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節 如癡如醉

當然了,官僚系統雖然有着這樣那樣的毛病和問題。

但是,他們的能力和效率,卻是毋庸置疑的。

特別是,當腦袋上有一個掌握他們生死、榮辱的強勢君王時,基本上,他們就是個開掛的羣體。

歷史上,秦始皇的官僚系統,那可是震古爍今,赫赫有名。

萬里長城、秦直道等無數偉大工程,都是秦始皇的官僚系統的傑作。

在這個過程裡,秦始皇順便統一了中國,實現了郡縣制和車同軌、書同文。

今天的漢室官僚系統,與秦始皇時期的官僚系統相比,毫無疑問要更強一些。

倒不是能力超越了前輩。

而是力量和組織以及規模,超越了前輩們。

秦始皇時期,全天下加起來,有多少官僚?

哪怕算上衙役,有沒有兩百萬?

應該是沒有的!

而如今,漢室的縣鄉亭裡郡國組織完備而強大。

在關中和三河地區,甚至破天荒的實現了每一個鄉都配備完整的遊徼、薔夫系統。

每一個人手下,都有着相應的吏員。

遊徼甚至可以動員鄉中的民兵組織,參與或者說發動對於犯罪分子的圍剿和緝拿。

шшш● т tκa n● c o

而在秦代,這隻有在關中的核心地帶,纔有可能實現。

而大量退伍軍官/士卒組成的亭長、里正羣體,又給了基層組織足夠強大的組織和動員力。

自馬邑之戰以來,歷次戰爭和各種建設,都依賴於這個系統的力量。

而能夠駕馭這些基層力量的中央官員,自然也沒有什麼蠢貨或者庸官。

即使有,也會被其他人趕下臺。

事實上,自元德四年至今,官場的競爭壓力已經越來越大。

君不見,現在,九卿衙門各曹的長官,都基本已經換人了嗎?

舊有的官僚勢力已經退潮了,而新興的官僚勢力隨之崛起。

這些人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能力和見識以及手段,卻必然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是以,仔細思考了一下後,大農丞商容就拜道:“陛下,既欲興渭漕以連雒陽,修鴻溝以至大河,何不再整修邗溝,打通長江?”

邗溝是春秋晚期吳王夫差爲了自己的霸主夢而修建起來的運河。

這條運河是吳國霸權的象徵,但,因爲這條運河夫差身死國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夫差是楊廣的前輩。

但夫差雖死,邗溝卻一直存在,並且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此時,邗溝卻還有着一個致命缺陷——因爲它是春秋時期修建的運河,所以各種標準和技術指標,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在如今,邗溝的作用也就是一條水利渠道罷了。

很少有人重視,或者將它提升到聯繫淮河與長江的地步。

若劉徹沒有記錯,這要到東漢時期,邗溝的地位纔開始凸顯,但奈何那個時候邗溝年久失修,而東漢官員並不給力,到了三國,孫權與曹操圍繞邗溝的控制權多次爆發戰爭。

戰爭使得這條溝渠嚴重受損,運道經常斷絕,幾乎差點被淤泥所掩埋。

所幸,後來衣冠南渡,東晉王朝爲了轉運糧草,也爲了北伐中原,重視邗溝的作用,開始全面整修和建設。

並且對邗溝重新規劃和設計,使用了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方法。

而在如今,邗溝還不被人重視。

只是史書的一條溝渠罷了,一個符號而已,唯有當地人和農業專家,纔會注意到它。

劉徹搖搖頭,對商容道:“愛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邗溝朕知其之利,然,現在還不到時候!”

一旦開始對邗溝下手,那就意味着隋唐大運河將提前數百年開始開鑿。

原因很簡單,假如你將邗溝與鴻溝鑿通,那麼,淮河、長江、大河之間的聯繫就會被打通。

到了那個時候,人民、輿論以及社會都要呼籲一條連通南北的大運河!

而問題在於,劉徹現在沒有這個財力和力氣來做這個事情。

也不敢去賭這個事情。

在劉徹的計劃裡,隋煬帝的大運河,當然是很偉大的工程,也是很必須要做的事情!

但不是現在!

也不需要十年、二十年內就建設完成。

完全可以將整個大運河的工程分散到三十年、四十年甚至百年之內。

先鑿開鴻溝與雒陽的聯繫,打通大河與淮泗的交通,再打通關中與雒陽的水上通道。

如此,風險就被分散了,但利益卻是實實在在的。

更可以藉此鍛煉出一支優秀的工程部隊,爲未來的大運河以及其他超級工程做好準備。

其實就是要拿這個工程來練手。

商容聽完,拜道:“陛下聖明!”

而其他人則都是眼前一亮,商容不提邗溝還好,一提起邗溝,他們立刻就想起了,除了邗溝之外,還有大溝。

大溝是戰國初期,魏國在大梁城附近修建的一條運河,主要用於灌溉以及軍需物資的運輸。

如今依然存在着,不過,卻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盛況。

原因很簡單,當初,秦滅魏,秦將王翦就是引大溝水灌大梁城攻破的大梁,魏國由此滅亡。

到了漢代,開封附近的百姓覺得,這條運河不詳,也就不怎麼管它了。

然而,一旦國家決意修一條連通南北的運河。

那麼,這條運河就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了。

另外,當初,秦始皇征服吳越,在當地(主要是廣陵附近)修建了一條運河,名爲江南河。

這條運河也是可以利用起來的。

除此之外,還有着連接南越與吳楚的靈渠,是不是也可以利用一二?

若未來,真的做到了,將南北的所有大小運河連通,長江大河以及其他支系的聯繫完全貫通。

這是天大的偉業啊!

所有參與者都可能名留青史,爲萬世矚目!

尤其是那些法家出身的大臣們,現在已經激動的手舞足蹈,難以自抑了。

每一個法家官員心中都有着一顆偉大工程的夢。

從李悝開始,每一個法家官僚都癡迷於所有與偉大、龐大和奇蹟的工程。

所以,他們建起了鄭國渠,所以,他們建設了萬里長城,所以,他們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秦直道。

如今,一個更加偉大的工程出現在了他們眼前,人人都是如癡如醉。

第557節 儒家的改變(2)第34節 覺悟第1424節 使團(1)第1075節 一漢當五胡(1)第657節 南巡(2)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383節 詔諭第426節 換皮第131節 思慮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383節 詔諭第96節 趙胡第563節 貪婪第1374節 破而後立(2)第120節 過繼(1)第424節 冬小麥(1)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8節 家宴(下)第1012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2)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125節 南越內附(1)第361節 微服(4)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117節 李廣難封(2)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924節 土雞瓦狗(3)第146節 吳國之變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767節 軟弱的官僚(1)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240節 劉嫖的秘密第661節 背景第307節 神器(2)第1444節 歸一(1)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026節 恐怖的安東(3)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641節 廟算(3)第709節 思慮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510節 綠茶婊第354節 緣由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254節 軍功制度(1)第1198節 程序(1)第704節 淘金浪潮(2)第283節 五銖錢!(1)第123節 蒼鷹第1242節 入吾甕中(2)第1317節 分裂的匈奴第403節 拉皮條第1087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1)第476節 虛僞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2)第1548節 諸儒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766節 轉變的想法第1043節 匈奴對漢軍的恐懼第244節 儲君之位在招手第1070節 血戰(1)第5節 推恩(上)第1522節 劉榮之死(1)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067節 作繭自縛(1)第1321節 困獸之鬥第292節 挖坑(1)第1280節 戰上谷(1)第646節 匈奴使者——伊稚斜(2)第1224節 觸動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490節 競賽第750節 南越迴歸(1)第565節 風暴(1)第1283節 山寨(1)第674節 暖冬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263節 不教而誅是爲罪(1)第1593節 統治(3)第1018節 戰前準備(4)第1430節 統一大計(1)第333節 滅亡(1)第295節 人蔘!第1160節 連橫(2)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36節 張湯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425節 冬小麥(2)第822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1)第715節 龍城大會(2)第1323節 抉擇(1)第761節 團結大多數第571節 漢匈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