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 調查(3)

義婼聞言噗嗤一笑。

自從見到劉德以來,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有劉德不懂的事情。

她輕輕靠到劉德的身上,在劉德的耳畔,低聲道:“殿下,平賈是當今所有市集之中負責仲裁商賈民衆在市集中交易時因爲價格問題而發生矛盾的一種人!”

“嗯?”劉德疑惑的問道:“是官府的差役?我怎麼沒聽說過還有這麼一種差役?”

義婼聽了,笑着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平賈,不是官差,更不是官府的人,恰恰相反,平賈也是商人!”

“當年先帝在位時,深感地方官吏殘害百姓之事時有發生,更有貪官惡吏,假借公權,強買強賣,而百姓卻只能吞下苦果,於是,先帝下令,所有市集之中,設置‘擅權’者,擔任‘擅權’的人就叫平賈,一般是由市集之中的商賈自行推舉……”

“平賈沒有官職,沒有俸祿,更沒有爵位,更沒有太大的權力,但卻可以裁定交易的物價是否合理,先帝設置擅權,主要就是負責協調與市集商賈與官府進行交易時的價格覈定,以防止出現官吏強買強賣,同時也能制止不法奸商在市集中坑蒙拐騙,因此,平賈很受人敬重,一般都是市集之中最爲公正之人擔任!”

聽了義婼的解釋。

劉德感覺,這確實像他那位已故的皇祖父的手尾。

只是,這個平賈的設置,讓劉德的臉有些抽搐。

平賈居然不是官府任命而是民衆推舉?

看似這樣民煮自由的選舉不可能出現在這西元前的封建時代。

但仔細想想,劉德覺得,平賈的出現並不突兀。

當此之時,黃老派思想大行其道。秉政天下。

而黃老思想追求的是什麼?

小國寡民,雞犬相聞。

簡而言之,就是政府只要管戰略、法律。維持秩序,其他的老百姓自己去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推崇民間自治,譬如鄉老的設置就是明證。

況且,這個平賈也沒什麼太大的權力,只能負責對物價是否合理進行仲裁。

而且因爲是推舉產生的,這個平賈要是做事不公,馬上就能被人趕下去,換一個公正的人。

而且,經義婼這麼一說。劉德也想了起來了。

前世的時候,劉彭祖不就是靠着這個發財的嗎?

“趙王擅權,使使即縣爲賈人榷會,入多於國經租稅”劉德想起了前世劉彭祖被人告到朝廷,然後劉徹下詔徹查的這個事情。

當時劉德聽說了,還以爲劉彭祖是擅自動用了諸侯王的特權,做了強買強賣的勾當。

現在聽義婼這麼一說,劉德恍然大悟。

他這個弟弟,怎麼可能蠢到做強買強賣這樣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

掌控物價,制定物價。規定物價。

所得的收益比起強買強賣某幾個東西大多了,而且,還不用擔心被人指着脊樑骨罵。

畢竟。強買強賣什麼,對一個諸侯王來說,太沒臉皮了,走出去都沒臉見人,而且,很容易就被人告到長安去。

至於掌握擅權,用他自己的人當平賈,就沒這方面的煩惱了,就算被人告發。也最多不過是被皇帝哥哥罵一頓,難道皇帝哥哥還能因爲他私自任命幾個連秩比俸祿都沒有的平賈。就要對弟弟大開殺戒?

“真是聰明啊!”劉德感慨着。

毫無疑問,平賈制度有漏洞。劉彭祖就抓到了那個漏洞,成功的實現了將趙國所有郡縣集市的平賈全部換成他的人,進而通過操控物價獲取了龐大的財富。

“平賈制度很不錯!”劉德在心裡想着。

他知道,他找到了平衡打擊大商人大地主大豪強和保護中小商人與中小地主之間的平衡點和閥門。

“我現在所想的東西還是很不成熟的,我還要好好想想,然後,找個地方試驗一下,做個試點,通過實踐完善和改進,再推行到天下!”劉德心裡想着。

而毫無疑問,他現在名下管着的長安四個市集以及今年的秋收糧食價格大戰,就是他實踐的好機會。

“就算失敗,也沒什麼,這樣做我幾乎不用擔風險……”劉德心裡越想越興奮,想不到,他苦思許久也找不到對策的死結,竟然還是被他的皇祖父當年所立的一個制度給啓發了,找到了破局之道。

“功莫過於高皇帝,德莫過於太宗皇帝!”劉德感慨着:“此話誠然不假!”

何止不假!

實際上劉秀能再造漢室,他的皇祖父是其中一個原因。

甚至王莽新朝末年,赤眉軍攻破長安,掘了茂陵,卻對霸陵敬若神明,不敢妄動。

一個人死了一百多年,還能讓造反的農民不敢對他的陵墓下手。

做皇帝做到這一步。

劉德覺得,這纔是真正的成功!

“不知道我將來能否有如此大的成就……”劉德此刻總算理解了他的老爹爲什麼會那麼焦急的削藩了。

實在是頭頂上先帝的陰影太大了。

人人都會不自覺的拿老爹跟先帝比較。

朝中大臣動不動就先帝怎樣怎樣。

身爲皇帝,作爲天子,劉德覺得時間一長,就是他可能也會心理不平衡,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做出些超越先帝的事情來了。

“老爹也是不容易呀……”劉德在心中感慨一聲,隨即牽着義婼的小手,走出這店鋪。

對於劉德來說,今天無疑是收穫頗豐的一天。

“嗯,宅男果然做不得!”劉德牽着義婼,走在街上,自嘲的道:“我若是一直居住在深宮之中,哪裡去知道這麼多事情?又如何知道這社會的現狀,恐怕也會跟後世的一些昏君一樣,幹出不少腦補的事情來!”

別的不說,若無這一趟市井之行,劉德這輩子也想不到還有平賈這個制度存在,就算將來有大臣告訴他,甚至在奏疏中提及平賈,但,作爲皇帝,他每天要看無數的奏疏,聽無數的大臣勸諫,哪裡可能事事都去關注呢?

更何況,這一趟市井之行,還讓劉德理清楚了自己的金融政策的基本脈絡。

棉與銅,就是他將來執政的經濟基礎。

煤與鐵,是他的軍事工業基礎。

有了棉鐵煤銅,剩下的就是平推世界!()

ps:-0-基本上,我花了三天時間,才搞懂平賈制度的基本運行情況但許多地方還是沒搞明白。

貌似vip章節傳不了圖片,明天我在解釋黃金的公衆章節裡貼一張平賈制度的運行圖吧

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162節 征途(2)第977節 老朋友第1142節 團結(1)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1163節 雄心(1)第72節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1505節 接班(3)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489節 皇室教育(1)第1344節 武以止戈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405節 賄賂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1500節 我的大斧已經飢渴難耐(1)第122節 過繼(3)第131節 思慮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1580節 情報第1103節 抉擇(1)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325節 易手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986節 動員(1)第1118節 腦洞(2)第410節 考舉(3)第806節 誰纔是瘋子!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588節 新世界(4)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第874節 未來第967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392節 忐忑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877節 安排第58節 卑鄙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16節 決裂第1349節 決戰(1)第132節 殿問第158節 宅男是做不得的!第915節 哭廟第845節 善後(2)第1334節 戰場第906節 洗牌第1158節 合縱(4)第217節 兄弟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428節 戰爭!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429節 在大夏(3)第1056節 糾纏(2)第690節 文治(1)第136節 抉擇第109節 設計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889節 聯姻第927節 封王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509節 禍事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795節 動員(2)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340節 丞相的人選第487節 開源第92節 密謀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616節 投石問路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518節 昆明池第136節 抉擇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424節 使團(1)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987節 動員(2)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411節 考舉(4)第382節 殖民(2)第1107節 王師之心第84節 籌劃第213節 宮變第659節 南巡(3)第789節 馬邑會戰(3)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206節 安排第1557節 周亞夫致仕(3)第793節 廟算(2)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613節 烏孫的災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