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晁錯的陷阱

翌日,天剛矇矇亮的時候,劉德就起來了,在兩個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齊,先是去了長樂宮哭靈,然後,乘車前往晁錯的內史官邸。

漢室的中央官邸衙門大都都緊鄰着未央長樂兩宮。

像是晁錯的內史衙門,就在長樂宮門口,緊鄰着劉邦的高廟。

因此,只出了宮門,大約前行三百米,就看到了內史衙門的牌匾與大門。

劉德在內史衙門門前剛下馬車,內史衙門的中門大開,一個身穿墨黑色朝服,佩着青綬的官員領着十數名屬官走出來,見了劉德,拜道:“臣晁錯並內史各官恭迎殿下!”

劉德臉上堆出熱情的笑容,上前扶起晁錯,道:“錯公快快請起,小子何其德薄,實在不敢當錯公大禮……諸公也請起來吧……”

一邊說,劉德一邊打量着晁錯。國字臉,濃眉大眼,一臉嚴肅,即使是被劉德扶起來,臉上也沒看到笑容。

前世,劉德從未與晁錯的命運有過任何交集,只是聽說過有關晁錯的各種傳言。

此時見到真人,劉德就想起了那些傳言。

毫無疑問,晁錯是個忠臣,同時還是個能力與手段都相當不錯的忠臣。

但是,這世界上那裡有什麼十全十美的完人。

在忠臣的另一面,倒映出的是一個氣量狹小,睚眥必報的晁錯。

傳言,晁錯性格耿直,剛毅不阿,對他看不順眼的人,連話都懶得搭理。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晁錯與袁盎長達十五年的恩怨。

沒有人知道這兩位當時的青年才俊是如何起的齷齪,反正,有晁錯的地方,必然看不到袁盎,反之袁盎出現的地方,晁錯必然避走,兩人若是迫不得已,出現在了同一個地方,那麼,你會發現,兩個人都變成了啞巴。

很明顯的,看着晁錯的表情與態度,劉德就知道,他看自己不怎麼順眼。

只是想想也是。

劉德那篇推恩策一上,丞相申屠嘉就跳了出來大唱讚歌,就連本來被晁錯藉着機會,一棍子敲了個半死,已經被削去一切官職,貶爲庶民的袁盎也跟着跳了起來,隱隱還有些要鹹魚翻身的味道。

這要換了劉德是晁錯,也看劉德不順眼。

想想看,辛辛苦苦花了十五年時間,好不容易逮着機會把死敵給按下去,正要踩他個永不翻身時,從犄角疙瘩裡冒出一個皇子給了死敵翻身的機會,這不管是誰,心裡都不會好過。

這還不止,劉德那篇推恩策上的內容與晁錯主導的削藩策的基本原則也是南轅北轍。

劉德的推恩策,核心思想是親親相隱,大家都是一家人,應該團結友愛,利益均沾。

而晁錯的削藩策,開明宗義的就說‘高皇帝不用同姓爲親’。

這要都能看順眼了,那晁錯也就不是晁錯了。

劉德估計要不是便宜老爹下了命令,估計着,他連着內史衙門的大門都進不去。

現在晁錯能耐着性子出來親迎,這已經是給了劉德天大的面子了。

估摸着下面劉德想讓晁錯幫着做點什麼事情的話,那十之八九會是一推二六五——不要以爲法家就沒有官僚了,法家官僚起來比誰都可怕,甚至很可能最官僚的就是法家的官員了!

“這差事還真不輕鬆!”走進內室衙門,劉德在心中感慨一聲,很顯然,晁錯跟他的內史衙門及其整個內史官僚體系,是劉德碰到的第一個難題,要是劉德只是一個剛剛穿越來的穿越者或者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皇子,面對這種局面,還真要一籌莫展。

好在有了前世十幾年的經歷,面對這種困境,劉德心裡已經隱隱有所打算了。

進了官邸大廳,晁錯道:“殿下請上座!”

然後就要命人將劉德請上上首主坐。

劉德搖搖頭拒絕道:“錯公請上座,小子不過是奉着父皇命,來錯公門下學習歷練的,旁聽即可……”他又對諸多屬官拱手道:“諸公也不必顧及小子,諸公議事,小子只聽不說……若有差遣,儘管吩咐就是……”

劉德當然知道晁錯方纔的舉動是個陷阱。

不要以爲剛正無私的人就不會玩陰謀使手段,進了政治這個大染缸的,有幾個不變黑的?

前世晁錯怎麼死的,劉德可記得一清二楚。

簡單的來說,袁盎唆使便宜老爹殺晁錯,只是反擊的手段罷了。

因爲在之前晁錯就已經上書要殺袁盎了。

晁錯欲誅袁盎,理由是什麼呢?——‘盎爲吳相,專爲蔽匿,言不反,今果反,請治袁盎宜知計謀’。意思就是說,袁盎當過吳相,肯定向着吳國,口口聲聲說吳國不會反,現在反了吧,袁盎肯定是個大壞蛋,一定知道吳楚謀反的事情。

所以說,政治家潑起髒水來,節操下限的什麼,根本就不存在了。

當然,袁盎也不是什麼善良純潔的小白兔。

打擊政敵,以言辭殺人,他最是拿手。

當年,先帝寵愛宦官趙同,甚至到了同乘一車,出入不離的地步。

而趙同跟袁盎有私仇,因此袁盎深以爲患,於是逮着一個機會,趁着先帝與趙同同乘一車出巡時,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跑到先帝車前跪下道:“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英豪,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餘人載?”輕輕的一句話,就將趙同打落雲端,從此再不得寵幸,之所以能有如此效果,是因爲袁盎太瞭解先帝愛惜臉皮的性格了,只是可憐那趙同卻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所以,晁錯後來死在袁盎手裡,確實不冤……

只是想着這些,劉德就知道要多留了個心眼,對着晁錯這種浸淫政壇十幾年的老狐狸,謹慎一些總不是壞事,否則,掉進坑裡,爬不出來那就怨不得晁錯心狠手辣了。

就像剛纔,若是不留心,真以爲晁錯好對付,大搖大擺的坐上正位,發號施令起來,那說不得晚上晁錯就要玩一出‘夜未央密見天子以奏皇子劉德跋扈’的故事了。

到那時候,便宜老爹到底是向着老師兼心腹大臣還是兒子,那可說不準了。

晁錯見劉德不上當,暗道一聲可惜,當然,臉上還是不動聲色,對着劉德拱拱手道:“如此老臣就不多禮了!”然後大搖大擺的走到上首,徑直坐了下去,有種故意給劉德臉色看的意思。

劉德呵呵一笑,這種激將法或許對他的兄長劉榮有效,但他怎麼可能上當?

……………

嗯,晚了點,但今天3更是必須的,第二更大概是在10點半以後吧00

彙報一下,現在收藏336了,晚上能到350嗎?

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591節 新世界(7)第585節 新世界(1)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605節 說服(2)第461節 大朝儀(1)第1516節 緣由第200節 奇人異士(1)第1384節 反轉第735節 心軟第1256節 怯懦的匈奴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1367節 句犁湖單于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1427節 在大夏(1)第1239節 破裂的聯盟第725節 進擊的二世祖(1)第550節 有錢就是罪第1277節 戰前(1)第1127節 波瀾(1)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357節 宣達司第1356節 最後的白狼騎(2)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640節 廟算(2)第651節 誘導(1)第1366節 第三世界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687節 平律(2)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066節 屠殺(完)第691節 文治(2)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1145節 經濟(2)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356節 緣由第1396節 悲哀的商人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1548節 諸儒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1186節 轉折點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458節 趙佗!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1178節 衛青的消息第1379節 強制性閉關鎖國第364節 劇變(2)第873節 腦洞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086節 安東的狂歡(2)第1064節 屠殺(3)第1137節 朝覲者第1371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1)第1277節 戰前(1)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1049節 匈奴人的陰謀第513節 鼓譟第1456節 掀桌子(2)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98節 老將第1468節 在安東(1)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999節 暴躁的晁錯第795節 動員(2)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352節 太子之怒!(1)第1056節 糾纏(2)第208節 調查(2)第1136節 封神第910節 樓船的腦洞(1)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863節 崇高理想第1393節 畫大餅(2)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377節 任務第1555節 周亞夫致仕(1)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132節 王道主義第126節 考舉中的大魚第542節 酷吏(2)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969節 移風易俗第194節 麻煩第1428節 在大夏(2)第842節 顏異的麻煩(1)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666節 烏恆與鮮卑(1)第1591節 統治(1)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144節 經濟(1)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1069節 反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