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節 影響

劉徹的這些言論,自然不可避免的給許多人造成震撼。

儒家各派,更是如鯁在喉。

人人都知道,劉徹說的是什麼?

這是漢天子直接斥責和責備,儒家的許多派系,只務虛不務實的行爲。

就差指着鼻子罵:一羣2b,勞資忍你們很久了!

在中國,君王的意志,就是天地的意志!

特別是一個強勢君王,足以倒轉乾坤,顛倒陰陽!

大權在握的皇帝,別說是修改政體,更換遊戲規則了。

就是把桌子一掀,重立地水風火,別人也只能乾瞪眼!

這種指責和斥責的威力是無窮大的。

因爲,當皇帝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而下面的人卻不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

那輕則半身不遂,重則灰飛煙滅。

秦始皇可以坑儒,漢高帝也可以在儒生帽子裡撒尿。

甚至,就在四五十年前,漢室還有挾書律!

什麼叫挾書律?

這是秦始皇制定的一道法律。

其中,最重要的條文就是:敢有私藏書籍者族!

這就是導致了焚書坑儒的法律。

當然了,其實坑的儒生,總數也就幾十個。

坑裡面最多的反而是方士術士。

但這並不妨礙儒生們一直大喊着:暴秦啊,太可怕了,我們儒生好委屈啊……

這就跟猶太人大喊着:納粹壞死了,我們好可憐一樣。

但,儒生們總是刻意的忽略或者說忘記了。

漢室政權建立之初,也承襲了挾書律。

敢私藏書籍者,發現了抄家滅族!

而且,重點的打擊對象,就是儒家!

這道法律還是到了惠帝登基,才被廢除!

許多人,都經歷過那樣的時代!

尤其是公羊派和穀梁派!

爲什麼會出現公羊和穀梁之分?

也是挾書律造成的影響,因爲,春秋原版被焚燬了,留下的是被人記在腦袋裡的春秋。

因爲各人的理解以及記憶問題,所以,就出現了公羊和穀梁,這兩個南轅北轍的派系。

儒家各派,當然都對挾書律,記憶深刻。

當然,沒有人願意回到那個黑暗的年代!

許多人都害怕,天子被惹惱後,頒佈新的挾書律,重點打擊和禁絕自己學派的書籍。

別說做不到!

楊朱學派的屍體,就擺在那裡!

“真的……只能改變了……”董仲舒和胡毋生相對一眼,終於下定決心。

其實,公羊學派也早就做好了變革的準備。

這些年來,公羊能發展壯大,既是因爲董仲舒和胡毋生的能力和威望確實很高,也與公羊更接地氣有關。

至少,公羊學派的學生,是非常喜歡,並且熱衷於談論對匈奴問題以及夷狄與諸夏的關係的。

現在,稍微在教科書里加些實際議題,不是不可以。

反倒是穀梁學派,一臉的灰敗之色。

很簡單,比起公羊,穀梁更加的遠離實際。

甚至可以說是超脫實際!

穀梁講的是禮樂教化和仁德之治,這種寬泛的東西。

想要改變過來,真是難!

但再難也得去做!

不然,天子一怒,流血漂櫓。

而荀子學派,卻是儒家之中最輕鬆的。

因爲,他們本來就是治世派。

本來就沒有那麼多毛病。

荀子學派,是儒家內部最喜歡實踐和實際動手的學派。

荀子教導的好——道雖彌,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

更說過: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這樣的話。

所以荀子學派的人,都是歡喜鼓舞。

更覺得天子的話,真是說的對極了!

假如誇誇其談就可以成事,那要人做什麼?

而儒家內部,受創最重的,無疑就是魯儒和思孟學派了。

魯儒好解釋。

這個派系就是靠嘴炮崛起,靠嘴炮強盛,最終死於嘴炮。

而思孟學派呢?

這個學派的思想雖然非常積極,但是……

歸根結底,卻也是嘴炮而已。

你不能因爲孟子說:民爲貴,君爲輕。

或者說過什麼天將降大任一類的話,就自動將孟子標爲好人。

事實上,可能說出來你不相信。

但理學就是打着孟子的旗號搞出來的。

八股文也與思孟學派有着密切的聯繫。

甚至於東林黨,也是思孟學派的徒子徒孫。

孟子說得好——吾善養浩然正氣。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只要有正氣,身稟正義,那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還要去低頭做事呢?

修習內德,就可以了嘛!

泥腿子什麼的,跟着哥哥一起就安啦!

當然,萬一要是出了岔子,搞得國破家亡,那肯定是皇帝的鍋!

昏君,早就告訴過你要親我等賢臣,遠小人,就是不聽!

看!

滅國了吧!

所以,思孟學派之中,人人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樣,垂頭喪氣。

沒有辦法,他們就是一個靠務虛而存在的學派。

不然當年,荀子也不會恨鐵不成鋼了。

而在儒家之外,黃老派和法家以及墨家,都是搬着板凳看戲。

別看黃老派懶洋洋的,但實則,人家還是一個治世派。

理論雖多,但實際行動也不少。

至少,現在的漢室秩序和法律是他們建立起來的。

如今的大部分的基層組織,也是他們建立起來的。

他們現在是懶,但他們動彈起來時候,效率也是高的驚人!

說出來,你同樣可能不信。

當年蕭何城長安,只花了三個月……

其效率之高,哪怕放到兩千年後,也足以讓人驚歎!

而且,還沒有勞民傷財,更沒有影響農業生產……

他是抽了冬天的農閒時節把長安城建立起來的……

梧候陽去疾,也正是因此,才無可爭議的被封爲列侯!

直到今天,長安的城牆和城市整體構造,大部分,都依然是當年蕭何所建的那個長安城!

巍峨的長安城,就矗立在這裡。

所有看到它的人,都爲之震撼和傾倒。

但,它卻只是一個用了三個月,總共數萬民夫和相同數量的軍隊,就建立起來的城市。

所以,儘管劉徹一直看黃老派就想踹他們一腳。

但卻從未去踹過。

這是因爲劉徹知道,當他和國家需要的時候,黃老派必然會用一種完全相反的精神面貌出現。

第119節 送溫暖第702節 怪獸出籠第787節 馬邑會戰(1)第756節 命名第1289節 上谷之戰(3)第63節 修改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794節 動員(1)第504節 操縱輿論第1088節 漢朝人太可怕了(2)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098節 分蛋糕第394節 說服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456節 三越第601節 魚海!魚海!(1)第151節 軍議與蝗災第1031節 河陰與宜樑第1187節 鼓舞第682節 籠子第1452節 狂風暴雨(1)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1546節 工程師治國第1295節 帝國的毀滅(4)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634節 新學派(3)第1250節 調整(2)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566節 風暴(2)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1108節 高闕會戰(1)第1606節 河西!河西!(1)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14節 高廟事變(1)第1283節 山寨(1)第217節 兄弟第498節 閱兵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498節 閱兵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410節 考舉(3)第1381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1076節 一漢當五胡(2)第668節 瘋子?雄主?第946節 整頓(1)第1126節 南越內附(2)第867節 相同的抉擇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995節 廟算(1)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928節 孤竹之遺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1597節 太初曆第26節 官商勾結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1130節 刷新第897節 租船(2)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1439節 龍城大會(1)第804節 馬邑之戰(1)第216節 基本盤第298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71節 統治就是忽悠第781節 魔鬼交易(1)第384節 官僚第1507節 遊說(2)第1211節 新法家(4)第1117節 腦洞(1)第609節 定策(3)第605節 戰略第1400節 雜家官僚(2)第844節 善後(1)第1405節 太學的變化第1455節 掀桌子(1)第723節 趙佗之決斷第1309節 宅地法案第855節 封賞(2)第982節 以胡制胡第826節 匈奴的醒悟第546節 血流成河(2)第740節 中亞與印度(1)第833節 匈奴的未來(2)第168節 祥瑞(1)第252節 八方英才匯聚(1)第210節 貨幣戰爭第650節 嘗試(2)第1432節 死間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410節 河套的開發(1)第1511節 毀滅與征服(1)第844節 善後(1)第1389節 金融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