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 拍馬屁

在文武大臣們的簇擁下,天子劉啓緩步走上船頭。

看着腳下的這艘艨艟鉅艦,劉啓非常滿意的點點頭。

他很滿意這艘樓船。

他記得很清楚,十年前,他隨先帝巡幸河東時,先帝所乘的樓船,似乎只有他腳下這艘鉅艦的一半大小。

“少府做的不錯!”天子隨口吩咐道:“賜五十金!”

身邊隨侍左右的將作少府岑邁連忙謝道:“臣不敢當,應該的!”

但言語間卻難免有些自豪。

除了少府衙門,當世還有那個衙門能打造出一支如此龐大、先進以及堅固的艦隊?

樓船。

首先駛離碼頭的是三艘相對較小的戰船。

然後是五艘運載着士兵的運兵船。

天子座駕與大臣徹侯所乘的車船緊隨其後。

在其後是隨行侍從、宦官、侍女與皇后所乘的鳳船。

所有的戰船加起來,總計六十四艘,在寬闊的江面上一字排開,井然有序的擺出一個完美的陣型,破流而行。

對岸的劉德看着這場景,只覺得心曠神怡,無比嚮往和期待。

而在岸邊等候天子御駕的河東軍民,卻被場景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六十四艘像小山一樣的艨艟鉅艦,在大河之中迎風破浪,風吹在樓船的風帆上,發出呼呼的響聲,陽光下的大河,碧波粼粼。

劉德吞了吞了唾液,這麼龐大的艦隊。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是天子滷薄啊……”袁盎也讚歎着:“果然盡顯威儀!”

聽袁盎這麼一說,劉德再仔細一看,可不是嗎?

江面上的艦隊擺出來的陣型不就是天子在陸地上的法駕嗎?

按照制度。天子出巡,有滷薄儀仗。

所謂‘“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滷,兵衛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謂之簿。’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大多數圍觀的百姓並不懂什麼滷薄,他們只覺得看到這種陣仗,從心中就生出敬畏來。而懂得滷薄的貴族官員,則早就已經跪在地上,恭迎天子法家。

戰船一艘又一艘。緩緩的靠向岸邊。

但河東的碼頭渡口,顯然不足以一次停泊如此多的大型戰艦。

所以,大多數的戰船,僅僅只是來到岸邊。並未向碼頭停靠。而是原地拋錨,讓後面的天子御舟與皇后、大臣所乘的船先到碼頭。

劉德見此情形,連忙帶着河東郡大大小小的官員、貴族,一起向碼頭走過去。

同時,早已經安排好的樂隊開始演奏起了南風,這是養民之樂,也是地方迎接天子時必奏的一個樂曲。

劉德當先一步,走到碼頭時。剛好便宜老爹的法駕已經卸載完畢。

天子鑾車六馬拉車,此外。還有五輛副車,每車四馬相拉,這些是隨行的侍中與武官所乘,另外還有保護和簇擁天子車駕的三十六輛戰車在左右。

劉德領着河東文武百官與徹侯貴族們,上前叩首參拜道:“兒臣劉德恭迎父皇法駕駕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必須要說明一件事情,這時候,大臣拜見皇帝或者皇子拜見皇帝,都沒有人說什麼萬歲萬歲萬萬歲。

咳咳,喊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得等劉徹封禪泰山,感覺山呼萬歲之後,馬屁精們纔想到原來馬屁還可以這樣拍。

毫無疑問,劉德爲了拍自己老爹的馬屁,已經完全不要節操了。

因此,跟在劉德身後的文武百官與徹侯貴族們,一開始還有些沒反應過來。

但是,很快,他們就全部跟着叩首:“臣等恭迎陛下法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後,前來迎接天子的河東軍民數千人也跟着附和:“我等恭迎陛下法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數千人一起三呼萬歲,剎那間聲勢響徹天地,即使過了許久,山谷河流之間,依然有餘音在迴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於是天子劉啓兩耳之中,萬歲之聲不斷迴響。

這讓他感覺真是太爽了!

“吾今日始知皇帝之貴!”當年高皇帝在享受了叔孫通帶領的百官朝拜與禮儀後,因此感慨。

天子劉啓,如今差不多也是這麼一個感覺。

他只覺得之前上朝出巡什麼的,與現在相比,簡直弱爆了!

只有這樣的場面,纔是皇帝應有的尊榮啊!

他心中雖然很享受,只是,他的性格向來不怎麼會輕易的表露出他內心真正的感受。

因此,表面上,他還是一副很淡定的模樣,肅穆而立,站在鑾車之上,揮手讓車駕前行,來到劉德面前,道:“諸卿平身!”

然後,他看了一眼劉德非常滿意的朝劉德點點頭。

然後,天子車駕繼續前行,首先在列隊恭迎他的河東郡兵陣列之前檢閱了一番,然後,來到百姓與吏員之前,巡視一番,再回到劉德等百官身前。

“朕承先帝之遺德,以眇眇之身以獲持犧牲圭幣以事上帝宗廟,兩年於今!昔者朕皇父臨天下,通關樑,不異遠方,除誹謗,去肉刑,賞賜長老,撫卹孤獨,以育羣生,減奢欲,不受獻,不私其利,罪人不帑,不誅無罪,出美人,重絕於天下。朕雖不敏不明,無有先帝之德,然亦願隨先帝之治也!上帝降以寶鼎,非褒朕,乃是嘉太宗孝文皇帝也!”天子劉啓站在鑾車上,高聲向着文武百官,軍民百姓宣告着:“其詔:命承寶鼎以奉太宗孝文皇帝宗廟,世世代代,尚饗不絕!賜天下百姓民爵一級,其除今歲租稅,加年八十孤寡布帛兩匹,賜河東百姓民百戶牛一酒十石!”

然後,站立後天子身後的數十位童子齊聲將天子詔命複述三遍。

劉德見了,臉頰有些抽動,老爹這個悶騷,居然把高廟裡劉邦的唱詩班都給帶來顯擺了!

而河東官民聞言,卻是歡天喜地的跪下來,這一次一個個都心悅誠服的叩首:“陛下聖恩,臣等無以爲報,唯頓首頓首,以謝君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得不承認,官僚們學起東西來真是快!

這才一眨眼功夫,他們就不需要提醒,就能脫口而出,三呼萬歲,而且毫無違和感。

ps:媽蛋,鍵盤貌似有兩個鍵有些不靈了,特別是空格鍵,時靈時不靈的。

但不管怎麼說,今天都是4更!

嗯,其中一更等會發,另一更我會定時到明天,嗯,也可能兩章都定時明天,咳咳,因爲我不知道什麼能寫完,太晚了的話,還是明天發比較好,因爲訂閱多啊

但這不影響我的更新

第521節 條件(2)第1081節 勇者無敵(2)第449節 土化肥第742節 不甘人後的陳須第647節 殺放囚(1)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380節 欲先取之,必先與之第197節 垂釣汾脽邊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1372節 那恐怖的三首怪物(2)第1033節 磨刀霍霍(2)第1114節 你也配姓攣鞮?(2)第1063節 屠殺(1)第644節 懸賞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209節 新法家(2)第1520節 悲劇的劉榮(1)第864節 回扣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74節 未來第1083節 撤退第795節 動員(2)第479節 來自印度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752節 遠航(1)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323節 疑慮第1609節 諸夏時代第377節 朝覲的人們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404節 忐忑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578節 夢兆(1)第78節 天子的任務第1041節 河陰之戰(2)第382節 殖民(2)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1089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3)第1383節 高漲的輿論第1277節 戰前(1)第674節 暖冬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1394節 談判(1)第1246節 義民第1280節 戰上谷(1)第736節 王者歸來——墨家(1)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1554節 官制改革(3)第587節 新世界(3)第733節 西南攻略第196節 義婼的變化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529節 擦屁股第1507節 遊說(2)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977節 老朋友第1391節 勃勃野心第100節 網第1431節 統一大計(2)第510節 綠茶婊第1181節 講道理(2)第1150節 絕望的匈奴人(2)第1335節 狼性還是狗性?(1)第175節 神器!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162節 內王外霸第1010節 內閣(2)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492節 深海(2)第1413節 相親(1)第140節 睚眥必報主父偃第634節 新學派(3)第478節 引導第1314節 震動第410節 考舉(3)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389節 展示肌肉(2)第959節 猛將第295節 人蔘!第476節 虛僞第1054節 不如草芥第1351節 決戰(3)第410節 考舉(3)第1583節 敲竹槓第800節 先鋒(1)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52節 滅蝗策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874節 未來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775節 承諾(2)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1100節 歷史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