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武當山(5)

李會長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看到對方面容時的感受,印象中只覺得如同一股傾天巨浪向自己鋪面而來,等到了面前時又突然化作一陣清風,悄然拂面而去。

紀白看到對方明顯有些緊張的看着自己,心中暗道不妄自己花心思營造氛圍。

剛剛他轉身的過程中,故意將身上的氣勢猛地外放,等完全轉過來之後又猛地一手,就造成的李會長之前的那種感受。

紀白收起子午訣,將浮塵託在左臂中央,看着李會長淡淡的說:“看樣子,這位道友就是如今此方太和山道觀的監院了吧?”

監院亦稱“當家”、“住持”,由常住道衆公選,爲道教叢林中總管內外一切事務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派之主。

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衆,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聽到紀白髮話,李會長這才反應過來,連忙也掐了個子午訣回禮,期間李會長還敏銳的注意到對方說的是太和山,而不是武當山。

其實武當山古時候是叫太和山的,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只不過自唐代以後受到歷代封建皇帝的重視,封號武當,這纔有了武當山的稱呼。

這時一旁的高個知客突然插嘴說道:“我們李會長可是方丈,是道教協會的會長。”

方丈是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謂,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衆擁戴而選的道士,佛教的方丈最初也是起源於道教這一稱謂。

“哦?”紀白輕輕的一挑眉,嘴角含笑微微作揖,就算聽到對方是現如今道教的最高領導者也沒有過多表情,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

“那到是老道我孟浪了,方丈勿怪。”紀白不卑不亢的說。

“不敢不敢,只不過是周遭道友擡愛而已。”

李會長連連表示謙虛,期間還悄悄瞪了一眼旁邊的高個知客,高個知客知道自己不該隨便插話,只得委屈的站在一旁。

說罷李會長帶着試探的語氣說:“不知道兄如何稱呼,仙鄉何處?來我武當有何指教?”

“如何稱呼.....仙鄉何處.....”

李會長的問題似乎勾起了紀白的回憶,紀白出神的望着門外湛藍的天空喃喃自語。

原本紀白只是想再裝一下,醞釀一下情緒,誰知在他不斷地重複李會長的問題之時,一股記憶突然如潮水般向他襲來。

自小出身於一個家業豐厚的富裕家庭,幼時生活愜意,不知愁爲何滋味。

青年時代正值北宋淪亡,金人入侵,民族災難深重的時代,他揚天悲呼‘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

他也曾於天春年間應過文、武試,也曾御街打馬,赴宴瓊林,也曾意氣風發,有志於拯救民族危難。

誰曾想國家政權孱弱,捨棄廣大北方人民不顧,一心只想着苟且偏安,苦於一身抱負沒有能夠施展,無力迴天。

抗金失敗後,自己掘地穴居,稱之爲“活死人墓”,以方牌掛其上,自稱王害瘋靈位,嘲諷自己是個早已死去的瘋子。

七年後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東傳道,期間度化七位弟子,大定十年正月初四日,自知行將羽化,召集四位弟子吩咐後事之後,悄然坐化。

李會長則是負手立在一旁,靜靜的看着紀白回憶過去,臉上沒有絲毫不耐之意。

刻骨銘心的記憶在紀白腦海中揮之不去,不斷重複翻滾,紀白此刻竟有些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自稱王害瘋的瘋道人,還是名叫紀白的新世紀青年。

“唉....”

紀白輕嘆一聲,心中似有無數言語,但有無人可說,話到嘴邊便煙消雲散,盡數化作這悠然的一嘆。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站在一旁的李會長此刻只覺得頭皮發麻,渾身泛起雞皮疙瘩,他竟然從這一聲嘆息中提出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的味道。

人間莫住三千歲,滄海桑田幾許悲。

不知怎麼的,李會長腦海中突然閃過這一句詩詞,似乎用這句詩來形容此情此景再適合不過。

紀白此時回過神來,雖然已經從王重陽的身份中脫離,還是被之前的記憶影響到現在的心情。

“想起些許故人,讓道兄見笑了。”

紀白表情疲憊的笑了笑,沙啞着嗓子說:“不過是個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的瘋道人,俗家姓名早已忘卻,道兄若是不介意,就叫我害瘋吧。”

說實話,李會長現在是真的有些摸不準了,對方到底是個什麼路數。

按理說平日裡遇到這種人,前言不搭後語,說話間躲躲藏藏裝神弄鬼,李會長一律是當做騙子或者神經病趕出去。

但是對方身上的氣勢和之前那聲輕嘆,都讓他的大腦有些不夠用了。

李會長作爲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又是精通道家經典的道門領袖,自以爲還是有點眼力的。

從對方身上那股氣質,舉手投足之間的韻味,李會長斷定絕不可能是一般的神經病或者騙子。

想到這裡李會長忍不住用起腦海中的相面之術,悄悄觀察紀白的長相,想從中獲取點信息。

要說這相面之術,李會長其實從來沒有主動學過,在他眼裡這些都只是小道兒,只能算“術”,遠遠比不上他所學習的道家經典,那纔是真正的“道”。

然而既然要讀道門經典,周易自然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爲“大道之源”。

而道家著名的《易傳》就是對《周易》的詮釋和解讀。

《周易》中提出的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則是占卜相面之學的源頭。

而作爲熟讀鑽研《周易》和《易傳》的李會長,就算從來沒有主動學過,也不可避免的會一些相面之術。

李會長的相面之術可是正宗的通過《周易》中的卦辭和爻辭分析而來,根本不是市面上那些算命先生用的套話和瞎子蒙,整天有什麼父在母先亡之類的軸話忽悠人。

誰知李會長不看不知道,越看心中震撼越大。

第一章:創造補丁系統第七十八章:鐵布衫與八步趕蟬第一百一十三章:動物園第一百零八章:第一天第九十二章:體檢(2)第三十四章:現在是私人恩怨了第八十三章:脫胎換骨!(1)第五十八章:你會流血嗎?第九十五章:初見妖物(1)第三十八章:子貢贖人第七十九章:買藥第四十四章:突然出現的團伙第九十五章:初見妖物(1)第五十四章:匹配完成第一百一十章:搭手第九十三章:體檢(3)第五十五章:相位立場第十四章:實戰演練(2)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八章:子貢贖人第六十五章:虛空投影記憶體(終)第六十七章:初步計劃第二十六章:劍道部的小心思(求推薦!!!)第三十七章:正義的夥伴,出擊!第九十三章:體檢(3)第三十二章:我要打十個!第四十三章:英雄救漢第九十七章:陽氣挑燈符第三章:開始鍛鍊第一百零三章:紀爹來了第五十八章:你會流血嗎?第四十五章:尋找消息第二章:三個任務第五十八章:你會流血嗎?第七十四章:武當山(7)第七章:格鬥會所第五章:權利、金錢和拳頭第三十三章:各方心思第一百零三章:紀爹來了第四十四章:突然出現的團伙第七十九章:買藥第一百零五章:到達第十七章:計劃開始(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搭手第六十一章:收尾第八十七章:變化(2)第六十一章:收尾第九十七章:陽氣挑燈符第六十六章:結算第九十六章:初見妖物(2)第一百零二章:來了第七十二章:武當山(5)第二十七章:學員最強!(4000字大章,求推薦!!!)第四十七章:靈媒社第三十六章: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第一百一十四章:介紹第七十一章:武當山(4)第六十七章:初步計劃第八十五章:脫胎換骨(3)第十七章:計劃開始(求推薦!!!求收藏!!!)第十四章:實戰演練(2)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二章:我要打十個!第六十六章:結算第七十四章:武當山(7)第十五章:再遇狸花(求收藏!!!求推薦!!)第三十八章:子貢贖人第三十七章:正義的夥伴,出擊!第一百零四章:集合第二十五章:泰拳(求推薦!)第十八章:耿南的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九十六章:初見妖物(2)第五十五章:相位立場第三十三章:各方心思第十六章:領悟!(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章:任務獎勵第二十四章:又是一拳!(求推薦!!!)第四十四章:突然出現的團伙第一百零八章:第一天第三十六章: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第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二十三章:比賽開始!(求推薦!!!)第九十七章:陽氣挑燈符第五十四章:匹配完成第三十一章:酣暢淋漓的對攻!第一百零五章:到達第六十七章:初步計劃第一章:創造補丁系統第四十六章:獲得線索第二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章:任務獎勵第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七十二章:武當山(5)第七十一章:武當山(4)第十三章:實戰演練第一百一十章:名額第四十七章:靈媒社第八十九章:穀雨第八十三章:脫胎換骨!(1)第一百零三章:紀爹來了