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長公主閱文,驚爲天人

第53章 長公主閱文,驚爲天人

【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齊之稱霸於諸侯,秦之一掃六合,統一天下,何也?齊有管仲,秦有商鞅,此二者,皆變法者也!】

看到這開頭一句,會客廳中兩人皆是大喜過望。

支持變法的天道文章,甚至內容都已經不重要了。

很快,兩人看完前兩段,發現林謙竟然還給出了變法方案時,夏巖眼前一亮,能夠被天道認可的變法,必定不會讓他失望。

然而,沒過多久,長公主瓊鼻微皺,“將地方財政大部分歸於中央,這豈不是會透支地方財政,恐怕會導致更多問題……”

夏巖沉默不語,他也給不出答案,這個時代儒道昌盛,但經濟學知識,卻並不發達,他們甚至一直認爲財富的總量是不變的。

【想要國富,自然需要理財,理財無非是開源節流。

首先需要改變的便是稅賦的上供方式,長安人口百萬,各地上供的物資並不是依據百姓的需求來制定,而是按照每年固定數目,這樣一來百姓需要的物資自然被搶購一空,需求量不大的就只能賤賣,白白便宜了囤積居奇的商人,即苦了京城百姓,也苦了上供的農民。

因爲上供的物資數目是固定的,每年朝廷向他們購買固定數目的物資,如果多了,他們同樣只能賤賣給商人,如果少了,他們則只能以高價從商人手中購買,或者被官員剝削……

不只是京都,其他各地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朝廷來有效的控制資源,平抑物價,避免大商人壟斷市場,來調節市場的供需關係,發揮無形的手的作用!】

通過朝廷來調節市場?

無形的手?

平抑物價?

調節供需關係?

長公主和夏巖腦袋裡堆滿了無數個問號,如果說一開始他們還能看懂,但現在,面對這種信息流海嘯,兩人已經有點懵了。

當前主流的觀點是國家財產的總量不變,所以戶部提倡的理財方式都是節流,比如前些日子陛下想要從戶部支二十萬兩銀子給後宮嬪妃宮女置辦珠寶首飾都被戶部尚書死諫了。

可林謙竟然說國家財產總量是可以增長的……

並且兩人隱約覺得,他說得似乎還有些道理的樣子,天道認可的文章,能沒有道理嗎?。

【解決這個問題,有三大法寶,第一是加強地方物資轉運部門發運使司的權力和財力,讓他們能夠根據地方實際情況,便宜購買物資。

第二,在京都建立與地方發運使司對接的信息溝通部門,讓地方能夠儘快瞭解京都的物資需求,也讓京都能夠了解地方的物價。

第三,徙貴就賤,用近易遠,比如,在糧食欠收的地區徵收錢幣,再用這些錢幣去糧食豐收的地方大量購買糧食,如果有多個地方同時豐收,就採用就近原則……

此爲均輸法!

除此之外,目前大幹土地兼併嚴重,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需要明白這些世家家族是通過什麼手段來兼併土地的……】

兩人看得並不是很清楚明白,但隱隱感覺似乎觸摸到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這三條方案若真能施行,或許能很大程度上解決當前大幹財政困窘的問題。

至於土地兼併,更是困擾了大幹幾千年的問題,並且隨着王朝綿延,各大世家門閥越來越根深蒂固,這個問題也就越發讓朝廷頭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尤其是最近兩朝,自然災害不斷,即便不少隱世半聖出手,依舊有不少百姓受災,爲了活下去,他們就只能通過借高利貸來飲鴆止渴。

根據大幹當前律法,200%以下都是合法的,更是有不少豪強將這個數字調整到300%!

夏巖也在努力的想要降低這個數字,可惜朝中阻力巨大,畢竟那些放高利貸的,可不就是朝堂諸公。

這樣一來,還不上高利貸的災民就只能賤賣土地,淪落爲佃農,導致最後大幹的土地全成爲了世家豪強的私有財產,無數勞苦百姓辛勤勞作,卻只是爲豪強賺取更多財產,自己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利用改稅制收取的全國財富,在各府設立糧倉,每年在正月和五月借給有需要的百姓,等到豐收時,再讓百姓以豐收的糧米償還,利息爲40-50%,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如遇災荒,可將還款日期延後半年到一年不等。

此爲青苗法!】

夏巖眼中精光爆閃,如果說之前的均輸法還屬於節流的範疇,那麼這青苗法,就是開源之法!

並且40%的利息雖然依舊不低,但比起那些豪強大戶動輒兩三百的利息,這對於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但此法依舊太過理想,首先,這完全是朝廷強行從豪強大戶手中搶錢,若是處理不好,恐怕同樣會引來禍端,甚至讓大幹陷入更加混亂的局面中。

其次,執行青苗法的官員同樣重要,若是貪污腐敗嚴重,法令執行不到位,比如官員與豪強大戶勾結,想要貸青苗錢的百姓貸不到錢,只能去豪強大戶借高利貸。

反而是豪強大戶可以以極低的利息從朝廷手中拿錢,然後以極高的利息貸給百姓,那可就有悖初衷了。

不過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條極爲不錯的策略,是值得去嘗試的。

只要變法,都免不了要與世家豪強做鬥爭,而每一條政令的執行,都需要有能力,有擔當的官員去執行,不獨青苗法如此!

長公主心中也是大爲震撼,感覺自己的三觀受到了洗滌,她也是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否則也無法成爲九品儒修,可她從來沒想過,朝政還能這麼玩!

她現在恨不得立馬將這篇文章的作者召到長安,一條一條的問詢這些政令的實施細節。

可惜,她只是長公主,不是皇帝,不是太子,甚至連皇子都不是。

【三,農田水利法,在大幹各地興修水利,灌溉農田,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

文章看罷,夏巖與長公主久久不言。

現在他們有點明白文章開頭爲什麼要提到稅制改革了,因爲只有改革稅制,朝廷纔有財力來做接下來的這些事,換句話說,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不愧是天道文章!”

“妙,絕妙!”

夏巖看着文章,心情激盪,久久不能平靜。

長公主更是徹底被這文章折服,羽扇綸巾,運籌帷幄,莫過於此!

(本章完)

第170章 什麼味道,酸死了第171章 鬧,使勁鬧(四更,二合一大章,40第33章 離別第153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9章 詩佛罵罵咧咧的退出了羣聊第2章 人間太窄,容不下天才第115章 永安:從未如此美妙的一天!第9章 賺銀子很難?第206章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第2章 人間太窄,容不下天才第48章 愛國 明志第54章 束之高閣第44章 一詞晉品第131章 我石昊不認可第31章 他家的東西也是可以偷的麼第158章 我要是塔黃就好了第52章 天道文章入京,長公主出宮第211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第188章 洪都的蠻子第106章 修羅場第143章 下雨了第42章 押題第7章 你這是在侮辱讀書人第140章 陽謀第137章 有內鬼第43章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第112章 一詞大雪來,滿城梅花開第158章 我要是塔黃就好了第143章 下雨了第162章 不負少年頭第194章 像一個人一樣的活着第185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97章 永安:我感覺自己確實有點毛病第165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1章 天道文章,凡人不可睹第142章 不裝了,我攤牌了第54章 束之高閣第96章 好好替永安治病第136章 此次來吉慶府,只辦三件事第92章 去,給本宮把作者抓來關進小黑屋(三第92章 去,給本宮把作者抓來關進小黑屋(三第35章 入城風波第6章 小說新流派開山之作第34章 脫掉孔乙己的長衫第214章 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第146章 調令第185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39章 瓊華宴第24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159章 這半山村,我就是王法第210章 消失的大軍第38章 你吃臭豆腐了吧第131章 我石昊不認可第21章 文集發刊第132章 成神證道,正當其時第16章 儒道八品之威第118章 死人是沒資格評價對錯的第180章 爾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也配自稱第34章 脫掉孔乙己的長衫第114章 連陸放翁都懟,真是太過分了第59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74章 你這問心術有問題吧第81章 大變將生第62章 突變第45章 你真以爲這是在寫景?第56章 宴無好宴第83章 衆聖降臨(三更,求訂閱)第52章 天道文章入京,長公主出宮第15章 懸鏡司來人第52章 天道文章入京,長公主出宮第140章 陽謀第137章 有內鬼第63章 螳螂捕蟬第8章 跳票第153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3章 大采購第132章 成神證道,正當其時第105章 你要是太監就好了第111章 天晴了,雪停了,永安第204章 戰事起第50章 天道文章,爲大乾開通天路第66章 沒錯,我殺的第28章 論戰第7章 你這是在侮辱讀書人第10章 這就是小說的魅力第2章 人間太窄,容不下天才第145章 送瘟神第144章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第114章 連陸放翁都懟,真是太過分了第135章 上任,吉慶府第24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196章 東風第110章 江郎才盡(三更,求訂閱)第189章 還施彼身第44章 一詞晉品第113章 二者風骨,高下立判第92章 去,給本宮把作者抓來關進小黑屋(三第209章 孤軍深入,直指王庭第166章 少女和陷阱第100章 選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