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佈置

諾!”袁盎叩首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臣奉命!”

“另外,還要勞煩絲公爲我走一趟安邑,以安周陽之心,就說,朝廷欲任命其爲大行,請他做好準備,及早定好繼任之人!”劉德又道。

袁盎聯絡的人,只能確保萬一周陽由起兵叛亂,規模被限定在一個小範圍之內。

但卻不能保證他一定沒法子叛亂。

周陽由在河東當了三年郡守了,若說他沒有幾個鐵桿心腹、腦殘支持者,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

要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必須按照原計劃行動。

而袁盎是最適合穩住周陽由的人選。

最重要的是,只要袁盎出現在安邑,就能確保,除周陽由的死忠外,再也不會有其他人聽命周陽由了。

袁盎聽了劉德的話,點頭道:“臣奉命!”

說完就欲起身告退,去聯絡官員,前往安邑,執行劉德的命令。

但劉德卻叫住他道:“絲公,天使章德,與我有舊,若有可能,就給他留條生路罷……”

這句話,劉德是猶豫了很久最終才說出口的。

章德這一次,這差事,毋庸置疑,幹砸了!

回了長安,他不死也要脫層皮!

爲什麼?

身爲天使,持節鎮撫河東,他有先斬後奏,臨機應變的權力。

河東郡守周陽由當着他的面,告訴他殺了郡中長史、司馬、督郵。

當時。章德的上策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令拿下週陽由,哪怕周陽由當場發作。舉兵叛亂,那章德也是有功無罪,甚至會被認爲是忠奴。

中策是立刻拂袖而去,然後上書長安,這樣雖然無功,但起碼立場堅定,政治正確。

可他偏偏選擇了下策!

即沒有下令馬上以叛賊的罪名逮捕周陽由。更沒有拂袖而去,與此事劃清界限,反而滯留安邑……當然這個選擇不能說愚蠢。一般的大臣面對當時的場景,多半也會跟章德一樣選擇。

但他是宦官啊!對宦官來說這就是取死之道!

身爲宦官,立場不堅定,政治不正確。回了長安。只要有人稍稍提一下他在河東的表現,天子不殺他,大臣也要殺他!

但劉德卻不能見死不救!

章德在安邑的表現固然糟糕到了極點,甚至不客氣的說,他完全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好了墳墓!

但是,劉德記得,後世有個著名的米國政治家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我知道他是個混蛋,但他也是老子的混蛋!那裡輪得到你們這些渣渣指手畫腳?

這句話雖然粗魯。但卻道出了政治的真諦。

章德這次做的事情雖然在政治上立場不堅定不正確,身爲宦官。他就是死一萬次,也彌補不了這個過失!

然而,他是劉德的人,至少是心向着劉德的人。

劉德必須保護他!

至少也得做出一個保護他的樣子出來。

否則,以後誰還肯爲劉德賣命?

特別是如今劉德還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這個表態就尤其需要了!

劉德必須讓手下人知道,他是一棵參天大樹,爲他辦事的人,都能得到蔭庇!

這麼說可能無恥,但這就是政治!

“章德?”袁盎笑了笑,他對劉德跟章德有交情,一點都不意外,身在宮廷,有志社稷,不拉攏幾個宦官怎麼行?就是今上當年也曾經拉攏先帝的寵臣北宮伯子,以求其在先帝面前美言。只是身爲文官,袁盎天生的看不起一切宦官,就是當年北宮伯子以忠厚仁義聞名宮廷內外,不知道多少人曾受過其恩惠,但那些受過其恩惠的人中照樣有許多人看不起北宮伯子,袁盎雖然還不至於到極端的仇視一切宦官,但想讓他幫一個閹奴……這……真是有難度!然而,當着劉德的面,袁盎自然不會傻到當面拒絕,他反而沒有一點意見的道:“臣盡力而爲!”

至於是不是真要放章德一馬,給他一條生路?

呵呵……

劉德那裡知道袁盎心裡的想法,他見袁盎答應的痛快,心中雖有疑慮,但也沒怎麼往深處想,笑道:“如此,就拜託絲公了!”

“我帶衆人繼續前往汾陰,絲公先行去安邑,待一切安排妥當,再請絲公傳書於我……”劉德道:“等父皇詔命一到,就是周陽由授首之時!”

漢制,兩千石大臣的生死,只能由皇帝定奪。

劉德雖然是皇子,但也不能越俎代庖。

汲黯已經出發,算算時間,最多一天後他就能過河,只要汲黯過河,按照制度,弘農的地方官會馬上將消息用加急傳遞的方式送到長安。

漢室有一套緊急的消息傳遞體系,即使是吳楚發生的事情,也在這個體系的保障下,也能保障兩天後就到達長安。

而從弘農到關中,最多後天日落之前,消息就能傳遞到長安天子御前,然後按照流程,天子會馬上召集文武百官商議,然後拿出方案,再將命令傳遞到劉德手上,那就應該是四五天後。

“也就是說,我只有四五天的時間來挖出汾陰鼎……”劉德在心裡尋思着,必須要加快進度了!

否則天子詔命一到,不管怎樣,他都必須馬上回到安邑去處置周陽由。

然後就是必須回長安了。

出來一趟,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再讓他在外面溜達,劉德感覺就算老爹同意,大臣們也會全部反對!

從這一次起,最起碼三五年內,劉德甭想跑出三輔範圍一步了!

一行人下了山,袁盎就告辭,趕去安邑聯絡官員,穩住周陽由。

劉德親自將他送到介山山口,然後纔回來,下令拔營啓程,繼續前往汾陰縣。

日落之前,劉德一行駛入汾陰縣境內,當代汾陰候周左車親自在縣界口迎接。

“臣左車恭迎殿下駕臨汾陰!”周左車是個很年輕的貴族公子,最多不過二十歲,頭上戴着嶄新的劉氏冠,腰配長劍,顯然是做足了功夫要刻意的接近和巴結劉德了。

“愛卿快快請起……”劉德一見,連忙親自下車扶起他:“卿家世代爲漢忠臣,汾陰悼候,就是我之皇父亦甚爲敬重,卿在我面前,就不需如此了!”

“豈敢,豈敢!”周左車起身道:“臣已略備薄酒爲殿下接風洗塵,還請殿下賞臉移步寒舍……”

“不急……”劉德擺擺手道:“卿且爲我好好介紹介紹這汾陰縣吧……”

劉德擡頭看了看已經西垂的太陽,現在是夏天,白晝時間最長的盛夏,離天黑還是有段時間的,可以藉此好好的看看汾陰,好爲明天的取鼎之事打好基礎!

ps:今天去醫院醫生不上班,愁死我了~~明天看看吧~~

第328節 選秀(完)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463節 大朝儀(3)第1095節 天單于(3)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1167節 藝術(1)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113節 你也配姓攣鞮?(1)第103節 政治第628節 溫言在口(3)第792節 廟算(1)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87節 萬石君第1121節 影響(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917節 骯髒的政治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627節 溫言在口(2)第55節 燕飲(上)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1608節 河西!河西!(3)第36節 張湯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106節 爲政之道第474節 中央集權(2)第817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5)第1583節 敲竹槓第728節 佈置第1080節 勇者無敵(1)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258節 各方的反應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44節 財源第1332節 攘外必先安內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214節 拍馬屁第923節 土雞瓦狗(2)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249節 從今天起做太子第344節 背鍋俠(4)第521節 條件(2)第922節 土雞瓦狗(1)第550節 無題第854節 封賞(1)第1605節 說服(2)第1175節 羞恥第439節 收買(4)第595節 抉擇第174節 最兇殘的敵人是叛徒第1203節 命運第995節 廟算(1)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014節 切割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1451節 爲民做主(3)第463節 大朝儀(3)第124節 喪心病狂的第五題第1140節 家宴第520節 條件(1)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313節 板甲與人才第1198節 程序(1)第303節 真假楚王(1)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1233節 威權第950節 公羊學的野望(1)第39節 張湯的野望第1492節 深海(2)第1198節 程序(1)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048節 死亡之舞第339節 不稱職的丞相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59節 微服(1)第904節 少府的成果(3)第757節 抵達(1)第1541節 最後的林胡王(3)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542節 酷吏(2)第182節 狗咬狗第120節 過繼(1)第95節 進擊的文青(1)第930節 雁過拔毛(1)第1047節 戰河陰之強敵(2)第35節 厚恩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第1000節 法家也要順應時代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215節 漢鼎!第1418節 鹿鳴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