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1)

送走袁盎,劉徹立刻就有了決斷。

“備車!”劉徹將王道找來,吩咐道:“孤要去拜訪御史大夫!”

這事情要把手尾處理好,必須得晁錯配合。

原因很簡單,此時,御史大夫衙‘門’號稱亞相,能管的事情,多了去了。

按照漢室制度:‘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臨!’ ”

因此,自從太尉官舊廢不置後,御史大夫就順應形勢,擠進了三公的序列。

什麼叫三公?

《‘春’秋》中說: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相何以三?自陝而東,周公主之,自陝而西,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

而在漢室,御史大夫確實有着實際的三公權柄!

基本上,你把御史大夫衙‘門’看成中紀委+中央辦公廳+秘書處以及部分中組部的組合體就可以了。

因爲御史大夫的權柄在漢代極重,是以,時人常將丞相府與御史大夫衙‘門’合成二府。

無論漢書還是史記,或是三輔黃圖,此類說法屢見不鮮。

半個時辰後,劉徹的馬車在御史大夫衙‘門’前停下。

早在劉徹到達前的一刻多鐘,先期快馬報信的使者就已經通知了御史大夫晁錯。

所以,劉徹剛剛下車,晁錯就領着御史大夫衙‘門’上上下下的四十五位佐官出迎。

“臣錯拜見家上!”晁錯走上前來,對劉徹拱手一禮。

“晁公快快請起……”劉徹連忙上前躬身道。

“家上。請……”晁錯低頭道。

“有勞了!”劉徹笑着與晁錯並肩進入御史大夫衙‘門’的大‘門’。

在漢代,御史大夫衙‘門’與丞相府僅有一牆之隔,兩者實際上。全部都是建在靠近未央宮北闕的宮牆之內。

甚至於,這兩個衙‘門’的一些屬官,乾脆就是在皇宮裡上班的。

譬如御史大夫衙‘門’的御史丞,管得就是宮裡的大小事務,你要知道,當此之時,宮裡面也不全部都是宦官。還有着大批的御史、尚書、謁者以及‘侍’中還有郎中等天子近‘侍’,這些官員,全部都是文官!

因此。這些人的管理之權,就落在了御史丞身上。

劉徹擡起頭,打量着御史大夫衙‘門’的裡裡外外。

不得不承認,御史大夫衙‘門’比內史衙‘門’大氣多了。

‘門’口站崗執勤的全部是禁軍的衛兵。

整個衙‘門’內部。完全就是皇宮的延伸。

各種閣樓殿宇。數之不盡,數以百計的大小官員穿梭其中,前來辦事的其他衙‘門’和天下郡縣的官吏,更是如過江之鯉,延綿不絕。

劉徹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目測,整個御史大夫衙‘門’起碼佔地一千畝以上。

在這個龐大的機構中,單單是夠資格上朝議。發表意見的朝官就有四十五人,其他佐繚、屬官和辦事跑‘腿’的雜役。起碼是十倍於此,加上打掃衛士、整理文案的下人,這個衙‘門’裡常駐的吃公糧的人至少一千多號。

無怪前世晁錯當了御史大夫後,就如脫繮野馬,再無人能阻攔。

實在是這個衙‘門’的權柄太重了!

晁錯一入主,立刻就如魚得水,發揮出超強的戰鬥力。

“家上……”晁錯見劉徹看着御史大夫衙‘門’裡往來的人羣有些發呆,在一旁解釋道:“將到年關,天下郡縣監察御史以及派駐各諸侯國的監御史們都回來了,加之,今歲是今上即位後的第一個大考年,是以,各地郡守也會陸續進京述職,臣這裡就比較忙了一點了……”

劉徹點點頭,笑道:“晁公‘操’勞國事,辛苦了……”

“不敢,爲陛下效忠,是爲人臣的本分!”晁錯笑着迴應。

對於劉徹這個太子,晁錯現在基本是保持中立態度了。

只要太子不來破壞他的計劃,那太子想玩什麼,那就隨便玩什麼吧!

他晁錯只求能削藩成功,青史留名,藉此封侯拜相,讓後人爲他的豐功偉績而膜拜。

除此之外,他別無所求!

只是……

“太子今天過來,恐怕是有事情……”晁錯自然不傻,太子忽然來訪,要是沒有什麼事情,鬼信呢!

而且眼前這位可是出了名的不安生。

這半年來,又是推恩,又是考舉,各種刷聲望,甚至還把聲望刷到了河東,刷出了一個漢鼎。

縱觀整個漢室歷史,像眼前這位能折騰愛折騰還折騰出成績的,這還是獨一份!

有時候,晁錯都不免想,這折騰來折騰去,難保不會捅個什麼簍子出來。

到時候就好看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劉家的太子,就算把天給捅個窟窿,那也就最多吃頓掛落而已。

漢室至今五十三年有餘,歷三帝一後,還沒有廢太子的先例!

抱着這樣的心思,丞相與他的佐官們陪着劉徹,來到御史大夫衙‘門’的一座僻靜的大殿中。

“家上請上座……”晁錯很有禮貌的將劉徹請到上首的主位,安頓下來後,才帶着羣臣各自坐到位子上。

劉徹坐下來,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御史大夫衙‘門’的茶,這纔開口問道:“請晁公爲孤引薦一二在坐俊傑!”

晁錯不明白劉徹葫蘆賣的是什麼‘藥’,但,介紹大臣給太子認識,這是臣子的本分。

於是,晁錯很有耐心的起身,對着劉徹躬身一拜,介紹了起來。

“家上……這一位,乃是臣的副手,河南郡人薛蔡,十一年舉爲安陽縣縣令,十三年任河上郡司馬,遷爲蜀郡御史。其後累任爲給事內領御史、石渠閣寺御史現任御史丞,主管宮籍大小事務,陛下常以爲善!”一個年紀大概四十多歲的國字臉絳衣御史站起身來。朝劉徹微微一笑,拜道:“臣蔡拜見家上!家上萬安!”

“安!”劉徹連忙起身。

御史大夫衙‘門’在冊在京御史是恆定的四十五人。

這四十五人按照制度,分爲五曹,五曹主官叫‘侍’御史,分別掌管着各曹的監督彈劾大權。

而管這五曹的,就是御史丞。

但是,在漢代。御史丞其實有兩個。

一個就叫御史丞,坐着這薛蔡的工作,輔佐御史大夫。管理宮中事務,同時負責與蘭臺溝通,處理各種天子詔命和文書。

權柄不可謂不大!

但劉徹此刻卻沒什麼想結‘交’這人的心思。

概因爲,真正的實權人物。掌握大權的大拿。也是劉徹此來最重要的目標還沒有出現。

晁錯向後一步,指着一個在衆多御史中相對老的五十多歲的男子,介紹道:“殿下,這一位,也是臣的副手,河內人楊奮,十四年貲爲‘侍’中,因‘侍’奉先帝勤勉。嘉爲大夫,後任爲楚國監御史。深得故楚夷王讚賞,向先帝舉薦之,於是召回長安,任爲御史中丞至今八年了!天下郡國官吏由此公監之!”

“即使是陛下,也以爲長者,臣亦常敬之重之!”晁錯由衷的道。

“臣奮拜見家上,家上萬安!”楊奮微微躬身拜道,臉上卻沒有什麼表情,始終板着臉。

劉徹聽着,也是仔仔細細的將這位楊奮打量了一番。

這位御史中丞雖然年紀在衆多御史中算比較老的一個了,但依舊‘精’神抖索,生着濃眉大眼,方臉,顴骨高聳,看上去臉有點瘦,但卻有種不怒自威的味道,整個人的形象與那位天朝號稱地雷陣的先總理比較像。

劉徹微微一笑:“中丞有禮了,孤常常聽人說,中丞楊奮,不苟言笑,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這一位就是劉徹此來主要要找的人了。

因爲按照漢室制度,御史中丞爲御史大夫副手,秩比雖然不過千石,但卻有着監督天下百官,彈劾九卿的職權。

毫不誇張的說,遇上這一位,就算是兩千石封疆大吏,在他面前,也得賠笑!

在此時,御史中丞就是西漢的中紀委書記!

日後,御史中丞的權柄更是不斷擴大。

小豬當政時,設置刺史部,這些刺史就是歸御史中丞管的!

即使是現在,刺史的前身,郡監察御史和各國的監御史,也是歸着御史中丞管!

所謂監察御史。

這是一個秦始皇發明的官職,跟御史大夫一樣,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而造就的產物。

到了漢代,依然沿襲這個制度,用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度,防止諸侯王和地方郡守玩脫了。

不然,以各諸侯王和郡守的權柄,要是沒個明面上的威懾力,想殺人殺人,想強搶民‘女’強搶民‘女’,這世界還不得被他們這些傢伙玩壞了?

根據後來三國時期夏侯玄的說法是:先王達其如此,故專其職司而一其統業。始自秦世,不師聖道,‘私’以御職,‘奸’以待下;懼宰官之不修,立監牧以董之,畏督監之容曲,設司察以糾之;宰牧相累,監察相司,人懷異心,上下殊務。漢承其緒,莫能匡改。

這是夏侯玄在出任曹魏的徵西將軍前與司馬懿的對答之中對西漢監察御史的分析。

從這還是可以一窺西漢時期監察御史的職能的。

當然,在三國的大‘門’閥看來,這監察御史真是壞死了,設置這個職位就是對俺們這些‘善良的士紳’的不敬,是秦國的暴政,大大的壞!

但在此時,漢室朝廷一天比一天重視監察御史和統領監察御史的御史中丞。

隨後幾十年,御史中丞將取代御史大夫,成爲三公之一。

基本就相當於後世天朝的中紀委書記進入長老團,取得投票權一樣,是不可阻擋和必須發展的‘潮’流!

ps:今天先更個3000吧,後面的內容還沒想好怎麼寫,主要是涉及到一個2000年前的機構的運行、職責以及活動,我雖然大概瞭解御史大夫衙‘門’,但我可不想腦補,因此,在查找一些各種各樣的資料和記載,今天泡在故紙堆裡泡了半天呢,明天估計還得翻~

畢竟,雖然是小說,但我不想在史實方面讓歷史尊重我0。

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1590節 博弈(2)第871節 覲見(1)第1359節 轉移視線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428節 戰爭!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587節 新世界(3)第561節 左勾拳第820節 匈奴的絕望與漢軍的幸福第1482節 唯政績論(1)第692節 制度(1)第1514節 戰略(2)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758節 帝國的轉折(1)第571節 漢匈摩擦第871節 覲見(1)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513節 戰略(1)第943節 微行第337節 江都攻略(3)第799節 戰前(3)第96節 趙胡第756節 命名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245節 太子劉德(1)第103節 政治第1534節 涼州與幷州第402節 法統(2)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1393節 畫大餅(2)第1216節 墨家的表演(1)第404節 無題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650節 嘗試(2)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136節 封神第335節 江都攻略(1)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570節 人心(2)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548節 猶豫第58節 卑鄙第52節 難題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181節 無法拒絕的好處第161節 對海洋的野望第944節 萌芽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68節 早朝(1)第94節 拯救黃老學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1029節 狂歡(3)第939節 強大的藉口第410節 考舉(3)第135節 天威難測第636節 新學派?(5)第1221節 崩潰的士大夫(2)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900節 封禪博弈(2)第332節 重賞!第649節 嘗試(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1284節 這界貴族不行第59節 微服(1)第349節 諸王議政(2)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86節 傳播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717節 無題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28節 竇嬰第401節 法統(1)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121節 影響(1)第1536節 居延(1)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693節 制度(2)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815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3)第703節 淘金浪潮(1)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897節 租船(2)第859節 季心的盤算第74節 豬隊友們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560節 匈奴的無奈第290節 忽悠匈奴人(1)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