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節 強大的工匠(1)

劉徹的殺手鐗是什麼?

他嘴角微微一笑,望着張寄和其他百官。

主要是大農直不疑、宗正劉敬等人。

士大夫們不是說什麼百工粗鄙嗎?

那劉徹就讓他們見識一下,第一流的最頂尖的工匠,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免得他們坐井觀天,以爲自己纔是斯文之人,以爲工匠就不讀書了!

事實上……

這可能嗎?

刑徒之間,尚且出現了隸書這樣的革命性的字體。

百工之中,怎麼可能不藏龍臥虎?

秦漢以來的名匠,幾乎就是bug一般的存在。

旁的不說,這未央宮就是明證!

非是精通陽陽五行,堪輿之學,明知數學和幾何,能熟練運用種種技術。

哪裡來什麼未央宮?

這宣室殿又何以數十年來屹立不倒?

更別提,整個皇宮每一處的設計,都宛如天成,契合地理。

就連宮闕屋檐之下的散水(鵝卵石),都是一顆一顆,恰當好處的可以將屋檐上滴落的雨水,排到溝渠之中。

這是不讀書的人能做得出來的?

更別提,秦漢弓弩的所有零件都可以互換。

這是不讀書的人做的出來的?

更不要提那些黑科技了。

秦人設計製造的軌道馬車,在今天依然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成爲了關中最主要的商業和軍事交通工具。

這是不讀書就可以製造的?

至於如今的水力鍛錘系統和超大型的水力磨房,那就必須是掌握了精湛技藝,同時還懂得數學和材料的名匠,纔可以製造。

在後世,一個八級鉗工,甚至價值超過一臺千萬金額的精密儀器。

一位頂級的焊工,甚至可以製造航天器,修理核潛艇和航母。

與之相比,現在朝堂之上的這些文科生,給他們提鞋,估計都沒有資格。

當然,這個話是不能說的。

但事情卻是可以做的!

劉徹望向少府卿劉舍,吩咐道:“少府,持朕的命令,去將少府的甲級大匠,統統給朕請來!”

劉舍聞言,拜道:“諾!”

半個時辰後,十三位身穿褐衣的匠人,亦步亦趨的跟着劉舍來到殿中。

他們見了劉徹,紛紛拜道:“庶民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這些工匠,年紀最小的,也有三十五歲了。

至於最大的那位,則足足有七十歲!

他們是劉徹現在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漢室最頂級技術最高超的匠人。

有人能夠千錘百煉,從粗鋼之中,提煉出堪比後世特種鋼的精鋼。

也有人可以憑藉雙手,將一堆堆的木頭,製成一個個精密至極的零件,然後,將之組裝成一個齒輪。

更是現在的漢室國寶,水利鍛錘系統的製造人。

他熟悉材料,只靠手感就可以知道,每一塊鐵錠的用途。

更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和靈活的雙手,像變魔術一般,將那些材料,製造成現在世界上最精密的零件。

當然,因爲常年在工坊的第一線工作。

他們的面容和雙手甚至身體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留下了許多疾病甚至是畸形。

劉徹見到這些匠人,這些大匠,立刻就道:“諸公皆請平身,來人,賜坐!”

他們每一個都是國寶啊!

他們不僅僅需要時間,需要經驗,需要漫長的實踐。

他們更需要天賦和努力。

所有的條件缺一不可!

這些年來,這些大匠,一直被劉徹小心保護和悉心呵護。

現在,他們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文武百官們看着這些匠師,都是狐疑不已。

在很多人眼中,這些匠人,幾乎就跟三哥家不可接觸的賤民一般。

但也有消息靈通或者見過他們的人。

這些人現在,都下意識的提起了自己的綬帶,對着這些大匠微微致意。

沒有別的原因,因爲,他們值得尊重。

劉徹看着這些大匠,等他們坐下來,才緩緩開口,道:“今日,朕請諸公前來,是因爲有人說,百工者皆粗鄙不堪,不通文學,不識文字之人……”

這些工匠聽着,沒有什麼反應。

他們早已經習慣瞭如此。

特別是少府的工匠。

他們每日起早貪黑,在工坊之中工作。

高高在上的清貴士大夫們,在宮闕之中出入,即使路遇他們,也從來不拿正眼瞧瞧。

但他們能有什麼辦法?

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在工坊之中。

即使技術精湛,有鬼斧神工之能,也只有工坊中人知道,最多最多,少府六丞之中的某位能聽到他們的名字。

但,想要讓這些清貴的大人物們禮賢下士……那就是做夢了!

也就是今上即位後,他們的地位和待遇纔開始提高。

技術越好,就享受越高的待遇。

像他們這樣的甲級大匠,在現在,其實已經過上了如同貴族一樣的生活。

天子賜給了高屋大宅,賞給了爵位,賜予了錢帛。

逢年過節,還有使者慰問。

這讓他們在感激之餘,發誓拼命工作。

至於其他人的輕視和蔑視。

無所謂了。

天子能尊重和看重他們,已然足夠!

劉徹也知道這些匠人的脾氣。

他們說得好聽點,是忠厚誠懇,說得難聽點,其實就是一羣技術宅。

除了埋頭做事,幾乎不會去理會外界。

非如此,他們斷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欲利其器,必先學其文……”劉徹站起身來,望着張寄和其他人,在這些自詡清貴,高人一等的士大夫身上掠過。

你們以爲,你們讀的書很多嗎?

你們以爲,你們懂得的東西很多嗎?

開玩笑!

現在,是時候讓你們見識一下,工匠們掌握的知識了。

這樣想着,劉徹就對張寄說道:“卿可以隨意挑選此十三工匠之中任意一人,出題考之……”他彈了彈御座上的扶手,接着道:“當然,不能考他們商君之書,孔孟之文,就考考他們近世之學……無論算術還是其他什麼……”

如今的漢室天下,當官的話,當然不會是考什麼商君韓非孔孟黃老了。

那只是一塊敲門磚。

真正想要做好一個官員,哪怕是一個地方上的亭長。

也需要懂得一定的數學,更要掌握一定的管理技術。

而這些都是經世之學。

哪怕是在士大夫們眼裡,也屬於必備之學問。

不懂數學,不知管理和駕馭下屬的人,早就被踢出朝堂回家種田了!(~^~)

第65節 前世仇第1168節 藝術(2)第1433節 殖民時代(1)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079節 小算盤第602節 魚海!魚海!(2)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594節 忠臣第960節 匈奴的狂歡第520節 條件(1)第147節 陽弋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784節 烏孫的憂慮第172節 前世的女神第650節 嘗試(2)第1528節 遇事不決, 大搞基建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1120節 高闕陷落(2)第150節 劉德的提議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438節 司馬遷的疑惑(2)第861節 杜仲膠第1497節 委派第908節 換俘(1)第175節 神器!第572節 戰和(1)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1538節 恐怖的軍隊第1187節 鼓舞第961節 膨脹的匈奴第13節 橄欖枝第1412節 河套的開發(3)第824節 影響第981節 曲線救國的匈奴人第706節 淘金浪潮(4)第1079節 小算盤第1282節 可怕的‘神騎’第1573節 流血的單于庭(1)第623節 立法精神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769節 昏王謝幕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268節 大戰開幕第579節 夢兆(2)第691節 文治(2)第718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1)第462節 大朝儀(2)第1501節 商賈的力量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1325節 故佈疑陣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107節 喪心病狂第384節 官僚第819節 尹稚斜的決斷第405節 賄賂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749節 百家演化之前奏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201節 奇人異士(2)第561節 左勾拳第1566節 人口帶來的壓力第881節 設計(2)第712節 影響第1543節 最後的林胡王(4)第707節 淘金浪潮(5)第1313節 賞賜(2)第292節 挖坑(1)第948節 整頓(3)第1312節 賞賜(1)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537節 洗腦(2)第637節 壁虎斷尾第1432節 死間第416節 匈奴公主(3)第1417節 天下尚武!第1102節 墨家的秘密第1277節 戰前(1)第422節 狗腿子(2)第1272節 昨夜夢漁陽第782節 魔鬼交易(2)第454節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250節 塵埃落定第1061節 強弩會算術第318節 吩咐第914節 解決內憂(1)第494節 油脂第899節 封禪博弈(1)第730節 國情諮文(1)第1041節 河陰之戰(3)第106節 黑箱操作第1490節 皇室教育(2)第455節 坑第1432節 死間第178節 腦殘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