通俗意義上,所謂刻薄寡恩的天子!

……………

翌日,周亞夫在長安城外,誓師出征。

十萬漢軍,整戈待發。

劉徹跟着自己的老爹,乘着鑾車,檢閱了出征的軍陣。

實際上,天子閱兵,是古代中國一個傳統的儀式。

夏商周以來,天子征伐,皆是先閱兵。

夏商兩代,歷史太過久遠,記載也很少,但周天子檢閱軍隊的記載,卻有很多。

《詩經》之中就有專門描寫和歌頌周天子閱兵時的盛大場面的篇章。

劉徹作爲太子,與自己的老爹同車檢閱。

在他眼前,一個個漢軍軍陣紀律森嚴,殺氣騰騰,人人衣甲鮮明,士卒們的精神狀態和士氣都相當的不錯。

劉徹看了也不由的在心裡放下了懸着的心。

以眼前的軍陣和精銳的士卒以及周亞夫這樣的名將,這一戰,漢室想輸都很難!

身爲儲君,劉徹現在比前世接觸到的知識和事情更多。

尤其是軍事上。

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在兵力上吹牛逼,注水是很正常的事情。

譬如,這一次周亞夫出征,對外的宣傳就是‘分置三十六路將軍,統兵三十萬’。

事實是,算上養馬的、做飯的、備糧的以及打醬油的,總共也就十萬人。

這十萬人,真正上陣衝殺的,其實最多隻有五萬是合格的。

其他人,打打醬油,搖旗吶喊,是可以的。

但真要上陣,那就夠嗆了。

甚至這些人一上陣,忙還不幫上,就撒丫子跑路了。

這樣一看的話,劉濞的軍隊,真正能戰鬥的戰鬥兵力,比例應該不高於周亞夫大軍。

換句話說,劉濞的手下,真正的中堅主力,不會超過十萬!

這還是算上了楚軍以及南越、閩越和東甌的僕從軍。

兩者的力量對比,並未產生差距。

檢閱完列隊的軍陣後,天子鑾車來到了中軍將臺之前。

周亞夫已經領着他手下的數十位將軍,在哪裡等候了。

不得不說,戰爭,是武將們的狂歡。

無論是漢室還是吳王劉濞的叛軍都是如此。

那些平時的司馬、校尉什麼的,此刻搖身一變,掛上了將軍印,瞬間就完成了從前十幾年也未必能完成的晉升。

至於劉濞那邊,劉徹聽說,連以前給劉濞端夜壺的奴僕,現在都掛着一個司馬的頭銜……

劉徹跟着自己的老爹下了車。

周亞夫連忙帶着衆將迎上前來,拜道:“末將等拜見陛下,家上,請恕末將等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天子劉啓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的道:“太尉快快免禮!”

他看了看將軍們,讚賞的道:“善,有諸位將軍,吳逆授首指日可待!”

然後,他就對周亞夫笑道:“太尉,朕這次是來給太尉送來了一件‘神器’,可助太尉破敵!”

“神器?”周亞夫聽了有些疑惑。

天子劉啓回頭看了看劉徹,笑道:“說起來,此物還是太子手下的人發明的呢!”

今天早上,他就已經親眼見識過那‘神器’,雖然不明白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但天子劉啓還是本能的覺得好像很厲害,估計能嚇死劉濞!

ps:抱歉,今天感冒了,頭疼的厲害,只能更個2000了,明天看看能補上不!

順便說一句啊,點娘終於開始打擊那幫淘寶黨了,真是普天同慶!

尼瑪~想起我當初上新書榜時,都是淚啊~~~~~~

恩,希望點娘能認真的治理一下現在那些亂七八糟的手段吧。

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1142節 團結(1)第655節 無奈第934節 分野(1)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1094節 天單于(2)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001節 資本、權貴與學派第10節 齊王的問題第1513節 戰略(1)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1485節 法家的短板第1169節 藝術(3)第1091節 想當狗腿子的丁零人第1250節 調整(2)第521節 條件(2)第1357節 乞和第198節 緣由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1349節 決戰(1)第1424節 使團(1)第1197節 入場第1234節 世界從今天改變(1)第36節 張湯第360節 微服(3)第986節 動員(1)第1600節 樓船與遠方第43節 貓膩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281節 迷霧第56節 燕飲(下)第727節 進擊的二世祖(3)第915節 哭廟第814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2)第1443節 司馬遷的答案第1283節 山寨(1)第237節 賄賂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02節 抓捕第437節 猜疑第1307節 嬰兒潮第555節 墨家復興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569節 攪局者第265節 百家興衰第1418節 鹿鳴宴(1)第131節 思慮第110節 收編與收買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934節 分野(1)第1479節 安東之患(1)第755節 鯨川海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433節 忽悠(1)第659節 南巡(3)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892節 改造石家(2)第1602節 僵持(1)第1397節 立規矩第1009節 高闕會戰(2)第347節 兄弟們(3)第1527節 作戰方案(2)第508節 怪獸出籠第590節 新世界(6)第832節 匈奴的未來(1)第466節 大朝儀(6)第1536節 居延(1)第775節 承諾(2)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515節 聰明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413節 考舉(6)第458節 趙佗!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171節 投名狀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694節 制度(3)第267節 明悟第821節 臣服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995節 廟算(1)第274節 新思維(3)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929節 探尋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458節 趙佗!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55節 燕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