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

未央宮。

劉徹手裡拿着一份剛剛從蘭臺轉來的緊急奏疏。

這份奏疏是兩位《論語》博士以及幾個長安的地方名流,以公車上書的行事,通過公車署傳遞的。

這種奏疏,按照制度,必須直達君前,而且要第一時間呈遞到皇帝面前。

劉徹登基後更是強化了這個制度,規定,除此之外,地方三老以及特進元老、致仕兩千石以上官吏的奏疏,也要依此辦理,並且,蘭臺不得私自查閱,違者,以大不敬論罪!

這個政策實施以來,廣受好評。

地方名流和士紳紛紛點贊,都說這是聖王之治,是廣開言路的好事情。

只是……

劉徹拿着這個代表着‘人民的呼聲’的奏疏,嘴角冷笑了兩聲。

“蠢貨!豬一樣的隊友!”然後,劉徹將這奏疏丟在自己案前:“不過,朕要感謝你們啊,沒有你們,這御史們恐怕就要暴走了!”

繡衣衛曝光後,劉徹就知道,肯定會引發士紳和官僚們的抗議和不滿。

甚至,會有無數文人士大夫,用各種手段抹黑和詆譭繡衣衛。

這也是他過去一直藏着繡衣衛的原因。

怕的就是御史們暴走。

這次也是趁着大戰之前的機會,才冒險讓繡衣衛現世。

畢竟,一個沒幾個人知道的強力部門,是沒有什麼威懾力的。

明朝的錦衣衛爲什麼牛逼?

因爲大家都知道,他們是皇帝的親衛,宰了皇帝要震怒的。

而繡衣衛,倘若沒有人知道。

那麼,以後派他們出去辦事,繡衣衛本身就要有危險了。

這年頭,死在荒郊野外的人,加起來,沒有一萬也沒有八千。

繡衣衛成立至今,已經有將近一百位優秀的探子,永久的失蹤了。

繡衣衛用盡了一切辦法追查,卻連他們的蹤跡也找不到。

這證明,有人將他們從這個世界上抹殺掉了。

至於是什麼人?

繡衣衛也沒有頭緒。

畢竟,漢家在二三十年前,可是連關中都不安全,坐在縣衙裡辦公的縣令,也得小心自己的小命的危險時代。

以至於,劉徹的祖父不得不調動軍隊,強力維持治安。

殺了一個人頭滾滾,才穩住了治安。

即使如此,背地裡的治安也依舊不是那麼好。

歷史上,袁盎和數位兩千石,在長安城裡,被刺客刺殺,就很好的證明了——漢家的治安,遠沒有表面那麼好。

甚至,可能比想象中還要糟一些。

旁的不說,若按照正常軌跡。

此刻義縱還在河東郡當着‘綠林好漢’這個有前途的職業呢!

但繡衣衛要是一直這麼下去,不明不白,還承擔着高風險。

繡衣衛估計要沒什麼士氣了。

更何況,特務機構,怎麼可以藏着捏着呢?

fbi、cia、克格勃、軍情七處,這可都是聲名赫赫,讓人尿褲子的恐怖存在。

特務的威力,有一半來自於其的震懾力。

而繡衣衛一旦登臺,反應最大的,必然是御史們。

同行是冤家嘛!

不懟個你死我活,御史們大概是不會罷休!

但是……

好在……

所謂中日友好靠棒子,中棒友好靠霓虹。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事情或者人,能讓原本是生死大仇的兩個人或者勢力,一下子就變成盟友。

譬如,現在擺在劉徹案頭的這份奏疏。

寫它的人,自以爲政治正確。

殊不知,它一定會激怒御史們,並且讓御史們放下對準繡衣衛的槍口,轉頭來瞄準他們開火。

“自秦世以來,不師聖道,私以御職,奸以待下,懼宰臣之不修,立監郡以董之……監察相思,人懷異心,上下殊務……今陛下又立繡衣衛,使人心失淳而相忌,臣等竊以爲,大不妥!望陛下三思之!”

劉徹念着這封奏疏裡的內容,哈哈大笑。

當然,奏疏裡的話,自然是沒有說錯的——站在寫這封奏疏的立場上來看,肯定是這樣的。

皇帝居然設置監督和監視機構來監察我們這些君子?

皇帝居然懷疑我等君子也有私心?

皇帝你要不要臉呢?我們這麼純潔可愛善良。

我們的道德max,品行也是max好不好。

皇帝你應該提倡大家都學習我們的道德和品行嘛。

只要人民羣衆都變得跟我們一樣,那法律啊刑罰啊,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總的來說,歷朝歷代,都有這樣的聲音,也都有這樣的評論。

反正,核心思想就是一個:士大夫官員,道德好,品行佳,不可能犯法和瀆職的,假如犯法、瀆職了,那他就肯定不是君子。

因爲君子不可能犯法、瀆職!

這就是所謂的君子測不準原理:一個自稱君子的人犯法或者瀆職前,我們無法確定他是真小人還是僞君子。這也被稱爲薛定諤的君子。

自然,這個世界上也總會有幾個真正的君子出現。

然後這些‘君子’就會拿着那幾個真君子當旗幟和榜樣,繼續忽悠人。

可惜,這一套,劉徹根本不吃!

他微微笑着,拿起一支筆,在這封奏疏上寫下自己的意見:下御史!

這很顯然,就是要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了。

論戰鬥力和噴人的功底,秦漢御史怕過誰?

更別提,還有漢室當前頭號大噴子晁錯坐鎮!

劉徹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晁錯火力全開,將這些傢伙噴的媽媽都不認識了。

更妙的是,經此一事,御史大夫衙門,立刻就成爲了繡衣衛的保姆。

想噴繡衣衛,先弄死御史大夫衙門的御史們再說!

…………

果不其然,劉徹批示‘下御史’,並將那封奏疏果真通過蘭臺,移交給御史大夫衙門,但卻不發表任何意見後。

整個御史大夫衙門上上下下,立刻就同仇敵愾了起來。

“這些儒生,乃欲掘我等之根!”無數的御史氣的頭皮發麻。

以至於,連繡衣衛有可能搶自己飯碗這種事情也先擱到一邊。

畢竟,繡衣衛只是想搶碗飯吃,而這些儒生和他們背後的官僚,是要來砸大家的飯碗的!

於是,毫無意外的,當天晚上,晁錯就奏疏以及御史中丞、御史丞和御史監等,紛紛上書。

然後,廷尉趙禹以及廷尉諸曹也激動了起來。

在法家眼裡,這已經一場衛道之戰了!(。)

第1089節 異想天開的呼揭人第401節 法統(1)第62節 奏疏與汲黯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411節 河套的開發(2)第825節 腹黑第486節 政體第556節 儒家的改變(1)第1454節 墮落的遊俠羣體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1583節 敲竹槓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925節 授田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220節 三個條件第875節 安北都護府第534節 帝國主義第510節 綠茶婊第1022節 替死鬼(1)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545節 血流成河(1)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881節 設計(2)第1083節 撤退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695節 學閥們的狂歡第776節 悲慘的烏孫人(1)第891節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801節 先鋒(2)第1251節 策劃戰爭(2)第1276節 可憐的燕王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717節 無題第43節 貓膩第979節 準備戰爭(2)第844節 善後(1)第1058節 大鐵礦第449節 土化肥第680節 主人翁意識第1077節 城彼朔方!(1)第674節 暖冬第792節 廟算(1)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625節 大棒在手第617節 不負初心第1475節 見聞(1)第1034節 大戰之前(1)第1106節 救亡圖存的匈奴人第765節 諸王圍攻第74節 豬隊友們第868節 鮮卑歸附(1)第1524節 流放第1209節 新法家(2)第1193節 公示第342節 背鍋俠(2)第677節 《新農書》完成第574節 來自羅馬第30節 謊言第476節 虛僞第1580節 情報第412節 考舉(5)第1303節 匈奴的部署(1)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440節 設計第296節 迷霧第532節 帝國主義(3)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238節 喪母第1310節 協議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316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2)第846節 善後(3)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1339節 官僚的戰爭第853節 影響(3)第487節 開源第93節 尷尬第1253節 戰略(1)第1290節 崩潰的開始(1)第1328節 李廣出擊(2)第1041節 河陰之戰(1)第712節 影響第1051節 國家力量(1)第1007節 小麥的推廣問題第29節 彌補疏漏第411節 考舉(4)第1384節 反轉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978節 準備戰爭(1)第588節 新世界(4)第1055節 糾纏(1)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149節 廷議第957節 河套戰略(1)第997節 徐福後人第1465節 人事調整(1)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225節 百死不悔第396節 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