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節 籌備(1)

北匈奴變法,無疑是元德八年最具標誌性的事情。

在接到這個情報的剎那,劉徹就明白了,在史書上,今年的最具代表性事件已經產生了!

甚至今後數年乃至於數十年的標誌性事件也誕生了。

世界歷史,從此將走向一條完全陌生的異路!

一箇中國化的遊牧帝國,一個漢化的中亞和西域。

從現在開始,直至數百年後,這一事件的影響都將漣漪不絕。

句犁湖變法的影響和意義,很可能將成爲千年後初中歷史課本之中的必考題。

此事的意義,與商君變法、秦始皇統一六國,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將是同一級別的。

它必將深遠而深刻的重塑整個世界的歷史脈絡,至少,從此東北亞的歷史將徹底改寫。

匈奴的改革,無論成敗,都將使得諸夏文化圈的規模,瞬間擴張數倍。

並輻射至中亞和南亞,形成一張巨大的大網。

當然,匈奴的變法能否成功,現在來看,依然是未知數。

但就算是滿清的洋務運動,尚且締造了所謂的‘同治中興’,搞出了個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

匈奴變法的結果再差,多多少少也是能弄出點東西的。

更何況,匈奴不是滿清,這是一個侵略性極強的民族。

歷史上,匈奴被兩漢輪番蹂躪,不堪其辱,一部分匈奴人西遷,隨即引發了上帝之鞭阿提拉懲戒歐陸,導致羅馬帝國的分裂。

如今的匈奴,雖然屢遭重創。

但通過一次次西征,它總是能及時補血成功。

倘若它再進行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提高其國力和單于庭的威權,那麼,未來,很可能會有一個怪物出現。

劉徹也不知道,倘若未來,匈奴依然西遷,依然去到歐陸。

歐陸諸國,能否扛得住經過了改革和變法的匈奴?

要是一個不小心,連羅馬城都人攻陷了,那就搞笑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

至於當前……

“北匈奴既然準備開始所謂的‘變法’……”劉徹在心裡嘀咕着:“那朕就必須先抓一張王牌在手了……”

那還有誰能承擔這張王牌的地位?

除了軍臣的嫡子,劉徹的小舅子,匈奴帝國正統繼承人,西匈奴的於單單於外,還能有誰?

理了理衣冠,劉徹就轉身對左右吩咐:“去傳丞相、大農與少府卿來見朕……”

自夏四月,長平侯周亞夫從丞相之位退下去,晁錯接班以來,漢室朝堂在這數月之間,已經完成了洗牌。

少府卿桃候劉舍因其勞苦功高,升爲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爲亞相,與晁錯撘班子。

其少府卿之職隨即由廷尉趙禹接任,空缺出來的廷尉之職,則按照安排由汲黯接任,而汲黯的尚書令一職責暫時空缺。

這幾個月,這些新九卿們,都還在磨合期,難免有些磕磕碰碰。

譬如,汲黯在廷尉的位置上,據說已經忙得足足一個月沒有回家了。

而趙禹面對少府內部錯綜複雜的情況,似乎也感覺兩眼一抹黑,有些難以適應。

不過,他是法家大臣,而自古以來,從來只有下屬去適應法家的,從未有法家的人會主動去配合適應環境。

所以,趙禹上任後,就抓了幾個典型,殺雞駭猴,震懾少府卿上下,新官上任三把火,燒的非常旺盛。

由是,少府上下煥然一新,辦事效率都提升了許多。

倒是劉舍當了御史大夫後,許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完美了。

索性也就躺了,將御史大夫衙門的大權下放給了御史中丞,自己則樂的逍遙。

九卿各有司之中,變化最小的,要數大農。

雖然舊大農卿直不疑已經光榮退休,拿着個特進元老的頭銜,衣錦還鄉,裝X去了。

但新任大農商容,卻早已經是大農衙門的實際主持人。

他上任後,大農的規矩和體系,絲毫不變。

不過是將辦公地點,從大農的側廳,搬進了正殿而已。

不過一個多時辰,晁錯等人便出現在了劉徹跟前,紛紛稽首拜道:“臣等恭問陛下聖安……”

“朕躬安……”劉徹擺了擺手,讓人給他們賜座,待衆人落座後,劉徹才道:“朕詔卿等來此,是有件事情想向諸卿請益……”

晁錯等人互相看了看,類似的情況,過去八年已經上演過無數回了。

但凡天子召集羣臣,向他們請教某事,那麼,天子肚子裡一定憋着壞水。

所謂請益,不過是一個由頭罷了。

但,沒有人敢破壞這個遊戲規則,甚至大傢伙得自動的配合,當好演員的角色。

“陛下旦有所問,臣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衆人紛紛拜道。

“是這樣的,朕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劉徹笑眯眯的說着:“三代聖王皆行此道,先代賢主皆用此策,然朕不敏,頗有疑惑……”

他正色道:“若有一國,爲夷狄之主,其先與有血仇,然則其幼主深陷奸賊之手,爲奸佞所制……”

劉徹站起身來,微笑的看着羣臣們:“此國之主,當救還是不當救?”

羣臣聞言,立刻就明白了,劉徹要對河西的西匈奴小政權下死手了!

還特意擡出了這冠冕堂皇的‘興滅國、繼絕世’來當旗號。

不過,想想似乎也很合情合理啊!

漢匈雖是仇敵,但也是姻親。

如春秋的秦晉,類似戰國的秦楚,雖然都快打出狗腦子了,但兩個王室確實是親戚!

當初,申包胥哭秦庭,救了一回楚國。

倘若,此時此刻,再來一出西匈奴於單單於衣帶血書,像偉大的天單于,他的姐夫求救。

那仁義無雙的大漢王師,當然得奮勇先前,解決這個可憐的被奸賊所控制的匈奴之主,順便將之帶回長安,讓天單于好好安慰安慰。

如此一來,漢軍的行動就將天然充滿正義,且必將得到全天下人的一致支持與擁戴。

更妙的是,倘若可以得到於單,那麼,漢室就有了在法理上統治草原的最根本依據。

好處這麼多,想讓人不支持都難!

第1260節 動員(2)第13節 橄欖枝第1030節 日蝕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857節 撫卹(2)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175節 神器!第1146節 使命第133節 志向第879節 構想第1357節 乞和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1285節 匈奴‘神騎’(1)第225節 棉花有着落了第317節 對未來的準備!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69節 祥瑞(2)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417節 匈奴公主(4)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516節 緣由第79節 竇太后的改變第262節 賞賜與福利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959節 猛將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1377節 任務第1005節 殺雞第529節 擦屁股第24節 做個出頭鳥第275節 新思維(4)第1327節 李廣出擊(1)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32節 入宮第133節 志向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873節 腦洞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77節 歷史尊重我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432節 廟算(4)第1063節 屠殺(1)第212節 高興的天子第1006節 繳文第1151節 教育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941節 捕鯨業帶來的變化第925節 授田第635節 新學派(4)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686節 平律(1)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13節 題目與交易第118節 改革的計劃第175節 神器!第747節 國葬(1)第176節 周陽由的恥辱日第36節 張湯第891節 改造石家(1)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599節 無題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520節 條件(1)第995節 廟算(1)第1350節 決戰(2)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595節 抉擇第401節 法統(1)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273節 新思維(2)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336節 兄弟們(2)第1365節 瓜分第834節 匈奴的未來(3)第1257節 匈奴的計劃(1)第573節 戰和(2)第50節 五銖第376節 八方英才匯長安(2)第853節 影響(3)第606節 決斷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1162節 征途(2)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137節 朝覲者第1070節 反撲(2)第944節 萌芽第64節 試驗第848節 武夫當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