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節 摸着石頭過河

不過,張湯沒有去想的是,秦始皇修了萬里長城,建了貫通南北的直道網絡,車同軌,書同文。

然後二世而亡。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法家官僚,最終都會成爲西門豹、李悝、商君,百年後讓人民紀念和祭祀,香火不絕。

也有可能,成爲趙構李斯,遺臭萬年,爲萬世唾棄。

這也算是法家這個派系的官僚的通病了。

劉徹望着張湯,笑了起來,手指緩慢的敲着桌子,沒有說話。

張湯看到劉徹這個樣子,心裡面頓時就是一咯噔。

當今天子,可不是好忽悠的。

掌握着繡衣衛,又有御史大夫衙門作爲補充的他,不說無所不知。

但,他若想知道的事情,想弄清楚的事情,還真沒有幾個人可以瞞得過他。

即使張湯遠在南陽,也聽說過,長安的某位大臣某日下朝回家後,與家人吐槽了一句朝會上的某位同僚太過於奇葩。

但結果,第二天,這位大臣入宮,天子卻忽然問他:卿昨日所說xx之事,朕覺得說的不錯呢……

據說那個大臣當場就嚇得屁滾尿流,只能匍匐在地,高呼萬歲。

這個事情,雖然有可能是繡衣衛自己編出來宣傳自己的強大的段子,但也可能是事實。

張湯怎麼敢賭?

他連忙拜道:“自然,還是有些許雜音,一些愚婦愚民,並不能理解陛下的遠大志向,爲一己之私利,常與臣及臣的屬下爲難……”

劉徹聽着,微微一笑。

愚婦愚民?

或許吧!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新事物出現的時候,都會面臨舊事物和習慣舊事物的羣體的反撲。

而且是猛烈而兇狠的反撲。

一如,汽車出現之初,馬車業的反撲。

蒸汽機剛剛出現時,英國的手工業者砸毀機器的行爲。

又如,劉徹曾經親眼所見的,當電商崛起,底層零售業者的怨聲載道和牴觸以及網約車與出租車行業之間的爭執和糾紛。

這都是歷史的必然!

新事物和新技術以及新秩序,肯定會傷害舊有的制度和社會。

並將之撕裂開來,讓傷口暴露,鮮血淋漓,新舊之間的矛盾和裂痕,一般都需要時間才能撫平。

劉徹也早知道會發生類似的牴觸和反對。

但……

張湯說的,果真如此嗎?

並不見得!

劉徹摸了摸自己袖子裡的繡衣衛的三份針對南陽鋼鐵基地周圍三百里的百姓的調查報告,這是劉徹命令王溫舒、尹齊和張志這三位繡衣衛都尉各自做出來的報告。

之所以如此,就是爲了防止出現不客觀的虛假報告。

而在這三份調查報告,全部都描述了一個事實——很多百姓,尤其是很多的地方士紳,現在都知道並且瞭解了高爐鍊鋼的必要性和便利性。

也都知道,這些東西會給他們帶來好處。

但他們依然反對!

原因,除了比較普遍的‘破壞地火風水’‘有傷天合’‘令五穀不生,六畜不蓄’等原因外,這些人最擔憂的一個事情,就是對子孫後代的擔憂。

他們害怕,因爲這些高爐的緣故,自己的家鄉變成一個無法讓人類生存的死地,由此禍及子孫,殃及萬世。

所以,這些年來,南陽地方士紳以及豪強、豪傑們,一方面跟張湯扯皮,一方面悄悄的做着或者支持着各路豪傑以及百姓對於高爐鍊鋼的破壞或者干擾。

甚至有百姓,自發的破壞道路和軌道,以阻止高爐的運轉。

有段時間,南陽郡的監獄甚至人滿爲患。

法家的高壓政策,讓南陽地方的民衆,鬱積着大量的不滿和怨恨。

當然,不能說張湯和他的同僚們做錯了。

想推動南陽和漢室的工業發展,完成原始的技術積累和建設,就需要一定程度的高壓。

但劉徹擔心,長此以往,南陽的百姓,恐怕會對中央離心離德。

在未來,成爲漢室的一塊傷疤。

這並不難理解。

劉徹很清楚,爲了漢室的未來和人類的進步,南陽人民正在付出什麼?

他們不僅僅會在當代吃虧,還可能禍及子孫。

倘若未來工業技術繼續進步下去,鋼鐵產量增加十倍,甚至百倍。

那南陽百姓付出的代價,也會呈幾何倍增。

而人民不是畜生,是有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

倘若代價太大了,當達到臨界點,人民就會用腳投票。

這是劉徹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想要發展,則必須先破壞。

反正,劉徹在後世的歷史書上,從未見到過任何一個沒有經歷過發展-污染-治理這個輪迴,就成爲工業國的國家的例子。

又想要工業,又想要環保。

這不是逗逼就是傻子。

所以,劉徹看着張湯,淡淡的道:“今次,朕詔愛卿回京,除了述職,就是希望愛卿能站好在南陽的最後一班崗,爲朕在南陽樹立起新制度和新秩序……”

張湯已經結束了他在南陽郡的第一個郡守任期,開始了第二個郡守任期。

按照劉徹的制度,他也就只剩下這最後的三年多了。

甚至,很可能,他做不到三年,就會回到長安。

那麼,他留下的事業和爛攤子,總得有人去收拾。

很顯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張湯,有這麼大的能耐能夠調和方方面面的矛盾,甚至可以厚着臉皮,聽着地方三老的唾罵,卻依然保持微笑,更可以頭天被人家拿着几杖追了三條街,第二天依然笑着去拜訪和慰問這個三老,並不去打擊報復和陷害對方。

而張湯的這些個性,纔是他在南陽成功的關鍵。

據劉徹所知,現在,即使是最討厭這個張郡守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一個幹實事,而且幹得好實事的好官。

只是太過霸道和我行我素了一些。

但張湯遲早要離開南陽,他離開後,劉徹可就不敢保證新上任的郡守還可以跟他這樣。

即使可以,那麼下任呢?下下任呢?

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張湯的手腕和脾氣以及能力。

而只要這中間有一個人出了漏子,那麼,後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

羣體性事件,幾乎隨時會爆炸。

可這工業的發展又是長期的時期,從目前的土法高爐,想要進化到類似十八世紀十九世紀之交的西方鋼鐵廠的技術水平,劉徹估摸着,漢室起碼要摸索和發展個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

而在這個過程裡,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一切成果付之東流水。

劉徹擔心,子孫後代,可能會把握不住。

這是很有可能的。

中國可不是歐陸,中國人民,更不是歐洲的農奴。

他們特別會反抗,而且特別有反抗精神。

尤其是在漢室,民風彪悍,百姓持械比例,爲歷朝歷代之最。

這在大多數時候是優點,但在工業發展的問題上,卻很可能變成缺點。

反正,到現在爲止,劉徹還想不到,能有誰有什麼辦法,讓成千上萬的漢家百姓在一個工廠裡忍受最殘酷最可怕的剝削,卻不會有人起來反抗的。

想要像歐米那樣,將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工人,丟到一個又熱又髒,而且報酬低微,生活困苦的工廠裡。

劉徹覺得,隨時都可能會有陳勝吳廣帶着這些工人,將剝削他們的資本家幹掉,將一切束縛他們的鐐銬砸碎,然後再一把火,將那個工廠燒掉。

這也是中國想要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最大困難。

老百姓太強了,而且太剛烈了。

而且,跟歐米不同,中國的思想界、學術界和輿論界,到時候肯定會站在這些工人這邊。

甚至連貴族官僚都可能會站過去。

伐無道,除暴政,自古就是王者的旗幟,人民對抗暴君和暴政的天然口號,也是三王五帝,留給子孫們的最大財富。

在中國,是不大可能會出現類似歐米早期資本主義浪潮崛起時那樣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

資本也不大可能,如同歐米那樣,掌握國家,主導戰爭。

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仁義禮智善,這是上到皇帝,下到黔首庶民也都遵從的普世價值理念。

這纔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目前來說,劉徹只能像一個修補匠一樣,那裡壞了修那裡。

讓時間來撫平傷口,讓社會進步來找到解決辦法。

反正,劉徹知道,只要發展起來,並且出現了工業化的苗頭,那麼,中國的精英和人民,總會想到解決這些矛盾的辦法。

因爲,他們是聰明的,也是智慧的。

自三王五帝至今,中國已經換了n套社會模式了。

至於現在?

當然是要想辦法,先讓南陽人民的怒火平息。

所以,劉徹掏出一張紙遞給張湯,對他道:“卿回南陽以後,既按照這上面的要求,重整整個南陽的秩序和社會,儘快撫平百姓的怨言……”

張湯接過去一看,頓時眼前一亮,接着就是目瞪口呆,震驚無比。

實在是這紙上所寫的東西,太過於驚世駭俗了一些。

“陛下……”張湯動了動嘴脣,欲言又止。

劉徹卻是站起身來,擺擺手道:“卿可以先拿着回去好好想想,摸着石頭過河嘛……若是此事在南陽成功了,未來,它或許會成爲國家的基本制度……”(。)

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848節 武夫當國(1)第138節 自作聰明第392節 忐忑第184節 蠢貨第218節 認可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1607節 河西!河西!(2)第1397節 立規矩第198節 緣由第928節 薄世的麻煩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808節 誰是世界第一強軍(2)第256節 知難而退第1160節 連橫(2)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1394節 談判(1)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301節 猶豫不決的軍臣第632節 新學派?(1)第1141節 選擇第1243節 軍臣的想法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487節 加強法家第209節 調查(3)第967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第1565節 蠱惑西南諸國第434節 忽悠與變化第1347節 毀滅第989節 不罪三公第326節 選秀(1)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1375節 寶藏第42節 長漂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322節 研究第1259節 動員(1)第1347節 射術的較量(2)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104節 栽贓第983節 俘虜的改造(1)第913節 不虧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96節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第395節 無題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1389節 金融佈局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451節 義縱的覺悟第897節 租船(2)第427節 看望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1574節 流血的單于庭(2)第861節 杜仲膠第1422節 作死小能手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507節 無題第147節 陽弋第1434節 殖民時代(2)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464節 大朝儀(4)第1580節 情報第1064節 屠殺(3)第495節 歸心第1313節 賞賜(2)第1197節 入場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720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3)第783節 捕鯨業奠基第1172節 膽戰心驚第672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1)第519節 盤算第1580節 情報第234節 選擇第145節 文明之光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579節 夢兆(2)第1030節 日蝕第497節 身毒真相第531節 帝國主義(2)第461節 大朝儀(1)第642節 廟算(4)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823節 漢家君臣盡歡顏(2)第777節 悲慘的烏孫人(2)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045節 呼揭東進第506節 陷阱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624節 隔閡第152節 滅蝗策第146節 吳國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