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節 期許

劉徹抱着桃桃公主,看了一眼許九。

他如何不明白,這貨是在暗喻要求更多更強的權力。

但可惜,這個權力劉徹不能給他!

甚至,說不定,劉徹還可能削弱他的都護府的權柄。

如今,漢室的都護府都督與唐代的節度使之間的差距,只在名字不同而已。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都護府都督,實際上就是唐代的節度使。

權力極大,有着極大的自主力。

不過,與唐不同,漢室對軍隊,尤其是野戰軍,實行了嚴格的管控。

如今,包括護濊軍在內的所有野戰軍團,就連伙伕的軍餉和補貼、津貼,也是由御史發放。

蘭臺的尚書郎和侍中官們的羣體,每年都在擴大。

如今,僅僅是掛着尚書郎和侍中名頭的文官,就已經多達五百!

其中,有一半人,終年奔波於外,或者被派駐在野戰軍之中。

專門掌管軍餉發放、監督和輔佐軍法官統計軍功。

另外,軍隊之中,一般情況下,都有着護軍使。

這是由劉徹從宗室、外戚以及信得過的元老大臣家族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監軍。

主責軍隊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其實就是洗腦。

一手拿錢,一手拿着晉升、嘉獎,由此劉徹牢牢控制住了軍隊。

至少野戰軍之中,連個卒子也知道,軍餉、俸祿、津貼,都是天子發給他們的,不是別人發給他們的。

除了這個不同之外,如今漢室的都護府都督與唐代節度使的另外一個不同在於,現在、過去、未來,所有的都護府都督都只會從漢人之中選拔。

此人必須經過嚴格的政審——他的家族祖上三代,都得是漢室臣民。

除了這兩點外,都護府都督的權責,與節度使並無二致。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超越節度使。

至少,唐代初期的節度使,絕對沒有如今漢室都護府都督這樣大的管轄區域。

有着這樣大權力的都護府都督,將來,三五十年後,難保尾大不掉。

且也不符合劉徹軍政分離的原則。

所以,劉徹看着許九,說道:“愛卿不要急嘛,朕給愛卿準備一個好搭檔呢!”

“朕已經決定調任漁陽郡守領燕國中尉事將軍李廣爲護濊將軍,總督護濊軍大小事務!此外,朕還將任命一位屯墾大使,全權負責聯絡和管理諸屯墾團!所以呢,愛卿以後專責民政就可以了!”

未來的安東都護府,肯定是會民政化,軍事色彩和殖民色彩將漸漸褪去。

最終,化軍爲民,建立完整的郡縣,設立完整的基層政權。

當然,如今說這些還爲時過早。

偌大的安東地區,現在開發度還不足四成,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地區,還是一片蠻荒和原始。

許九與他之後的繼任者,都將成爲一個過渡時期的領導人。

等到安東全境開發建設完畢,安東都護府衙門也就可以裁撤了。

許九一聽,卻是一方面暗暗定心,另一方面卻是忐忑不安。

定心是因爲許九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叫他去管理軍隊?怕是要被驕兵悍將們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畢竟,他從未有過實際的從軍履歷,根本不可能得到軍隊上下的信服,也不可能讓他們服氣。

但沒有了軍權,他這個都督,還能幹什麼?

今後恐怕陳須和陳嬌,都未必會聽他的了吧?

但他哪裡敢說這些話?

只能是低頭拜道:“陛下深謀遠慮,此臣所不能及……只是,還請陛下示下,臣到任後該如何施政?”說着他就叩首道:“不然,臣不敢奉詔!”

劉徹自然知道他真正想說的是什麼?

安東地區,情況複雜,人員複雜,各種勢力互相糾纏,各種boss橫行霸道。

旁的不說,就那一堆加恩封國裡的事情,就足夠讓人頭疼了。

薄世這些年來在安東,光是被他拉到菜市場宰掉的紈絝子和二世祖就有十幾人之多。

用馬車送回長安,遞交給廷尉處置發落的也有二十餘人。

這還是薄世在的時候,依靠着外戚身份,才能讓其他人安靜。

可以想象,一旦薄世這頭老虎離開,加恩封國的紈絝子,怕是要翻天!

所以,劉徹也早有準備。

他對許九道:“朕將授給愛卿便宜處置所有安東兩千石以下官吏、貴族之權!”頓了頓他補充道:“如南陽張湯故事!”

許九一聽,卻是頭皮炸裂。

南陽張湯故事?

當年,張湯就任南陽郡,一到任,就拿了主薄和都郵開刀。

南陽最大的兩個士大夫家族楊氏與暴氏從此灰飛煙滅。

坊間傳聞,張湯當年曾恐嚇南陽地方豪族,說他有每年兩百人的殺人名額!

嚇得這些人瑟瑟發抖,再不敢反抗。

南陽由此大治,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爲天下稱頌。

但,他不是張湯,沒有張湯的果決和殺伐。

許九知道,他也不可能如張湯那般做事。

安東是雜家的大本營和老巢,安東的豪強和各大勢力,都與雜家關係密切。

手心手背都是肉,愛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去殺?

多數時候,很可能都是罰酒三杯,下不爲例。

不過,這個特權有比沒有好,至少可以威懾。

“陛下……臣有一個微不足道的請求,還望陛下許可……”許九想了想,終於咬牙叩首拜道。

“說說看……”劉徹微微笑道。

“臣想請陛下賜臣一繡衣衛都尉爲佐……”許九納頭拜道:“如此,臣纔可無憂……”

對許九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他是不願意殺人的,至少,不願意自己動手去殺人。

免得讓雜家難做,更免得捲入是非衝突之中,一個不小心,小命就沒了。

於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向天子借刀。

借他那把最鋒利的屠刀!

有繡衣衛都尉坐鎮安東,那,抓人和殺人的事情,就是繡衣衛乾的了。

他可以安心的去唱紅臉,當老好人,而鍋全部丟給繡衣衛。

安東各大勢力,也將因爲繡衣衛的存在而投鼠忌器。

這在許九看來,無疑是完美的辦法。

可惜,劉徹眼裡卻不是這樣的。

“愛卿怕是要失望了……”劉徹微微笑着說道:“繡衣衛只有偵知、稽查的權柄,而無逮捕、審訊和處決之權……”

若繡衣衛具備了抓人、審訊甚至殺人的權力。

不需要用屁股去想,整個統治階級都要暴動起來。

更會破壞遊戲規則,影響政治穩定。

特務政治,變成特務恐怖,這影響會很壞的!

當然了,凡事無絕對,有些時候,繡衣衛也會越俎代庖。

但那必須是有劉徹的親自命令,且是隻能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對某些特殊對象執行肉體毀滅,也就是暗殺。

總而言之,至少,只要劉徹是皇帝。

繡衣衛就不可能擁有超越情報組織之外的其他權力。

這個機構,只是劉徹的眼睛、耳朵和鼻子。

至於想要當爪子?

不好意思,廷尉和執金吾表示,他們更擅長也更鋒利一些。

“不過……朕可以委派一位繡衣衛都尉前往安東暗中爲愛卿提供情報和信息……”劉徹笑着說道。

這已經是他能給許九提供的最大幫助了!

當然了……假如許九不介意的話,劉徹說不定會告訴他,這位繡衣衛都尉曾經監視和監察過許九……

許九與他的同志們的往來信件,幾乎都被這位都尉看了個遍……

許九卻是臉上忍不住的流落出失望之色。

甚至,他的內心之中,不禁浮現了拒絕這個任命的想法。

但旋即,就被他否決了。

安東都護府都督,是目前漢室最耀眼的職位之一。

它是九卿的鋪路器,是三公的備選。

如今的都督薄世,幾乎可以確定在未來必定可以成爲九卿,甚至說不定還可能填補空缺了數年的大將軍之位!

他若在這個位置上,幹上一任,將來回朝,必定可以成爲九卿。

而成爲九卿後,他纔有機會和空間,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並且將自己的政治抱負告訴天下人。

這是他這一生中最好的機會!

哪怕是死也必須抓住!

更何況,此事還關乎雜家的發展和興盛。

即使是爲了雜家,他也必須排除萬難!

劉徹卻是笑着看着許九,他並不怕許九不去上任。

開玩笑!

那可是安東都護府都督,兩千石中的兩千石!

只要但凡有一點點政治野心和抱負的人,都不可能錯過。

而許九有沒有野心和抱負?

答案是必然的!

甚至,劉徹覺得,他很可能是自己身邊的大臣之中,野心與抱負最大的!

其他人再狂妄,也不過是想要拼命向上爬,自己當丞相。

但許九,卻是要改天換地!

雜家和許九,最終追崇的道路,是呂不韋所提倡的那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會。

當然,具體怎麼去實現這個目標,如今的雜家還沒有章程,也沒有提出具體的綱領。

不過,他們在安東,卻是在不斷的實驗和實踐。

劉徹聽說,爲此,伍被甚至曾經深入了安東以東,極東之地,雪原深處的丁零人部落,考察和研究這些原始部族的生活軌跡,回來後伍被在真番國內找了個小地方,實踐了一個他曾經幻想的理想社會模式。

不過,半年後伍被就心灰意冷的離開了真番。

那個實驗以失敗告終。

沒有人知道伍被在真番的那個小地方做了怎樣的規劃和設計。

只是回到平壤後,他從此閉口不提‘賢人治國之路’,也不再去吹捧三王五帝時期的‘禪讓制度’。

從這裡看,目前的雜家,應該還處於一個迷茫期。

他們還未找到自己的道路。

劉徹自然是想要點撥一番,但不能太明顯的干預,以免拔苗助長。

在劉徹眼裡,諸子百家,無論儒法黃老墨雜,地位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是中國文明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假如將中國比喻成一個生態系統,那麼諸子百家的思想,就是這個生態系統裡生物多樣性的代表。

法家將走向集權和君權天授的道路。

黃老派,代表着小政府大社會的發展方向。

儒家,則是法家和黃老派的糅合體,他們既追求中央集權和大一統,同時也追求鄉村自治和鄉賢政治,是封建時代最好的選擇之一。

而墨家則是廣大下層階級的代言人,是科學真理的追求者。

雜家則有可能衍生出虛君政治和平民政治。

在自然中,生物多樣性可以幫助物種渡過災難,尤其是那些自然環境惡劣的艱難時期。

而對於國家來說,思想多樣性,可以在未來,幫助這個民族,遷躍到更高級別的文明。

如今,諸子百家共存,對劉徹來說,這就意味着,漢室未來有着足夠的道路可以選擇,不會弔死在一顆樹上。

進可以中央集權,建立大一統的帝國。

退可以用黃老之策,休養生息。

甚至還可以突變成爲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帝國乃至於一個由庶民推舉的賢人治理的社會。

只要明白了這些,你就能夠理解劉徹的選擇了。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就像一個狂熱的生物學家。

他喜歡並且享受,看到思想多樣性的社會,並且非常喜歡看到新的思想學派不斷誕生和演變。

當然,有時候,出於個人喜惡,他會選擇性的幫助和保護一些學派。

譬如墨家和雜家,就都是因爲他的羽翼與遮蔽,才能生存。

不然,早被人滅門了!

自然,與所有生物學家一樣,劉徹對這些學派的干預,最多也就到此爲止。

剩下的,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最終能成長成什麼樣子,變成一個怎樣的羣體。

這一切都是他們的選擇,都是他們在時代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演化。

此刻,他望着許九,就像一個科學家在注視自己的成果與樣本一般,眼神之中帶着興奮和成就感。

這些年來,他最驕傲的事情就是讓墨家與雜家復甦。

墨家的復甦爲帝國的強盛,注入了必不可少的科學和技術的力量。

而雜家的貢獻,現在還看不到。

但他相信,在久遠的將來,這個學派必定可以造福國家與人民。

這樣想着,劉徹就對許九說道:“愛卿不要怕嘛……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卿不去面對高山,何以知道高山之險?愛卿不渡大河,怎知波濤之洶?只要翻閱高山,渡過大河,方纔可以一窺究竟!”

許九聽了,卻是一楞一楞的。

劉徹卻是笑着抱着自己的愛女,將自己腰間的一個玉佩解下來遞給許九,說道:“此物,朕就賜給愛卿了!愛卿拿着此物去找廷尉和御史大夫,他們會給愛卿一本足足可以寫滿五百個名字的簿冊的……”

這話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宋子侯,你去了安東以後,看誰不順眼,就把名字寫到上面,然後就可以咔嚓了。

只要事後與長安報備一下,沒有問題,或者問題不大,廷尉和御史大夫都會支持你滴!

至於許九既想要政績,又不肯得罪人的心態。

劉徹表示,一邊涼快去!

雜家若都是這個心態,那雜家註定沒有未來。

一個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和稀泥的學派,只能巴結和逢迎權勢家族的學派,那與儒家有何區別?

至於陳須、陳嬌還有劉明、萁準這些刺頭怎麼對付?

那自然要看許九和雜家的手腕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法了。

連這些刺頭都擺不平,拉攏不了,雜家還想要讓‘天下人治理天下’?不是發燒了就肯定是糊塗了。

第1244節 暴跳如雷的軍臣第679節 儒法合流?第968節 安排第1190節 權勢、學術、錢(1)第1416節 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第36節 張湯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986節 動員(1)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430節 廟算(2)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1401節 雜家的官僚(3)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1323節 抉擇(1)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364節 可怕的漢室列侯集團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1280節 戰上谷(1)第1179節 直臣第560節 加稅?第1429節 在大夏(3)第521節 條件(2)第980節 戰略欺騙(1)第1386節 聰明的商人第68節 早朝(1)第1355節 最後的白狼騎(1)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01節 挑撥第1533節 敲打第486節 政體第96節 趙胡第8節 家宴(上)第1357節 乞和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323節 疑慮第874節 未來第509節 禍事第579節 視察(1)第921節 齊魯第567節 風暴(3)第129節 塵埃落定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71節 早朝(完)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620節 羣魔亂舞(3)第1241節 入吾甕中(1)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8節 家宴(下)第1464節 甜棗第752節 遠航(1)第160節 踏上打臉的征途第276節 得意忘形第818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6)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23節 燙手的山芋第611節 匈奴體系(1)第26節 官商勾結第182節 狗咬狗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325節 易手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282節 終結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605節 說服(2)第729節 圈錢第470節 鹽鐵官營(1)第779節 烏恆的算盤第648節 殺放囚(2)第1092節 且之的條件第1470節 在安東(2)第1585節 戰前(2)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903節 少府的成果(2)第1063節 屠殺(2)第966節 省親(2)第864節 回扣第218節 認可第643節 木偶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340節 帝國主義!第871節 覲見(1)第293節 挖坑(2)第130節 榜下捉婿第633節 新學派(2)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45節 鑄幣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1195節 紛紛擾擾(2)第494節 油脂第82節 關於五銖錢的構想第1198節 老將第188節 可怕的關係網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437節 收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